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聽英語聽力的時候,遇到一種情況就是你聽清楚了每一個單詞,但是就是不懂這句話的意思。這是哪裡出了問題,需要怎麼練習呢?


「聽清楚了每一個單詞,但是就是不懂這句話的意思」--- 如果這是題主面臨的主要困難,那這不是一個聽力的問題,而是英語理解能力的問題。起碼在目前階段,通過大力增強閱讀來解決這個問題,會比通過聽力來解決容易很多。絕大多數人的聽力理解力,會比閱讀的理解能力低一些,因為與聽力相比,閱讀材料比較直觀,時間壓力小,一遍沒讀懂的話大不了我再讀一遍、兩遍,有不熟悉的單詞再去查一下,等等。聽力這方面受限制就多得多了。

如果想高效地提升聽力: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1044325/answer/34919079


題主提到的「在聽英語聽力的時候,遇到一種情況就是你聽清楚了每一個單詞,但是就是不懂這句話的意思。」 其實是很常見的情況。這裡我們需要了解聽力指的是什麼。

英語考試中的聽力部分和閱讀部分的名稱為Listening Comprehension,Reading Comprehension 聽力理解,閱讀理解。我們最重要的是要做到理解,否則即使我們每個單詞都聽清楚了,但也還是有可能不理解句子的意思。

回答中有些答主提到聽寫,更有聳人聽聞者說要「聽寫1000小時」,非常嚇人。我不知道他們有沒有真的實踐過就能寫下這麼不負責任的回答。聽寫就是一項枯燥效率低的聽力練習方式。鼓吹這種學習方式我懷疑他們是真的實踐過還是張口就來。或許真的有一些艱苦卓絕的學習者有通過進行聽寫提高了英語水平,但這仍然改變不了聽寫既枯燥又低效的事實。

為什麼說聽寫是一種很低效的練習聽力的方法呢?

原因很簡單,聽出來就是聽出來了,聽不出來就是聽不出來,難道寫下來就能更捋順邏輯?此外我們都有過這樣的經歷,一句話可能就一兩個詞沒聽清,但也不影響自身理解這句話的意思。而聽寫過程中大部分的時間都消耗在這些細枝末節的東西,時間大部分消耗在那一兩個沒聽出來的單詞,完全沒有想著鍛煉自己的理解能力。本來已經理解了這部分內容,接下來卻要把時間消耗極少數不影響理解的內容上,這不是捨本逐末嗎?

那麼要怎麼真正的提高自己的聽力水平呢?

這裡有一個一舉兩得的方法:朗讀。朗讀不僅能鍛煉我們的口語表達能力更能提高我們的聽力水平。

在外語學習中,朗讀與語音的交集不言而喻。語音學習始終圍繞兩個相互交織的過程:「聽音會意,意達音通」。意思是:初學則聽音而會其意,習之既久,則意達而音自通矣。

朗讀使得無聲的書面語言變得生動了起來,這樣通過視覺加聽覺的結合,語言在腦海中停留的印象要鮮明生動得多。朗讀增強了我們的語感也提高了我們對於英語句子的理解能力。

同樣的一句話,我們可能在閱讀過程中理解,但在聽聽力過程中又沒有聽懂,我們在閱讀中文讀物時,通常會情不自禁的念出聲或默讀起來,但在英語學習中,我們很有可能出現只用眼睛學英語的情況,那就是我們只是通過視覺輸入將單詞或句子記住,但卻沒有將這些單詞或句子的語音信號輸入到大腦中,這就導致了我們可能能看得懂相關英文,卻聽不懂對應的句子。

信息通過眼睛輸入,經過大腦識別、理解、處理之後又運用口腔的種種器官形成正確的聲音,而後又通過耳朵反饋回大腦;而與此同時,大腦在一刻不停閑進行各種處理過程:句子成分都有哪些、哪幾個字詞構成什麼樣的成分、這些成分各自是什麼意思、成分之間的關係究竟是什麼、這些成分組合起來又構成怎樣的含義,等等。

通過朗讀提高英語理解能力的注意細節:

  • 所選擇的朗讀材料應該有一定的難度,同時還需兼顧辭彙使用的廣度、語法句式的多樣性。
  • 朗讀材料最好還要配有標準的朗讀範本作為參照,朗讀時遇到存疑的發音內容切記不可憑感覺讀出來,一定要經過詞典查詢或範文對照來發出正確的讀音。
  • 朗讀的訓練要持之以恆,養成習慣。但每日進行朗讀的時間不宜過長,遵循less is more的原則,細水長流,盡量保證質量,一旦發現疲倦或腦子開小差的現象就立馬停止。疲倦了還繼續練,只會起到鞏固錯誤動作的作用。


你如果去享受聽的內容,而不是努力聽到每個字,你聽力(聽懂的能力)能提高很多。

分享一下我和孩子聽英語的過程。孩子從小學四年級之後開始聽英文故事,一套書讀了一兩本後就去聽其它未讀的內容。熟悉了作者寫作風格,很容易聽懂故事情節,聽不懂的故事情節直接去看書,看完再聽幾遍。一套一套書聽下來,聽力自然提高了。

我從不要求孩子每個字都聽懂。我們與中國人講話,也不可能聽清每個字的。我們無論聽中文還是英文,我們需要了解別人說話的主要內容就行。孩子初一入學考小託福,聽力100分拿了90,他做模擬考試時,跟我講,他沒有聽清所有內容,但不影響他聽懂大概意思。

有些軟體,或者有些老師,讓學生一遍遍去聽,聽懂每個字,包括有些對句子意思沒有影響的單詞。學生這樣的訓練做多了,就會把精力用於辯別每個字上,而非理解句子內容上。


這是英語基礎不夠紮實的現象,所以呢,英語學習的第一目標就是去達成英語的基本閱讀能力,我們再來試試吧:如下5條句子,能看懂幾條?

1. Leave the papers as they are.2. Wed like it as soon as possible.3. My late mother was a nurse.4. Newspapers blew up the story.

5. We arrived two hours late at the big blowout for Charlies birthday because our car had a blowout.

這幾句是什麼意思?如果看都看不懂,又怎麼聽得懂?沒有為難大家呀,都是很平常的表述,如果是問如下這句,可能有點故意啦Nor, if regularity and conformity to a standard pattern are as desirable to the scientist as the writing of his papers would appear to reflect, is the management to be blamed for discriminating against the 「oddballs」 among researchers in favor of more conventional thinkers who 「work well with the team」. 英語學習一定要從聽開始,先去聽懂,然後去複述,再默寫下來,這樣去學就不會有聽力上的問題。

專題論述如下:

有什麼相見恨晚的英語聽力練習方法??

www.zhihu.com圖標

先讓我們來看一個故事吧~

二柱子的故事

二柱子,和大家一樣,也是一位英語學習者,在學校裏學了很多課本英語,但從來沒有真正和外國人交流過。二柱子第一次出國購物的時候,一進商店,店員熱情地上來打招呼,但二柱子只是想先逛一下,「我只想逛一下」咋說呢?二柱子一下子被難倒了,磕磕巴巴地開始解釋:I could ... buy or not ...buy ,if I find ... I will buy something. 這句雖然捉急,也是能懂的英語,店員很快明白了,於是說:so youre just looking around?thats fine ,let me know if you need anything. 然後就走開了。二柱子恍然大悟,噢,look around就是逛一下的意思啊,居然這麼簡單!以後每次碰到店員熱情打招呼,如果沒有馬上要買的,二柱子都會來一句 Im just looking around. 久而久之,二柱子說起這句話來也越來越熟練,還能靈活運用到其他類似的場合。

在這個故事裡,二柱子是在使用場景中學會這句話的,一旦學會,以後又有不斷重複的機會,我們可以感受到,這樣的學習路徑,走起來輕鬆很多。做為對比,我們通過各種課程學習英語,首先面臨著不會用的問題,因為我們沒有像二柱子那樣,在真實的使用場景中學習,其次還面臨快速遺忘的問題,似乎學完很快就忘記了,不像二柱子能形成牢固的記憶。這兩個問題,一個是「不會用」,另一個是「記不住」,我們往往以為,等到了需要的時候「不會用」,是因為我們學完之後「記不住」,是「記不住」導致「不會用」,二柱子的故事卻告訴我們另一個道理,「不會用」纔是「記不住」的真正原因,它們的關係如下圖所示:

從這個故事中,我們體會到了一個道理,只有通過在場景中使用英語,才能形成牢固的記憶。這個道理其實非常簡單,因為小孩子就是這樣學會母語的。

物品收納的原理

為什麼「在場景中使用」能幫助二柱子很快記住對應的表達呢?這是因為,每一句話都是在特定場景下產生的,都帶有這個場景下的交流動機,場景本身就是語言表達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失去了場景的表達,就像失去土壤的植物,很快就會枯萎,死去,從記憶中消失。

家庭日常物品收納可以幫助我們直觀理解這個原理。

在我們家裡,廁紙放在馬桶邊上,洗手液放在洗手檯上,牙膏和牙刷在牙缸裏,牙缸放在洗手檯邊,毛巾掛在旁邊,客廳沙發前的茶几上擺著遙控器,臥室的牀頭櫃邊是開關,衣服掛在衣櫃裏。這些日常用品,都要按照一定的方式,放在合適的位置,你才用得順手。要是有人把牙刷放在了廚房,牙膏收進了鞋櫃,鞋子收進了櫥櫃,你是不是得氣瘋了?我們的語言表達,在大腦中應該收納到什麼位置呢?它們最應該被收納的位置,恰恰就是它們被使用的位置,也就是需要說這句話的場景。

我們在學習英語的時候,輸入的各種表達,就好像一件又一件被快遞送上門的貨物,你如果只是把它們堆在門口,它們很快就成為等待清理的垃圾,想要學會它們,就需要拆箱,取出,然後根據它們功能分門別類,收納到合適的位置,只有這樣,在需要用它們的時候,才能順利地找到它們。

瞭解了這個原理,我們就會知道,為什麼學過那麼多英語課文,聽過那麼多聽力材料,看過那麼多英劇美劇,最後留在腦子裡的內容卻少得可憐。很多英語老師推崇大量輸入,但大量輸入之後,你記住的有多少?那些輸入之後然後被遺忘的內容,對你的英語學習有什麼幫助?「你就每天大量輸入,到了一定的時候就能開口說了」,這樣的許諾,更像是在等待一個不知如何會發生的奇蹟。從現在開始,不要再等待這種「奇蹟」了,真正要做的,就是學一句,用一句,在真正的使用中才能牢牢記住所學的內容。

如何解決使用英語的問題?咱繼續說哈。

二柱子因為這一句話的機緣巧合,領悟到了真正高效的英語學習方法,然而,當二柱子用這個方法進一步提高英語的時候,卻碰到了一個又一個的障礙。

障礙1:缺乏英語環境

二柱子並不是生活在英語國家,只是因旅遊或商務短期居住,一旦回國,就很難找到運用場景了。為瞭解決這個問題,二柱子苦思冥想,最後靈機一動,即使在國內,周圍人說的都是漢語,但並不是缺乏運用場景。在國內走進商店,店員熱情地上來招呼的時候,你嘴上說「我先逛逛再說」,腦子裡可以把這句英語「Im just looking around.」調出來學習一下。那麼,以後我碰上自己要跟別人說話的時候,嘴上說漢語,然後腦子裡反應一下這個想法用英語該怎麼說,這樣持之以恆,不就等於把每天的生活,變成了可以練習的英語環境?即使沒有人跟我說話,我還可以面對眼前的世界自言自語。不論練習時間,還是練習質量,都非常有保障。

障礙2:很多場景都表達不出來

二柱子很快碰上了第二個障礙,場景雖然多,每天說的話不少,但大多數場景下的漢語表達,卻很難翻譯成自己滿意的英語,也不會有人像國外碰到的店員那樣,能把二柱子的描述用母語者的方式複述一遍。這時二柱子想到了翻譯軟體,碰到一個場景之後,先想想用漢語怎麼說,然後藉助翻譯軟體,把自己的說法翻譯成英語,在翻譯的時候,二柱子還會不斷調整漢語表達,讓翻譯軟體更容易翻譯為可接受的英語,再有拿不準的地方,就去網上搜索類似的母語表達。二柱子對於這種學習方式還是比較滿意的,雖然為了核實一個句子經常要花費很久,但這樣學一句算一句,有了真正的積累,不再是學一句忘一句的感覺了。要說有什麼不滿意,那就是,這些表達經常是自己在工具幫助下造出來的句子,類似的情形下,母語者的慣用表達方式是什麼,二柱子並不是很有把握。

障礙3:專門學的場景表達,等到能用的場景時,都已經忘記了T^T

為了積累母語者的慣用表達,二柱子又想到了一個方法,在平時看電影,看一些網上英語視頻的時候,如果碰到了自己能用的表達方式,就記下來。這樣記下來的表達,都是這個場景下地道的母語者表達。這時候,「不會用」導致「記不住」的老問題又出來了,即使記下了表達,但等到能夠運用的時候,卻已經過去了很久,這麼久的時間內,沒有實際運用的練習,記不住也是一個預料得到的結果。

這三個障礙,我們將其總結為 學習材料和真實生活之間的關係,見下面的圖示:

在這個圖示中,下面是我們的實際生活,上面是我們的學習材料。這裡的矛盾就在於,我們要能夠說出符合母語者慣例的句子,就得有輸入的學習材料做為模板,而我們當天學習到的內容,卻不一定能在生活中馬上用到,這也意味著容易遺忘。二柱子解決這個困難的辦法是,一邊積累學習材料,從中挑選出自己很有可能使用的表達,一邊嘗試在生活場景中使用英語表達,碰到自己拿不準的,就會在積累的表達中搜索,在詞典中查閱,在搜索網站上搜索,雖然經常感到繁瑣,但已經比之前的英語學習方式強了許多,對於具有一定英語基礎的學習者,這個方法就更為好用。

我們再跟母語者兒童的語言學習比較一下:

在兒童掌握母語的過程中,學習材料就是生活本身,在父母的引導下,兒童不斷嘗試著與父母交流,表達自己的想法。父母一方面提供了兒童用來模仿的學習材料,又不斷主動創造重複運用的機會。每個表達都是來源於生活又很快運用於生活,不論是練習的數量和質量,都非常有保障。

雖然成年人並沒有兒童這樣從頭開始的學習機會,但有些方式,也比較接近了。如果有一位英語母語者時時刻刻貼身陪護,引導學習者不斷地學習和表達想法,也能達到類似的效果,當然,這需要大量的金錢投入。退而求其次,如果不是英語老師,而是同住在一起的室友,或者玩伴,戀人,也能在日常交往中迅速提高英語水平,出國留學生常常會選擇一個寄宿家庭,在這樣的家庭裏,也能很快速地提高英語水平。

對於長期生活在國內,也請不起貼身英語老師的二柱子,雖然前面的方法已經可以接受,但有沒有更進一步的方法呢?你也許會想到外教口語一對一聊天,但這樣的聊天,一方面跟生活結合不夠緊,不像二柱子是在真正的生活場景中尋找表達機會,另一方面,沒法做到隨時隨地練習,在練習時間也完全達不到要求。

我們要尋找的,是一個能將學習材料和真實生活緊密聯繫在一起的學習方法。

心理預演

偉大的高爾夫運動員傑克.尼古拉斯(Jack Nicklaus)談到如何在每一次揮杆之前應用心理預演時,這樣解釋說:「首先,我會『看到』自己需要擊打的高爾夫球,那個漂亮的白色精靈靜靜地躺在翠綠的草地上。接著,場景快速轉換,我『看到』了小球在空中飛行的樣子:它的路線、軌跡、外形,甚至它落地時的姿態。接下來,頭腦中的場景逐漸消失,現實重回眼前。」

這就是心理預演。

心理預演是通過對某個情境的深度想像,開啟腦內的小劇場,在大腦中執行想像中的動作,當想像達到一定程度,能起到替代實際情境的作用,有時候效果甚至更好。我們在準備一些重大活動的時候,也常常會進行心理預演,比如要上臺演講之前,可能會做很多模擬的練習,不斷想像臺下觀眾的各種反應,以及自己的應對方式。有了這樣的充足準備,真的碰到各種情況的時候纔能夠熟練地應對。

這就是人類這種智慧生物與生俱來的,強大的心靈力量。

這樣的心靈力量,可以完美地解決缺乏英語運用場景的問題。我們雖然沒有辦法改變現實世界,讓它服從於學習英語的需要,但我們可以進入想像世界並操縱想像世界,讓它為英語學習服務。這個想像世界有兩個來源,第一個來源,是我們每個人自帶的海量記憶,這種記憶裏包括了大量的經歷過的場景。第二個來源,是我們所能預期的未來,我們可以用自己熟悉的元素主動構想出能夠使用英語的可能場景。

自此,二柱子的疑問已經有了一個滿意的答案,我們管這種方法叫做「場景預演式英語學習」。

場景預演式英語學習

當大家在前面閱讀二柱子的故事時,已經部分體驗到了這樣的學習方法。只要代入到二柱子的角色,做為親歷者,以主觀視角想像了自己去商店的場景,店員熱情迎上來的畫面,想像自己脫口而出「Im just looking around」的時候,這個表達就在你腦子裡紮根了。我相信,以後你不論是在哪裡碰到類似的場景,都能想起來這句表達。這種學習方法,就是「場景預演式英語學習」。

我們可以提煉出這樣兩個步驟:

1 在輸入材料中篩選出自己用得上的表達

不論是什麼學習材料,我們都要以整句為單元,而且要了解這句表達的場景。有些句子,壓根就不是自己能用的,比如「Im a teacher.」,你如果不是老師,這一句你怎麼也用不上,這時候你可以把teacher替換成符合自己職業的表達,比如醫生可以說「Im a doctor.」,警察可以說「Im a cop."。這裡所體現出來的原則是,你所要學習的句子,需要是你自己用得上的,用不上的句子完全可以放棄。如今輸入的材料可以說非常豐富,幾十句裏挑選一句自己能用的也不為過。

2 通過回憶或想像,在自己的生活場景用上這樣的表達

成人學習英語可以依賴的一個寶藏就是自己的海量記憶,不僅如此,你還可以合理想像出未來可能遇到的場景。我們前面說過,一句英語表達的最佳收納位置,就是能運用這句英語的場景。有時候,這個場景就在你的記憶裏。還是以「Im just looking around「這句話為例,你仔細回憶一下以往進一些商店的經歷,然後為這個經歷增加一句英語表達,這個表達就和你的記憶聯繫起來了。即使沒有這樣的記憶,你還可以設想你去所在的城市某個商店時,可能碰到的場景,同樣為這個場景增加對應的一句英語表達。

這個方法的圖示如下:

上圖中的時間軸上,一邊是對過去的回憶,另一邊是對未來的想像。不論是回憶還是想像,都有海量的場景可用,我們只需將合適的表達,收納到對應的場景中,就可以牢牢記住所學的內容。

這個方法具有一下幾方面的特點,需特別指出:

1 練習以輸出為重點,擺脫無效輸入

按照這個練習方法,學一句,用一句,記一句,不再強調大量的無目的輸入,而是從中選擇可以輸出的句子,逐句進行有效的積累。這樣能夠避免無效輸入,讓練習的每一句話,都能真正轉化為自己的英語能力。

2 場景必須是主觀視角,而自己是說話人

在實際運用的時候,有些同學可能會做為旁觀者想像場景,說話人不是自己是其他人,這種想像雖然不是沒有效果,但比起做為主觀視角的想像,效果要差很多,對句子的體會也不如自己做為說話人那樣深刻。我們對世界的認識來源於自我的角度,有了這樣的基礎,才能更好地理解別人。

3 學習以句子為單元

我們所要表達的想法,需要拆分為一個一個的句子。如果一個場景包括很多個句子,這些句子的難度可能會參差不齊,對於初學者來說,最好選取難度適合自己的目標句,喫透這一句即可,不必貪多。等水平到了一定程度,再做整段想像不遲。

4 只學自己用得上的表達

平日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不論是閱讀還是看視頻,都會碰到各種表達,很多表達的內容,跟自己的生活並無聯繫,自己對所要表達的內容也沒有興趣,這種情況下,你不必句句都要喫透記牢,只需選取自己用得上的表達方式,並動用自己的回憶和想像,為表達安排合適的場景,只有這樣,記憶纔有效率。

5 句子需做發音練習,直到可以脫口而出

我們學到的句子,是隨時準備說出口的句子,這就要求我們充分練習句子發音,一旦碰上合適的場景,便可脫口而出。在練習時,尤其要注重語調節奏,不可一個一個地蹦單詞。很多句子在場景中,都帶有特定的語氣,不模仿好原句的語調節奏,說話就沒有語氣,句子表達的特定含義,也就無從傳達了。

6 回憶或想像場景需認真,不可敷衍了事

這種練習方法的效果,取決於回憶或想像的質量。如果你認真地回憶或者想像,腦子裡的場景細節豐富,栩栩如生,宛如親歷一般。這樣的練習效果,甚至能超過實際的場景練習。場景中自己的發音,也需認真想像說話時的嘴部感覺,此點與聽力和閱讀都大有關係。

場景預演能解決聽說讀寫嗎?咱再來看看啊~

這個方法,你以為只是在學習口語,那就太小看它了,正如民國時期的著名作家,翻譯家,語言學家林語堂所說:

在聽講寫讀中,口講尤為重要,尤其是在初級的時候。這並非說我們學習英文的目標,只在能講幾句英語,實在因為方法上應當如此。自然能看不能講,只可說是半身不遂的英語,但即使目的不在口講的人,在學習之程序上,為求基礎之穩固習慣之養成,進步之神速,文理之清順,都得如此。

英語能力是一個有機整體,不可生硬地分塊切割,我們在讀書認字之前,口語對話能力就已經相當成熟了,違背了這樣的學習規律,不重視口語表達的基礎,會讓英語學習支離破碎,越走越困難。

那麼我們就明晰了~

口語:這一點毋庸置疑,從練習形式上看,這就是一種口語練習方法,能隨時練習,逐句積累,真正幫助我們提高口語能力。

聽力:與大量輸入磨耳朵的觀念不同,我們強調通過發音提高聽力,這是語音學中的「肌動說」所揭示出來的奧祕,在實踐中得到了驗證。

閱讀:通過練習發音和表達,然後將文字對應於發音,建立默讀的能力,你會發現閱讀就像聽人說話那樣順暢自然。

寫作:有了組織句子表達自己想法的能力,繼續發展出書面寫作技能就會順理成章,而不是隻能按寫作套路做假文章。

語法:有了足夠的句子積累,句型積累,才能通過歸納掌握構造句子的方法,而不是按照語法規則生搬硬套。

單詞:單詞只有在句子和場景中才能牢固地記憶,靈活地使用,記憶的內容雖然多了,但記憶起來卻更容易,更牢固了。

應考:真正提高英語能力,纔是以不變應萬變的應考方法,而不是靠考前突擊備考,考完全部忘光,下一次又要重新開始。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有任何想法歡迎溝通交流~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