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層面上音色不飽滿,力度不均勻,強弱分不清,呼吸太緊湊。

思想層面上,是不知道巴洛克,古典,浪漫,二十世紀,和當代,居然演奏理念與演奏法完全不一樣。

精神層面,是該柔情的時候選擇了哐啷一下粉墨登場。該激情澎湃的時候選擇了拖拖拉拉。該華彩的時候卻按照節拍器來。而該傷心的時候微笑的演,該快樂的時候又緊鎖眉頭。

這咋整?


說一個真理或者被廣為信服的事實,音準節奏是一切的基礎,所有的技術都是為了音樂性或者說樂感服務的。

因為沒有問題描述,所以默認音準和節奏是百分之一百沒有問題。

分享一些我的經驗,因為曾幾何時我也是一個拉琴完全聽不出任何感覺的工具人。這種情況現在來說,是好了很多了。

第一個可能,是對於音樂毫無波瀾,就是在聽到音樂的時候,心中是毫無波瀾的。這種改變起來會難一點,只能慢慢引導,通過你對於其他事物的感情,過渡到音樂上面,慢慢培養出所謂的「樂感」。

第二個可能,大多數人可能多少都有對音樂的一些理解,比如說流行歌會跟著一起唱,會因為一些旋律而感動。這個時候,需要老師進行引導,把你比較容易表達情感的媒介,遷移到音樂上。比如說我很會寫文字,我老師當時開導過我,讓我用文字描述曲子中的感受,我有個同學是很會畫畫,老師讓她畫畫......照理來說,你應該能在音樂中表達情感了,因為通過了你所熟悉的媒介,已經相對充分的進行表達了。

但是你為什麼還是表達不出來呢,聽起來還是不好聽呢......因為每一樣樂器或者是聲樂whatever有相應的技法,做到緊張或者輕鬆,強還是弱,需要對這些技法充分熟悉融會貫通。然後接下來一步,就是要對不同風格的曲子,基本上的樂句走向分句等有基本的判斷——這需要老師的指導,以及大量的練習,才能做到隨便拿到曲子,就能拉得基本框架都在,樂句和感覺尚可。

還有就是很多人所說的風格,我們不能否認的是,莫扎特和勃拉姆斯不一樣,貝多芬和勛伯格也不一樣。這個也需要大量練習,老師的指導,以及自己的積累。


就是說節奏感可以,曲子沒什麼起伏變化,呼氣,情感等。很平淡


意思就是機械性演唱


缺少生活感悟積累。去多讀讀文學哲學。參透一下人生的理解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