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的


謝邀:人真的能無欲無求嗎?真的能隱世嗎? 因為只要是人就是有七情六慾的不可能無欲無求,人活在世上不就是為了滿足各種慾望而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的麼?你每天都要喫飯喝水,這是滿足你的食慾;你每天要學習知識提升自己,這是滿足你的求知慾。以下從幾個解答你所提問題。

一、可以說生活中我們做任何事情都是慾望的驅使採取做的。真正的無欲無求是道家的一種思想境界,其表達的意思是順應天道,順應自然,不與世爭。而不是僅僅字面意思沒有慾望沒有需求,如若人真的沒有慾望沒有需求了要麼成神了要麼已經不在這個世界了。

二、因為自從人生下來的那一刻起,就是有慾望有需求的,是不可能做到無欲無求,因為有慾望有需求這樣才能生存在這個世界上。從生物學上說:沒慾望沒需求是沒法做到的,因為人要生存,要活下去。接收這個世界的刺激信號,做出相應的反應這就是慾望的表達方式。

三、我們上初中的時候學過一篇《桃花源記》陶淵明寫的,這是陶淵明歸隱山林的時候寫的。桃花源的世界本身是一個很理想的大同世界,這個是作者對現實社會的不理想而寫出來的理想世界。桃花源裏的人們都安居樂業,人人都自得其樂。看似很美好,是因為它在現實世界中不存在。

四、人們過久了動亂的生活就想要一份平靜的生活。而過久了平靜的生活後卻有想要有變化的生活。飢餓想著溫飽,溫飽想著富裕,富裕又想著健康。這就是是人的慾望在作怪,只要有慾望,我們的生活就不可能一成不變。

五、在道家的哲學思想中,隱士有三種境界:第一種:看破紅塵隱於山林或者寺廟。想著在其中過著與世無爭的生活,比如一些當官的解甲歸田。這是小隱。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這樣的人隱居在喧鬧城市當中,不管城市有多喧鬧多繁華在他的心裡一樣寧靜,這是中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在政府當官,面對世俗的喧囂,官場的爾虞我詐,都能做到悠然自得的生活,這便是隱士的最高境界,稱之為「大隱」。

六、人是動物既然是動物就會有慾望,這是本能,無法改變。但是人有意識,有心境,我們可以在精神上做到歸隱,做到逍遙,做到上善若水,做到無欲無求。想要隱於世,首先就要看破世俗的規律,變得無欲無求才可以做到正真的隱於世。兩者是相輔相成的關係。

相信大家是可以從以上的觀點找到答案,每個人是不可能完全存在無欲無求的,每個人也不可能十全十美,希望大家都能過上屬於自己嚮往的生活!


當然可以,

當你每天有收入而且不用為了996的那點工資憂慮整個家庭帶來的巨大開銷。

那麼你就真的無欲無求了,剩下的你所需要有慾望的就是那些精神層面的東西了。


絕對的無欲無求,是不存在的。

一個人如果宣稱自己無欲無求,那麼就餓他三天試試看,看看他會不會想要一口吃的?如果不要,那和無欲無求可能搭不上,應該叫放棄一切。

無欲無求,更多的表現可能只是不貪虛名,不戀浮財。

不貪虛名,應該就是不削尖自己的腦袋往上擠,心態放平,是非成敗由人說。

不戀浮財,應該就是不屬於自己的東西絕對不要,屬於自己的東西也可能不要。

能真正看淡名利的人,要麼是真正的高人,要麼是純粹的傻子。


謝邀,我說一下自己的看法。我回答過這個問題。

無欲無求出現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這幾個方面:1、可以輕而易舉擁有的,自然不會渴望。2、從來都不會出現在你的面前的,腦海里根本沒有印象。就是說「無法想像這是什麼」。3、你自己強迫自己無欲的。明明知道那些科學院的大佬是多麼強大,因為難以望其項背,不得不說服自己去無欲無求。生活中也是一樣。4、因為你博覽羣書(這裡不僅僅指哲學),又經歷了艱苦磨難,自己總結出來了,知道哪些要無欲,哪些要勇猛精進。所以在別人眼裡,就會很奇怪:這個人怎麼不跟我們玩呢(打牌、打麻將等一些娛樂)。5、這是一種境界,可悟不可求。不是說你不知道他,所以對他沒有慾望。只說是要拿得起,放得下。

無欲無求,歸根結底是一種精神駕馭肉體的表現。(這裡說精神可能不妥,理性的思維邏輯或者心靈的力量應該比較接近,但還不是)。人是有煩惱的,不可能沒有慾望。人的心是無限的,大到能容納天地,小到能睚眥必報。而人類的肉體是有限的,冷了要穿衣,餓了要喫飯。無欲無求是表示了圓滿,是佛教的寂空涅槃,是如來,是道法自然。除了達到此種境界的,其他的都是偽狀態(以上所列舉的5點)。

請各位大佬指教。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