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總是以別人為榜樣,迷茫的學習,雖然自己也有過夢想,但是全都被封建又有些強勢的家人否定,當然還也有家庭原因,畢竟稱不上普通家庭的經濟,使我幹什麼都要掂量幾分,就算使我不喜歡的,或許我也會因為經濟問題,而去選擇,好不容易通過努力,考上了比較心儀的大學,本以為可以上支撐自己高中三年的專業了,可是這該死的控制慾,和不如人的經濟水平,讓我選擇了自己不喜歡的專業,就這樣垂死掙扎,真的蠻痛苦的,現在再次轉專業,缺沒有了當時的那份勇氣和一腔熱血,看著周圍的人慢慢的變好,而自己缺在不喜歡的領域,慢慢掙扎,我真的迷茫了,到底我要變成什麼樣子,纔是自己啊!


不同的年齡階段對於這個問題想法會有很大的改變。

我認為,越年輕想法越幼稚,這並不是貶義,這是事實。年輕經歷的事就少,甚至還是在家人的保護傘下,認知也會更加不切實際。

上大學前想要擺脫家人的管束,擺脫每次讓人緊張兮兮的考試;上大學了,覺得要有錢,有錢就能和同學一樣買得起好看衣服,好看包包,以及手機、電腦等;等工作了,想要自由,不用看臉色,想換行,尋找喜

歡的工作;等結婚了,想要老人健康不生病,自己能安心工作又能從容生養孩子,夫妻恩愛如膠似漆......

年齡越大,責任越大,越來越不敢隨意做決定。

經歷過就會明白,不是你想活成什麼樣,就能活成什麼樣。

在你所能體驗的生活裏,灑脫些,不要想太多。

你現在擁有的也許就是別人難以達到的目標。

————————————————————————

以上是個人僅對題目綜合的看法。

對於題主的困惑,我想你需要回答以下幾個問題:

①這個專業是真的不喜歡嗎,一點都學不進去?還是隻是有一個自己更傾心的專業?

如果確實連學的興趣都提不上來,能換專業換專業;如果只是覺得沒有選到自己最鐘意的專業,那就好好再評估一下現學的專業,是不是自己沒有發現這個專業的有趣性,價值性,其實很多專業都有它的意義,有很多道理也是互通的,理科也需要文科的邏輯,文科也需要理科的理性。工作以後或者以後繼續讀研讀博都會有體會。現在說專業不好不想讀,為時過早。

如果不能換專業,那就很簡單,繼續學,好好挖掘專業的價值,如果你覺得學起來有價值肯定不會覺得太枯燥。可以通過網路途徑學習的,有些免費課堂講得或許比學校裏更生動。

②不能換專業為前提,那麼這個專業前景怎麼樣?是不是可以幫助你在畢業後找到一份相對滿意的工作?

根據題主家庭條件,能掙錢也是個好選擇。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養活自己纔是追求理想的錢提。

③實在不喜歡,又不能換專業,有什麼解決途徑嗎?

這也是可以解決的,不需要太緊張。

首先,大學畢業之後,不一定就非要限死了專業找工作,有些工作專業限制不高,比如公務員、業務員。你可以找喜歡的專業領域相關的工作崗位,慢慢再靠近。

還有,大學畢業也可以繼續考研,考研也是改變專業的機會,考研也不一定非要限死在本專業。

忠告:其實,喜歡是一個情緒化的辭彙,情緒是陰晴不定的,同理喜歡也是。畫家也有不喜歡畫畫的一些時候,不是喜歡主導最後的成功,是堅持。

喜歡只是開始的其中一個因素。如果一直追求「喜歡的」,那你永遠在起點徘徊。

真正的快樂,就是放下執念,專註地鑽研學習。

希望回答對你有幫助,謝邀。


身體健康

生活小康

婚姻幸福

二三知己

孩子懂事


瀟灑恣意,快意人生


1、有一項超出一般人的技能;2、身體超級健康,沒毛病;3、有一個兩個健康的愛好,比如某項運動或者喜歡讀書啥的;4、有一份能養活自己又剛好不太討厭的工作;5、父母健康又講道理。6、三兩個知己好友。


自由無憂無慮的那種吧,能到處去浪的,簡直是人間天堂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