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問題請認真看描述!提這個問題主要是一部分固態大佬覺得TLC只要價格合適,顆粒和主控靠譜,其實也是很好的選擇,按照普通人的讀寫總量,其實使用3d顆粒的TLC的TBW(總寫入容量)已經高出很多了,其實現在糾結MLC和TLC的意義不是很大了。這種說法靠譜嗎?


需要是假,沒得選是真

TLC壽命已經比最開始理論數據高的多,沒記錯普遍是原來3-4倍,但相比MLC還是有差距。

MLC天生壽命優勢,讓很多MLC旗艦產品可以用更激進的擦寫機制,長時間用不掉速。

可以說MLC跟TLC比真的是紙面無限好,SLC也是,可惜買不到民用版。

給題主個現身說法,我買SSD比較早,經常玩遊戲,做視頻剪輯,以及各種文件拷貝,硬碟使用度不算輕。

最老的64G的金士頓SLC壽命用到現在還有45%,4年前256G浦科特的MLC現在還有50%,這兩個都在二奶機上。

現在正在用的去年買480G創見的TLC現在已經只有40%,去年買做系統盤128G創建的TLC也就只有70%。

朋友前年買的480G浦科特TLC徹底掛了,他電腦就一個SSD,比我三個寫入讀取瘋狂的多。

像某些人說的SSD用了四五年快傳家寶的,使用程度是真沒法比,紙面數據真的是紙面數據 TLC SSD沒緩存傳輸文件立刻原形畢露,放在他們眼中我隔壁專門做紀錄片剪輯的工頭SSD扔了快半車就是騙人。

MLC跟TLC孰好孰壞是一件很清楚的事,區別只是經濟承受能力支不支持你去選擇更好的。

等QLC成熟的時TLC也就是旗艦了,不買也沒得選。


2020年是否還要糾結MLC和TLC?

2020年是否還要糾結TLC和QLC?

8102是否還要糾結MLC和TLC?

9102年是否還要糾結QLC和PLC?

我一塊256G盤用3年才90PE,TLC盤都做到2K~3KPE了,速度也不一定就差。

你現在可以提前問一下要不要買QLC了


鎂光slc淘寶都有,要不要去買啊?

同一個時代的產品,永遠都是SLC&>MLC&>TLC。

但是不同代的產品,不同品牌的產品,不同檔次的產品,還有主控,nand品質等區別,你拿個老古董SLC,除了預期壽命以外,沒有一樣可以給今天的3d nand TLC提鞋的。

都這麼大人了,這種問題還要想,再爛的金盃,也比你100年前的賽車跑得快。


TLC當然是垃圾。不過問題的確不在壽命,一塊256/512G的3D TLC-NAND盤寫壞之前肯定早就換電腦了。再說做好備份也不擔心重要數據丟失。但問題在於性能。

說了多少次了,三星的PM系列跑分高都是假的,靠DRAM和模擬SLC緩存跑出來的,持續寫入必然現出原形,而這種事情普通的軟體像AS SSD根本測不出來,因為它們的寫入量默認也就1GB,一般都在模擬的SLC緩存範圍之內。寫入量多了,比如10G,緩存用完了性能就必然開始下降了。還有就是使用量越大掉速問題就越明顯,快用滿的TLC盤肯定是卡的不要不要的。

所以同樣介面和規格(比如都是NVMe),肯定是去年發布的舊款MLC盤比今年的新款TLC好。如果一定要買TLC那最好選大廠容量大的。


我很少很少把話說滿,但問這個問題的人 100%應該去買tlc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