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ir(箱體模擬)技術的成熟和普及,有越來越多的吉他手選擇在錄音和演出現場完全拋棄了吉他音箱的使用。但是ir技術在錄音和現場演奏兩方面的使用前提是不同的。

在錄音環節,ir技術可以使吉他手擺脫昂貴的箱頭,箱體,話筒,話放,錄音室聲學等限制,使「臥室錄音」成為可能。只需要把吉他接入帶有ir的硬體效果器,再連接進音效卡,或是吉他直接進效果器再進入音效卡,在DAW中直接掛上ir軟效果器,就可以獲得接近用真實箱體錄音所獲得的聲音,使錄音成本大大降低。

在現場演出環節中,由於使用什麼品牌的箱頭箱體和話筒拾音,基本是吉他手不可控的,ir可以擺脫這些限制,在家調好的音色直接進調音臺,再經過PA箱放大出來,音色不會有太大差距。這對於經常在不同場合演出的吉他手來說,是對自己音色可控性最方便的一種選擇。

我目前演出使用的設備是吉他—無線系統(Line6 G70)—效果器鏈—箱體模擬(Two Notes)—調音臺,或是KPA直接進調音臺。但是通過我對ir設備的使用,縱然有各種各樣的好處,但ir也並不是十全十美的。經過ir處理過的聲音,普遍比用話筒直接拾取箱體的聲音顯得更扁平,更靠後,不夠立體,動態細節還不夠好。

基於ir設備對音色的可控性,和中國目前大部分Livehouse、音樂節的現場擴聲的現實,ir類設備還是最省心和靠譜的一種選擇。

在錄音室,我仍然會使用傳統的箱頭,箱體,用話筒進行拾音(包括用Reamp方式),目前ir技術還做不到超越傳統拾音技術的水平,不過有時在家錄demo,我會圖方便,使用ir進行錄音。


兩者區別其實很簡單 麥克風收音箱這種錄製方法 音色是通過實體的效果器和音箱去塑造的 再收音,而進音頻介面錄音 是把吉他的信號先錄進去 再通過數字技術去模擬音箱或效果器處理音色,從文字的敘述中就能看到後者其實是在模仿前者,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衡量後者做的音色好不好的標杆就是前者

但其實音色上並不是兩者最主要的區別 隨著數字技術的發展兩者的差距會越來越小 而且實際上數字模擬技術早就已經在業界廣泛運用了 也就是說現在模擬技術出來的音色已經足夠好了 所以還有音色以外的區別

站在樂手的角度 相較於兩者音色上的區別 像觸感,動態,clean up這些反饋上的區別要更大 因為通過數字技術模擬是有一個計算過程的 而這個過程是需要時間的 雖然這個時間可以非常短但其存在決定了 經過數字處理的聲音反饋沒有音箱直接出來的那麼直接

還有就是錄音方面 其實可能並不是我們表象看到的那麼簡單,lz提這個問題想必也清楚直接進音頻介面錄音的好處 就是可以後期對這個聲音信號載入任何音色 進行任何處理 所以為了兼顧兩種錄音方式的優勢 很多時候會採用「聽濕錄幹」這種方法 就是在錄音箱的時候 吉他多分出一個幹琴信號直接進音頻介面 這樣樂手在錄音的時候可以得到比較直接的聲音反饋 而錄音也得到了更好處理的幹琴信號


小槓一下吧。前面幾位的回答嚴格來說並不夠準確。

一句話來說的話,就是電吉他音箱不同於監聽音箱或舞臺音箱,箱體(喇叭+外殼,嚴格來說還應該加上功放的後級)對電吉他音色的影響是很大的。當然監聽音箱或舞臺音箱對原始聲音其實也或多或少有一些改變,但相比起電吉他音箱的箱體的影響來說,可以認為忽略不計。

也就是說,吉他音箱的箱體,對於吉他音色的構建,是很重要的一環,而不是簡單的把聲音放大再放出來那麼簡單。那麼,通過麥克風錄到的是吉他-&>音箱前級-&>音箱後級-&>箱體這一路渲染過的音色(假設沒有使用周邊效果)。而一般的失真/過載類單塊效果器並不包括這一完整信號鏈,多數都是代替音箱前級,或者和音箱前級一起工作的,這時候如果把這樣的信號通過音頻介面錄進去,就是少了後面必要的音色修飾,聲音會很奇怪(一般是會很炸)。

但是,通過音頻介面直接錄音是可以的,只要保證前面加上一個能模擬箱體這部分的東西就可以了對不對?要注意IR(impulse response)只是實現箱體模擬的一種技術(也是目前最流行的技術),而不是箱體模擬本身。事實上,市面上幾乎所有的數字綜合效果器都帶有箱體模擬功能,也有獨立的箱體模擬效果器(Two Notes Torpedo, Mooer Radar, Hotone Binary Cab之類),甚至部分模擬單塊效果器都有這個功能。

還有一種方法是,電吉他直接插音頻介面錄幹聲(如果音頻介面不支持高阻輸入的話要前面加DI盒),然後在DAW裡面掛上軟效果器,幾乎所有的軟效果器都會完整模擬整個信號鏈,這樣在混音的時候還可以re-amp重新調整音色。

當然,無論哪種方法,和直接用麥克風錄出的效果還是不一樣的,因為當中能造成影響的因素實在太多了。合格的麥克風在良好的環境用正確方法錄出來的一般來說還是要更好一些但也不絕對。而錄音條件有任何不理想的話,那必然是用音頻介面內錄更合適一些,畢竟省事。


最重要的兩個字:動態。

鏡像思考:模擬器已經能出電吉他80%的聲兒了,為啥非要彈出來?


你可以這麼理解這個事情:

木吉他是由琴絃的震動出聲,然後再經過箱體的放大發出聲音。

然而電琴的琴絃震動後,是通過音箱放大發出聲音的,

所以音箱也可以當作是電琴發聲的一部分,或者說,音箱也是樂器(理解上來說)。

(PS.對錄音方面不是很專業,只是一點自己的想法。)


麥克風錄音會增加一個箱體的環節,如果少了這一項,音色就很奇怪,就需要箱體模擬(IR)。當然隨著IR技術的普及,用音頻介面錄音效果也很不錯。具體可以聽一聽IR的測評比較一下就瞭解了


也不一定,現在很多都是效果器模擬的音色和箱子的音色,更加方便調整和操作,但是如果是經費充足環境良好並且樂手水平高的話還是會用麥克風拾音,坊間流傳的57對馬勺咋調咋nb也是這麼來的,本質區別其實在於模擬和數字錄音,動態之類的


一般來說拾音麥拾音箱,或者di進音效卡其實都是一樣的。用di的話在錄音室主控室方便錄音


因為需要將紙盆震動的聲音錄進去


電吉他廣義上講,應該是一套系統,音色源於狹義的電吉他本身,還有效果器、功率放大器、箱體,音色和系統內部的每個模塊都是相關的。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