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表示,它和華為已經解決了長期專利糾紛,兩家公司簽署了新的長期專利許可協議,華為將成為5G手機和網路設備的主要供應商。

高通表示,預計在截至9月份的季度,華為支付的和解款項將達到18億美元。高通去年與主要手機客戶蘋果也就類似專利訴訟達成和解。這推動該公司股價在盤後交易中飆升13%,至105美元。高通首席執行官Steve Mollenkopf表示,該交易將推動其未來銷量大幅增長,但他拒絕透露提振的具體數字。高通表示,儘管華為仍被禁止購買高通晶元,但後者現已恢復支付無線技術的許可費用。


啥信息也沒釋放。因為前兩年蘋果和高通就專利費撕逼。華為和高通的專利授權談判也暫停了。當時有個臨時協議,華為給了一部分專利授權費用。現在談判完了,補充前兩年差價。


瀉藥(寫這的目的只是簡單解釋一下,免得有人帶節奏)

我就懵逼了。

還追加2,3,4g專利。高通有2g專利佈局嗎?2g網路GSM完全是歐洲搞出的標準,歐洲佔了大部分,即使美國企業參與也不是高通

GSM專利主要集中在諾基亞、摩托羅拉、西門子、索尼愛立信、阿爾卡特、飛利浦、微軟、德州儀器等多家企業。現在諾基亞,阿爾卡特已經合併就不說

其次是,GSM大部分專利已過期了。

高通主要是壓注在CDMA上。CDMA專利基本被高通壟斷。無論是關鍵專利還是必要標準專利都遠超愛立信諾基亞中興華為。

所以,補交的是3,4G的專利。

其次,華為的終端營收比較大,消費者業務都4673億+2967億運營商業務。遠超高通242.73億刀,其中49億刀是專利收入。也就是約193億刀營收,約1356億人民幣。

所以,即使專利佔比一樣,高通也不用交錢給華為。

拿華為付18億刀給高通,來證明高通專利佔比高於華為。我就不再進一步解釋了。

還有,如果華為不用付錢給高通,那華為高通專利比約為6:1。當然,這是非常不嚴謹的。但,可以知道。華為交錢給高通,不代表高通的專利佔比多。

因為CDMA標準必要專利部分失效了(過20年)。所以高通專利在3,4g佔比很高,但收入卻不匹配這佔比。所以,一些人直接去掉失效專利得出華為在4G中與高通專利55開。大多引用就是這圖

所以在5g上,華為只能分下控制碼。因為,真的只有華為的Polar碼能滿足3gpp的要求。所以美國才會極力拖延5g標準凍結,但華為是全方位佈局,完全可以搞出一個5g完整標準。大勢所趨不是美國能逆。

但5G信道編碼中高通提出的方案叫LDPC碼,它是一套相對古老(1963年就提出了)的方案,但限於當時的技術所以缺乏可行性,直到最近才又被挖掘出來,發現它具備相當不俗的性能。雖然比不上華為,但贏在能白嫖(標準必要專利過期)。又能限制華為一家獨大。

所以,才會有華為在5g中處於領導地位的說法。而實際上遠比民間的認知還強大。不然美國也不會急急忙忙去制裁。


近日媒體報道指華為將向高通支付18億美元專利費以達成和解,雙方將繼續合作,這一做法或許說明瞭高通在移動通信技術上依然擁有專利優勢,導致華為不得不向高通支付專利費。

事實上在2G和3G技術上,高通憑藉它壟斷CDMA技術的優勢而獲得了壟斷性的專利優勢,這是它得以建立被稱為高通稅的專利收費模式的關鍵。

在4G技術上,中國和歐洲合作推出了LTE技術,LTE技術以SC-FDMA和OFDM為核心技術,繞開了高通;高通則試圖延續其CDMA技術,推出了UMB標準,然而高通的UMB技術最終因為技術缺陷被迫放棄,但是高通依然通過收購早早就研發OFDM技術的Flyrion公司在LTE標準中獲得了移動的話語權。

雖然高通的4G技術中的專利優勢被削弱,不過高通堅持4G要與3G和2G捆綁,畢竟4G、3G、2G共存,高通的專利收費模式延續了下來,但是在中國企業的力爭下,高通降低了對TD-LTE/TD-SCDMA/GSM三模的費率。

在5G技術上,中國企業華為被稱為擁有5G專利最多的企業,其在5G專利申請量方面以3000多件高居第一名,而高通僅以1293件專利位居第七名,似乎高通在5G技術上被進一步削弱,然而從這次華為最終向高通支付專利費來看,應該說高通依然擁有專利優勢。

華為如此做應該是在專利交叉授權之後才向高通繳納專利費,這可能說明高通的專利質量更高;其次是高通或許是以2G、3G、4G、5G專利捆綁的方式迫使華為支付專利費;再次是由於臺積電無法為華為代工,導致華為需要向高通採購晶元,因此不得不作出妥協。

事實上此前在媒體大肆宣傳華為主推的polar碼成為5G eMBB場景控制信道編碼而取得了技術優勢恰恰反映出高通對5G技術依然擁有較強的專利優勢,因為eMBB場景的其他信道編碼方案均採用了高通主推的LDPC碼,此外5G還有另外兩大場景URLLC、mMTC的編碼方案均採用了高通主推的LDPC碼,這恰恰反映出高通在5G核心技術上的優勢。

?不管企業如何宣傳自己的專利優勢,最終誰向誰支付專利費纔是誰佔據專利優勢的最有力證明,這次華為選擇向高通支付專利費,或許是證明瞭高通在移動通信技術領域依然擁有很強的專利優勢,迫使華為最終不得不選擇妥協,向高通支付專利費。


就在我們還為華為的晶元供應感到焦灼的時候,今天突然有消息稱:華為與高通達成和解,並簽署一份長期專利許可協議,解決了此前雙方與許可協議有關的糾紛。為此,華為將在第四財季支付18億美元的和解款項。

此外,華為還與高通簽署了一份長期全球專利許可協議,包含一項交叉許可,即高通可回購華為某些專利的權利。儘管華為仍被禁止購買高通晶元,但是已經恢復了支付無線技術的許可費用。

首先,這次和解確實是一件雙贏的事情,同時也預示著高通或將重歸華為供應鏈,並為其提供旗艦機SOC,這將極力緩解華為手機在旗艦SOC上的困境。

網友可能不太明白,為什麼達成和解的結果,會是華為向高通支付18億追補款呢?簡單來說,這筆追補款是高通的2G、3G、4G專利費。

當然了,我們缺少要理性看待這次事情。如果華為支付給高通專利費,可以繼續使用高通無線技術,保證了普通用戶在2G、3G、4G等方面不受影響。最重要的原因是,在通信終端設備中,幾乎都在用到了高通的專利。

雙方的協議簽訂,也消除了高通與華為在專利許可問題上的糾紛。此外,在和解的消息傳出之後,高通的股價大漲11.61%,創下高通股價的新高。

此前,高通與蘋果就一直存在著爭議,致使蘋果之後只能選擇英特爾的基帶。而在蘋果支付了賠付款以後,高通已經恢復出售晶元給蘋果公司,這就是iPhone12系列可以使用高通基帶的原因。

不可否認,高通公司在晶元領域確實是領頭企業,他在許可專利中獲得了許多利潤,而這些專利是構成現代手機方案的原理。高通當年在研發網路時也是費了許多新機的,人才投入與研發投入等等。

想要在手機領域做到獨善其身,確實是一件很難的事情,達成和解是最好的良方,這件事情也再次告訴我們:知識就是金錢。我們真的要把握住每一個發展機會,錯過了就只能認栽了。


華為系列的麒麟晶元9月15號之後,臺積電就無法繼續代工生產啦。只能產出限量的麒麟1020晶元了。

之後華為如果還想繼續發展消費者業務,只能從目前的三家裡尋找啦。

高通,聯發科,三星。

三星大概率排除在外啦,三星自產自銷產能都跟不上,基本大概率不會外賣啦。而且三星也不一定會向華為出售晶元。

之後就是聯發科,聯發科的幾率還是比較大的,目前榮耀的一些中低端手機已經搭載聯發科晶元。估計是要滿滿的適配。

高通也是目前安卓市場晶元最強的存在。如果聯發科不能滿足華為的要求,高通也很可能成為華為的第二選擇。

而且關於專利這款,其實交叉專利是比較對的。之前都是象徵性的每年交一些專利費,這次直接把專利費補齊。也是釋放一個友好的信號。一些美國的科技企業也在為華為積極的遊說,希望可以緩和對華為的制裁。

華為,加油吧!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