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你沒生對時候

據統計,道 同年間,北京僅南城就有大戲園子19個,小戲園子不在統計之內。而光大柵欄就有6個大戲園。每晚開鑼的話,一個戲園上座500—1000人記,每晚大柵欄就要有數千人看戲,伶人就要有數百近千人。

那麼如果算上堂子的話,蕊珠舊史的《京塵雜錄》四部筆記中,記錄了從嘉慶末到道光末這一時段最走紅的「堂子」48個。這48個「堂子」分布在18條街上。

到1941年,北京登記在冊的京劇戲班已達44個,包括文武場面、經勵科和其他事務性人員在內,從事京劇行業的人員共計有3125人之多。劇目之多,花樣兒之雜,就是抱天聽戲的,挑名角兒名班的戲,都根本聽不過來。

上至皇親貴胄,下至販夫走卒,都聽。

而且有錢人婚喪嫁娶逢年過節升官發財生日壽辰,都要辦堂會。有些文人雅士還把「打茶圍」作為一項重要的交友娛樂方式。有些官員富豪還豢養家班。。。

。。。

而上述僅僅是京劇。。。

戲曲,當年可比現在的說唱火多了


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聽戲=老年人,兩個詞一掛鉤,年輕人自然認為這個東西不適合我。說唱,鬼畜,吃瓜成為了年輕人應該做的事,群體自然很龐大。我更傾向於年輕人壓根不想去了解戲曲,連點開聽一下都不願意,繼而戲曲在他們的印象中就是,聽不懂,咿咿呀呀唱半天。

我喜歡越劇跟黃梅戲,說真的除去這兩個戲,其他的戲很少聽,我當然不是生來就喜歡戲曲,是因為家裡人喜歡,從小耳濡目染,慢慢感受到的他們兩個劇種美。但我生在南方,以前一直對京劇不感冒,在我印象中,京劇的有的發音,是卷著舌頭髮(我聽出來是這樣的),還有就是京胡聲音太尖了,所以我不大愛聽。同樣不感冒的還有崑曲,崑曲對我而言,就是「半天一個字都還沒唱完」,我根本不知道唱的什麼詞,腦子裡面只有笛子的聲音,聽的太捉急了。

而越劇的溫柔腔調,其十幾大流派,生有尹徐范陸畢竺,旦有袁王傅呂戚張,各有特色,風格迥異,是我最喜歡的。其二喜歡黃梅戲,雖然沒有流派,但他的軟糯甜美,聽起來也是十分舒暢。但是京劇是國粹,崑曲是戲曲之母,能說這兩個劇種沒有美嗎?當然不,是因為我不願意了解,也沒有人帶我去了解,我聽了幾個小小片段就以偏概全,認為這就是「京劇」「崑曲」。舉個例子,現在微博一發什麼瓜,我就算沒有了解,別人也會按著頭讓我知道前因後果,我不得不了解。但有些東西別人不告訴你,誰都不跟你討論,你自己也懶得點開,自然啥也不知道。

戲曲真的屬於越品越香的,不僅僅是越劇黃梅,我現在也很喜歡京劇跟崑曲了,是因為我願意了解,我願意點開一段唱腔慢慢的去聽,願意耐心去聽崑曲唱很長的一句話,以前認為捉急,現在是滿滿的美感,願意靜下心來聽每個音調,唱腔。希望有更多的同齡人,「願意」感受他們的美。


不久前,第七屆中國京劇藝術節落幕後,傳統戲曲是否在走向衰落再次成為熱門話題。2014年是梅蘭芳先生誕辰120周年,探討這個話題對戲曲的振興有著特別的意義。戲曲藝術是民族文化的瑰寶,卻在全球化的今天日漸式微。那麼,戲曲衰落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對五種主流看法的質疑

  對此疑問,一般有五種看法,都從不同角度進行了思考——

  一是題材內容與時代脫節。有人認為戲曲主題多為忠孝節義,人物多為帝王將相、才子佳人、英雄好漢、太監宮女,同百姓生活距離較遠。這種觀點讓人產生疑問:近年的《康熙王朝》《漢武大帝》以及《霸王別姬》《卧虎藏龍》等影視劇同樣講述歷史故事,為何能熱播、熱映,戲曲卻門庭冷落?戲曲題材也進行了改革,大量現代戲被編排出來,為何大都叫好不叫座,總體情況仍不容樂觀?

  二是戲曲節奏太慢。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人們心態容易浮躁,心理、思維和情感節奏也隨生活節奏加快。有人認為緩慢的唱腔和舞蹈讓普通觀眾難以產生共鳴。然而,《敖包相會》《草原之夜》等歌曲以及華爾茲等慢舞的節奏也很慢,卻得到群眾的喜愛。可見,節奏快慢並非是戲曲藝術衰落的決定性因素。

  三是現代傳媒技術迅速發展和娛樂多元化使戲曲衰落。改革開放後,西方文化傳入中國,影視和互聯網逐漸普及,娛樂生活更加豐富,戲曲觀眾被分流。令人深思的是:在傳媒更加發達、娛樂更加多元化的某些歐美國家裡,為何歌劇和音樂劇依然盛行?紐約百老匯和倫敦西區劇院林立,演出十分火爆。娛樂方式增多只能說明戲曲的競爭對手增多了,它們同戲曲的關係並不是非此即彼。一個人既喜歡影視、保齡球、拉丁舞、唱卡拉OK,又對戲曲感興趣,理論上說完全可能。

  四是「政治挂帥」造成戲曲衰落。在很長一段時期,戲曲成為宣傳教育工具,體制確實要為其衰落承擔部分責任。但回顧戲曲史不難發現:戲曲在古代的作用也不僅僅是娛樂。戲曲形成後的一千年中,佛、道、儒三教都曾利用它宣揚思想、教化大眾,清末民初以及抗日戰爭時期都有戲曲藝人自發將其作為宣傳新文化、新思想和喚醒民眾、激發愛國情感的重要手段。然而,這些並未對戲曲的地位造成太大影響。影視、歌曲也曾有過「政治挂帥」的歷史,但並未走向衰落。改革開放後,文化領域相對寬鬆,戲曲觀眾卻變得越來越少。民間劇團的演出,即使沒有「政治挂帥」,也仍然難出新人新作。

  五是舞台布景的真實華麗對戲曲發展不利。戲曲作為寫意藝術,其成功主要靠演員的虛擬化表演。因此,有人認為舞台上一桌二椅足矣,舞台越「貧困」對表演越有利,布景太真實會分散觀眾注意力,縮小表演空間,影響演員施展身段。傳統戲曲舞台布景簡單,是歷史造成的,戲曲演出的成功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清代宮廷的舞台條件十分優越,不但未對演出產生消極影響,還促進了京劇的繁榮和一大批著名演員的產生。在眾多的皇家戲台中,遍布紫禁城與三處大型皇家園林的戲台有八座,內廷大戲台有六座,其規模都可以說是全國之最。其中頤和園內的德和園大戲樓為當時中國最大的戲樓,它分為上、中、下三層舞台,舞台間有天井相連,可以表現升仙、下凡、入地等情節。底層舞台底部有水井、水池,可設置水法布景,舞台規模之大,服裝、道具之考究,演出排場之浩大,為京劇藝術表演的發展提供了有利的物質條件。另外,有很多劇種的優秀劇目如晉劇《傅山進京》,使用了豪華的舞台布景,也取得了良好的藝術效果。這說明只要舞台布景設計合理、科學、巧妙,不喧賓奪主,還是可以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

  所以說,要想從根本上挖掘戲曲衰落的深層原因,還應緊緊圍繞觀眾需求進行分析。我認為,戲曲衰落的原因不是單一的,而是多種因素合力作用的結果,然而其根本原因卻是觀眾審美需求的變化。

  觀眾審美需求的變化

  戲曲、話劇、電影、電視劇等藝術形式都是在用不同的方式去反映客觀世界,觀眾明明知道它們提供的其實都是假象。但影視、話劇同戲曲相比,在敘述故事時耗費的心理資源顯然更少,表現生活也更為直接,觀眾觀賞時得到的心理暗示往往是「這是真的」。這並未否定戲曲作為藝術形式的優秀性,它的誇大、變形仍然是一種美,只不過在追求「貼近生活真實」的觀眾面前顯得不易接受罷了。「水上行船,有槳無船;陸上騎馬,有鞭無馬」仍是中國戲曲中極富特色的表現形式,「甩髮」「跪步」「翎子功」等虛擬性動作仍然是戲曲藝術的精華。我們無法指責觀眾「更貼近現實生活」的藝術追求,更無法要求觀眾應該欣賞什麼風格、不應該欣賞什麼風格。寫實的藝術形式更受歡迎,是因為觀眾審美取向發生了變化。

  影視藝術絕對不等於現實生活的簡單模仿,否則不可能有如此龐大的觀眾群。電影在1895年剛發明時只用來記錄一些現實生活中的場景。「電影之父」盧米埃爾兄弟認為自己不是藝術家,拍攝和放映影片是為向世人展示自己的科學發明和記錄現實生活,而不是講故事,對電影的未來十分悲觀。他們甚至認為「電影是一項沒有前途的發明」,並且懷疑人們滿足好奇心之後可能會問「為什麼要花錢來看那些在大街小巷就可以看到的真實場景呢」?

  然而,電影很快被藝術家們利用,變為講故事的工具。不僅有了紀錄片,故事片也走入了人們的生活。我們今天所說的影視較戲曲更擅長講述故事,就是針對故事片和電視劇說的。電影和電視劇把接近生活真實的追求發揮到了極致,雖然選取的是典型人物的典型動作和特徵,但由於成功突破了舞台時空的限制,大量運用蒙太奇手法並藉助高科技手段,創造出無數令人難以想像的場景,其逼真、自然、酷似生活的程度令人嘆為觀止。講述故事時不但讓人感覺身臨其境,而且更朝精細化發展,觀眾更容易產生共鳴。戲曲舞台上難以表現的細節,如人物表情、眼神在這裡都被表現得淋漓盡致。在這樣的背景下,戲曲舞台上那種誇張的動作、語言、化妝、服飾就令許多年輕人望而卻步。閻肅的《說唱臉譜》中有一段生動的描寫:「那一天爺爺領我去把京戲看,看見那舞台上面好多大花臉。紅白黃綠藍,咧嘴又瞪眼,一邊唱一邊喊,哇呀呀呀呀,好像炸雷唧唧喳喳震響在耳邊……慢慢騰騰咿咿呀呀哼上老半天……這怎麼能夠跟上時代,跟上潮流,吸引當代小青年?」

  對比來看,影視的寫實性表現在製作過程的方方面面。戲曲的打鬥場面講究「點到為止」,多為演員個人功夫和技巧的展示;而影視為了追求真實效果走得更遠,有時連打鬥都是真踢真打。3D技術出現後,影視的逼真效果更是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中國戲曲是含蓄的、虛擬的、寫意的,這是中國傳統的審美特點,要求觀眾用大量的想像配合演員的表演;影視更注重感官的直接刺激。過去人們欣賞戲曲時經常誇獎演員「唱得真好」,現在人們看電影、電視劇時卻更喜歡說「演得真像」。

  觀眾明知道影視中的故事也是假的,但在觀看的那一瞬間被高度逼真的表現手法征服,內心產生了強烈共鳴,即使是看科幻片、恐怖片也能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這種藝術真實顯然不是傳統戲曲的強項,因此追求神似的戲曲藝術便漸漸失去了往日的魅力。作為舞台藝術,戲曲多年來其實一直享有一個優勢:觀眾和演員之間保持了距離,誇張的臉譜、獨特的化妝技巧、程式化的語言和動作使戲曲演員能夠揚長避短,某些行當甚至可以超越年齡和性別的限制。如,女演員謝濤在晉劇《范進中舉》中扮演54歲的范進,在《傅山進京》中扮演70多歲的傅山。戲曲舞台上的演員扮演角色時追求神似,這種「看不清」曾經是戲曲的優勢,而現在人們追求的就是看得清楚、看個明白。可以想像,在這種情況下讓年輕觀眾相信舞台上那個描紅、勾眼、吊眉、貼片並翹著蘭花指的中老年男子就是楊貴妃該有多麼困難。

  每個時代的觀眾,都有不同於以往的感受方式與欣賞習慣。倘若戲曲在各個朝代里都固守已有模式,恐怕今天這樣的衰亡命運提前幾百年就出現了。回顧戲曲的發展歷程,每一代取得偉大成就的戲曲人都具有突破前人、敢於探索的勇氣。以梅蘭芳為例,他不僅是演員,還從劇目創作、燈光、化妝、服裝、舞蹈等方面大量引進新的元素。梅蘭芳眼界開闊,不排斥新事物,一生都以無比堅定的信心和博大的胸懷為京劇改革進行開拓探索。在那個特殊的時代,梅蘭芳面對著今天的人們難以想像的「輸不起,一輸就永不翻身」的壓力,承受著來自社會主流聲音的蔑視、質疑甚至詆毀。他打破了傳統中不適應時代需求的東西,按照觀眾的需求將京劇引入了一個新時代。我們今天傳承戲曲不僅要傳承現有的曲目和表演方式,更重要的是傳承梅蘭芳這種勇於探索的精神。

  觀眾是戲曲藝術的衣食父母,觀眾的審美要求其實就是文藝工作者的努力方向,藝術的任務就是縮短與廣大觀眾之間的心理距離。戲曲的創作和演出應以觀眾為中心,否則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在國家保護傳統文化遺產、發展文藝事業的有利環境中,戲曲工作者應從現代人的審美情趣出發,充分探索生存和發展空間,廣泛吸收其它藝術的精華,不斷豐富戲曲的表現力,在把握藝術規律的基礎上走出具有特色的創新之路來,以開放和包容的姿態使這門古老藝術在新時代充滿新的活力,並藉此獲得藝術競爭中的優勢,讓戲曲藝術這一民族瑰寶重新放出光芒。(作者于海闊 來源:中國藝術報)

參考文獻

中國文藝網-戲曲衰落的根本原因:觀眾審美需求的變化

中國文藝網_觀眾審美需求是中國戲曲振興的命脈


說唱?大眾娛樂?我看是大專娛樂吧?這人上人的娛樂咱京劇哪裡比得了。


戲曲在中國的流行程度比說唱強的多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