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能說是墮落吧,只是要撞的南牆多些

而且早熟和墮落都不好


在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迅猛發展的現狀下,許多的農村中青年勞動力為了創造更良好的生活工作條件而外出打工,從而很大部分人與子女處於分離狀態,由此便產生了孩子的「留守問題」。子女的教育不是孤立的問題,而是一個反映社會現象、反映國家經濟體制的問題,應該得到社會的關注。我們曾走訪了當地的農村,一幅典型的畫面總會進入我們的視線——獨自在田裡弓背勞作的老人,獨自在家門口守望的孩子;一些偌大的村落里顯得冷清,與孩子們充滿思念和孤獨的神情相映,折射出這嚴峻的「留守」問題。我們也曾以問卷調查的方式了解過村裡學生家中的情況。從他們所做的答卷中看出:絕大部分學生家裡都有外出打工的親人,都存在「留守」現象。很多學生與父母有很長一段時間沒見過面,缺少父母在身邊的關愛,這讓他們的學習生活都受到影響,學習成績不佳,貪玩的人數達60.32%,學習刻苦的卻僅有11.11%。多數留守子女都是由爺爺奶奶照顧,佔50%,也有一部分是獨自生活。這讓他們教育觀念淡薄,這情況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孩子的學習成績。而且,很大一部分人認為讀書沒什麼用,只是應付學習,把出去打工作為自己的出路,甚至作為「理想」。

子女和父母也缺少溝通,有的父母甚至認為學習是孩子自己的事,是學校老師的事,這也間接造成子女的厭學情緒。有的家長有很強的教育觀念,但由於自身文化素質低下卻沒法為孩子輔導功課。很多監護人的文化素質也不高,他們對留守孩子只在生活上起到「照看」的作用,對思想道德教育、學習成績、日常行為則很少過問。有的對孩子溺愛有加,有的則放任自流,真正從多方面關心教育的寥寥無幾。留守孩子在無人監管的情況下,只有少數自覺的循規蹈矩,在學校讀書發奮。我們從答卷中看到有93.65%的同學都會有心理上的不愉悅。青少年是個性發展和形成的關鍵時期,父母的愛、良好的家庭環境和教育對青少年個性的健康發展有重要的影響。一位教育心理學家說過,沒有親情的教育是一種殘缺的教育。

有證據清楚地表明,一個缺乏親情關懷的孩子其身體、智力、情感的成長以及其社會發展都會受到損害。而父母的溫暖與關愛是其他任何親情也無法替代的。通常情況下,父母不在身邊,孩子會感到孤獨無助。久而久之,對於心理和身體成長都留下一些後遺症。他們通常會有兩種傾向:要不內向、孤僻、不合群、不善與人交流;要麼脾氣暴躁、衝動易怒,或者過分淘氣,做出一些特別舉動來吸引老師注意到自己;他們也缺少傾訴的對象,遇到事情不知道和誰商量,只有靠自己膚淺的閱歷勉強應付。他們急需父母的關愛,但父母卻只能以匯來錢物的方式彌補對孩子的歉意,久而久之,他們會埋怨父母,而自己卻更加孤僻,自己的價值觀和人生觀也會偏離,有的甚至故意放縱自己,無形間兩代人之間的代溝也會擴大。


一半一半吧,成熟的成年人就不會墮落?


兩個都有可能,看個人以及經歷吧,墮落的占絕大多數,畢竟潛意識裡別人都拋棄我了,我也自我拋棄吧


早熟還是墮落,大部分取決於監護人的養育風格,少部分是周圍環境和接觸的家外的人,留守兒童不一定都缺愛,照料者如果給了還比較足夠的尊重和關愛,留守兒童也可以成長的很好,所以還是取決於大人了,命運不由自己,溫暖永遠不嫌多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