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道理來說,就算中途島南雲加近藤合力擊敗了美國海軍,拿下中途島附近的制空制海,準備登陸的日本地面部隊2500人+2500工兵短期也拿不下擁有3500-4500守軍的中途島。不過既然假設,那就不考慮這些,默認佔島加摧毀美軍CV568三艘航母。但要清楚一點,無論中途島是勝是敗,日本本土防衛圈依舊會過度擴張。擴張帶來的後果是,日軍越來越稀薄的兵力,被分佈廣袤的太平洋上,從北向南,要在阿留申,中途島,威克島,馬紹爾,吉爾伯特,加羅林,俾斯麥羣島,新幾內亞或分兵駐守,或繼續進攻。亳無疑問,日本根本就堅持不下去。例如42年8月8日薩沃島海戰,三川的五條重巡的豪華陣容,僅僅湊到了一艘驅逐艦,這就足以說明問題。遠離防衛圈岸基飛機的支持,和將有限的兵力撒在廣袤的戰線上一樣,等於什麼都沒有,至此,防衛圈上任何一個環節都有可能變成弱點。麥克阿瑟的新幾內亞防線依舊不會被突破,日軍就算進攻索羅門羣島南部和斐濟,對澳洲的封鎖依舊難以奏效,防衛圈外對這兩點的進攻只會攤薄本身就捉襟見肘的機動兵力,澳洲的防禦依舊會不斷增加,對日本的本土防衛圈的威脅依然會不斷增強,而日本不斷被攤薄的機動兵力顯然無法始終打贏每一場戰鬥。一旦出現失敗,就是防衛圈崩潰的開始。可能日軍的進攻勢頭會多堅持一個月,或許半年,但一旦出現失敗,日本的崩潰速會比歷史上更快


不會改變大勢,防摺疊。


目前他乎使用的多個自動提問AI裏,題主這個是智商最____,讓人最想肉體消滅(當然對AI來說這不可能)的,希望他乎小編恰自己恰不著的爛錢累了的時候可以注意下,稍微改改演算法。

包括擴大這AI的語料庫,別逮著中途島海戰這一隻羊薅羊毛了……

建議把馬裏亞納海戰相關話題加入語料庫,其實這個也是月經帖,名氣比中途島低一點而已。我記得七八年前還見過有人給小澤出連環計的(對就是三國演義裏那種連環計),「我xxxx操作海圖此處必然殺出一支伏兵,對面他只要中我的計那不就xxxx」,我覺得起碼比這AI智商高,好歹看完笑了幾分鐘。


事後看,也就是現在從史料中分析,日本就算贏得中途島戰役,也不會改變什麼。因為日本進攻中途島的目的,是消滅美國太平洋艦隊,威脅美國西海岸。終極目的是促使美國走上談判桌,割讓部分東南亞利益給日本的前提下停戰。現在回看,美國的戰意高昂,即使丟失中途島,也不會考慮談判,所以日本達不到目的。

但如果不事後諸葛亮,真的在當年那個時間節點分析,日本中途島勝利,對美國威脅還是很大的。因為美英原定開闢第二戰場是43年。如果美國的西海岸真的被威脅,而又急於開闢對德第二戰場的話,說不定美國真的讓個菲律賓來換得安寧,畢竟對於美國來說,歐洲戰場遠比太平洋戰場重要。但也許就只有這個節點,美國會這麼想。因為很快德國的潛艇戰術讓英美的法國登陸一再推遲。美國有足夠的時間去解決太平洋的問題。


於是米帝默默地多下了10艘餃子級、20艘克爹級還有55艘弗萊徹童工隊的訂單


題主沒有定義日本是怎麼贏的。

美國人直接沒來,日本人把中途島犁了一遍然後佔領了算不算贏?

美國人來了,約克城沉沒,換取赤城加賀大破(沒沉還回港了)外加打空日本航空隊算不算贏?

美國人來了,3艘航母全沉,換取赤城加賀沉沒外加打空日本航空隊算不算贏?

或者取理論上最好的情況,美國人來了,3艘航母全沉,日本4艘航母無傷,就損失不到1/3的航空隊還把中途島佔了?


我們就取對日本最好的情況來說,那麼瓜島上美國人肯定就不會去了,畢竟沒有空中支援那就是送死。所以日本人波瀾不驚的把整個南太平洋島鏈連上,但是他們同樣無力再進一步。畢竟日本海軍總實力就那樣了,現在又佔了阿留申,又佔了中途島,又佔了瓜島,再加上本土防禦,艦艇數量必然不敷使用。

在1942年剩下的時間裡面,美國人很有可能學習德國轉而快速建造大量潛艇,打擊日本的補給線。畢竟在沒有空中掩護的情況下,潛艇是唯一既能快速建造,又可以遠洋作戰的艦種了。

但是從1943年中開始,在埃塞克斯,克利夫蘭,巴爾的摩和弗萊徹大量服役的基礎上,美國開始進入反攻勢態。因為缺乏前方基地,同時離拉包爾太近,所以瓜島將不會是首選攻擊目標。另一方面阿留申也沒啥吸引力,所以基本上就可以準備中途島round2了。

如果中途島round2美國人獲勝的話,那麼世界線收束,又重新回到原來的進程,只不過晚了一年左右。

假如日本人再次爆發,中途島round2又大獲全勝,可能就有一些有趣的事情要發生了。44年之後因為德國海軍基本上不復存在,英國人將回到印度洋展開活動。同時美國吸取中途島round2的教訓,並且吸取英國的經驗,取消掉一部分埃塞克斯的訂單並且趕工中途島。我們將可能看見中途島round3,中途島大戰翔鶴大鳳,這個時候日本基本上不再可能創造奇蹟。之後奪回南太平洋的戰役中則可能有:巡洋艦隊夜襲瓜島被阿拉斯加暴打,日軍復仇派出金剛級炮轟亨德森機場,第二天晚上衣阿華級夜襲拉包爾。。。。。。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