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空間,時間和人》

今天介紹一部韓國電影《人間,空間,時間和人》。

片名Human, Space, Time and Human (2018),別名人間時人(港) / 人類的時間。

韓國劇情片,影片繼承了金基德一貫的壓抑風格。《人間,空間,時間和人》也和他的以往作品一樣,導演一付對人類恨鐵不成鋼的樣子痛心疾首,用一種玄乎的方式大聲疾呼。

看金基德的電影總會感到壓抑,建議備一部輕鬆暖心的電影,看完後接上看,免得太難受。

《人間,空間,時間和人》的故事發生在一艘改造為郵輪的退役軍艦上。

船長和一羣水手負責航行船隻,穿上的遊客五花八門,有參議員父子,有流氓團夥,有一對日本夫婦,有三名妓女,有一名不說話的老頭,還有形形色色的路人角色。

影片主要反映一羣人在臨近末世時的狀態,在遠離文明社會的情況下,盡顯獸性。

故事頗有人類巡迴的味道,通過四個章節來表現導演眼中的人類世界。

就如片名一樣,故事分的四個章節正是:人間、空間、時間、人類。

「人間」中,郵輪離港開始為期七天的旅行,離港第一天起,船上的人們就體現出身上的獸性,開始玩起弱肉強食的規則。當天晚上就爆發多起暴力事件,這還是僅是旅程第一天。擁有絕對權力的人脫下偽裝後紛紛化身禽獸。

「空間」中,郵輪發生巨大變化,直接飛入雲霄,所有事物完全背離以往的固有經驗。此時事物成了決定生死的唯一條件,掌握事物的人就能掌握倖存者。在這種極端情況下,這些由不同階級組成的人會如何選擇生存方式呢。

「時間」中,一羣禽獸把自己玩死了,多活一天和少活一天已經沒有區別。一旦選擇錯生存方向,他們只能走向不可避免的滅亡。

「人類」中,整個人類社會重啟的重任落在倖存者身上,一切又回到金基德最喜歡的宗教話題上,亞當夏娃的故事再次上演。

在遠離科技或者人少而無法發展出科技的情況下,人們完全由著獸性驅使行事。在導演設置的極端苛刻條件下,一羣野獸能夠發展出來的社會大概也就是這個樣子了吧。

如同《莫比烏斯》一樣,《人間,空間,時間和人》依舊有很多無盡的元素。

片中多次出現無窮標識,可見金基德十分喜愛銜尾蛇式的圖形。哪怕是一羣野獸一般的倖存者,也值得金基德用無窮循環來演示。

人間、空間、時間在他眼中就是一場生生不息的輪迴。

安聖基飾演的老頭如同一名觀察者。

金基德在柏林電影節首映後的問答環節中提及,故事想要表現的是「人與自然的關係」。

老頭正是金基德鏡頭下「自然」概念的具象,他不引導事件發展方向,只做旁觀,一直做著更大範圍的環境繁衍工作,收集相關物品,循環利用。就像自然界對人類的態度一樣,無為而治,隨便人類怎麼折騰,最後把人類玩死的只會是人類自己,而不是自然。

除了表現道家思想的「無為而治」外,片中還有涉及佛教和基督教思想。

老頭即是自然,也是各類宗教神明的投射。

老頭和夏娃都有割下自己血肉的情節,這正是《薩埵那太子捨身飼虎》的故事,中國早期佛教藝術中最流行的題材之一。在《薩本生鬘論·投身飼虎緣起》《金光明經·捨身品》《賢愚經·摩訶薩埵以身施虎品》等佛經中均有記載。

結尾亞當、夏娃在伊甸園內追逐繁殖的情節則對應基督教的諾亞方舟。或許未來他們能夠成功繁衍出人類歷史,或許未來他們的子孫發達了,但後來人絕對不承認這段黑歷史。

金基德的眼中,世界很殘酷、人類很醜陋,金基德的電影,畫面很刺眼、舉止很露骨。看金基德的電影別想著輕鬆愜意,觀眾越難受,金基德越開心,目的也就達到了。

冰冷的寓言沒有溫度,

冰冷的電影令人發寒。

這裡是硬核影迷集散地,歡迎關注公眾號:妙看影視


自兒子摸上母親的大腿,電影瞬間升華了


《人間,空間,時間和人》

影片的故事發生在一艘被改造為遊輪的廢棄軍艦之上,由參議員(李成宰飾)和他的兒子(張根碩飾)、惡棍(柳昇範飾)、日本夫婦(小田切讓和藤井美菜飾)、無名老頭(安聖基飾)、妓女和眾人等數條線索穿插組成,人物關係可謂錯綜複雜。隨著故事的展開,片中幾乎所有人物都走向了一個共同的結局——死亡,故事所埋藏的赤裸裸的真相開始一點點顯露出來,令人不寒而慄。

全片共分四個章節,亦即片名中的「人類」「空間」「時間」和「人類」。事實上,我們從章節名就能看出這部新作的大致脈絡:先是將人對食和性的兩種最基本慾望陳列出來,以此申明人類的本質(人類),接下來開始野心勃勃地讓整艘軍艦飛上天空,脫離資源供給和文明契約,進入實驗狀態(空間),而後讓乘客們開始在本我驅使下生存下去,每個人只有一個目標,那就是要活到最後(時間),直至船上的人類幾近滅絕,人性又重新孕育(人類),整個過程形成一個充滿思辨性且不無悲觀的閉環。

形式確實比較聲音,已經脫離我們正常的日常生活,比較概念和臉譜化。裡面出現了各種概念和任務的代表,比如權力和暴力,騙子和妓女,慾望蓬勃的青少年,美好的知識青年情侶,面目模糊隨大流的大眾羣體,統治階層中的同情分子等等。突出的點,人類的兩大基本慾望,食色性也。飢餓是最基本的慾望也是生存之本,飽暖則思淫慾,繁殖後代也是一種生命的本能。這兩個程序是否是一種預先的對人的設定,其他一切從此衍生,推動雪球一步步擴大,對生存資源和性資源的爭奪是人類發展的一個基本路線,無論文化如何發展,形式如何變化,最核心的本質還是不會改變。生存和繁衍是生命的基本命題。

另外一點,電影中老頭對人屍體的處理,顯得那個客觀化,脫去人的概念和思想,人體跟其他自然物質並無二致,在極端情況下被還原成食物和營養。有一種心理上的衝擊,也帶來一種拉高觀察視角的反思。

劇情最後,小孩長大成人,開始新的一輪繁衍,彷彿亞當夏娃的輪迴,儘管有悖人倫。

彷彿只需要給人種下幾個基本的種子,世界自然會開始無窮的演化。飢餓、性慾、身體和思考,帶來逐步的演化,權力和暴力等自然產生。

這些概念都不新鮮,這些見解也不神奇,都是已有的觀念,這些觀唸的劇情化表現,生硬和粗糙不可避免。不算是好的作品,但可以看。

相比以前作品的新意和餘味,表達是清晰了,也粗糙了,同時作品的美感和韻味也減低很多。有一種憤青的簡單粗暴在裡面。

也許,偉大的創作者,都喜歡會對人類的處境和命運做出思考,會生出一種悲天憫人的愛憐和無從抗爭的悲涼。偉大不偉大,不知道,至少導演在做這些思考和呈現。藝術的無用和有用,或許在這之間。

人的一生,除了汲汲於基本的身體慾望,多一點脫離的思考,也許更能看淡一些,看清一些,即使無法擺脫,心中至少有一點微光。


第一次修改. . . 其實,對人心人性確實進行了很深切的描寫,最讓我印象深刻的就是酒足飯飽思淫慾。確實如此。人永遠是慾望無邊的,你以為他滿足了其實沒有,惡人永不知滿足。以上,零零散散。

嗚嗚嗚(┯_┯)傻子讓它北屯了嗚嗚


老人,應該就是夏娃的兒子…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