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字會覺得賞心悅目,,有些字不能多看兩眼。這是取決於什麼?而書法家對字的美醜似乎與常人又有不同。


我認為審美感是人生閱歷的沉澱,有秀美,有拙美,有成熟美,也有萌萌噠美。

在書法文字這個點上,就呈現南派秀美(多數人喜歡的王羲之靈氣風格的)

,北派拙美(清代到現代很火的魏碑和各種碑體)

,歐顏柳趙的成熟美(法度森嚴的書法啟蒙常用審美)

,還有現代小資情調的萌萌噠美(類似可愛娃娃書寫體)

人的審美判斷,終究是一個變化過程,沒有對錯,只有欣喜就好。


這個問題對於日後人工智慧設計有很大的建設意義,對於智能的高階要求便是審美。其實其他答案也說了,有關於審美,審美審醜放到字這裡就容易成為一般人口中的玄學。覺得字好看與否還是看你自己的水平(這是個很籠統的詞),在幼年初識字的時候沒有美醜的概念,那是源於腹中空空,年齡稍長一些,會對同學的整齊的字產生好感,但是對於書法家的字(草篆隸之類)沒有什麼認識,只覺得和自己胡畫好像也沒什麼不同。後來字識的多了,書法作品鑒賞也看多了,你才會有真正的審美(在美醜的世界裡沒什麼準確的量詞,醜多一點還是醜多兩點也是醜,但是經年累月量變是可能會引起質變的)說了這麼些我盡量照我的理解來解釋題主的疑問:

1.你覺得字好看是因為這幅字是在你審美範圍之內的,是符合你審美能力的

2.取決於上面的一大段廢話(審美)

3.書法家(正經的那種)的審美水平在一個較高的專業層次裏,因為單純的線條無所謂美不美,寫字之人賦予他意義,書法家對於字的美判知是大致統一的,只是偏愛不同,對於書法的點評對美向來是一千個讀者一千個賈寶玉,對於醜書意見較為一致。總的來說書法家對於書法的審美是與普通人不同,比普通人要高一些層次。 最後再補充一點,史上的一些名家(歐顏柳趙二王等)的作品很多都做到了雅俗共賞,這正是體現了他們作品的普適性,所以他們被後人敬仰也不是沒有道理的。

不方便曬出作品,就不獻醜了,文筆不好,表達不清晰請見諒。


越像古人寫的越好,我書法老師是這麼說的


這貌似是個心理學問題。你從小到大培養得審美情趣大致在一個範圍之內,離這個範圍中心越近越好看,越遠越醜。

這個審美得形成又和你信任的人對你的影響正相關。


楷書只看單個字結構是否協調,運筆是否硬朗,

行書不僅看單個字是否有韻味,還要把他放進整體的作品中看是否和諧,

草書只看整體是否和諧流暢

當然這只是我本人的一點愚見,不完善,錯訛之處還請指正,甲金篆隸之類的說實話我也不會欣賞。


符和你所有認知的規律。隨階段不同。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