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邀。

不要直接拒絕!不要直接拒絕!不要直接拒絕!

我不知道題主能否杜絕在孩子面前玩手機,如果可以,這就不會是問題。

很遺憾,我不能。

電視,平板,電腦,手機。

這些東西完全不給孩子接觸是不現實的。

最初我拿平板給女兒聯繫認字和識圖的。

然後她隨著長大開始熟練使用平板、手機和電視。

我很反感她長時間看動畫片什麼的,有一次一個晚上看了三遍《冰雪奇緣》,我就直接鎖了平板和電視。

之後幾天,她就是不停地鬧,告媽媽告爺爺奶奶。

我當時就是想糾正她的行為,所以就一直拒絕她,她也一直鬧。

過了兩天,她媽媽看不過去了,就問我,如果不允許我用手機,不允許我晚睡會怎麼樣?

我當然是不可能接受的,然後開始商量對策。

之後我和女兒達成了協議,每天可以在有半個小時玩平板,電視可以和爸爸輪流看,如果需要增加時間,就必須付出代價。

代價包括學習,勞動,做手工等等。

現在基本都是睡前半小時看,平時我看電視她會和我搶,我不看的話她也不看。

不公平的是,她媽媽看電視劇的時候她從來不搶,自己該玩什麼玩什麼。

並不會去沉迷。

疫情期間,外出玩的機會並不是很多,如果在家完全限制只會激起更強烈的逆反,所以不妨好好商量出一個家長和孩子都能接受的方案。

希望能對題主有所幫助。


幫孩子實現對電子產品的自我管理,本身也是培養孩子自控力的良好途徑。

你要讓孩子知道,電子產品對我們來說很有用,爸爸媽媽也支持你使用電子產品,但是要怎麼使用、什麼時間使用,需要有規則和限制。

1. 規定使用時限

在和孩子的討論中,家長要讓他感到,你不是要刻意限制他玩,而是把電子產品當成他其中一項休閑和興趣去支持,孩子就會更積極地參與到討論中,並且理解限定時間的意義。

2. 對內容進行過濾

在孩子使用電子產品的過程中,父母還需要對孩子的視頻和遊戲的類別與內容進行篩選和管理。對於12歲以下的孩子,建議應包括以下項目:

  • 孩子使用平板電腦時,需要家長在場。
  • 事先和孩子約定好他可以使用的APP範圍。
  • 盡量避免孩子玩網路遊戲。
  • 設置家庭「無電子產品」時間和地點。

規則並不是用來制約孩子的工具,而是讓孩子在規則的制訂、執行、評估和調整的這一系列過程中,逐漸建立起解決問題、情緒控制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在規則制訂之初,孩子出現不遵守規則的行為再正常不過了。

他們並非不想遵守規則,而是在還沒有養成良好習慣之前,暫時缺乏對自己情緒和行為的控制能力,這時更需要家長的陪伴以及耐心,總結來說就是一句話:勞逸結合

發佈於 02-21繼續瀏覽內容知乎發現更大的世界打開Chrome繼續憑欄姐姐憑欄姐姐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16年)

得堅持。不只是玩手機,還有其他無理的要求,該拒絕時,要堅定。一直鬧怎麼辦,他鬧時,父母的態度要好,不要發脾氣,但要堅決拒絕,如他哭你遞紙巾,然後說可以哭,給你5分鐘哭,哭完洗洗臉,給你接好水,拿好毛巾。父母要溫柔但堅定的拒絕。這就是所謂的「無條件接受情緒,有條件引導行為」。


得堅持。不只是玩手機,還有其他無理的要求,該拒絕時,要堅定。一直鬧怎麼辦,他鬧時,父母的態度要好,不要發脾氣,但要堅決拒絕,如他哭你遞紙巾,然後說可以哭,給你5分鐘哭,哭完洗洗臉,給你接好水,拿好毛巾。父母要溫柔但堅定的拒絕。這就是所謂的「無條件接受情緒,有條件引導行為」。


先安撫,找一些其它玩耍方式替代手機,陪孩子一起玩,一點點改變,千萬別這次他鬧脾氣你就跟著意思發火,最後弄的大人吵孩子哭,雞犬不寧的狀態就不好了,並且一點點改變,不可能一下子不玩手機的,除非家裡沒人再看手機,或者手機設上密碼,只能接打電話。


謝邀!

現在的小孩最普遍的娛樂方式就是電子產品如:手機、平板、電腦、電視、PSP等等,這主要原因還是來自家長,無論是孩子的父母還是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一是過於溺愛小孩,給孩子提供最好的,總覺得別人家孩子會的咱家小孩也要會,其實這也沒錯,天下哪個做父母的不是這樣,只是沒有正確的引導小孩如何去使用,讓小孩依賴上電子產品。二是父母過少的陪伴小孩,也沒有任何的親子活動,或許有人會說,為了家庭能有更好的生活,給孩子更好的未來,不得不拚命工作,回到家都累的不想動了,哪還有時間陪伴小孩啊。孩子也只有通過電子產品來代替父母的陪伴了。

所以,當你從孩子手上把手機拿走,他頭腦生產的多巴胺突然中斷(快樂沒有了),激起身體的煩躁,就會對源頭髮起反擊(這可能表達的不是太準確 )。其實現在的人無論是小孩還是大人,都是手機控,我們平時出門要是忘了手機沒拿,在沒拿到手機的那段時間,渾身不自在,總覺得缺少點什麼。更別說還沒有自制力的孩子了。

總的來說,在陪伴孩子時,放下手機,多用些原始的方式來陪陪孩子,就算再累,半小時也好,孩子都能感受到你陪伴。平時也要引導孩子多玩動手動腦的遊戲,偶爾還是可以適當的陪他一起玩一會電子產品的。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