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沒有「同樣的教育方式」,」因為「人不會第二次踏入同一條河流」。即使是同一對父母,在不同時間教育不同的孩子——如果不是孿生子的話,教育方式也不會完全相同。比如,父母年紀大了,變得寬容了,以前較真的事,現在不愛計較了,那麼他們教育現在孩子的方式肯定會有所變化。

再比如家庭收入變了:過去收入低,父母教育孩子要節儉;現在生活好了,父母就能更多滿足孩子的物質需求。你說,這樣教育出來的兩個孩子,可能一樣嗎?

父母的職業發展、婚姻狀態、閱歷與心態……太多的因素可以影響父母的教育行為。即使父母自己主觀感覺教育方式沒太大變化,但是放到具體的教育環境中,一定是千差萬別。

這些都是從主觀方面看,「同樣的教育方式」其實是不存在的。只能說,父母之間有相似的教育觀念、行事風格。但是教育是一個雙向互動的過程,父母並非「教育結果」的決定者,何況這個非決定因素還有那麼多不確定性?

其實,與其探討「教育方式」,還不如探討「人的成長」更好。什麼是好的家庭教育?從父母的角度看是一回事,從孩子個人成長的角度看又是一回事。你把父母定義為「家長」,教育的權威,單向的輸出者,那麼的確可以正兒八經探討下「正確的教育方式」。但是從孩子的角度看,你不過是他生命歷程的起點和背景,你的「教育方式」是不是合適?你決定不了,周圍的親戚朋友、社會環境也沒有發言權。最終要等到孩子長大成人,在他生命的不同階段,回望這個生他養他的家庭環境,是否給了他最適合、最需要、最有益的營養。父母的「教育方式」對不對,最有發言權的是孩子。

其次,人的先天稟賦千差萬別,想法願望各不相同,生命之路本有萬千可能。即便完全克隆了同樣的「教育方式」,放在不同的孩子身上,也會演變出不同的結果。從小被嚴格要求的孩子,可能變得自律,也可能變得懦弱無主見,結果不是自命為「家長」的父母可以掌控。藝術氣質的孩子,很難適應枯燥刻板的環境;理性發達的孩子,搞藝術也是一頭霧水。教育的目的,無過是幫助人的成長,幫助他發現自己真實的潛能,走更適合自己的路。有合適的溫度、土壤、水分、陽光,橡樹種子必然會長成一棵枝繁葉茂的橡樹。就算你把種植梧桐、銀杏的經驗如法炮製,也不會種出來理想的梧桐、銀杏。

問一下自己:如果孩子跟你預想的不一致,但他很快樂,你能不能接受呢?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也就無需糾結什麼樣的「教育方式」更好。如果答案是否定的,或者沒那麼肯定,你要問的不是孩子,也不是「專家」,只能回過頭來問自己:我為什麼不能接受孩子比我更快樂?


  首先,當你看到兩個孩子截然不同時,那是因為他們本來就截然不同,而不是由於你的教育才變得截然不同;

  其次,用同樣的教育方式去教兩個截然不同的孩子,基本上不可能實施。比如,當你要求兩個孩子過來做一個遊戲時,一個人說好,並以積極的態度投入遊戲,而一個說不,開始調皮搗蛋,你還能用同樣的教育方式去應對?(朋友,有個詞叫「因材施教」呢)

  別將孩子視為被動地承受體,孩子有不同的天性,並且有其主觀能動性,事實上,所有的人際溝通都是種「互動」。一方面,教育者的教育方式會對孩子產生影響,另一方面,孩子的個性特質也會影響教育者的教育方式。只不過,由於成年人處於相對強勢的地位,所以,在大多數情形下,教育者的教育方式對孩子的影響更為突出一些。

  貼一個發生在美國的小故事: 有一對性格迥異的雙胞胎,哥哥是個的悲觀主義者,弟弟則是個樂天派。在他們8歲那年的聖誕節前夕,家裡人希望改變他們極端的性格,為他們準備了不同的禮物:給哥哥的禮物是一輛嶄新的自行車(美國人少地廣路長,有輛自己的單車幾乎是所有孩子都期望的事),給弟弟的禮物則是滿滿的一盒馬糞。

  拆禮物的時候到了,所有人都等著看他們的反應。

  哥哥先拆開他那個巨大的盒子,竟然哭了起來:「你們知道我不會騎自行車!而且外面還下著這麼大的雪!」正當父母手忙腳亂地希望哄他高興的時候,弟弟好奇地打開了屬於他的那個盒子——房間裏頓時充滿了一股馬糞的味道。出乎意料,弟弟歡呼了一聲,然後就興緻勃勃地東張西望尋找起來:「快告訴我,你們把馬藏在哪兒了?」

  謝邀。


大部分中國家長會問這個問題,是因為我們的獨生子女政策持續了太多年。孩子的教育成功與失敗,我們或是歸咎於自己,或是歸咎於教育體制。實際上更時候是因為孩子的先天個體差異造成的。在大牛爸只有一個孩子時,也認為應該用科學的教育方法教育孩子。但是當二孩出生後,我才真實的感受到同樣父母生出的孩子,個體差異有多大,有時你都會覺得他們不是相同DNA的產出結果。所以大多數時候,不是因為你的教育方式,而是因為孩子的先天個體差異,而這一點。只有當你生過老二後才會有切身體會。


謝邀。

來,我提供一下實驗素材。一對雙胞胎,教養完全一樣,環境幾乎相同,父母有心理學教育學背景,那會截然不同嗎?

我家是一個女兒和一對同卵雙胞胎兒子,倆兒子基因99.9%相同,長得很像,性格接近,從出生就一起帶,上學出行基本都是同步。(大概符合)

心理學的很多教養實驗都是「同款雙生子」進行的,所以這種情況是為了最大化相同,控制變數,盡量得出結論。

來進入正題。

這兩個孩子外表很像,動作神同步,性格接近,都比較外向,極其愛動,喜歡閱讀,喜歡打打鬧鬧。

4歲,差異不大,但是存在,表現在---

  1. 運動能力:哥哥更喜歡力量型運動,比如踢球,弟弟更擅長技巧性運動,比如單槓。
  2. 語言能力:都喜歡閱讀和表達,差異不大。
  3. 社交能力:哥哥更喜歡主動打招呼,搭話,弟弟更喜歡捧哏個
  4. 性格和喜好:哥哥更隨和,但多愁善感。弟弟更敏感,相對更耿直,對秩序要求更高。舉個栗子,爸爸剪了頭髮,很細小的事情,我都沒注意到,只有弟弟看到了。
  5. 口味:哥哥不喜歡喫海苔,但喜歡榴槤,弟弟相反。

再回來說姐姐,和弟弟們相比,整體都很好動,很外向,很喜歡社交和閱讀。但比起弟弟,更喜歡參與動手類活動,更具備領導力,更喜歡關心他人的感受。競爭感更強,更喜歡錶現自己。

男女差異,出生順序,孩子本身的天賦,父母和環境會無意識有意識的促進孩子不同的發展… 綜合這幾點說一下我的結論-----

孩子條件都一樣,會截然不同嗎?

會。大方向會接近,但每個孩子的主觀能力是各不相同的,所以即便雙胞胎也會不同。

但是,父母要想孩子大方向都是積極的,需要給到每個孩子不同的、適應性的養育,而不是一刀切。因為,每個孩子不管主觀還是客觀,生理還是心理,都有獨特性。

盡量把副作用降低,給孩子更適合的養育,和孩子一起且觀察,且成長,敬畏生命的可能性吧!


小孩天生就都不同的呀,否則同一個班主任交的,怎麼還會有差生優生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