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也算是養母,正確點是舅媽,我從小跟著姥姥姥爺長大,各類花銷也都是姥姥姥爺出的,而姥姥姥爺和舅媽住在一起,舅媽是我小時候太想要媽媽自己改的口(姥姥告訴我的,自己一點印象都沒有了),哥哥其實也是表哥。我剛訂婚時媽媽向我借了15000元還債,訂婚時媽媽給男朋友的5000元改口費我也還給了媽媽,結婚時也沒有在給我錢,後來我哥哥生意失敗欠了很多錢,向我借了3萬元,這個錢我老公也知道他也是同意過的。但是現在過去兩年了我媽沒在提,我老公年後想用錢投資入股,現在手裡也有些錢但可能不夠,不知道借給我媽媽的3萬元能不能要回來。很多人都說借給父母的錢其實就是給的,借只是一個好聽的說法而已,哪有子女還真的要回來的,現在太糾結了!


財親人不親,人親財分清


可以啊


永遠不聯繫。親兄弟明算賬。說你急用錢


個人認為,從小長到大雖然姥姥姥爺在照顧,但是舅媽肯定也是有養育之恩,而且說你是因為太想媽媽了,就喊你舅媽喊媽,那如果她對你不好,即使再想媽媽也不會拿舅媽喊媽,所以3萬塊與養育來做比較遠遠不止

這3萬塊你既然糾結,你就可以在一家團聚的之後,舅媽心情好的時候跟舅媽提一下,間接表明說你老公用的,如果舅媽還了,那挺好的,你的心結也打開了,如果沒還,你應該把這件事放下,3萬塊買心安理得也是一個安慰。

而且有這3萬塊錢做擋箭牌,以後再問你借錢,你可以開玩笑的提下這3萬塊,有可能他們不再借了,如果你要回來這3萬,不能保證以後還會不會有借錢這個事


那以後你這個錢你是找你媽媽要,還是找你哥哥要?你結婚了,借不借這事你要先問問你丈夫的意思。


前段時間看過一個樊登的視頻,講的是一個30多歲已婚女糾結該不該放棄工作要小孩的案例,我覺得其中尋求答案的過程挺適合回答這個問題的。

題主要想得到信服的答案,需要先逐步回答下面問題,當下面問題回答清楚了,題主自己也就知道答案了(否則其它任何人給的答案都很可能不是適用於題主的正確答案)

1.糾結的原因是什麼?自己的目標是什麼(是儘力支持老公還是保持與舅母的關係或是其它)?怎樣具體描述自己的目標?打算什麼時候做出決策?

2.目前面臨的現狀是什麼?這個問題都與哪些人相關?這些相關人對這個問題分別持有什麼態度?(你在乎這些人的看法嗎?)你對這個問題都做過哪些努力?

3.你打算怎麼做?是否確定要這樣做?打算什麼時候做?第一步準備做什麼?還需要誰的支持?用1到10評估去做的可能性那可能性是多少?是否可以調整某一個指標讓自己這樣做的可能性變大?如果調整了那調整後做的可能性是多大?


誰打的借條?


不要聽信別人說什麼道德標準啊,什麼標杆啊,統統不要去想。

既然你想要回來,你就找個藉口提一下,欠債還錢天經地義,親兄弟還明算賬,也是,現在這個世道欠錢的反而成了孫子,沒什麼不好意思的,既然當初他開口的時候是借,你就可以要回來。

當然如果這個錢你不在意,你實在礙於面子,你也可以放棄,我覺得不管是親人朋友把話說清楚說明白說透是最好的相處方式,以後還是該怎麼相處怎麼相處,並且也不會有隔閡,反而你這樣心裡老是想「會不會還錢啊」「為什麼不還錢啊」「是不是對我不好啊」反而會影響關係的相處。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