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劇中的設定,道家因為對「道」的理解不同,分裂為天宗和人宗.

那麼兩派有沒有對應的思想?比如天宗對應莊子的學說,而人宗對應老子的學說?還有,對「道」的理解不同究竟是什麼不同呢?


說一下個人見解。

天宗:標榜為順應天道,無欲無求,出世。

人宗:標榜順應人道,最求人性,入世。

批評一下天宗,從曉夢和赤松子來看,天宗的思想,這倆人都沒貫徹到。

其一:赤松子執掌三屆雪霽,然而在輸給逍遙子後,第二年就去世了,有很大可能是因為輸了所以鬱鬱而終。此處也和天宗無欲無求所悖。

其二:曉夢曾說不要在意世俗的偏見,不要被世俗所約束,一切都沒有好壞之分,然而她卻過分的追求天宗和人宗誰纔是正確的。可見,她所信奉的思想,她自己也無法做到,如此何來說服力。對於這一點,逍遙子則比他強太多了,天宗和人宗不過是殊途同歸罷了。

不過還是大愛曉夢,大長腿,特別是她的那個邪魅的眼神。


強答一個。

天宗應該指老莊人宗應該指黃老
我當初的第一反應是一派重「道」一派重「德」

根據曉夢特別篇的表達,天宗和人宗的理念現在可以簡單說一下。

天宗和人宗是基於道的基礎傾向於兩種不同的觀念,和道與陰陽家不同,他們不是互相否定的,只是對道的探索方向不同。

和題主描述問題的前提條件不同,不要因為曉夢之名源自莊生夢蝶並且說了幾句「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的逍遙遊典故,就說天宗偏莊子思想,人宗的逍遙子的道號照樣取自於逍遙遊,莊子的思想著重在人與道的關係,隨心所欲我自逍遙的虛無浪漫主義,是更貼合人宗觀唸的。

天宗是傳統的老子思想,天地無常道法自然,人間的一切都只是滄海一粟,曇花一現,人在天地之間是渺小的,天道面前一切爭鬥都會轉瞬化為泡影,天宗敬畏天地意在冷眼旁觀。

人宗是感悟於莊子思想,主觀唯心主義,和天宗的客觀唯心主義道法自然不一樣,人宗的把人大寫,意在隨心所欲想做就去做。天宗和人宗在「桎梏」上的感悟走向了不同的方向,天宗認為一切自然而然,萬物沒有桎梏所以人也應當擺脫執念,因為執念是心的桎梏。

而人宗則認為正因為道法自然,所以萬物都以道法自然為桎梏,在道的規則內運營的一切其實都受道本身的桎梏,只有心沒有桎梏,心是可以向任何一個方向去前進的,隨心所欲的心才沒有桎梏,在執念面前可以收放自如想放下可以放下,不想放下照樣可以去做這纔是「逍遙」。因為「桎梏」而特意去放下那麼這本身不就是被「放下」桎梏了嗎?

只不過是相同信仰的兩羣人在一個問題上的兩種探索方向而已,他們各有各的道理,但對「道」的總體理解上是一致的。

所以曉夢可以隨口說一段逍遙遊來描述自己的觀點,而逍遙子也可以同樣用逍遙遊說出另一種觀點。 他們都認同老莊思想只不過是理解不同而已。

人宗和天宗的區分,只是道家這個偏哲學的派系的辯證還在繼續而已。

另外,道家弟子不是「行道者」而是「求道者」,所以別說什麼曉夢大師不夠出世逍遙先生不夠逍遙這種話,本身每一個道家弟子都是在求道的路上探求,道是無形的,真正的「天人合一」「逍遙自在」都是在不斷的探求和辯證中從根源上改變自己的意識形態,才能感悟到道的真諦,為了自在無為而無為那本身就是有為,從根源上自在無為的人就是道家理想形態,達到了這個人就成仙了。

個人認為,人宗的思想更先進一些,因為人在道中產生,人的想法與所作所為一樣是道法自然的,道家的思想之深遠至今依然適用,人和宇宙的關係已經被科學描述成了低熵體加速宇宙熵增的現象了。人作為宇宙的一部分,人為就不是宇宙的自然現象嗎?當然老子的思想更為古樸嚴謹,因為我們不知道人為現象到宇宙的末日之時是好還是壞,我們所做的一切所解釋的一切在終極面前都沒有解釋也沒有意義,所以科學的盡頭是神學。


我個人認為天宗是代表莊子的學說,人宗代表老子的。(其實《莊子》或許是對《老子》的具體闡述,應該是沒有差別的吧)

莊子主張出世,老子應為入世。

天宗的心齋、萬川秋水的秋水二字等均出自《莊子》;曉夢對儒家的抨擊即對儒家持反對的態度可以在《莊子》的外篇、雜篇如《胠篋》《盜跖》中看到;她沐浴時對章邯說的大椿、白駒過隙(還說了什麼出自《莊子》的話我忘了,至於「寒蟬」這東東我懶得說。就以此二者為例吧)分別出自《莊子》的《逍遙遊》和《知北遊》。

(呃......好像秦時中天宗的代表人物只有曉夢,人宗的代表人物只有逍遙子誒)

另:第六部掩日在章邯面前拿下面具時的一瞬間,只是閃了一下,但經過我將那一段暫停多次後,我發現,摘下面具的掩日不僅展現出了逍遙子的臉,隨後還展示出了曉夢的臉!但曉夢不會要殺死章邯,因為章邯救過她,她也因此救下章邯多次,且掩日在《天行九歌》中(就是蓋聶衛莊還是青年的時候)已經出現,因此,掩日的歲數應該很大了,綜合各種證據來看,逍遙子就是掩日。(網上還有一些別的證據,如蓋聶在與掩日對戰後試探逍遙子等。我的證據也綜合了一些網上的)

僅作參考,你也可以有自己的想法。


我覺得這部分算是留白,引人入勝之用。道是一個非常廣的概念,對道理解的不同,產生了天宗與仁宗,甚至陰陽家。在金庸小說笑傲江湖裡,對劍與氣的看法導致華山派分宗。任我行也說了最佩服的三個半以及最不佩服的三個半,但並未說清。仙劍奇俠傳裏殷若拙悟道,但是我並沒看出有啥軟用,只是覺得無情。拜月所謂的道卻是偏激。諸子百家本就是思維的碰撞,但內心卻唯我獨尊。沒有所謂的對與錯。也沒說明具體的不同。說人的話,陰陽家武功最強,但是反噬比較大,像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魔。道家逍遙子清心寡慾,修為極高,但是大招醞釀時間長。曉夢大師是個bug,
出世?入世?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