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某單位新來的同志,自我介紹第一句話就是我爸是某單位的局長。這是一種很自豪的說法?


父母都是當官的,從小就不想讓其他人知道自己家裡是幹嘛的。被周圍的人知道其實真的不好,容易惹事上身,長大後發現同學同事要是知道了父母是幹嘛的,就沒事想找你幫忙覺得你無所不能,但又不是什麼都能幫,拒絕人家也蠻尷尬的......所以在寫父母職業的時候,要不就寫「公務員」三個字,或者就是「自由職業」。

對自己來說也是一種壓力吧,要賊努力的學習,這樣纔不給他們丟人。對於宣揚自己父母的孩子,我只能說真的不懂事了,自己不努力,只能靠爹媽。

八個字總結:保持低調,努力學習。

不好的地方就是他們會把當領導的感覺帶回家裡,在家裡爭著做領導,說的話別人都要聽,很容易產生矛盾。


在外人看來,我應該是介於官二代和官三代之間的官三代。

媽媽生我的時候非常年輕,從小跟外公外婆長大,比起像家裡的第三代,我更像外公外婆的第三個女兒。所以從體驗上來說,我跟有當官的『父母』的體驗應該是完全一樣的。

先說結論:會這樣自我介紹的人,一般是家裡的官小,而且家裡的官少,權也相當不大,人脈一般。

真正當官家庭出身的,如果沒有發生階級滑落,或者如果沒有退出這個圈子,那其實作為子女,是很難意識到自己家庭有什麼特殊之處的。

我能感受到特殊之處,是因為我家退出了這個圈子,不在官員體系內了。

我家所謂的「官」是我外公外婆以及姑姥爺一代(也就是外公的姐姐和姐夫)

外公退休時是某省公安廳副廳,外婆是廣電正廳,再往上一個姑老爺是某市一把手,一個姑姥爺是軍區政委,大概是少將還是大校,不是很確定了。幾個姑姥爺家都非常寵愛我,因為他們沒有我這個年紀的小孩,於是十分親密,經常來往。

(由此可見我外公外婆是這個圈子裡最低的哈哈哈哈)

從記事開始,家裡每週都有麻將局,都是外公的同事,一般都是外公的下屬。我外公是很喜歡提攜晚輩的人。

現在那些叔叔阿姨應該也都是正處起步了吧。

問我是什麼感覺?沒感覺。

我從小讀的是省廳的附屬幼兒園,所有的老師都對我很好,有各種演出都會優先推薦我去表演甚至做主持,各種米麪油水果飲料之類的東西永遠喫不完,去外面旅遊經常要跟不認識的叔叔伯伯爺爺一起喫飯,住在招待所而不是大酒店裡。(小時候很憧憬香格里拉,因為從來沒有住過,都是住不知道什麼叔叔伯伯的家,或者是當地安排的高級招待所)

讀書時候理所當然在我們本地很好的小學,很好的班級,當時並不知道那是特殊班,同學們基本都是幼兒園/小學同學,大家都是發小,出身基本相同,區別是他們的父親母親通常是我外公的下屬。

書包文具之類的都是正常水平,也不會用一些貴得嚇人的東西,頂多別的小朋友每天零花錢是兩塊錢,我是五塊,但大家都買不起15塊錢的四驅車,沒什麼區別。

沒人問我家是做什麼的,因為我也說不清楚,而且大部分人只會問我父母,不會問我祖父母。而我父母不是在體制內工作的。

去姑姥爺家的體驗有些奇妙,90年代就住別墅的人比較稀有。不過他們家也沒什麼特別的,面積其實也不大,雖然是別墅但一二層樓不能住人,不知道為什麼。外面有個菜園子能種點蔬菜,菜園子對面還有個小平房存放農具,小時候以為他們很窮,還得自己種地。

上中學的時候父母比較忙,外公外婆也忙,所以給我租了套離學校五分鐘距離的房子,跟班主任和班主任的母親一起住,班主任的母親負責一日三餐和清潔家務,很和諧,雖然不讓我跟同學們說,但我以為這是因為我的老師比較體量我這個沒人管的小孩的難處,願意給有困難的學生提供課外輔導。

(很後來才知道那房子是我家掏錢租的,我一直以為是住老師的房子)

想改名很容易,改戶口上的生日也容易,都不需要我本人到場。我生日比較小,按照死規矩的話得跟第二年入學,我媽媽在喫飯的時候跟外公說了一聲,外公答應了之後第二天早上上班的時候帶走戶口,晚上回來的時候戶口上的『12月』就變成了『1月』(順利入學之後又改回去了,同樣操作)。

外公每天騎自行車上班,放學騎自行車接我,他買菜斤斤計較,非常摳門,喜歡喫單位食堂五毛錢一個的酥餅(也可能更便宜,不確定價格)

有時候是他的下屬來接,可以坐車,就是後面寫著4x4的那種,感覺超高級,很酷。小時候以為那個叔叔家庭條件比我家好得多,後來才知道那是公車。

開4x4車的叔叔家住的房子也比我家好,裝修漂亮,很好看的書櫃地板傢具,我一直以為他的條件比我家好。

長大了才明白那是因為4x4叔叔單位分房比較晚,我家分得早,所以房子舊一些。

90年代家裡就有鋼琴和電腦,金字塔型的好時巧克力和大白兔奶糖可以不限量隨便喫,家裡永遠都有。不過我媽一般會跟我說一天只能喫幾顆,哪怕罐子裏都是滿的。

外公退休時辦了60歲壽宴,在我們當地比較有名但也就是二三流的酒店宴會廳。檔次跟一般人家結婚差不多,大概十桌左右?那時候我年紀小,不大記得。

外公外婆在我看來是非常普通的上班族,雖然別人都叫他們「x處」,後來叫「x廳」,但沒什麼感覺,以為是很常見的稱呼。尤其是當時有關於「廳長就是睡客廳的,所長就是睡廁所的」的玩笑,一點也不覺得高級。

這些體驗都是我外公外婆退休,逐漸徹底離開當初的圈子,我也一點點長大,才慢慢意識到特殊的。

當然,也許這和我外公外婆都不是貪官贓官,沒有以權謀私徇私枉法等事相關。我沒有享受到大富大貴,什麼環遊世界,讀國外私立學校,保送,安排工作等等等等。

至於改戶口,公車私用,旅遊招待之類的事情,在當時實在談不上徇私枉法,都只是便利操作。不過在現在應該就是大事了吧。

所以在看到仝卓那個事情的時候,我的內心毫無波瀾,下意識覺得這難道不是很正常的行為嗎?然後才通過看評論區意識到,那不是正常的。

----------------------------------------------------------------------

大概體驗就是,你並不會有任何體驗。

所有的優秀和認可,你都會以為是你靠本事贏得的。

你並不會覺得這和你的家庭有關,也根本意識不到自己家人的官職有多大,因為在你成長的圈子裡,你的家庭並沒有什麼稀奇的。

就好比我小時候不懂為什麼很多小孩喜歡玩具手銬和玩具槍,喜歡警車,因為我小時候都玩過,尤其是手銬,完全不覺得有什麼值得玩的。

到了很後來我纔在和朋友聊天時發現原來這是稀有體驗。

在我家還在那個圈子裡的時候,我不可能開口就說我外公外婆是廳長,我什麼親戚是軍區政委。因為我根本不知道那是能拿來炫耀的東西。就好比你不會在自我介紹的時候說「我今天早上喫飯了」一樣,因為大家都會喫飯,沒什麼特殊的。

一般別人問我家裡是做什麼的時候,我會說外公是警察,外婆是做人事的。

到了上大學之後,社會新聞逐漸多了,看到什麼處長的兒子怎樣怎樣,科長的兒子怎樣怎樣,我還很驚訝,怎麼一個處長的兒子就能這樣橫行霸道了??處長也算官??

某官二代如何如何,最後被曝出爸爸是某機關科長,我心裡會覺得,啊?一個科長家的兒子就叫官二代了?我以為起碼要是省級以上家庭出身的才叫官二代呢。

花了很長時間才明白原來大家對官二代的評判標準是不同的。

(說實在的,我一直到現在都不是很清楚少將是什麼級別。我連軍棋裏營長排長連長之間的大小關係都不知道。)

當你認識的新朋友炫耀他的家世時,就說明,他的家世並沒有他炫耀的那麼好。

因為他還會拿來炫耀。


一過節家裡各種購物卡,各種酒,各種茶葉,各種茶具,各種禮盒,單位發各種電磁爐掃地機榨汁機鍋具米麪油,各種印著XX黨政工的水杯,家庭賬戶經常出現各種來歷不明的收入。。。


沒有什麼特別的體驗,也不想去讓別人知道,主要是覺得自己太丟家裡的人了……


啊這...

我家很多親戚也是當官的(僅限本市!小城市所以地位沒有特別高)

父親在教育系統(差不多算高層),母親在司法系統(中層),姥姥姥爺之前也是本地教育界有點地位的人都是大學老師,舅舅姑父都在本地支柱國企當小領導,姨夫在交通部門————以上這些親戚都是黨員,小姨在政協(民主黨派),還有一些其他親戚雖然也在政府但地位不高就先不講了

大概感受就是在小城市辦事情方便吧,想找人基本上通過一兩個人就能找到,比如我媽同事的親戚就是農業局領導,再來個朋友的親戚是某某局領導這種,而且人脈真的異常廣,比如我高中通勤坐校車上學家人都能找到公交公司直接安排校車先接我的那種(沒有大事哈,辦的事情大了就是腐敗了,就是辦一些平時這種稍微能讓我們家便利一點的事情,一般熟人都會照顧一下)

想要回家鄉小公司實習的話也是想去就能去,大公司應該是不行(沒試過)

小時候經常混跡於教育局司法局稅務局等等局,跟著我爸我媽去見世面,那些叔叔姐姐都對我特別好,我媽當時手下有兩個小姐姐還在假期教我英語來著...

但是不敢跟身邊朋友說自己家裡的情況,總覺得不太好,所以別人問起來我就說我爸媽在國企或者直接說企業工作,這樣聽起來似乎接地氣一點...

還有就是家裡特別特別希望我能繼承衣缽繼續考體制內工作,然而我並不是很想hhh,但如果將來進不了好企業我應該還是會考慮一下回家考公

就這樣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