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者說元老們更傾向於哪一種?


李絲雅在報告中說:他們實行的似乎是一種股份制合作的關係,因為元老們在言談中不時會吐露「股份」、「分紅」這一類的字眼。時不時還就所謂的元老的權力問題發生爭議。 「這是澳洲人的東印度公司麼?」看到這裡,總督不由的說了一聲。


記得在知乎看到過一個回答,澳宋全名是澳宋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

既不來自澳洲,也與宋朝無關,也不是民主主義,也不屬於人民,更不是共和國。


抄自己一個回答:

元老院政權是和我們這個位面歷史上曾經出現過的任何一種勢力都不完全相同的怪物。

你說它是同民族統治者,可這個工業文明與兩千年秦政傳統尚未斷絕的中華文明顯然不完全是同一種文明;

你說它是異族統治者,可它仍然是這個民族經過工業化的浪潮之後的嫡傳文明,共享著相當部分的文明內核;

你說它搞殖民傾銷、殖民侵略,可它又把攻略下來的領土認真地當做自己的核心領土而非殖民地去統治——它甚至沒有自己的母國,這個政權治下全部的公民都是「歸化」後的土著。

你見過把殖民地土著一概當自己的公民對待的殖民者嗎?

這樣一個既不是本民族、又不是蠻族、也不是殖民者的四不像,是很難用一個單一的歷史勢力去類比的。


現在是貴族共和,元老院決定一切

再過幾年督工清君側後就是君主立憲

再過幾年大統領復闢後就是徹頭徹尾的封建

當然無論如何改變,對於歸化民來說都沒什麼影響


看臨高時報的話,可能更接近朝鮮吧,畢竟各種相,各種喪事喜辦,各種元老自己都看不下去洗腦宣傳,如果報道濟州島的話,說不定每一個元老都是滿塞滿塞的。


高贊回答說得對,確實更像東印度公司,來自高水平母文明的一小撮冒險家野心家企圖殖民壓迫有文明代差的低文明世界。臨高五百廢元老和英國東印度公司董事會和克萊武有啥區別,沒有大英帝國的後盾克萊武拿什麼去征服印度,沒有現代文明的穿越外掛澳宋拿什麼去征服大明


書上寫了標準答案,你們難道不看書嗎。澳宋帝國,哼 ,哪有什麼澳宋帝國。只有偉大的 元老院和人民。你們全部送符有地的


垂暮之戰,幽靈旅、消失的殖民星球裡面的人類聯邦。


是羅馬!

說到底,羅馬的政治制度是混合制,這為後世「復古」行為找到一個大框,方便後來者攀附。

在後殖民時代受到西方影響的國家,其政治體制或多或少的能看到羅馬的影子。

即便在不同的時空。


像第三羅馬,不像第三帝國

論證:有內海,(控制渤海了)

有海峽:(瓊州海峽,臺灣海峽)

Q.E.D


可能在那個時空的後世人看來,澳宋的性質和我們這個時空的滿清差不多,民族為澳,國號為宋,因為本民族人數過少而做過類似的同化政策補充,存在奴隸制度,初期都是貴族議會,後期皇帝制,都沒有丞相,初期的攝政大臣大多死於非命等等…


我看更像呂宋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