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的。印鈔是因為市場有新的商品產生,方便商品交換所以不斷印鈔。可是商品會消耗使用,會失去交換用途退出市場流通,可對應的貨幣不會跟著消失,還會再市場使用,那貨幣數量比商品數量多的,那為啥還要印鈔那?(真的不懂,求輕噴)


如果按照你的思路,其實很多貨幣看起來存在,但是實質上已經退出流通了,沉澱成了不動的資本。如果貨幣不變,類似於古代,貨幣總會不斷的積累少數人手裡面但是不消費,形成了貨幣窖藏。現代社會一樣,被稱為儲蓄或者投資,投資出來的就是資本,如果不印錢,市場上能用的錢其實是越來越少的。另外一個方面商品的總是擴大的,所以需要對應的貨幣,不過這個是一般教科書的說法,其實並不重要。現代經濟體系中,虛擬經濟衍生的債務與資產要比實物生產更加重要,貨幣數量論比較過時了


大家認為的貨幣理論有些是錯誤,比如一個貨物對應一個錢。中國有多少外匯,就必須相應的印多少鈔票。這絕對是個錯誤的理論,但卻是流傳最廣的理論。

貨物是儲備物,類似於水庫。一百個貨幣在前期,可能需要印1000個錢,因為貨幣可以浪費,貨物不可以浪費,有錢的人有一些未必會消費,為了使貨物不浪費,必須貨幣儘可能的多,才能夠不被浪費。所以在貨幣前期的發行中,貨幣會超發,但後期,貨幣可能會減發。無論如何,貨幣發行量都不是主流流行的一分外匯,對應一份人民幣。

為什麼國家會不斷地發貨幣,貨幣的沉澱和死亡,必須的補充啊,你做三年工作,需要加工資啊,不加你不願意啊,兩全其美的方法,就是多印貨幣,你高興,老闆高興,國家也高興。就這麼簡單。當然這背後也有國家發展社會財富膨脹的功勞,這功勞居功具偉啊,否則亂印貨幣非通貨膨脹,泡沫破滅不可。這就是國家不斷地印貨幣的原因。

其實你讀讀《管子》很多問題就明白了


貨幣數量方程mv=py 你的理解沒問題。就是因為商品越來越多所以印更多。但你對再生產的理解有問題。除非是大蕭條,不然必然擴大再生產。所有消耗的商品都會有更多的新商品補充。所以需要的紙幣只會更多不會更少


謝邀,你的理解完全錯誤。

印鈔=收鑄幣稅,郭嘉錢不夠了,就要收稅,但直接收稅會激起巨大的民意反彈,導致根基不穩,但通過印鈔的方式收稅民眾不易察覺,所以要一直印鈔,這在歷史上屢見不鮮。噢,這當然是說邪惡的資本主義郭嘉,和社會主義郭嘉沒有半毛錢關係,不要亂舉報!

公元54-68年,羅馬暴君尼祿在位,他把金銀收回來,把一枚金幣的含金量從8g降到7.2g一個,增發了10%的金幣,接下來的200年間,金幣的含金量不斷降低,金幣不停的增發,到了三世紀末,降到了5.5g一個。類似的歷史在幾千年間不斷的上演,一直到今天。追本溯源,不斷的印鈔是由於權力無法得到制約,統治階級可以對被統治階級進行隱性的長期徵稅以滿足自己的統治需求。

現在為了把鑄幣稅更加安全的收下去,媒體編造了無數的謊言,比如「印鈔是因為市場有新的商品產生,方便商品交換所以不斷印鈔」。實際上,貨幣職能的實現和貨幣的數量沒有半毛錢關係。原因在於,如果市場上有100塊錢和100件商品,那麼一件商品就值1塊錢,這個時候如果印鈔,讓所有人的錢加倍,市場上就有200塊錢和100件商品,每件商品自然會變成2塊錢,所有人的購買力還是一樣,印鈔就變得毫無意義。如果商品變多了,是否需要印錢保證1塊錢還是購買1件商品?其實也是不需要的,因為雖然買前100件商品的時候更加省錢了,但又要新花錢購買變多的商品(如果不花錢購買變多的商品,說明該商品沒有任何需求,不能進入流通,因此商品數量還是100件),因此鈔票持有者並沒有從中獲益,也沒有受損,也就不存在商品多了錢不變導致不公平的情況,那又何必印鈔。

上文說了,印錢如果均分給所有人,相當於沒印錢,那現在為什麼政府還要不斷印鈔?其實也很簡單,只要不把鈔票均分給所有人,這樣就可以讓少數人在購買力還沒有下降的時候優先獲得鈔票,用新發的鈔票以未增發時的購買力去收購廉價的資產,進而獲得超額收益。舉個例子,假如市場上有100塊錢和100件商品,現在印錢,大戶A獲得了50塊錢,此時錢還沒有進入市場流通,1件商品還是值1塊錢,這時候大戶A將50塊錢花出去購買這100件商品,第一件商品的價格還是1,第二件變成1.01,直到A將50元花完,市場上擁有150塊錢和100件商品,每件商品價格1.5元,而大戶A平均收購價位1.25元,只要,這時候A將收購的商品轉手賣出,就能獲得0.25元的利潤,這些利潤來自於其他持幣者的購買力損失。A僅僅是因為更早的獲得了鈔票,就空手套白狼的從其他人手上得到了大量好處,這就相當於A對其它持幣者徵稅。

印鈔和吸毒是類似的,吸毒可以廉價並快速獲得大量快感,獲得超越努力工作出任CEO,迎娶白富美的人生滿足,癮君子從此對追求卓越失去興趣,因為無法獲得足夠的快感來激勵自己,不如吸一口來得開心。印鈔也一樣,努力發展經濟是非常累的,有一台印鈔機就能短暫的獲得和努力發展經濟一樣的利益,那誰能擋得住這個誘惑,當然也是印鈔一時爽,一直印一直爽了。


你發現了一個點,實物商品會被使用消耗,但貨幣一般來說不會消失。

但你忽視了另外一個點,每一塊錢的貨幣就對應一塊錢的債務。比如,居民的存款就對應著銀行的債務,居民的現金就對應央行的債務。所以在任何貨幣產生的時候,一定是債務驅動的,先有債務,才會有貨幣。

舉個例子,比如XX要買房子,找銀行貸款100萬,銀行並不是把別人的存款借給你,而是直接在資產端計入&,同時在XX的存款賬戶上&,這樣100萬的貨幣就被創造出來了。

其他貨幣創造(印鈔)的原理基本都是雷同的,都是由債務驅動,首先得有人借錢才會有錢。

這下你可能就對為什麼要不斷印鈔有眉目了。因為債務總是要還的,必須要拿新的,更多的債務去還以前的債務,這就是現代金融體系的核心所在。

聽起來像龐氏騙局,但事實就是這樣,當市場中缺少新的貸款人的時候,政府和央行就必須做出行動。一開始可以通過降低利率來吸引新的貸款人,如果利率足夠低了(比如說零),還是沒人貸款,這時候只能由央行(量化寬鬆)和政府(財政刺激)來作為貸款人。


利用人們多賺錢的假象刺激生產


簡單地說貨幣增發有助於經濟增長(舉個例子今年掙的錢比明年多,所以更有生產積極性了,當然是公司角度而言個人漲不漲工資還是公司說了算,肯定有鋼筋說我們公司收入不增反減,這說明增發的貨幣沒流到你這,至於為什麼沒流到你這原因很多比如你們公司生產的產品社會不是很需要導致大量滯銷什麼的)

但是增發不能無限制

要顧及通貨膨脹,因為通脹超過一定程度之後就會難以抑制產生嚴重危害(就像一種興奮劑,適度吃一點很好,吃多了藥丸)

所以理想狀態是伴隨商品數量的增長量等比例增發貨幣

注意一點:如果不增發貨幣雖然每一塊錢會更值錢但是是收入減少在先,也就是說是你明年收入比今年更少,接下來錢才會升值,這會嚴重打擊生產積極性,抑制總需求,這種現象叫做通貨緊縮,危害會比通脹更嚴重(想想你收入越來越少還有買東西的慾望嗎,你不買東西生產廠商賣不出錢沒錢發工資,不發工資個人收入更少更不想買東西惡性循環)

所以寧通脹不通縮,所以貨幣一定會超發


發工資或者銀行提款時,只要收到連號新錢,物價都會漲上一波,而且還永不下退。

一摘為瓜好,

二摘為瓜稀,

三摘猶可為,

四摘抱蔓歸。


沒錢花,肯定要印咯。供房的感覺?商品房裡面的感覺超好的,賣房的人各個都是人才,說話有好聽,每次去買房都有種回家的感覺。


原因是非常簡單的,現代信用紙幣只要用紙和墨就能造,簡單的要死,造出來就是真金白銀能換財富,是你有這技術,你印不印?傻子才不印!國家又不傻


因為錢會流動到某一個地方的時候就不再流動 成為死錢 如果不及時印錢 流動性就會出現危機 形成錢荒 一方面社會需要大量的流動性,另一方面,巨額的現金就像冰山一樣,已經凝固,失去了流動性。


因為你要用他就印,替代以貨易貨的價值交換方式。


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為商品生產規模的擴大。

如果通貨緊縮或者通貨膨脹率極低,那麼消費者就會更傾向於當「等等黨」,然後會出現一系列問題。


多印錢等於收稅

大家都沒學過宏觀經濟學嗎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