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現在是鄭州大學的大一本科生。現在我意識到我有了強迫症。我從小坐姿不好,還喜歡趴在被窩裡看書,不出意外的,我近視了。但是我並不是十分注意,近視度數慢慢增加。從小學到初中,這些都不是困擾我的問題,而且我的成績還挺好,我也喜歡考試的感覺,每次考試都會有酣暢淋漓的感覺,那種感覺太棒了。可是後來,我不知怎樣的,注意到了我寫字時的感覺,那種專註,很安心,但是一旦注意,就會慢慢不專心,而且我也想有一個端正的坐姿。可是越這樣正襟危坐,相反越來越不自在,不自然。到了高中,這種情況尤為明顯,本來學習強度就很大,我還要想著端正自己的坐姿,結果那種身體緊張真的讓自己神經衰弱。最嚴重的時候,在一次英語測試中,那種被迫的感覺實在無法想像。但是好的一點,我並未意識到這是強迫症,我還是能好好的生活,我只是把這種感受當成了人生路上的挑戰。

本以為到了大學會好轉,但是實際上並沒有。更可怕的是,現在又有了強迫思維。在高中我的理解能力有了顯著提高,能夠自己看書理解問題,從多角度思考。我會想作者在什麼背景下提出了這個問題,他是為了解決什麼問題,如果少了這個條件還會怎麼樣。但是一旦這種思維邏輯用到了人生和社會方面,我的大腦就不堪重負。我會像我們為什麼要做這件事,誰讓我們這樣做的,我們應該怎樣做,這樣一來,我們豈不是就是在各種各樣的指導下來生活的嗎?舉個例子,就這些漢字,為什麼我們要認識,因為不會說話我們就不會交流啊,誰讓我們這樣做的,祖祖輩輩傳下來,那拼音誰發明的,他怎麼能夠把這種方式傳下來。再說一個大的問題,國家,為什麼我們要愛國,因為國家保障了我們的安全,誰讓我們這樣做的,也是歷史的趨勢,再比如知識,前人的積累,我們來學習,可是你能明白我心裡的不自在嗎?好像我們就是在傳承歷史,別無選擇,感情方面的更是別無選擇,你總不能說些辱國話語吧,再說我們的國家做的夠好了,,我絕非無情無義之人,只是迷糊了,由化學想到生活,最後得到的結論便是由感情出發,我們便是延續歷史,別無其他。最後想到自由,得到的是沒有自由,別無其他,然後會進一步想人的本質是什麼,自由意志,決定論,結果越來越悲觀。如果上面看的不是很明白,我還可以再說的更簡單一些,我對自由的偏見很大,以為別無選擇就是不自由,從一開始,國家,別無選擇,不自由,漢字就是那樣,我們學習,也稱作不自由,一件物品的使用說明,不這樣用不行,也叫作不自由,傳統風俗就是這樣,也叫作不自由,通過這些,我想到一些不相關的東西,什麼基因決定論,環境決定論,還有什麼自由意志,就是一些不相關的東西。可是自由意志,我想錯了嗎?我陷入了死循環,很悲觀,我們長大,上學,工作,在社會中生活,有哪些是自由的呢?大家在同一個世界,應該遵守同樣的社會規範,不然社會就亂套了,那樣隨心所欲,想幹什麼就幹什麼,你又憑什麼侵犯別人的權益呢?所以,我們一出生就別無選擇,我們很幸運在這樣一個相對公平的社會裡,可是很不幸,來到這個世界,你就得學會如何行事,這是你應該做的,不以你的意志為轉移。我們會收穫很多,但是這是我們在現世不斷追求的。而現世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大家看明白了嗎?就是我們必須要在社會中生存,可是我還非得問為什麼為什麼?更可怕的是我把這樣一種事實與自由意志,決定論聯繫在一起,就陷入了虛無主義和強迫思維的泥沼,想請大家幫幫我,拉我上岸,告訴我我們都是如此,應該怎樣正確看待這個問題,謝謝大家。


你考慮的問題都是有意義的,所以思考這些問題並不算強迫,這是你自我意識開始覺醒的狀態。如果用超現實的表述就是,你是有宿慧的,這讓你比同齡人更執著於探究事物的真相,當然也可以用天賦這個詞。

探究真相一直是有風險的,一直追問為什麼也可能對現實生活造成影響。比如當所有人都沉迷於追尋現實的成就時,你追問這究竟有什麼意義就可能讓其他人尷尬甚至恐懼,繼而遭受排斥。因為如果你的問題真的深刻,那就必然觸及到人們極力掩飾的恐懼,比如「既然人都要死,那麼現在活著的意義是什麼」等問題。

無論是質疑社會運作規律還是日常生活的價值,都會讓人的自我構成產生動蕩。所謂「人的自我構成」就是究竟什麼是「我」。

粗粗一想就能理解,身體和意識是我們人類的「我」的核心組成構件。絕大多數人不會對自己的身體產生困惑,即這個身體不是我的(有部分性別認同障礙可能會有「我的身體性別錯了」的困惑,這和這個身體不是我的相差甚遠)。

但構成人的很多想法之間卻可能不那麼協調,無法成功地整合完整。絕大多數心理問題其實就是同樣被認同為「我」的想法之間出現了矛盾,即原本認定為正確並被定義為「我」的想法出現了對手——另一種新的、和之前相反的想法也被認定為「我」了。

此時,「我」就被撕裂了,比如原本我們認為「現行社會運作方式是最好的」,把它定義為「正確」並納入「我的想法」中。一旦這種想法長時間納入「我的想法」,它就會變的穩固,成為自我意識的一部分。此時,當新的現實讓我們開始出現「現行社會運作方式不是最好的」想法時,這股意識就會直接衝擊自我的構成,讓「我」變得不穩固。

「我」是人類生存的本質,任何可能衝擊自我意識的事物都會被本能壓制。一旦它們被成功壓制,就會成為叫「潛意識」的東西,沉入我們意識深處;如果現實卻一直支持潛意識,那麼潛意識就會壯大起來,和原本的自我構成猛烈衝突,繼而造成一系列稱為心理疾病的身心癥狀。

一般而言,成熟的人是可以接受有兩個不同想法的,因為這樣的人已經成功把「我們應該包容多元化的想法」這一想法構建成了自我意識。這樣的人能同時接受別人「好」和「壞」的評價而心無波瀾,因為他能理解一個人可能是既好且壞的,且好和壞僅僅是主觀的評價而已。但對於孩子或有僵化的自我意識(即我執嚴重)的人而言,他們就無法接受別人負面的評價。

==============================================

回到你的問題,你已經敏感的注意到了「自我究竟是什麼」這個終極問題了。對大多數人而言,自我的存在似乎是不證自明的,它似乎超越於現實世界,而不是隨現實世界由後天構建的。但你通過觀察卻發現,很多的理所當然其實並不是那麼的理所當然。

你試圖剝離外來的、由人為構建的事物,以便獲得一個「純凈」的自我。但這個工作一開始就已經受挫,剝離你原本認同的社會規範必須建立在能客觀中立的看待它,看清它的來源和利弊之後。但已經成為你一部分的道德觀、價值觀就受到了攻擊,它們開始努力的用「這樣是不對的、大逆不道、沒良心」等道德壓力讓你放棄自我探查的第一步,即對社會運作規則的探查。

人的成長都是通過對過去自我的背叛實現的,能勇敢探究社會規則的人會成為社會學家、法學家,他能看透各種社會運作的規律,但必然會失去對現有運作規則的某種敬意;能勇敢探究身體的人會成為醫學家,他能洞徹身體構造,但很可能失去對身體的美感;勇敢探究心理的人會成為心理學家、哲學家,他能洞徹自我的構成,但很可能失去對「人生意義」「自我構成」「我」的敬意。

相比較把所有的疑問壓制到潛意識層面,用追求物質享受、身心愉悅填滿所有時間的普通人而言,這些探究工作是危險的、瘋狂的;而對另一些不滿足隨波追流的人而言,這卻是必須要做的事。事實上,前賢已經做了無數工作了,只要不閉門造車、自以為是,這些探究都是有章可循也是安全的。比如克里希那穆提對社會規則的思考就已經足夠多、足夠深刻了。

當然,代價也一定有,無法全身心的投入社交生活,少了很多爭名逐利的時間都算。最重要的是,選擇了「知」,就永遠失去了「無知」。


1,強迫症問題,沒有研究心理問題,個人理解哈,強迫症是對自我要求太高或者擔心程度太高。坐姿問題,可能你的坐姿在他人看來不叫個事,自己太糾結導致強迫,如果學習兩小時可以試著糾正坐姿半小時,看你自己忍耐程度和時長,如果只能忍耐十分鐘,那就糾正五分鐘,想起來再糾正,同時把更多精力用於學習本身才好。

2,多出去走走,去公園轉轉,一個人也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

3,不要想太多問題,想一兩個,去圖書館找答案,例如,人為什麼要在某個社會框架下按照社會規則生存,找一些社會學家的書看看,或者了解一下不同階層的社會生活狀態,看看農民工,出國留學人,公務員,教師。這對你將來就業及現在努力方向有好處。

4,參加點校園活動,看看同學們都在做什麼,上學時特喜歡打網球,羽毛球,你可以試試。


人生的問題不能靠理論或理想來解決,而要靠實踐和事實。人需要吃飯、工作,不希望墮落。人生的過程在於順其自然。這沒有定規的人生,要以事實為事實,要順其自然地服從它。——森田正馬

題主所提到的強迫思維是窮思竭慮,對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情或自然現象或一些毫無現實意義的問題去尋根究底、反覆思索,明知缺乏現實意義,沒有必要,但又不能自我控制,總是無休止地思考下去。儘管邏輯性推理正常,也知道沒有必要深究,但無法剋制。

如天為什麼要下雨?人為什麼要吃飯?地球 為什麼是圓的?為什麼1加1等於2,而不是等於3?樹葉為 什麼是綠色的,而不是其他顏色的?通常這個癥狀會讓病友感到欲罷不能,以致食不甘味、卧不安眠、無法解脫。

窮思竭慮類的強迫思維是掉到自己的無休止的想法裡面,想拔也拔出來。這類強迫症一般分為兩個亞型,一種是為了某種目的而一直想下去,不想明白就不行,另一種是沒有什麼目的、習慣性地一直想下去,停下來就難受。

這種情況有一定的強迫性思維和神經衰弱,自己的思維有一些障礙,形成的原因很多,如性格遺傳以及平時追求完美,過於認真,性格謹小慎微,過於執著,多見於腦力勞動者,且較為聰明,自我壓力大等。

建議去看心理醫生進行具體的心理輔導,自己平時多放鬆,壓力不要太大,學會享受生活,而不是被生活折磨。

另……題主你並沒有接受過診斷,那是從哪種途徑了解到自己有強迫思維呢?建議接受正規的檢查和治療。不要道聽途說,輕信他人言語。更不要自行服藥。


同是天涯淪落人。

我也有這種問題。


問題是哲學層面的,淺淺想到幾點。

1.我們可以想到很多為什麼,但是卻沒有必要迫不及待的要得到答案,否則就容易陷進去,甚至成為強迫。人世間有太多的為什麼,何必急於這一兩個?

2.孔子曾經曰過:「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不逾矩」代表有很多規矩,不能隨心所欲,但孔子卻又「從心所欲」,夠自由了吧

3.如果一個人看起來是不自由的,但自己感覺是自由的,算不算自由?我認為算自由

4.「文王拘而演周易」,文王在監獄裡,足不能出戶,很不自由。但心鶩八極,思接天地,不然沒法演周易。這算不算自由?

5.其實一個人可以說一些不應該的話語,想說什麼就說,但需要承擔後果。不是不能說,而是選擇了不說,有選擇權

6.人生下來就受到了很多限制,有的限制是生理上的,有的是文化上的,有的是物理上的。如果說這些限制就是不自由,那人本質上就是不自由的

7.我想離開家看看大城市,我媽不讓。我想離開銀河系看看外面的世界,做不到。這兩個都算不自由嗎?

8.我想立馬飛到千里之外,但做不到。我想拽著頭髮把自己提起來,也做不到。從這個意義上講,這世界上沒有自由

9.「庖丁解牛」,庖丁遊刃有餘,算是很自由了吧,但是換一個人呢,恐怕就沒那麼自由了

10.關於決定論。量子力學中,電子的位置總是隨機的,不符合決定論

11.到底什麼是自由?這個概念本身就是個大題目


題主的問題描述得很清晰,這份思考力不可多得。

按照我的經驗,你現在這種狀態與其說是虛無主義,不如說是極端主義!

說到自由,你會層層深入思考,最後走到「絕對自由」的面前。就像「絕對幸福」、「絕對快樂」、「絕對優先」、吃飯要「絕對飽」不能餓,喝奶茶要「絕對甜」,配偶對自己要「絕對服從」等等。

這有什麼問題呢?生活是酸甜苦辣鹹的,你喜歡甜,就全權否定了其它的酸苦辣咸,生活還會快樂嗎?

為什麼不接受酸、苦、辣、咸?

跟朋友外出吃飯,點菜是應該全憑自己的口味,還是盡量符合大夥的口味?

同樣的道理,為什麼要「絕對自由」?古代的皇帝能絕對自由嗎?現在的首富們,杭州深圳的馬老闆,香港的李老闆,甚至全球首富貝老闆,巴老闆,權利地位夠顯赫了吧?他們能絕對自由嗎?能擺脫生老病死嗎?補腦針、七星燈、打生樁,能永生嗎?

不能,這是自然運轉的法則,是因果規律。

現在你談自由意志,不可笑嗎?

談幸福、談快樂,不也可笑嗎?

這本來是虛妄的東西。

心若滿足,你的煩惱憂愁比馬雲少。

人心不足,縱有李嘉誠的身價還不是在到處掠奪?再不足者,98歲的賭王還想續命呢!

這是心的問題。

你的世界觀跟不上你的認知了。

你現在發現了家庭、學校、社會告訴你的現實生活,並不是那個樣子。

看看自由的美利堅,這幾天正好爆發暴亂,人民正在行駛他們的「自由」權利。

看看我們社會的結婚率離婚率出生率,你慢慢會發現,所謂的「幸福」「自由」,正在毀滅我們的社會秩序,最後的結果是恰恰是幸福自由的對立面。是混亂和不幸。

問題出在哪裡呢?

就是極端主義啊!

「幸福」「自由」極端化之後,就變成自私自利了,只顧自己的感受,別人還能好嗎?

以自由為契機,說了一大堆廢話,是想讓題主明白一個道理:世上沒有絕對的自由,只有相對的自由。

《金剛經》常言「云何降伏其心?」,說的就是克制自己的念頭、慾望、私心,達到平靜自在的狀態。

這也是為什麼《心經》叫做《大自在心經》。

向外追逐答案,永遠不得解脫。

因此,我給你的指導意見是:承認自己有限的能力,對不理解的事物、道理保持敬畏,收回總想著「要發現世間終極規律」的心。你僅僅處於啟蒙的大門前,又怎麼能幻想自己處於指點江山的高位呢?

是心飄了。有空不如多看書學習,多務實生活工作。為什麼要胡思亂想呢?

以一句爛大街的話結尾:你的問題在於書讀的不多,而想的太多。


我從描述中可以看出來,題主並不是什麼虛無主義,就非常純粹地是強迫的癥狀;是內在的強迫衝動促使你過度思考,聯想到這些"為什麼"的問題而已。當然對你來說癥狀表現是質疑這個世界上數不清的既成事實,對另一個人來說可能就是各種懷疑自己身上不幹凈、害怕自己會做出傷害其他人的行為、覺得自己不做某些事就會如何如何等等,僅僅是強迫性思維。

你看,你以前是不是沒關注過這些問題,但是你生活的很好,還考上了鄭州大學;

你所提出的那些問題也一定能有專家能夠回答,但是請反省一下:你在問那些問題的時候是否自己心中已經有了一個模糊的答案,你去追問僅僅是出於內心的想要緩解焦慮的衝動?假如你思考了一百個問題,然後你通過自己的努力找到了這些問題的答案,那麼然後你會不會追問更多的問題?

你會發現自己追尋著所謂的「答案」僅僅是表象,你只不過是在遵循用思考解決問題的惡性習慣罷了。

再說你因為過度關注讀書學習時的小細節導致軀體緊張,身體上如果有一點不舒服且你開始關注它的時候那種不舒服感覺就會被放大成難受的感覺,這種軀體性癥狀的根仍然在思維上,只要可以察覺到,將對身體特定部位的過多關注分散到當下身心的其他感受即可(你主動選擇去看、去關注一定比你被「強迫」去看、去關注要好受得多),然後再把這分散的關注重新集中到你要做的事情,聽起來很容易,但這或許需要對當下極強的感知和覺察力,培養出一叫「正念」的能力會幫助到你。

希望我的這篇回答會對你有所啟發,來解決你的循環思考和軀體細節問題:

你們都是怎麼走出強迫症的? - Belmont Z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42735189/answer/1236014017


分享一下我的認知和尋找出路的方法

我覺得人類從來就不成擁有自由 唯一的自由是選擇的自由 選擇一種約束自己的方式,比如我可以選擇坐著 但我馬上被這動作約束,我可以選擇追求自由但我馬上又被自由約束.....一切的一切都是約束 家庭 國家 道德 善惡 法律 一切精神概念。甚至這唯一的選擇自由也不是我們的選擇。

再就是你說「我們豈不是就是在各種各樣的指導下來生活的嗎」我認為指導只是極為微小的一個點,應該是除意識思維繫統以外的一切。人的意識想像成一個不停產生慾望的電腦程序系統 肉體想像成機器 這就是一個個體,它(他)被迫存在在一個物質世界裡 不停的在世界中運作。而一切通過肉體機器感官和意識系統接受的信息會影響個體的運作方式。就比如這會兒一股風吹進我的房間被我感受到再加上我這個個體所接受過的信息形成的處理系統便就會影響到我此時打出的字(像蝴蝶效應)而我打出的字便會影響接受到信息的人(比如你),你就被我影響 也可以看成你被我約束 因為這會影響到你做出的選擇。(這也是為什麼人類沒有選擇自由)

虛無主義我認為是一個以目前人類理性思維推理所形成的概念 而這概念是不存在意義的,人為什麼而活其實是在問意識系統存在的目的 而人類連意識本身都不了解又怎麼可能知道它存在的目的,所以人生是不存在意義這一概念的 人生的意義就是蘋果往下掉的意義星球運轉的意義。所以我看到有人問如何解決虛無主義的問題 但在我看來這根本就是一個不存在的問題,它只是一個對現實闡述的概念 根本產生不出問題。

至於拉你上岸 應該怎樣正確看待這個問題 我覺得如果非要講不存在這個問題的話也就沒有了正不正確也就根本沒有了岸,不管理論上講還是現實情況深陷你的問題和解決了問題都沒有區別 解決了又會深陷下一個問題 問題與問題之間沒有本質上的區別 只是說唯一的不同是你能感受到片刻的輕鬆直到掉進下一個問題,如果說人是在這樣提高進步的話那提高進步和這種方法本身就是一個問題。

正題。。

拋開這些不談拉你上岸的話我目前感受到的方法有兩種 第一就是主動的去感受這問題給你帶來的痛苦 思考所有問題時都用你認為那個讓你痛苦有問題的思維方式去思考 多去主動接觸感受的時候反而不會因為它而苦惱(例如冥想的時候對自己思緒的觀察)這樣慢慢久了以後自然而然的自己就覺得無聊對它不感興趣了 然後你就會發自內心的反對這個問題 無意識的無時不刻的對著問題發出質疑 並同時竭盡全力的去尋找新的思維方式(問題),就算問題並沒有徹底想清楚(也永遠想不清楚)但這樣就可以上岸(我反正是這樣的)。第二個特別主觀 就是去堅信在意識系統之上是有」我「這個概念存在的,雖然可能按照自己的思考推理是不存在的但這時候要想它有百分之50的幾率存在和不存在(這樣就少了一個心理障礙會輕鬆很多)然後去堅信那百分之50 的存在(就算你不是堅信也沒關係因為有了百分之50的僥倖心理。有了」我「這個意識之後你就成了世界萬物的主宰,世界萬物的存在是因為我的存在 我的痛苦我的快樂都是屬於我的,這時的」我「便凌駕於我所擁有的一切認知之上,對自由意志 虛無主義 國家 家庭 法律 道德 包括桌子椅子樓房天空大地的認知,統統都不過是」我「的一絲認知 都無法約束住我的存在 只要我稍微轉變一下思維整個宇宙都在我肚子里。

(第二種方法)的推理:慾望改變接受的信息 信息改變觀念 觀念改變自身的精神世界再影響到身體和世界觀(可能錯了)」我「就是慾望的掌控者我的世界觀就是這個物質世界。物質是一種抽象的概念人類不能直接認知到物質而只能認知附著精神概念信息的物質 比如」桌子「這一物質實體就是由三個精神概念組成 桌子 物質 實體 它們都只是一個代指 所有有人類目前認知的人看到由特定原子組成的一堆特定物質就會把它認成桌子這一精神概念 所以可能除了剛剛產生意識的人(嬰兒)以外人類是無法感知物質世界的,竟然所有人所認知的那個世界都是一個抽象的概念認知那我的世界觀就可以等同於」世界「(這些概念都是以人類的意識所形成的對世界的片面認知,人類永遠也無法理解現實物質世界)(有了這些想法就可以更加堅信」我「的存在,也就可以幫助解決」那個問題「 但這些想法也同樣可能變成「問題」)

這些都是我一個從來沒學過哲學沒事瞎想的個人想法 所以想出的方法可能也都只適用於個人(你看看有沒有幫得到你的 我回答這問題的部分原因也是為了幫我理清我的一些想法 再就是因為本能的表達欲和拖延症晚期患者的表現哈哈哈哈


我感覺社會學類的書籍能很好的幫我們解決問題,一開始我想法和你的差不多,有點虛無主義,總是想找到一個完美的答案但是總是找不到,有時候還因為這個很苦惱有些耽誤學業。現在想的比原來開了一些。關鍵問題是你要意識到這些問題你只動腦子想 不聯繫前人觀點和實際情況的都是紙上談兵,實際中我們有各種各樣的變化的情況,俗話說實踐出真知嘛。然後我後來關注了歌手李健,他愛人不是社會學的博士嘛(印象里是可能有偏差)看健哥談吐感覺社會學書籍應該可以幫助我們解決這些困惑。上學期看過一本書叫荒原狼,是赫爾曼?黑塞寫的,感覺那本書對我來說幫助不小,我足足轉化了大半個學期才勉強能明白作者想傳遞的思想,在此小小的推薦一下嘻嘻。我自己也準備開了學去圖書館找找這社會學類的書去看,咱這麼富有活力充滿問號的腦子可不能耽誤了人家上大學不是嘛嘻嘻

共勉[大笑]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