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初二,挺喜歡寫作的,但還是以學習為主,所以只是隨便寫寫:

這便是一場可怕的暴風雨了。

烏雲中堆積許久的眼淚在頃刻傾瀉,

黑暗中桎梏已久的靈魂在暴雨中咆哮,

而萬事萬物都能因這場大雨而得到救贖,

連顢頇的人在此間都得以自渡,

唯獨她因這場大雨而畏葸不前,

大雨攻訐著她的脆弱,

她也因此而身陷囹圄。

她痛苦,她嘶吼

但這都只是成了暴雨中的一部分。

她只有靜默地等待雨霽,

在那之後,

她就可以摘一朵玫瑰,

奔向暴雨過後的荒原。

請問怎麼樣?


挺不錯。

我覺得初中生就該這樣,多堆辭藻,豐富辭彙量。

不過從初二下半期開始,就應該要嘗試更合理地用詞,言之有物,寫出自己的風格了。

但,反正凡事一步一步來吧~

加油~


詞藻堆砌的典範…


還行,可以,最好投給一些雜誌,不能浪費這麼好的才華。


首先,標題呢?

標題作為文章之眼,供讀者領會文章主旨。

少了標題,文章失色近半。

這便是一場可怕的暴風雨了。

【便】字,可以理解為作者說與讀者聽,拉進彼此距離。【暴風雨】是描述對象。【可怕】為總綱。

烏雲中堆積許久的眼淚在頃刻傾瀉,

【眼淚】,誰的眼淚?只有空洞的悲哀,並無實質內容。再者,上文說好的【可怕】呢?並無體現。

黑暗中桎梏已久的靈魂在暴雨中咆哮,

【靈魂】,哪來的靈魂?

【桎梏】,誰桎梏了?【咆哮】應襯上文的【可怕】,但同樣浮於表面。

而萬事萬物都能因這場大雨而得到救贖,

【而】錶轉折。【救贖】映射上文的【桎梏】。問題是【桎梏】都沒說清楚,怎麼【救贖】?再者,【萬物】可以救贖,【萬事】怎麼救贖?

連顢頇的人在此間都得以自渡,

由上文虛指的【萬物】推及到具體的【人】。【自渡】體現了人的主觀能動性,比【萬物】更為高貴神聖。

唯獨她因這場大雨而畏葸不前,

【唯獨】再轉折。

由上文的【人】進一步推及單一的個體【她】。

【畏葸不前】,表狀態,表結果,反襯上文的【救贖】,【自渡】。

大雨攻訐著她的脆弱,

【攻訐】表雙方對抗。【脆弱】表劣勢。但問題來了,【畏葸不前】的原因呢?為何不【自渡】呢?

她也因此而身陷囹圄。

【也】為何出現在此處?【也】之前的同病相憐之人呢?【因此】,表承接,表因果。【身陷囹圄】,表困境,表結果。

她痛苦,她嘶吼

【痛苦】,【嘶吼】承接上文【身陷囹圄】,表狀態。

因【苦】而【嘶】,因【痛】而【吼】,心中不甘,卻又無能為力。

但這都只是成了暴雨中的一部分。

【一部分】代表兩者合為一體,勉強解釋可以認為是,【她】一切的舉動在【暴風雨】下都是渺小,可笑的,化作【暴風雨】強大,不可動搖的背景色。結合上下文,此處更確切的,應該是【遮蔽】,【湮滅】之意。

她只有靜默地等待雨霽,

【靜默】,表態度。【雨霽】,表未來,表希望。結合起來,這是【嘶吼】後的明悟,而不是絕望之下的放棄。

在那之後,

【那】,表未來,表希望,表堅守,表確信。但,還沒有到來!

她就可以摘一朵玫瑰,

【就】,渴望之意。

【可以】,摘與不摘在我。

摘了,是【她】應得的;不摘,留與後人看。【玫瑰】,成於【暴風雨】肆虐之後,卻不必感謝【暴風雨】。因為那是【她】的血跡凝結。

奔向暴雨過後的荒原。

【奔】,即自由,映射上文的【身陷囹圄】。【荒原】,【暴風雨】肆虐後的新世界。雖名為【荒】,終究是【原】。這是希望,是未來,但【她】此時仍然【身陷囹圄】!

建議:

1.主題再明確些。

2.暴風雨再可怕些。

3.她再形象些。


主題很簡單。

就是一個人歷經磨難終不放棄。

可你這個寫的..

我想到了《生活在樹上》..

你這麼寫下去,說不定又能是一篇滿是爭論的作文。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