這就是墨菲定律嗎……

又或許對自己謙虛的要求本身就是為了彌補自己的自卑情結而展現出的自以為是的表現?


那麼恭喜你了,很有可能是你比說你裝的人優秀,對方說你裝,證明在對方眼裡是這樣想的:哇,你既然比我優秀,但你又不敢表現,你是不是很虛偽,我即使沒有你優秀,但我不能直說啊,不然我面子往哪裡放。

謙虛不是刻意保持的,只要為人不驕傲,不看不起人,那就是謙虛。正常表現即可,刻意謙虛別人就會覺得你虛偽,明明在一次晚會上你表現的很優秀,大家都誇讚你,而你卻說一般般、運氣等等,這不是欠揍嗎?

再有就是,你可能對自己也沒有一個客觀清晰的認識,導致你活在自己的思維裏,總覺得自己和某某某比,沒有他好,又或者是和自己理想的目標相差甚遠,因此你自己覺得還不夠好。這時你就需要注意了,不要不近人情,活在自己的世界裡,別人誇你優秀,你欣然接受,並給予恰當的回應即可。不然別人真覺得你虛偽,呵呵,我深有體會,因為這時你已經比他們優秀很多了。


你想怎麼解就怎麼解,這問題真的沒你想像的那麼難。


謙虛是需要自信的,不自信的人一般很難做到謙虛,因為不自信的人往往需要將自己的能力誇大其詞說出口,並且非常渴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從他人的讚美和鼓勵中獲取自信心。

又或者,不自信的人往往需要將自己的成就說出來才能不斷給自己建立自信心,不過這也是建立自信的一種方法,不能以偏概全的斷定這麼做的人一定就是內心自卑的。

比如在童年時期父母極其嚴厲很少給孩子嘉獎和讚美的小孩身上,就很容易出現兩個極端—自大或者自卑。小孩如果不一直鼓勵自己,不一直對自己說你很好很棒的話,心理根本不可能在那麼嚴苛的條件下存活下來,對嗎?長久以往自然就形成了所謂「自大」的表現,只是內心的城牆太厚了,導致自己都忘了原本的自信應該是什麼樣子的。自卑也是同樣的,如果沒有不斷鼓勵自己,那就是如父母般不斷打壓自己,長久以往自然表現出來也就是所謂「怯懦」的樣子,這些都有跡可循。

個人來講,我認為保持謙虛非常好,只有保持謙虛,纔能夠看到別人身上的優點和自己身上的缺點。一個覺得自己什麼都好而別人什麼都不好的人,只會固步自封,最終在自己的小世界裡,用自己僅存的認知厭排斥外部的世界。

不要太在乎別人的看法,這很難做到,特別是在親密關係中,但即便是在親密關係中,你們也是兩個獨立的個體,對這個世界和每件事的理解或許都有不同,兩個人不一定要看法相同纔能夠在一起,看法不同或許纔是你們能互相取長補短和作為一個共同體去抵抗這個世界的關鍵。

做自己,根據事情發生的結果判斷是否需要調整自己,而不是為了別人的看法調整自己。


主要是因為你太優秀了(事實),

謙虛的前提是:有本事,否則是無能。

其實謙虛,更多的是對自己的要求,不是別人給的評價。如果認知裏認為是屬於評價,那麼根據邏輯關係,評價一定是別人給的,就成為一個循環了。。。。

越是親密關係,越做不到保密,信息是如此快速透明。

有時候適當的回應也是必須的,屬於禮的範疇。

當然,低調和謙虛的回答一般會把成功歸因於「我」之外。

比如,謝天謝地,不知道邏輯關係在哪。

再比如,都是平臺、領導、同事。。。的幫助。

就此,說到了謙虛的「虛」,指的是把自己虛掉,才能看得見別人的付出和貢獻。

感謝的有理有據,我相信沒人說這是拍馬屁。

如果有,他敢說,他就會拍馬腿上。

不過,話說回來,兄弟,如果你真感謝了別人,有人說你是走了某某運,會是什麼感受呢,言論是自由的,嘴在別人身上。

而且,沒說出來的,有時候,比說出來的還要威力大一些。

所以:謙謙君子,卑以自牧,含章可貞。


別人要怎麼想我們也控制不了不是嗎?你要是真謙虛對方也覺得你自以為是,那就別離這個別人,因為你們不是一路人,你的謙遜他沒法理解,他的誤解也影響你的心情,彼此不搭彼此難受。如果是親密關係的人,那麼辦法,只有磨合,彼此讓步彼此包容。如果是刻意的保持謙虛,那就還是聽下旁人的意見,看看自己是哪裡做的不好,改改就行。


每個人對事物的解讀都是自己心理的映射

真要解決也不是沒有辦法

1.小事無傷大雅就算了,一笑了之。

2.重要的事情想辦法解釋,語言不行就用實際行動表示。要勇敢,不能一受挫就退縮。

3.成見太深的人是少數,用時間去證明,周圍的環境也會告訴他,他的看法是錯的。

最重要是自身要立得起來,不必把那麼多精力放在別人身上。


應該多交流,


你不用刻意保持某種樣子,也不用太在意別人的看法。問心無愧就好。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