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婚姻的不幸,脾氣暴躁的父親軟弱的母親,校園暴力被孤立缺乏過多和外界溝通,從而導致的極度內向,甚至喪失基本的溝通能力,長相不好矮胖,自暴自棄。


@哈利.波特 好像你的童年很好似的微笑


我是個女人,我不抽煙,但是我經常會在辦公室有想喫點東西的感覺,我也不是餓了,但是我就想喫點東西,像男人犯了煙癮一樣。

不知道有多少人有跟我一樣的感覺?翻開這本《喫掉情緒》,我找到了答案。也因為平時關心育兒問題,我也同樣發現我這樣的癮甚至源於小時候父母的養育問題。

《喫掉情緒》的作者茱莉亞·巴克羅伊是一位註冊心理治療師,她關注依戀理論、神經科學、身體治療方法的發展,以及創傷心理輔導和認知療法;並將這些心理學理論和諮詢方法應用於進食障礙的研究。1984—1989年間,她任倫敦當代舞蹈學院學生心理諮詢師,並自此開始研究進食障礙。

沒有人能逃開情緒問題,當一個人暴飲暴食或者厭食,那無不與一個人的情緒有關係。

1.節食和暴飲暴食後嘔吐、過度進食沒有本質區別

記得我懷大寶的時候,我就經常幹這種事情。因為懷了孩子頂著胃了,可是我又很想喫東西,所以經常都是暴飲暴食後難受地想吐,可是又吐不出來,於是伸出手指放在喉嚨口,一個人躲在衛生間把喫進去的食物吐出來。

喫東西一時爽,吐的時候的感覺那也叫一陣酸爽。

偶然被老公發現幾次,每次發現都把我說一頓,說我那樣是很不好的。當然我也不是不知道這樣不好,可是總忍不住喫,然後就只能吐了。

反反覆復,在一個孕期折騰了很多次。

在這本書裏,日常都如此的人,就是失調性進食,這很大原因是與你的情緒有關。

除了喫,你根本不知道沒有其他選擇來代替你糟糕的情緒了。而很多時候,這種狀況是無意識的。

喫就喫嘛,有什麼大不了的。這就是你的侷限性,你已經在幫助自己擺脫困境。

在過去的50年間,食物已經成了一種應對機制,來幫助我們度過艱難的一天,特別是當我們不開心的時候,充裕的食物撫慰我們,讓我們沒那麼不安,或者用來獎勵自己,而這就叫「撫慰性進食」。

而持續幾千年,我們也都是用食物來紀念那些重大的人生事件:婚禮、葬禮、孩子的出生、成年禮等。

現在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食物越來越充裕,所以我們幾乎在所有的社交場合、各種開心和不開心的時候,都是用食物來填充。

當然暴飲暴食的另一面就是厭食,當一個人焦慮、抑鬱或悲痛時,他也會喫不下東西。

我有個閨蜜就是如此,她家境條件優越,她可以說是什麼都不缺,可是她依然有來自父母帶給她的各種壓力,當每次這種壓力來臨時,她除了買東西填補缺失父愛、母愛的感覺,她還會選擇不喫東西。

我經常說,無論如何一天三頓好好喫飯,她聽是會聽,可是她還是會覺得很難做到。她覺得很多東西都不好喫,人越喫越少,胃也越來越小,能喫的食物也越來越少。

以前我們還都喜歡喝一款奶茶,但是後來她連奶茶都不想喝了。2020年,她好幾次去醫院檢查身體,她因為厭食,身體已經產生一些不舒適感。

她一覺得不舒服,就又總想跑醫院,甚至連灌腸都做了,也沒發現什麼大問題。

她自己都困惑了,自己該怎麼辦?其實她這種就是書中所寫的另一種極端性失調性進食。

只要好好喫飯就好了,我依舊會提醒她。她在努力,可是遇到一些特別難受的情況,她還是會如此。

我想是時候把這本《喫掉情緒》推薦給她,讓她和書中寫的一樣,從先理解自己開始,然後再學會如何應對生活。

2.我們為什麼會暴飲暴食甚至厭食?源頭卻是我們的養育者。

當我們還是一個嬰兒的時候,我們都是帶著不同氣質與個性來到這個世界的,體格也有所不同。

不同的個性,導致不同的我們會以不同的方式回應養育者。有些孩子比較容易安撫,有些則更敏感,更容易哭鬧,不容易放鬆與入睡。

無論嬰兒是什麼狀態,都需要依賴養育者來過好生活,這樣才能盡量少地經歷不適、痛苦與挫折。

而孩子並不能挑選自己的養育者,所以無法決定照顧自己的養育者是不是能勝任,因此後期情緒發展,很大程度就被我們的早年經歷所影響。

就正如:

「放心吧。」

「不要緊的,我們一起搞定。」

「好遺憾你忘記了,我們一起來看可以做些什麼。」

「你當時肯定特別失落,小可憐。」

「這事太嚇人了,你當時肯定特別生氣。」

「你都傷到膝蓋了,來,親一下就沒那麼疼了,然後我們再貼個膏藥。」

……

如果小時候養育者都是這麼回應我們的,那麼此時此刻,即使碰上了不好的事情,我們也不太會苛奇責自己,會以同樣的方式來自我對話:「沒關係的,我可以處理好,我好希望這事沒發生,但現在既然已經發生了,我相信會變好的。」

所以作為養育者,你如何應對孩子,還是就如何對自己。我們的孩子本是一張白紙,任何你覺得孩子的問題,都先看看你自己有沒有做好。

3.你是否也缺少身體覺察?

你認為自己在覺察與回應軀體感受上敏感嗎?

你能覺察到自己餓了、累了、悲傷、憤怒與焦慮等嗎?

你可以準確描述這些情緒在你身體中的感覺嗎?

你有過這樣的經歷嗎?:看到腿上有塊淤青,卻始終想不起來是什麼時候弄傷的?

我就經常會這樣,身上傷了不知道什麼時候傷的,然後現在我的孩子也會這樣。

好的養育者在孩子受傷後會幫他貼上膏藥,讓他不要擔心,也不要擔心再次跌倒。但是如果母親認為沒什麼大驚小怪,那麼孩子也就學到同樣的經驗。我覺得我是後者,這是不好的經驗。於是我現在通過看本書, 就開始改變我對我女兒的態度。

有跟我相同感受的家長,可以看看這本書,我想我們能更懂得如何做一個好的養育者?

4.後記

當我從這本書讀到與養育者的那些問題時,因為養育者的問題導致我們的孩子長大了,會節食、暴飲暴食、缺乏身體覺察,甚至缺乏自尊,我內心是害怕的。我們做任何事情都是孩子的榜樣,壞的事情也是一樣。

無論是因為孩子,還是因為自己,我們都該看看這本書,控制自己的飲食,控制的情緒,過好自己的一生。


不會啊。童年也是不美好,但是你的未來可能就是美好的呀。未來的美好可以彌補童年的不好啊。你未來有那麼多機遇,為什麼一定要執著的去想童年的不美好呢?


可以關注公眾號:DBT辯證行為療法,介紹如何超越童年創傷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