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的中國女排,郎平可謂全程參與,她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中國女排的精神體現。

而眾所周知,女排的教練不止一個,郎平在其中發揮著怎樣的作用?其他教練對於女排的作用是什麼樣的?中國女排會不會因為郎平太強而忽視了教練員的培養和接班?會不會出現「郎平越強,中國排球教練越弱」的現象?


正是因為其他教練水平差才不得已讓郎平再度出山,才不得已在里約後懇求其留任。

老球迷是不會忘記倫敦周期那混亂的四年的,不僅僅是4年換三帥這麼簡單的事情,而是教練本身水平差,教練壓不住隊員,隊員看不起教練,上上下下離心離德。這種情況甚至在郎平出山後依然存在,亞錦賽拿了第四後有人爆出郎平訓隊員的話,想製造社會輿論壓制郎平,郎平乾脆對倫敦周期成員大清洗,將那些不聽話的,喜歡嚼舌頭的,水平不高架子倒是挺高的幾個人都請出國家隊,然後破格依次提拔了今天的朱袁張,親手調教培養。

袁偉民時代和陳忠和時代女排訓練的特徵就是死練,也就是所謂的魔鬼訓練。這一套最早來自於大松博文。當年大松博文應周總理之邀來華一個月,在中國女排的培養體系中埋下了種子。而在國內成體系化是從袁偉民開始,強調基本功,下三路,一傳防守小球串聯。因此看陳忠和時代的黃金一代,雖然沒有朱婷那樣的巨星,但是下三路好的不得了,這就是建立在嚴酷訓練的基礎上的。然而這種訓練方式存在自身的問題,那就是不科學,拿運動員的職業壽命作為代價。

郎平深知這種訓練方式的弊病,她自身就是滿身傷病,所以她上任伊始就建立起了龐大的後勤保障團隊,請了美國的康復師。選材方面通過大國家隊海選人才,比如今天國家隊的兩個二傳,丁霞是3進3出,姚迪更是7進7出,只要有閃光點就有進入國家隊的機會,至於自身的缺點可以依賴後天的培養。訓練方面強調科學訓練循序漸進,並不追求死練。我們看19年的世界盃女排碾壓式的強勢,建立在過往多年的積累之上的。如果說15年世界盃的奪冠,16年里約的登頂是甜蜜的意外,那麼今天的中國女排才是郎平在13年上任後通過6年精心打造出來的。

在臨場指揮上,因為中國女排聯賽職業化程度不高,去海外打球的就朱婷一人,過往基本都是職業生涯末期地方體育部門才肯放人去海外打球,導致對對手陌生。因此郎平強調對對手的研究。比如里約之前的集訓中要求隊員把對手的球路、上步節奏、有哪些缺點、輪次、可能的換人調整都要求背下來,這些前期工作都是教練組沒日沒夜的通過視頻收集整理出來的。此外,臨場比賽中郎平往往能一眼就發現對方的弱點,其中有些是賽前準備就發現的,比如世界盃對美國就是賽前就發現美國隊一傳體系中自由人是一個可以著力追發的對象;另一些則是依賴比賽中間調整來發現,比如19年的世界女排國家聯賽香港站對義大利,發現如果朱婷從後排1號位發動那麼即使前排三點攻也很容易導致卡輪大量失分,同時義大利如果是前排兩點攻埃格努在後排也非常容易卡輪,因此那場比賽後三局通過改變輪次和人員變陣實現了最終逆轉。

在世界盃奪冠後網上流傳著一個郎平給隊員切蛋糕的視頻。郎平對全隊的管理是精細到包括飲食在內的方方面面的。嗜吃甜食是運動員的大敵,要運動員的體重和體脂肪率保持在一個合理的標準上就要嚴格管理運動員的飲食習慣,要她們培養起職業自律。負面典型就是當年的王一梅,王一梅為什麼跳不起來?因為太胖。陳忠和之後接過帥印的蔡斌就曾要王一梅減肥,可王依然置之不理。在那個女排動蕩的年代,很多人把王一梅拔高到精神象徵的高度,孰不知她的不自律導致她無論如何都無法突破自己,體重超標導致傷病纏身,扣球點低且平,空有力氣但是下球率不高。有人喜歡把王一梅和朱婷相提並論,朱婷海外留洋三年,身邊沒有郎平天天管著她吃飯,而她的體脂肪率一直保持在11%,這種自律值得全國各國字型大小運動員學習。

郎平的大國家隊每年集訓都有20多人進國家隊,但是每到大賽能報名的只有十幾個人,留下的全是精英。這種精英不單純指技術層面,更強調她們的職業進取心。去年世界女排聯賽因為老將退役,張常寧的受傷,排超聯賽時間過長導致的集訓時間不足,暴露出了一系列問題。除了李盈瑩本身的基本功缺科外,丁姚二人的傳球,姚迪的後排防守,袁心玥的攔網,龔翔宇的進攻。這些問題有些得到了解決,有些並沒能完全解決,結果就是去年世錦賽半決賽的兵敗義大利。比如袁心玥,她去年世錦賽副攻攔網榜的排名並不差,只是在兩次對陣義大利和美國隊的比賽中發揮不好,然而這四場比賽是關鍵戰役,表現不好自然被放大,「攔零王」的外號從此傳開。要是那些嬌生慣養的公主脾氣的人估計早就甩手老娘不玩了。袁心玥呢?聯賽第一階段結束後她放棄了二次轉會,直接回國家隊深造。今年世聯賽的義大利一役,世界盃的巴西一戰徹底擊碎了攔零王的稱號。去年張常寧因為手術和受傷,朱婷的對角無法支撐起來,世聯賽分站賽中國隊名列第九,依靠主場優勢才進入總決賽。張常寧帶著沉重的護具世錦賽回歸,中國隊最終拿到銅牌沒有她的後排一傳防守是不可能實現的。但是球迷往往記住的只有她在半決賽對陣義大利的那得分為1。世錦賽後對她的謾罵此起彼伏,她的父親看不過去開微博替女兒說了幾句反而招致更大的風波。而她呢,央視採訪中反而指出父親不該說那些話,這些本該自己承受。之後就是今年集訓中的默默努力。有些球迷今天在世界盃後對國際排聯單項獎分豬肉感到不滿,不滿於扣球成功率僅次於朱婷的張常寧拿不到最佳主攻,有多少人回過頭想想去年差不多這個時候對張的謾罵。她被擊倒了嘛?沒有,反而站的更高。要知道袁心玥才23歲,張常寧才23歲,試問我們23歲的時候如果遇到這種排山倒海式的謾罵能做到像她們那樣嗎?那麼郎平時代之前的中國女排隊員又是什麼樣子的呢?不服管教,不理教練,甚至還有人放風造謠說楊珺菁和俞覺敏存在不正當男女關係。為什麼越是老球迷越服郎平,因為我們看過過去動蕩的歲月,我們不想回到過去。

在知乎有個問答是天津隊的陳麗怡說的和國家隊五五開這樣的話。下面的回答讓今天的排球迷看下來真是貽笑大方。李盈瑩在去年女排世聯賽北侖輸韓國澳門輸波蘭,一傳防守黑洞就是天津隊這種畸形人才培養體制下的產物。所謂的全隊養一人,全場一點攻,去年某些人把李盈瑩拔高到和朱婷同樣的高度結果國際賽場上立馬露餡。而李盈瑩的成長,她今天六輪一傳可以自保全是通過國家隊的集訓來完成的,地方隊的教練們不感到臉紅嗎?

他們當然不會臉紅。球迷往往吐槽中國排超聯賽為宇宙聯賽,意指坐井觀天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大,就和吐槽韓國是宇宙第一大國是一個邏輯。郎平退役後曾經在意甲打球一年獲得最佳運動員。在第一次執教中國隊結束後前往意甲執教摩德納摘得意甲冠軍和歐冠冠軍,之後執教諾瓦拉再次獲得意甲冠軍。之後執教美國隊,把美國隊從世界第八的谷底拉回到奧運亞軍的高度。她深知世界女排發展的潮流,高大化、男性化、攻勢排球,強調高快結合攻防兼備。同樣曾經義大利執教過的日本現任女排主教練中田久美,在意甲作為主教練執教一年球隊3勝23負直接降級,作為助教參與執教諾瓦拉導致當年諾瓦拉排名第八。同樣是留過洋的教頭,她到今天都沒看清女排發展的趨勢,也就不奇怪為什麼世界盃日本隊會被中國隊打的如此狼狽。那麼中國地方上的那些教頭們發現趨勢了嗎?發現了,然而他們並不懂如何培養人才,或者說他們在當運動員時作為男排運動員本身就缺科,結果就是培養了一大批基本功缺失,下三路粗糙,無球意識皆無的大力亂掄女往國家隊輸送,結果郎平時代的中國國家隊一直都保持著練基本功的傳統,這些本來地方隊來培養的東西變成國家隊替地方隊來練。國家沒看到這些問題嗎?看到了。每年聯賽結束國家隊集訓期間,體總排管中心都會組織地方教練員來北京深造學習,每年聯賽開賽前都會召集全國的本土籍球員學習,但是臨時抱佛腳終究不能解決燃眉之急。男排的水平是一年不如一年,而女排球迷憂心忡忡的是這些男排隊員退役後往往華麗轉身變成女排教練。這一切只能從體制機制上進行改革來實現,然而盲目進行市場化改革只會重蹈足籃覆轍,並且由於女排運動天生的市場土壤缺失,結果只會更糟,所以目前從上到下只是在現有體制上做修修補補。

郎平不是沒有看到這些問題。她從不會諱言舉國體制給中國女排國家隊帶來的好處,從不會張口就噴舉國體制的不好。比如她上任之初就要求排管中心給她絕對的人事任命權,讓她可以儘可能地從全國全世界挑選人才進入國家隊服務女排。比如袁志,這位當年中國男排的第一接應,現在是中國女排的頭號陪打教練。此外包括賴亞文、安家傑、包壯、袁靈犀、李童、吳曉雷和于飛,他們各司其職,在國家隊作為各個位置的分管教練,由郎平統籌安排訓練,遇到一些並不重要的比賽郎平大膽放權讓這些助教們帶隊去打。我們應該理解,因為郎平太過高大,顯得這些助教們水平不高,但是人總有一個成長的過程,這並非他們的原罪。可悲的是安家傑就背負著這樣的原罪,乃至整個山東籍女排姑娘們全都被打上了走後門的標籤。如果仔細看今年世界女排聯賽南京總決賽的比賽,我個人認為安家傑的表現是合格的。當然可以說全主力的義大利放假放過頭了全都不在狀態,問題是當時中國隊派出的也是替補陣容的二隊,真正的主力成員只有龔翔宇一人,能取得第三名的成績這是難能可貴的,這其中當然離不開安家傑的臨場指揮和賽前訓練,要知道當時的郎平遠在北侖和女排主力們研究如何對付美國呢。再比如今年亞錦賽帶隊的包壯,很多人對於半決賽和銅牌戰他亂用挑戰口誅筆伐,但也是他在對陣日本的那一場在主力二傳刁琳宇受傷的情況下合理使用暫停轉危為安。

有些人註定不會管這些,就如同去年國家隊除了朱婷顏妮外全被罵,要多難聽有多難聽。今年隊員挨罵的少了,教練日常繼續被罵。不過這也不是壞事,真到哪天沒人罵了那才可怕呢,中國女排的團隊也不是那麼脆弱經不起罵的,沒看因為沒派主力參加南京總決賽連郎平都被罵。當時最搞笑的說辭就是要求郎平訓練用人服從民意,我當時就想那是不是以後出兵打仗也要每個士兵一人一票來決定打哪兒和怎麼打啊?更可笑的哪怕是士兵投票打仗那還是當事人,一個鍵盤俠的民意算是個什麼東西?

郎平給中國女排打造了一支符合現代女排潮流的強大隊伍,用傲人的成績證明了自己的價值,註定她是無法在明年東京後拍拍屁股走人的。她也許不會再站在第一線了,也許她會站在更高的角度來審視和規劃女排的未來。在今年年初騰訊的採訪中主持人曾無意中提到郎平是否有意願站在更高的位置上服務於中國女排對國內排球現狀進行改革,如果是過去的郎平她往往直接會以關注當前的執教搪塞過去,而這次採訪中郎平說也許將來也說不定,但是目前還是關注現在的執教。讓人浮想聯翩。給今天的這支郎家軍時間,也給今天的這支郎家軍足夠的包容,郎平不是完人,但是歷史已經證明她在自己的本職工作上是絕對的一絲不苟的,題主可以慢慢走著看,不要提前下結論。


更新一點。

郎指導對於職業運動員傷病預防和恢復非常重視,她自己就有很嚴重的傷,尤其膝蓋,動過幾次手術,甚至無法正常走路,好幾次看到她上下樓梯都需要人扶。

她在美國成立了一個基金會,致力於幫助專業運動員治療和恢復,早在她此次出任中國隊主教練之前,就曾經幫助多位中國女排隊員安排赴美動手術和療傷。

而她堅持用科學嚴謹的訓練方法,有針對性地根據每位球員的優缺項,重點訓練,改變一味苦練的做法,還有包括控制飲食等,對運動員的身體健康和職業生涯延續,都有重要的意義。

所以我們看到很多老將包括顏妮、曾春蕾都能在隊中發揮重要作用,郎指導科學的訓練體系功不可沒。

————分割線————

@hunterwaye 的答案寫得很全面了,感謝。

我補充一點。

郎平堪稱是中國女排,乃至中國體育「開眼看世界」第一人。

李娜法網奪冠之後曾經在採訪中說過一句話,大意是:我們現在這些能在海外訓練比賽的運動員,都應該感謝郎平,如果沒有她當年跨出的第一步,就沒有我們的今天。

郎平1986年正式退役,1987年就自費前往美國深造,在當時那個年代,作為為國家掙得過巨大榮譽的功勛運動員,選擇出國生活,引起的非議是可想而知的,郎平初到美國的艱辛更是難以想像的,現在這段歷史已經被很多媒體報道過了,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自行了解,在此不做贅述。

郎平從給大學生排球隊做助教開始,很快就在教練生涯中展示出更甚球員時期的能力,相繼幫助多傢俱樂部取得冠軍,在90年代也曾臨危受命,把中國女排從低谷中重新帶回世界高水平行列。

事實上,你翻看郎平的執教生涯,不管是義大利摩德納俱樂部、諾瓦臘俱樂部,還是後來的廣州恆大女排,以及一次執教美國女排,兩次出任中國女排主教練,她每次接手的要麼是「一窮二白」的局面,要麼都是球隊處於低谷,而她總能「妙手回春」,把這些球隊帶成頂尖強隊。

究其原因,正是因為她總是能以巨大的耐心,為一隻排球隊從最細節處打好基礎。

我前面說郎指導是「開眼看世界第一人」,當然不是說在她之前中國的運動員從未向國外學習,但是能把一整套職業運動隊管理體系帶回中國,並且根據我們的實際情況運用成功的,到目前為止,可能只有郎平了。

(姚明想對中國男籃做的,幾乎也是一樣的事情,但他面臨的情況確實要複雜得多)

推薦一部短紀錄片,星耀征程

星耀征程-中國女排里約奪冠紀錄片?

m.bilibili.com

看看郎指導是怎麼管理球隊、選拔球員、幫助隊員從傷病中恢復、關注隊員心理建設,甚至手把手教出一個助教、陪練和技術人員的班底,為中國排球培養後備人才。

你可以看到教練團隊的準備會議,看到訓練中仔細打磨的每個細節,看到技術不完善的隊員用哪些有針對性的訓練提高,看到隊員們訓練後集體學習對手的比賽錄像……甚至你看她們接受採訪的狀態,我覺得都可以明顯看出和其他運動隊在專業性、職業度、心氣上的不同。

我們不能否認拼搏、苦練在體育中的價值,但是在當今的職業體壇,離開專業基礎去談精神層面,是很難有實際意義的。

郎指導在繼承老女排的頑強戰鬥、勇敢拼搏精神上,加上了開放的心態、科學的管理、專業的態度。我覺得可以稱為「新時代的女排精神」。


18 歲加入國家隊,幫助中國女排拿下五連冠;34 歲出任中國隊教練,戰功赫赫。郎平一直是中國女排的定心丸,當國家需要她時,她便會義無反顧地歸來。

2013 年,進入里約奧運周期的中國女排,遲遲沒有組建。


在主帥人選「難產」的背後,是整個中國排球界的迷茫。


倫敦奧運會,中國女排在四分之一決賽中苦戰五局,兩分惜敗於老對手日本隊,被擋在四強門外,之後的亞洲杯,中國女排再次敗給泰國隊。


在亞洲被日本隊、韓國隊、泰國隊壓制,在世界排壇淪為二流,對於三年半后里約奧運的競爭,沒人敢對成績抱有奢望。


此時,正在廣東恆大女排執教的郎平,隨著五年的合同接近尾聲,已經開始憧憬美好的退休生活。雖然她仍然想在有生之年為中國排球做點什麼,但是她也知道,人到了這個年紀,不適合再拚命了。


經歷了倫敦奧運失利的徐雲麗、魏秋月等一批老將仍在彷徨,甚至在考慮什麼時候、以怎樣的方式淡出,只是無數次想毅然決然轉身之後,她們又無處安放心中的倔強和不甘。


正值當打之年的惠若琪、曾春蕾重新出發之前,最關心的問題只有一個:接下來的四年,帶領她們前行的那個人會是誰?


面黃肌瘦的朱婷和糾結未來的張常寧一樣,正跟隨各自的球隊備戰全運會青年組的比賽。16 歲的袁心玥距離她成為世少賽 MVP 還有將近半年時間,此時的龔翔宇還是一位小二傳,「千禧寶寶」李盈瑩剛剛小學畢業……沒有多少人知道她們的名字。


北京春天的一場沙塵過後,迎春花開了。


女排選帥,箭在弦上。

1

郎平有沒有可能出山?


在中國女排再次遭遇困局時,人們又想起了「鐵榔頭」。18 歲入選中國女排的郎平,21 歲那年和隊友一起為中國贏得第一個三大球的世界冠軍。作為中國女排「五連冠」的重要參與者之一,在國人心中,郎平是中國女排的一個符號。


1986 年,郎平宣布退役,帶著滿身傷病赴美學習。27 年來,每次中國女排陷入困境,大家都會想起她,希望她能出手相助。


這次也不例外。


一年前的倫敦奧運會,中國女排在四分之一決賽中被老對手日本隊淘汰。作為中央電視台解說嘉賓,郎平面對鏡頭遺憾落淚,「鐵榔頭」對中國女排的拳拳之心感動國人。


3 月 27 日上午,正在廣州帶領恆大女排備戰亞俱杯的郎平接到了一個陌生電話,新來的排管中心領導邀她回京面談。對於再次出任中國女排主教練的邀請,郎平本能地拒絕了。


4 月 1 日中午,老隊友張蓉芳突然來電,帶來了她最擔心的壞消息:招娣走了。


郎平陷在沙發里,一下午沒站起來。往事歷歷在目,她一邊回想,一邊流淚。


郎平和陳招娣,相識於 1979 年。1981 年中國女排第一次奪得世界冠軍那次,她倆住同屋。奪冠的那天晚上,腰部受傷的陳招娣是被郎平背回來的。

陳招娣是中國女排有名的「拚命三郎」,因為一次左臂受傷纏著繃帶上場,人稱「獨臂將軍」。陳招娣的腰傷很重,世界盃決賽因受傷被隊友背下球場,是她 11 年排球生涯中的第 5 次。


回到房間,招娣只能直挺挺地躺在床上,郎平幫她洗澡,洗衣服,收拾行李……


她們是隊友,更是戰友。


郎平開始重新審視這一次中國女排的邀約,她意識到這可能是自己把老女排的財富傳承下去的最後機會了。


從廣州飛回北京參加陳招娣告別儀式,看到現場那麼多自發趕來為招娣送行的人,郎平又一次深深體會到全國人民對女排的深厚感情。在人生又一個重大選擇面前,她自問:全國人民為什麼這麼熱愛女排,女排精神為什麼歷久彌新?她甚至對自己說:在中國女排最需要的時候,你為什麼不能做些犧牲?郎平,你應該站出來!那時,她甚至忘了自己從頸椎到膝關節,僅清理手術就做了十次。醫生早就警告她:最晚明年,她兩側的髖關節也得動手術,都換成金屬的!


郎平意識到心裡的天平發生傾斜。中國女排主教練的重擔,她 34 歲的時候就挑過一次,壓力之大,責任之重,工作之多,讓她想起來就頭皮發麻。當時她還年輕,兩次因為過度勞累暈倒在球場上,她沒敢跟父母說。後來父母在報紙上看到了,心疼得直掉眼淚。


「這一次就算我動心,也肯定過不了老媽這一關!」郎平自言自語。


周日球隊休息,她約媽媽和姐姐出去吃飯,想試探一下她們的態度。沒想到剛剛開始「吹風」,媽媽和姐姐就猜了個八九不離十,而且和十多年前一樣痛痛快快地表態:你放心去干吧,家裡的事有我們呢!


郎平又想到女兒。上一次她出山時,女兒白浪只有兩歲。收拾行李開車離開時,她根本不敢回頭。後來白浪長大一些,最大的願望是媽媽能在家門口的麥當勞上班。


17 年,那個在 1996 年亞特蘭大奧運會頒獎儀式上坐在媽媽腿上的小女孩長大了,已經是即將大學畢業的大姑娘了。郎平沒想到,不用她講,女兒也已經深深體會到媽媽對排球的感情,對中國女排的熱愛。女兒對她說:媽媽還年輕,去做自己喜歡的事吧。

可她還是很糾結,畢竟開弓沒有回頭箭,身體行不行,有沒有足夠的精力,她的心裡都打著問號。可只要一想到自己今天的成就離不開中國女排這個集體的培養,她又感覺責無旁貸,再大的困難都能克服。


距離 2016 年裡約奧運會只有三年半的時間了,沒有助手,沒有團隊,運動員老的老,小的小,這些年基礎也打得不好,這麼短的時間,對於帶好一支球隊是遠遠不夠的。這一猛子紮下去,不知道要掉幾層皮,很可能根本看不到想要的收穫。但她轉念一想:結果重要嗎?是不是我來收穫重要嗎?只要能幫助女排發展,她甘當鋪路石。


1995 年,恩師袁偉民「三顧茅廬」,最終推動她下定決心的,是恩師那句沉甸甸的重託:「郎平,祖國真的需要你!」


為不負使命,尚沒有太多執教經驗的郎平傾盡心力,帶領低谷中徘徊的中國女排重返亞洲冠軍寶座,又登上奧運會和世錦賽亞軍的領獎台。1998 年底,她眼含熱淚把象徵中國女排帥印的排球交給繼任者胡進。


她沒有想過 15 年後,自己會再次站到決定中國女排命運的十字路口。


2013 年 4 月 15 日,經歷了最後一晚的糾結,郎平出現在里約奧運周期中國女排主教練競聘會現場,她拿出了深思熟慮的四年計劃——


用一年時間完成選材,確定國家隊 18 人大名單,組合一支以老帶新的隊伍,同時培養有前途的年輕隊員,為下一個奧運周期做準備;到 2014 年底在亞洲取得領先優勢,2015 年力爭衝出世界二流集團,爭取進入或靠近第一集團,2016 年奧運會力爭突破。


郎平為這份競聘報告確定的標題是:傳承女排精神,走出低谷,再創輝煌!

2

正式出任中國女排主教練,郎平給姑娘們準備了一份「見面禮」:調查問卷。

說說你的性格特徵,談談你的技術特點,你認為國家隊在里約奧運周期的奮鬥目標應該是什麼?你能為球隊做哪些貢獻?你希望教練在哪些方面給你更多幫助……到國家隊報到的第一天,姑娘們從領隊胡進那裡拿到這份調查問卷。當時郎平還在越南,在正式接手中國女排之前,她必須帶領恆大女排完成亞俱杯比賽任務。


從思考、組織語言到落筆,很少有隊員一氣呵成,她們發現完成這張問卷是一次和即將出發的自己的對話,也是第一次和大名鼎鼎的郎平對話。


1995 年,第一次執教中國女排時,郎平也是從了解運動員開始的。當時中國女排和現在有幾分相似,與世界強隊的差距越拉越大,在亞洲的日子也越來越不好過。那時候的郎平很年輕,賴亞文、孫玥那一批球員只比她小十來歲。作為過來人,她知道,要帶領球隊走出低谷,首先要幫這些幾乎對排球生涯心灰意冷的姑娘們重拾信心。


18 年以後,國家隊名單里年齡最大的隊員生於 1985 年,「90 後」已經佔據半壁江山。和這些年輕人交流之前,郎平往往會想想自己的女兒:如果是浪浪,她喜歡什麼樣的方式溝通,她是需要理解、鼓勵,還是刺激?


結束亞俱杯回北京的當晚,郎平就收拾行李搬進天壇運動員公寓。姐姐開車送她的一路上,不止一次叮囑她:必須加油努力,但是千萬別太拚命。郎平也是這麼想的,不過還有後半句她話到嘴邊兒又咽回去了:真到較勁兒的時候,是身不由己的。


胡進已經把回收的問卷放在了郎平桌上,她順手翻了翻,看到娟秀的字跡,她會再關注一下球員的名字。老女排的隊員,都是從書信傳情的時代過來的,她們總是感覺見字如面。


郎平坐在書桌前開始閱讀問卷,她想趕在第二天和姑娘們正式見面之前全部看完。


2013 年 5 月 10 日,郎平正式帶隊的第一天,她比通知全隊的訓練時間提早 15 分鐘到達。


開車駛入訓練局大院,這裡雖然經過一次次整修,早已不是當年的模樣,宿舍和訓練館也都換了地方,但她還是覺得那麼熟悉、那麼親切。從 18 歲到 26 歲,從 34 歲到 38 歲,她把最美好的年華都留在這裡了,如今,53 歲的她又回來了。


因為來得早,訓練館門口的那個車位空著,她熟練地停車入位,下車開後門拿背包時,她習慣性地看了看馬路牙子和車輪的距離,完美!

走進訓練館,工作人員還在打掃,館裡的燈已經全亮了,牆上鮮艷的五星紅旗和「艱苦奮鬥 刻苦訓練 頑強拼搏 為國爭光」的紅底黃字標語格外醒目。


訓練館的門兩側,沿著牆邊擺的全是長凳,右邊一側座位很多,主教練為便於洞察全局,都是坐在正對中間場地的那個位置,相鄰的座位,一般留給助理教練。隊員們則是從核心主力到邊緣國手,越靠近門邊坐的,不是進隊時間晚,裡面沒地方了,就是進出次數多,一直沒能紮下根。此外,隊員們通常都是進國家隊的時候坐在哪裡,在這一個奧運周期就不換地兒了。



郎平重新執教國家隊後挑選的第一批球員,此時沒人知道她們有多少人能堅持到里約奧運。


郎平換好訓練服和球鞋,看隊員們還沒到,又從包里掏出筆記本,在訓練計划下面寫了幾句。這時,從公寓坐大巴過來的姑娘們陸陸續續走進訓練館,耳朵里都塞著耳機,各自沉浸在自己的節奏中。


徐雲麗、楊珺菁、曾春蕾、王一梅、惠若琪和張嫻都是倫敦奧運周期的老隊員,進館後徑直往裡走,看到已經進入工作狀態的郎平,她們誰也沒敢吭聲兒。


二傳手沈靜思到球館最裡面的儲藏室拿東西,路過時不經意一瞥看到了郎平。看沈靜思有些驚訝,郎平抬起頭,說:「小葵,跑步前進!」沈靜思沒想到,郎導竟然知道她的昵稱。


看隊員們都準備得差不多了,郎平站起身,有力地喊了一聲:「好,集合!」姑娘們迅速跑過來按大小個兒排成兩行。隊長惠若琪和新入選國家隊的老將顏妮,分別是兩列隊的排頭兵。


郎平並沒有準備特別的開場白,直奔主題布置上午的訓練安排。


因為組隊之後馬上就要出去比賽,攝影師趕來拍了集體照,這張照片,定格了參加 2013 年第一期集訓的 22 人,包括 14 名運動員,6 位教練和 2 名隊醫。


3

從準備活動開始,郎平一直站在場邊觀察,看到哪個隊員拉伸動作不標準、不到位,她都會走上去輕聲提醒,及時糾正動作。


這些年,不論是帶國外職業俱樂部女排、美國女排還是廣東恆大女排,接手球隊時,她都是從糾正錯誤動作、改掉壞習慣入手。郎平總說:在錯的路上練得越多,離目標就越遠。


有球訓練開始,包壯、袁靈犀兩位陪打教練正準備上場,郎平把球要了過去。第一輪,她要親自上手扣球——


「防守盡量不要倒地!」「努力保持身體平衡!」「注意先動腳!」……郎平的聲音混在隊員的喊聲、連續不斷擊打排球的咚咚聲,和此起彼伏的球鞋磨擦地膠的吱吱聲中,傳得很遠。


一堂課下來,郎平的嗓子就啞了。考慮到這只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助理教練李鐵鳴想去給她買個無線麥克風。郎平想了想沒同意:「不可能分組訓練時場里都聽我一個人的聲音,別買了,過兩天我適應了就好了。」


剛練了兩天,助手賴亞文問郎平:「下周就出發,沒剩幾天訓練了,周日還休息嗎?」


郎平當然知道賴亞文是什麼意思。從當年的隊友,到師徒,再到現在的好搭檔,賴亞文在替郎平擔心:所有人都因為郎平上任大大調高了對女排的期望值,但國家隊剛剛組建,隊員的差距不是一天兩天可以彌補的,沒練幾天就出去比賽,對手中還有上個奧運周期中國女排在亞洲的最大對手泰國隊,打不好會挨罵。


「還是讓她們休息休息吧!」郎平堅持周日給隊員們調整一下,她指指自己的腦袋,「講太多她們這兒就進不去了,給她們留點時間消化,下周咱們接著來。」


周日終於可以不用早起,但郎平還是早早醒了,躺在床上想著訓練中發現的那些問題該如何解決。


起床拿起手機,看到白浪從美國發來的祝福,她忽然想起這一天是母親節,趕快穿鞋去客廳,就看到 80 歲的媽媽正和姐姐一起張羅早飯。這麼多年了,郎平無論做什麼選擇,全家人都是全力支持,做好後盾。此前她一直想著退休了就有更多時間留給家人,結果還是讓她們又陪著自己踏上新征程。


郎平想帶媽媽出去吃個飯共度母親節,老太太心疼女兒,提議就在家裡吃,郎平一想也好,中午陪媽媽聊聊天,下午還能早點趕回公寓批改全隊的訓練日記,她想給每個隊員寫一段希望。


從當運動員時起,郎平就有寫日記的習慣。18 歲進入中國女排的第一天,主教練袁偉民找她談話,提出的要求之一就是每天寫訓練日記:一天訓練下來有哪些心得,有什麼收穫,

最低 0.3 元/天開通會員,查看完整內容

購買該電子書查看完整內容

電子書

荊棘與榮耀:新時代女排奮鬥記

馬寅

閱文出版社

¥29.90 會員免費

發佈於 2020-10-10繼續瀏覽內容知乎發現更大的世界打開Chrome繼續道格艾格李道格艾格李職業捧哏,源於山東的封建餘孽。

利益相關:前排球運動員,現在是個膝蓋有傷的廢人,文采不好,看到這個問題有些激動,思維卻又磕磕絆絆不知道能否表達清晰。

將就看一下吧。

—————

意味著光明。

女排不像男排那樣,已經完全由硬實力(身高、臂展、骨密度、耐力、爆發力、彈跳力等身體綜合素質)掌控。

排球這項運動,對於隊員個人來說,是有極其清晰的天花板的。不客氣的說,國家級別隊伍,只要能打到全球16強,基本團隊里甚至包括替補在內的每一人,技術方面都可以算作頂級球員。

剩下的就只有拼團隊配合、腦力、反應速度和身體素質了。

也正因為如此,男排比賽的比賽普遍缺少觀賞性———除非慢動作回放,否則整場連球都看不清,甚至還經常會把比賽打出「回合制」的效果。

沒有任何歧視女性的意思…女排的力量和空中戰鬥力、攔截能力比男排弱不止一點半點,身高等方面也差不少,甚至連女排的排球網高度都比男排矮一截。但也正因為如此,相對於男排來說,地面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就尤為突出了。觀眾們可以收穫更多的觀賞性,隊員們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利用技術去彌補身體綜合素質的差距。

簡單來說就是:強者恆強,但弱者也總歸還能有一些反擊機會。大家攻擊力都沒有多誇張,地面防守做好,收益比男排要大很多。

這也導致,女排多年來的打法幾乎沒有大幅進步。無論是哪個國家哪個教練,都更強調攻防結合。雖然在力量、身高和速度上也進行著常規訓練,但其優先順序卻並不靠前。

說回郎平。還記得郎平的外號么?

鐵榔頭。

扣球力量換算平時打架的話,一拳能給人下巴干廢、或是顴骨幹平的那種。當年的女排場上,也就只有諸如古巴那種黑人女隊倚靠先天身體優勢,方才能有與其對抗的能力。

從她還在役的時候起,基本就是強調重攻的代表人物。可惜時運不濟,彼時訓練方式的不夠完善,給這位巾幗女將留下了太多的傷痛。但也多虧了這一段經歷,讓她愈發清楚的看到女排未來的發展趨勢。

高度、速度和力量,空投重炮即是正義。

甚至可以說,除了比男排多重視一點地面防守外(畢竟短期內力量和高度方面的差距較難排依然很大,防守收益依然較高),女排想要在未來不斷的贏下去,就得不斷地「男排化」,不斷地加強空中進攻和空中攔截能力。

同時,還得結合科學訓練法和結構化飲食,完全摒棄過去那種「滾地肉多摔不疼」的思維,儘可能的避免隊員們再次撞上阻擋自己前行的大山。

她才是真正願意為了勝利,去不斷調整制度、戰法甚至自己認知的教練員。

起碼三年內,她將是唯一能為女排照亮勝利之路的人。

—————

ps:四年前,我收到過一個郎平+全體八一女排隊員簽名的紀念排球。

珍藏至今,捨不得充氣擺出來,因為據說油性簽字筆掉色嚴重。寄過來的時候也已經有了多處暈染。

大大方方承認我是業內粉哈哈哈哈哈哈哈


利益相關:前排球運動員,現在是個膝蓋有傷的廢人,文采不好,看到這個問題有些激動,思維卻又磕磕絆絆不知道能否表達清晰。

將就看一下吧。

—————

意味著光明。

女排不像男排那樣,已經完全由硬實力(身高、臂展、骨密度、耐力、爆發力、彈跳力等身體綜合素質)掌控。

排球這項運動,對於隊員個人來說,是有極其清晰的天花板的。不客氣的說,國家級別隊伍,只要能打到全球16強,基本團隊里甚至包括替補在內的每一人,技術方面都可以算作頂級球員。

剩下的就只有拼團隊配合、腦力、反應速度和身體素質了。

也正因為如此,男排比賽的比賽普遍缺少觀賞性———除非慢動作回放,否則整場連球都看不清,甚至還經常會把比賽打出「回合制」的效果。

沒有任何歧視女性的意思…女排的力量和空中戰鬥力、攔截能力比男排弱不止一點半點,身高等方面也差不少,甚至連女排的排球網高度都比男排矮一截。但也正因為如此,相對於男排來說,地面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就尤為突出了。觀眾們可以收穫更多的觀賞性,隊員們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利用技術去彌補身體綜合素質的差距。

簡單來說就是:強者恆強,但弱者也總歸還能有一些反擊機會。大家攻擊力都沒有多誇張,地面防守做好,收益比男排要大很多。

這也導致,女排多年來的打法幾乎沒有大幅進步。無論是哪個國家哪個教練,都更強調攻防結合。雖然在力量、身高和速度上也進行著常規訓練,但其優先順序卻並不靠前。

說回郎平。還記得郎平的外號么?

鐵榔頭。

扣球力量換算平時打架的話,一拳能給人下巴干廢、或是顴骨幹平的那種。當年的女排場上,也就只有諸如古巴那種黑人女隊倚靠先天身體優勢,方才能有與其對抗的能力。

從她還在役的時候起,基本就是強調重攻的代表人物。可惜時運不濟,彼時訓練方式的不夠完善,給這位巾幗女將留下了太多的傷痛。但也多虧了這一段經歷,讓她愈發清楚的看到女排未來的發展趨勢。

高度、速度和力量,空投重炮即是正義。

甚至可以說,除了比男排多重視一點地面防守外(畢竟短期內力量和高度方面的差距較難排依然很大,防守收益依然較高),女排想要在未來不斷的贏下去,就得不斷地「男排化」,不斷地加強空中進攻和空中攔截能力。

同時,還得結合科學訓練法和結構化飲食,完全摒棄過去那種「滾地肉多摔不疼」的思維,儘可能的避免隊員們再次撞上阻擋自己前行的大山。

她才是真正願意為了勝利,去不斷調整制度、戰法甚至自己認知的教練員。

起碼三年內,她將是唯一能為女排照亮勝利之路的人。

—————

ps:四年前,我收到過一個郎平+全體八一女排隊員簽名的紀念排球。

珍藏至今,捨不得充氣擺出來,因為據說油性簽字筆掉色嚴重。寄過來的時候也已經有了多處暈染。

大大方方承認我是業內粉哈哈哈哈哈哈哈


很多人認為女排的勝利是女排精神的不滅。其實是鳳凰磐涅, 因為老女排是舉國體制的勝利,新女排是市場機制的成功。 沒有許家印的五百萬年薪和上億的投入,郎平不會再回中國。 恆大女排的輝煌和郎平的出色表現, 中國體委才接受郎平的全部改革要求並改革原有管理體制。 所以老女排背後站著的男人是袁偉民, 新女排背後站著的男人是許家印! 總局也是被逼無奈,提前半年就與郎平談,就是動員郎平服從大局, 郎平幸虧不是體制內的人,否則她頂不住。直到競聘上崗的上午( 下午三點競聘會),總局再做努力,談到十一點,郎平一步不讓。 最終總局讓步,答應所有條件(其實就一個條件, 球隊一切她說了算,總局不能派人包括黨的書記), 總局只能提供經費,場地,協調隊員入隊。

女排的冠軍徹底粉碎了國家體制。她力排體制壓力, 完全按照美國的體制訓練,建立一套脫離體制的管理系統, 隊醫大部分是美國人,15人團隊負責她們的心理身體和技術, 選拔全國各省優秀教練負責技術, 而絕不是過去的幾個陪練和一個隊醫的狀態,紀律方面更自由輕鬆, 更人性化,這次隊員破格從少年班選拔,三級跳, 老隊員大部分沒留。她帶領女排走了另一個道路, 充分調動了人性的一面,而不是壓力和為國爭光。 這次從倫敦徹底落低谷後國排中心領導只能隨了郎平的意, 不做任何干涉,全部放手,依從郎平對國排的徹底改革。 這次將是對國體制的一個最好的參照和示範。

郎平是第一位既是奧運會金牌隊員又是奧運會金牌隊總教練的女子。 她對中國體育事業的最大貢獻就是給中國體育帶來了真正的改革。 中國女排是第一個也是現在唯一一個總教練負責制的國家球隊。 這是郎平上任前強烈要求的,不然她就不上任。 她把在美國學習的體育管理用上了。 美國和西方國家沒有國家體委和文化部。 納稅人不用出錢養一幫行政長官和不出成績的球隊。 文化和體育是市場制。 郞平拒絕接受國家體委給排球隊派的行政長官們。 隊員全是她親自選的不是派的。結果證明她是對的。 而且女排已不是全部由納稅人來奉養。,這和其他國家球隊形成鮮明對照。 郎平的改革成就在體育領域的影響和作用將比她率隊奪冠要大得多。

==========分===割===線==========

關於郎平不為人知的10件小事

1.女排精神究竟是什麼?

有人曾經問郎平,女排精神是什麼?郎平說:女排精神不是贏得冠軍,而是有時候知道不會贏,也竭盡全力!是你一路雖走得搖搖晃晃,但站起來抖抖身上的塵土,依舊眼中堅定。

2.要麼你同意我的要求,要麼我走人。

2013年4月,總局邀請郎平出山之時,總局提前半年就與郎平談,郎平一步不讓,要求必須保證她對女排選人用人的絕對話語權、搭建複合型教練團隊、打造女排大國家隊模式、甚至改變國內職業聯賽規則等。 最終總局讓步,答應所有條件(其實就一個條件,球隊一切她說了算,總局不能派人包括D的書記),總局只能提供經費,場地,協調隊員入隊。總局接受了郎平的要求,郎平聲明不參加競聘,要麼你同意我的要求聘我,要麼我走人。

3.我這一生,只屬於球場不屬於官場。

當年五連冠「老女排」的領軍人物,那支隊伍中很多老隊員退役後都選擇了從政,孫晉芳、張蓉芳早就是局級幹部了,其它人也至少是處級,但是郎平卻沒有走這條路。 郎平在自傳中透露了一件小事,讓她感到自己終究是屬於排球場的。有一年,女排在湖南郴州訓練,訓練基地是竹棚子,四面透風。一個星期天,郎平在家休息,郴州基地的主任來敲門讓郎平跟領隊去一趟國家經委,到了那裡郎平才知道,這個基地主任是向國家經委要錢,說是建設訓練基地,所以拉郎平是出於其名人效應,因為基地領導的級別到國家經委可能都得不到接見。 郎平想,為女排改善條件是個好事,在旁邊幫著話,因為那兒的訓練條件確實需要改善,改善了可以繼續為國爭光。郎平出面的確管事,上面果然給予考慮,很快就撥了款。 但郎平後來才知道,這筆款到位以後,他們並沒有馬上用來建設訓練基地。這件事被告到中紀委,中紀委又反饋給國家體委,還提到了是郎平去要的錢。之後體委要郎平寫檢查,郎平很委屈,自己又沒有拿錢,憑什麼寫檢查?可是,應該承擔責任的人把責任推得一乾二淨。 對於這段往事,郎平在自傳中是這樣評價的:「這個事件的陰影在我心裡好像再也抹不去。有些人是這樣當官的,當了官還得順著別人說話,不管這是不是你的思想,上面說什麼,你就得說什麼。我當不了這樣的官,我沒這個修養,我心太軟,老同情人,我不是當官的料。」

4.反問記者:你覺得我應該入美國籍嗎?!

2008年北京奧運會,郎平指教美國女排(基本都是業餘球員)擊敗中國女排並最終獲得銀牌,曾遭到國內很多憤青們五毛黨們和一些媒體的瘋狂攻擊,並且大罵賣國賊,有很多傳聞都稱郎平已經加入美國國籍。 當有一次記者問到郎平關於國籍的問題,郎平說:我一直都是中國護照,我現在去每個國家都要簽證,除了中國。我從沒有想過入美國籍,你覺得我應該入美國籍嗎?!郎平的女兒白浪出生在美國,郎平則是女兒的法定監護人。所以對郎平來說,獲得美國國籍自然是順理成章的事,但她拒絕改變自己的中國國籍。即使能為了女兒遠離祖國並離開中國女排,但郎平時刻都沒有忘記:她永遠都是中國和中國女排的一分子!「我年紀也大了,真的不想以後回到國內被人罵。」郎平如是說。

5.郎平的傷病超乎想像。

1995年第一次擔任中國女排主教練,帶領中國女排登上亞特蘭大奧運會亞軍領獎台,此時的郎平已是心力交瘁,主診醫生打開她的膝關節之後嚇了一跳,她膝關節的磨損程度,已像個六七十歲的老人。 「女兒向我跑來時,我不敢抱她,我怕抱不動她。」 這是昔日的世界第一主攻手發出的無奈感嘆。 現在,郎平已經摘除了全部髕骨,前後做了7次軟骨移植手術。一跑步就是骨頭撞骨頭,出水就出積液。郎平的醫生曾經說,五十歲的郎平,她的心臟已有六十歲,關節已經像是七八十歲的老人。 但就是這樣,她依然第二次出任中國女排主教練,帶領中國女排王者歸來!而且,郎平還成立了郎平基金會,幫助受傷的運動員儘早的康復。她說:「我看到我的很多隊友,在工作生活中他們都承受了很大的痛苦,對生活品質影響很大。所以我成立了這個基金會,盡我一切所能幫助他們。」

6.心細如髮。

里約奧運會上,巴西奧組委分給女排的訓練場地路途遠、條件差,郎平教練輾轉聯繫到了國家電網的巴西公司,巴西公司多方協調,為中國女排找到了合適的訓練場館,並承擔了安保等部分後勤保障工作。而在平時的各種訓練中,為了防止隊員意外受傷,郎平還會提前去勘驗每個訓練場館的地膠是否存在隱患……

7.為中國女排建立強大的美國醫療康復團隊。

在2014年的新一代中國女排陣容中,最令人耳目一新的是正式組建有美國名醫加盟的醫療保障團隊。 郎平結合自己在國外執教多年的經驗,擴大了教練組規模,並引入了包括幾名外籍教練在內的國際化專業團隊,帶領隊員根據各自不同的情況進行體能訓練和傷病康復訓練。 中國女排醫療康復團隊醫生:Sherwin S.W(美國) 衛雍績 王凱;體能師:Larson Garrett(美國);康復師:Mar Chong Daniel(美國);科研團隊負責人:葛春林;數據分析:袁靈犀。這些最專業的體能訓練師,康復師,運動醫療師,大多都是美國人,郎平出國之後,把人家最先進的運動理療康復理念和技術,都拿來為我中國女排所用。一個細節,一個小視頻,足以說明郎平的康復理療技術,就在這次里約奧運會上,郎平給看奧運的鋼琴家朗朗「擀餃子皮」,敏銳感覺到了鋼琴家朗朗手臂上因為勞損而產生的硬塊。郎平經常用這種方法為隊員們放鬆肌肉,隨身攜帶」擀麵杖」,由此可見,郎平對理療康復是多麼的專業細心和認真。

8.靠打雞血靠精神都不能贏球,必須靠技術!

里約奧運會上,艱難戰勝巴西後,郎平說:「不要因為我們贏了一場,就談女排精神,也要看到我們努力的過程。女排精神一直在,單靠精神不能贏球,還必須技術過硬。 「意志品質」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球賽暫停時郎平指點的是技術細節,並非是在打雞血。她經歷過女排給全民打強心針的年代,但是自己主動從「精神」中走出,讓體育回歸到體育本身該有的技術話題。

9.談前任老公。

女兒3歲的時候,郎平與老公白帆離婚,直到現在她也沒有明確說過是為什麼。有一次被問到了,她說,「這個問題我不想多說,因為我有很多渠道發聲,但他(白帆)沒有,所以我不管說什麼都對他不公平。」

10.是郎指導更是郎媽媽。

舉國體制下,我們對運動員一直是半軍事化管理,個人活動的空間很小。幾年前,有人給女排送東西,還只能隔著柵欄給,因為女排隊員禁止走出公寓大門。郎平則借鑒美式思維,不讓隊員在嚴格的訓練比賽氛圍下太過壓抑自己,對女排的管理充滿人情味。郎平平時鼓勵隊員展示個性,朋友圈中的女排隊員經常靚麗出鏡;在國外比賽後,允許隊員們去逛街購物,整個球隊氣氛輕鬆融洽。有人認為,「郎平模式」才是中國體育模式的精髓,她擺脫了體制的僵化,真正走上一條自強的成功之路。她所倡議的科學化管理、人性化管理,不論資排輩,走市場化道路,才是中國女排重新奪冠的根本。 在女排頒獎儀式上,獲得冠軍的中國女排姑娘等著登上領獎台,把一條腿先放到領獎台上,一邊抖一邊等待宣布冠軍,笑翻全場。獲勝之後在大巴車上,更是集體唱起了最炫民族風,許多網友紛紛感嘆:沒想到你們是這樣魔性的中國女排。

女排奪冠之後,國際奧委會官微配文寫道:「在中國體育史上,幾乎從來沒有一個人能連續30年受萬眾頂禮膜拜。只有郎平做到了。球員時代的五連冠帶領中國走上世界之巔;執教以後再次率領中國女排重回世界之巔……這30年來,中國女排的所有榮譽,幾乎都和這個女人息息相關。」

而回顧里約奧運會的整個女排比賽,只輸了一場的美國是銅牌,輸了兩場的塞爾維亞是銀牌,輸了三場的中國女排是冠軍。所以,輸不可怕,要贏該贏的!

有人說,這其實也是郎平模式的勝利,其更深的啟示在於,改革必須徹底。幹事業要象郎平那樣:讓我干就一個條件,一切由我說了算。你可以在旁邊監督、看結果,不行也可換人,但不能插手亂干預。 中國女排的這塊奧運金牌,實際上是尊重國際化,市場化,職業化的競技體育的運行規律的勝利。從1981到2016 整整35年的時間 郎平這把「鐵榔頭」,就是這樣,鼓舞了一代又一代國人。 「人是要有一點精神的!」那種為了勝利一往無前一步一個腳印的堅持和勇敢 那種體育競技獨有的緊張刺激、酣暢淋漓的魅力 將永遠成為無數國人在這個夏天難以磨滅的印記 今天,我們為郎平喝彩!不只是因為排球,也不只是因為金牌。今天,我們為郎平喝彩,更因為郎平代表了我們中國人意志品質中最高貴的部分——言有物而行有恆,獨立不懼,君子有終。這就是郎平!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