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傳染和傳播?
  • 感染後會引發哪些疾病?

本問題將作為「知識庫」欄目的一部分,你的創作將有機會被收錄在相關話題的百科簡介中,同時你也可以將其他符合百科規範的詞條內容整理成回答或者文章來投稿。

投稿方式:在回答裏艾特知識庫,或者將文章投稿到知乎知識庫專欄,為知友們解答各種十萬個是什麼。


內容較多,如果靜心看下去會讓你對幽門螺桿菌有個全面的瞭解,如果對文字閱讀不感興趣,也可以直接拉到最後看視頻的科學講解哦。

.................................................分隔符................................................

什麼是幽門螺桿菌?

幽門螺桿菌是一種螺旋形、微厭氧、對生長條件要求十分苛刻的細菌,它能夠經口到達胃黏膜後定居感染,經數周或數月後引起慢性、淺表性胃炎,數年或數十年受發展成為十二指腸潰瘍、胃潰瘍、淋巴增生性胃淋巴瘤、慢性萎縮性胃炎、腸化生、胃癌等。

幽門螺桿菌已經被世界衛生組織(WHO)列為第一類生物致癌因子,在我國就有超過一半的人感染幽門螺桿菌,平均感染率為59%,其中兒童感染率為40%。

幽門螺桿菌的傳播途徑有哪些?

一般來說,幽門螺桿菌主要通過消化道進行傳播,也就是常說的人與人之間的口-口途徑或糞-口途徑。

口-口途徑是指感染者含菌的唾液直接污染了食物或餐具,然後被他人喫下後感染,比如情侶間的熱吻、聚餐時未使用公筷、家長親吻嬰兒或用嘴喂嬰兒喫飯,與感染者長期的密切接觸都屬於口-口途徑傳染。

而糞-口途徑就比較重口味了,糞-口途徑是指感染者含菌的糞便直接或間接污染了飲食,其他人喫下後感染。

除上述兩種感染途徑外,其實還存在一種較為少見的感染途徑——即醫源性感染,這主要是感染者進行消化內鏡檢查後,未徹底滅菌,導致為其他人檢查時傳染幽門螺桿菌。

感染幽門螺桿菌有哪些癥狀表現?

大多數患者在感染早期沒有任何癥狀,部分可出現急性胃炎癥狀,包括上腹痛、腹脹、噁心、嘔吐、食慾減退等。

當出現慢性上腹疼痛、飽脹、不適、反酸、噯氣、晨起噁心等消化道癥狀時,這提示幽門螺桿菌感染引起胃黏膜的炎症改變,即慢性胃炎。

當少數患者由上述慢性胃炎表現逐漸出現上腹不適、進食後飽脹、疼痛或體重減輕等相應癥狀,這提示長期慢性炎症可能在導致胃黏膜從正常胃黏膜→淺表性胃炎→萎縮性胃炎→腸上皮化生→非典型增生→胃癌這一進程中惡化。

感染幽門螺桿菌後,&<1%的患者會發展成胃癌。70%-80%發展為慢性胃炎、15%-20%發展為消化性潰瘍、1%發展為胃惡性腫瘤。

幽門螺桿菌的檢查方法有哪些?

幽門螺桿菌的檢查方法主要分為侵入性和非侵入性,鑒於侵入性不太適合普通人羣進行篩查,這裡我們主要講解下非侵入性的檢查方法。

非侵入性檢查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種:

1、尿素呼氣試驗

通過簡單的呼氣就可以判斷是否感染幽門螺桿菌,敏感性和特異性均在98%左右,診斷快速且無痛苦。常見的有13C-UBT或14C-UBT兩種方法,效果相似。

需注意的是:

  • 14C-UBT可造成放射性污染,不適用於小孩和孕婦。
  • 此外,採用尿素呼氣試驗前半個月內最好未服用過抑酸劑或消炎藥。

2、糞便幽門螺桿菌抗原檢測

糞便幽門螺桿菌抗原檢測一般採用較少,主要通過測定相應糞便抗原檢查是否存在幽門螺桿菌感染的方法。敏感性和特異性約為90%,快速、簡單且方便檢測,目前網上有很多在賣。

3、幽門螺桿菌血清學抗體試驗

幽門螺桿菌血清學抗體試驗簡便易行且費用低廉,敏感性達98%,特異性約為88%,但由於無法區分是既往感染還是正在感染,一般用於流行病學調查。

圖片來自網路,侵刪

如何治療幽門螺桿菌感染?

鑒於幽門螺桿菌的嚴重性,除了兒童不建議治療外,其餘人羣都推薦進行正規根除性的治療,以免傳染給幼童以及其他親朋好友。

根除幽門螺桿菌需要多種藥物聯合治療,目前最為常用的有三聯療法和四聯療法。

1、三聯療法

由質子泵抑製劑(PPI)或鉍劑聯合兩種抗生素組成,具體為PPI+克拉黴素+阿莫西林/PPI+克拉黴素+甲硝唑。

近年來,我國幽門螺桿菌對克拉黴素、甲硝唑和左氧氟沙星(氟喹諾酮類)的耐葯率呈上升趨勢,幽門螺桿菌可對這些抗生素髮生二重、三重或更多重耐葯,因此,三聯療法基本已被棄用。

2、四聯療法

目前推薦「鉍劑四聯」作為主要的經驗性根除幽門螺桿菌方案,包括鉍劑+PPI+兩種抗生素。經典鉍劑四聯方案由PPI+鉍劑+四環素+甲硝唑組成,目前已有將鉍劑、四環素和甲硝唑置於同一膠囊中的新型製劑(Pylera),有望在全球推廣應用。

其中,抗生素組成方案有7種:阿莫西林+克拉黴素;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呋喃唑酮;阿莫西林+甲硝唑;阿莫西林+四環素;四環素+甲硝唑;四環素+呋喃唑酮。

抗生素為餐後就服用,PPI和鉍劑均為每天2次,餐前半小時服用,PPI可選擇奧美拉唑、泮托拉唑、蘭索拉唑、埃索美拉唑等。四聯方案療程一般為14天。

需要注意的是:

  • 無論採用何種方案,治療原則最好不要超過14天;
  • 在治療期間不同藥物會有各自獨特的不良反應,比如阿莫西林的皮膚過敏反應、呋喃唑酮會引起藥物熱、克拉黴素會導致口腔異味、鉍劑導致大便發黑。

當出現上述問題時,可根據嚴重程度交由醫生評估後處理。

如何預防幽門螺桿菌感染?

  • 分餐、公筷:集體用餐時提倡採用分餐制、公筷制,食具要注意消毒,避免接觸感染。杜絕家長將食物嚼碎後餵給寶寶喫。
  • 避免吸煙、喝酒,不喫辛辣、生冷等刺激性食物;飲食要營養豐富,少食多餐,細嚼慢嚥。
  • 杜絕喫生肉:有不少人喜歡喫三成熟的牛排,或是喫火鍋時肉還沒有燙熟就喫,這種做法大大增加了接觸幽門螺桿菌的機會。
  • 飯前便後洗手:洗手應著重清理手心、手背和指尖縫隙,不要給幽門螺桿菌機會。
  • 及時檢測:如果自己感染Hp,讓家人也做個檢測,及時發現問題,有問題的話一起做根除。

關於幽門螺桿菌你需要知道的一些知識

1、感染了Hp一定會得胃癌嗎?

幽門螺桿菌感染不是胃癌唯一的致病因素,只是導致胃癌的一個條件之一,因為胃癌的形成是多種因素作用的結果,其中包括胃癌家族史、不良的生活習慣、癌前病變等。但是幽門螺桿菌感染是其中重要的風險因素,感染幽門螺桿菌不一定得胃癌,但是必須警惕Hp感染者發生胃癌的風險。

2、經常喫大蒜能殺死幽門螺桿菌嗎?

只有高濃度的大蒜才能殺死幽門螺桿菌,而我們日常喫的大蒜根本達不到殺死幽門螺桿菌的濃度標準,並且人體也耐受不了,所以想通過大蒜來治療幽門螺桿菌是不現實的。

3、抗幽門螺桿菌牙膏管用嗎?

殺死幽門螺桿菌需要多藥物聯合使用,而牙膏中的一丁點添加劑怎麼可能起到清除幽門螺桿菌的作用呢。

此外,口腔中雖然也會存在幽門螺桿菌,但是由於口腔環境並不適合其生存,所以活性一般不高,大多數都是隨胃食管返流而來的匆匆過客,所以只有解決了胃部的幽門螺桿菌才能起到真正的根除作用。

4、治療結束後多久進行複查?

如果採用呼氣試驗,至少要在治療結束後的28天後才能檢測。更具體點來說,檢查前4周未使用過抗菌藥物、鉍劑,檢查前的2周未使用過各種拉唑、替丁等抑酸藥物。否則可能會導致檢查結果不準確。

5、幽門螺桿菌根除後是否會複發?

成年人根除治療後,很難再次感染,相關數據表明,我國每年再感染率只有1%左右。

大多數人的複發其實是根本沒有根除成功。如果沒有規範用藥或定期複查,導致自以為根除了,然後過一段時間又出現幽門螺桿菌陽性,這其實是原來的細菌再次活動,而不是重新感染。

希望上面的這些知識能夠對你有所幫助,有用的話就辛苦給點個贊吧!

參考文獻:

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幽門螺桿菌和消化性潰瘍學組.第五次全國幽門螺桿菌感染處理共識報告.中華消化雜誌[J]2017:364-372.

全國中西醫整合幽門螺桿菌處理共識專家組.全國中西醫整合治療幽門螺桿菌相關「病-症」共識.中華醫學雜誌[J].2018:2066-2079.

中華中醫藥學會脾胃病分會.慢性胃炎中醫診療專家共識意見(2017).中華中醫藥雜誌[J].2017:3060-3069.

............................................分隔符..............................................

下面是幽門螺桿菌的手繪科普,轉自醫視頻。

手繪動畫科普:幽門螺桿菌Genebox基因寶的視頻 · 169 播放

@知識庫

編輯於 03-18繼續瀏覽內容知乎發現更大的世界打開Chrome繼續路沛沛路沛沛?

中山大學 分子醫學碩士在讀

科學求真贏 10 萬獎金 · 院士面對面

幽門螺桿菌發現史

幽門螺桿菌,英文名Helicobacter pylori,縮寫為Hp,螺旋形、微需氧、對生長條件要求十分苛刻。

曾經,人們普遍認為胃病是壓力或辛辣導致的,且人的胃部是強酸環境,因此是潔凈而不可能有細菌生存的。在1982年,澳大利亞學者沃倫和馬歇爾首先從人胃黏膜中分離出了幽門螺桿菌,然而他們的發現並沒有得到學術界的認可,甚至迎來了大量的嘲諷和拒絕。

為了獲得這種細菌致病的證據,馬歇爾和另一位名叫莫里斯的醫生甚至吞服了培養的細菌,之後他們都發生了胃炎,從而證實了幽門螺桿菌的致病性。

沃倫和馬歇爾因此在2005年獲得了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以表彰他們發現了幽門螺桿菌以及幽門螺桿菌對消化性潰瘍的致病機理。

幽門螺桿菌的致病性

幽門螺旋桿菌中含有尿素酶,經過尿素酶的作用,尿素被分解產生氨和二氧化碳,呈鹼性的氨和呈酸性的胃酸發生中和反應,會使得幽門螺旋桿菌周圍一部分呈現中性。因此,幽門螺旋桿菌不受胃酸的影響,能長期在胃竇部生存。

幽門螺桿菌是消化性潰瘍發生和治療後複發的主要原因,它在十二指腸潰瘍患者中檢出率高達95%-100%,胃潰瘍患者中的檢出率在70%以上。

同時,幽門螺桿菌可以引起胃癌和胃黏膜相關淋巴組織淋巴瘤的發生,被世界衛生組織明確列為Ⅰ類致癌物

此外,幽門螺桿菌還與心血管、皮膚、神經、免疫、血液、肝膽、呼吸、內分泌及代謝紊亂有關的胃外表現存在關聯[1][2]

近幾年,幽門螺桿菌感染及其相關疾病在發達國家的流行明顯呈下降趨勢,但在發展中國家仍然十分普遍,且患病率遠遠高於發達國家。幽門螺桿菌的感染率與人種差異、居住環境、衛生條件、經濟況、受教育程度、高危職業(醫護人員)等因素有一定相關性。總體感染人數龐大,我國成人幽門螺桿菌( 檢出率為40%~ 60%,即半數左右的人有Hp 感染,感染人羣基數大[3]

多數幽門螺桿菌感染是無癥狀的,很多人都是在體檢時做相關檢查時發現;少部分人會表現為消化不良的癥狀;10%-20%的感染者會發生消化性潰瘍;更少一些人會發生胃癌或胃黏膜相關淋巴組織淋巴瘤。長期感染Hp會增加患病的風險,隨著年齡的增長,感染率也會隨之增加。

如何檢測幽門螺桿菌?

怎麼知道自己有沒有感染幽門螺桿菌呢?

目前幽門螺桿菌的檢查主要分有創和無創兩種。

有創檢查需要通過胃鏡獲得胃黏膜標本,目前常用的有快速尿素酶實驗和病理染色檢查。

相比之下,無創檢查更加容易讓患者接受,應用也更廣。目前主要有血清Hp抗體檢測,13C、14C尿素呼氣實驗和糞便幽門螺桿菌抗原檢測三種方法。

其中血清抗體檢驗由於無法區分是既往感染還是正在感染,一般用於人羣感染率的流行病學調查。糞便Hp抗原檢測的普及度還不是很高。

尿素呼氣實驗是目前診斷幽門螺桿菌準確性最高的方法,它的優點不僅在於其無創性,還在於它能反映胃的整體感染狀態,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活檢標本的侷限性,因此13C呼氣實驗廣泛用於臨牀上判斷感染和治療後的複查,但易出現假陰性。

確診幽門螺桿菌感染,需不需要治療呢?

一般來說,消化性潰瘍、胃黏膜相關淋巴組織淋巴瘤、腸上皮化生、上皮內瘤變、伴有萎縮或者糜爛的慢性胃炎、長期服用PPI(質子泵抑製劑)或阿司匹林、缺鐵性貧血、胃手術史、有胃癌家族史等等,以上這些人羣需要高度警惕,一旦確診,應該進行幽門螺桿菌的根治治療。

根治幽門螺桿菌的經典療法是以PPI(質子泵抑製劑)或膠體鉍加上兩種抗生素(阿莫西林、克拉黴素、甲硝唑、左氧氟沙星等)的三聯療法,療程7-10天。但是由於檢測和治療不規範以及抗生素耐葯率不斷上升,目前標準三聯療法在很多地區根治率不甚滿意。

改進的治療方案是PPI+膠體鉍+兩種抗生素的四聯療法,療程10-14天,同時配合使用一些益生菌製劑,可以減輕治療過程中的腸道微生態失衡,輔助提高根治率。

標準治療完成後1個月應該複查幽門螺桿菌以確認治療效果,注意複查前至少停用質子泵抑製劑2周,否則會出現假陰性。如果複查結果提示根治失敗,則需要繼續調整藥物進行治療,必要時做葯敏實驗,選取更加敏感和有針對性的抗生素。

根治幽門螺桿菌,不但可以有力促進消化性潰瘍的癒合,更降低了相關的一些惡性疾病的風險。

如何預防幽門螺桿菌?

做好預防是對付幽門螺桿菌的第一道防線。目前臨牀上還沒有針對Hp成熟可用的疫苗,因此只能在日常行為上加以預防。

幽門螺桿菌主要是人-人傳播,特別是在兒童期和家族內傳播,包括糞-口、口-口和胃-口傳播。

因此,預防幽門螺桿菌,要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比如:減少在外就餐的次數;飯前便後洗手;不要口嚼食物餵食幼兒;家裡有人感染的,不要交叉使用碗筷和杯子;集體用餐時最好使用公筷或者分餐;餐具要勤消毒,一般來說,微波爐加熱、75%酒精均可有效殺滅幽門螺桿菌。

參考

  1. ^Kuo C H,Chen Y H,Gohk L,et al. Helicobacter pylori and systemic disease[J]. Gastroenterol Res Pract,2014,2014:358494.
  2. ^Zamani M,Masrour-Roudsari J,Zamani V. Hematologic disorder:a manifestation of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J]. Caspian J Intern Med,2017,8(2):133-134.
  3. ^Xie C,Lu NH. Review: Clinical management of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in China[J]. Helicobacter,2015,2 0( 1) : 1-10.


幽門螺桿菌發現史

幽門螺桿菌,英文名Helicobacter pylori,縮寫為Hp,螺旋形、微需氧、對生長條件要求十分苛刻。

曾經,人們普遍認為胃病是壓力或辛辣導致的,且人的胃部是強酸環境,因此是潔凈而不可能有細菌生存的。在1982年,澳大利亞學者沃倫和馬歇爾首先從人胃黏膜中分離出了幽門螺桿菌,然而他們的發現並沒有得到學術界的認可,甚至迎來了大量的嘲諷和拒絕。

為了獲得這種細菌致病的證據,馬歇爾和另一位名叫莫里斯的醫生甚至吞服了培養的細菌,之後他們都發生了胃炎,從而證實了幽門螺桿菌的致病性。

沃倫和馬歇爾因此在2005年獲得了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以表彰他們發現了幽門螺桿菌以及幽門螺桿菌對消化性潰瘍的致病機理。

幽門螺桿菌的致病性

幽門螺旋桿菌中含有尿素酶,經過尿素酶的作用,尿素被分解產生氨和二氧化碳,呈鹼性的氨和呈酸性的胃酸發生中和反應,會使得幽門螺旋桿菌周圍一部分呈現中性。因此,幽門螺旋桿菌不受胃酸的影響,能長期在胃竇部生存。

幽門螺桿菌是消化性潰瘍發生和治療後複發的主要原因,它在十二指腸潰瘍患者中檢出率高達95%-100%,胃潰瘍患者中的檢出率在70%以上。

同時,幽門螺桿菌可以引起胃癌和胃黏膜相關淋巴組織淋巴瘤的發生,被世界衛生組織明確列為Ⅰ類致癌物

此外,幽門螺桿菌還與心血管、皮膚、神經、免疫、血液、肝膽、呼吸、內分泌及代謝紊亂有關的胃外表現存在關聯[1][2]

近幾年,幽門螺桿菌感染及其相關疾病在發達國家的流行明顯呈下降趨勢,但在發展中國家仍然十分普遍,且患病率遠遠高於發達國家。幽門螺桿菌的感染率與人種差異、居住環境、衛生條件、經濟況、受教育程度、高危職業(醫護人員)等因素有一定相關性。總體感染人數龐大,我國成人幽門螺桿菌( 檢出率為40%~ 60%,即半數左右的人有Hp 感染,感染人羣基數大[3]

多數幽門螺桿菌感染是無癥狀的,很多人都是在體檢時做相關檢查時發現;少部分人會表現為消化不良的癥狀;10%-20%的感染者會發生消化性潰瘍;更少一些人會發生胃癌或胃黏膜相關淋巴組織淋巴瘤。長期感染Hp會增加患病的風險,隨著年齡的增長,感染率也會隨之增加。

如何檢測幽門螺桿菌?

怎麼知道自己有沒有感染幽門螺桿菌呢?

目前幽門螺桿菌的檢查主要分有創和無創兩種。

有創檢查需要通過胃鏡獲得胃黏膜標本,目前常用的有快速尿素酶實驗和病理染色檢查。

相比之下,無創檢查更加容易讓患者接受,應用也更廣。目前主要有血清Hp抗體檢測,13C、14C尿素呼氣實驗和糞便幽門螺桿菌抗原檢測三種方法。

其中血清抗體檢驗由於無法區分是既往感染還是正在感染,一般用於人羣感染率的流行病學調查。糞便Hp抗原檢測的普及度還不是很高。

尿素呼氣實驗是目前診斷幽門螺桿菌準確性最高的方法,它的優點不僅在於其無創性,還在於它能反映胃的整體感染狀態,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活檢標本的侷限性,因此13C呼氣實驗廣泛用於臨牀上判斷感染和治療後的複查,但易出現假陰性。

確診幽門螺桿菌感染,需不需要治療呢?

一般來說,消化性潰瘍、胃黏膜相關淋巴組織淋巴瘤、腸上皮化生、上皮內瘤變、伴有萎縮或者糜爛的慢性胃炎、長期服用PPI(質子泵抑製劑)或阿司匹林、缺鐵性貧血、胃手術史、有胃癌家族史等等,以上這些人羣需要高度警惕,一旦確診,應該進行幽門螺桿菌的根治治療。

根治幽門螺桿菌的經典療法是以PPI(質子泵抑製劑)或膠體鉍加上兩種抗生素(阿莫西林、克拉黴素、甲硝唑、左氧氟沙星等)的三聯療法,療程7-10天。但是由於檢測和治療不規範以及抗生素耐葯率不斷上升,目前標準三聯療法在很多地區根治率不甚滿意。

改進的治療方案是PPI+膠體鉍+兩種抗生素的四聯療法,療程10-14天,同時配合使用一些益生菌製劑,可以減輕治療過程中的腸道微生態失衡,輔助提高根治率。

標準治療完成後1個月應該複查幽門螺桿菌以確認治療效果,注意複查前至少停用質子泵抑製劑2周,否則會出現假陰性。如果複查結果提示根治失敗,則需要繼續調整藥物進行治療,必要時做葯敏實驗,選取更加敏感和有針對性的抗生素。

根治幽門螺桿菌,不但可以有力促進消化性潰瘍的癒合,更降低了相關的一些惡性疾病的風險。

如何預防幽門螺桿菌?

做好預防是對付幽門螺桿菌的第一道防線。目前臨牀上還沒有針對Hp成熟可用的疫苗,因此只能在日常行為上加以預防。

幽門螺桿菌主要是人-人傳播,特別是在兒童期和家族內傳播,包括糞-口、口-口和胃-口傳播。

因此,預防幽門螺桿菌,要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比如:減少在外就餐的次數;飯前便後洗手;不要口嚼食物餵食幼兒;家裡有人感染的,不要交叉使用碗筷和杯子;集體用餐時最好使用公筷或者分餐;餐具要勤消毒,一般來說,微波爐加熱、75%酒精均可有效殺滅幽門螺桿菌。

參考

  1. ^Kuo C H,Chen Y H,Gohk L,et al. Helicobacter pylori and systemic disease[J]. Gastroenterol Res Pract,2014,2014:358494.
  2. ^Zamani M,Masrour-Roudsari J,Zamani V. Hematologic disorder:a manifestation of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J]. Caspian J Intern Med,2017,8(2):133-134.
  3. ^Xie C,Lu NH. Review: Clinical management of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in China[J]. Helicobacter,2015,2 0( 1) : 1-10.


幽門螺桿菌最全科普,看這一篇就夠了

最近,南京一男子因胃痛不舒服,檢測出感染了幽門螺桿菌,進而檢測出全家都感染了幽門螺桿菌的事件引發熱議。其實,我國幽門螺桿菌感染率已超50%,這意味著我國有至少7億人感染了幽門螺桿菌。

什麼是幽門螺桿菌?日常生活中的哪些行為習慣會感染幽門螺桿菌?又該如何預防感染幽門螺桿菌?今天,小南帶大家揭開幽門螺桿菌的神祕面紗。

幽門螺桿菌是什麼?

幽門螺桿菌是一種螺旋形、微需氧、目前發現唯一能夠在胃裡生存的細菌。

正常情況下,胃壁可以通過胃酸、蛋白酶的分泌功能、不溶性與可溶性粘液層的保護作用等形成一系列完善的自我保護機制,防止微生物侵襲。但幽門螺桿菌可以穿過黏液層,寄生在人體胃部,黏附於胃黏膜及細胞間隙,並通過構建鹼性微環境來中和胃酸。

幽門螺桿菌可以引起胃黏膜輕微的慢性發炎,嚴重者會導致胃及十二指腸潰瘍與胃惡性腫瘤。據調查統計,感染幽門螺桿菌的患者,約15%-20%發生消化性潰瘍,5%-10%發生消化不良,約1%發生胃癌等胃惡性腫瘤。

你是如何感染幽門螺桿菌的?

幽門螺桿菌或存在於口腔、消化道、糞便中,可通過人與人之間的「口-口」「糞-口」傳播。

共餐、嚼碎食物餵給小孩的餵食、用嘴吹涼食物餵給小孩、接吻、使用不潔餐具等都是「口-口」傳播方式。以共餐為例,口腔中的幽門螺桿菌可能會通過共餐傳染給其他人。研究顯示,在幽門螺旋桿菌者的家庭中,其他人被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的幾率為60%,而在無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者的家庭中,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率僅為13%。

如果衛生習慣不好,就容易造成「糞-口」傳播。例如,幽門螺桿菌感染者A,去了廁所後手上沾染了幽門螺桿菌,卻沒洗手。沒多久,他和B握手,幽門螺桿菌會沾到B手上,而B在喫東西的時候又沒有洗手,B就有可能被感染幽門螺桿菌。

如何預防幽門螺桿菌?

預防幽門螺桿菌最好的對策是在日常生活中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1.實行分餐制,使用公筷、公勺夾菜,不要交叉使用碗筷、杯子;

2.及時消毒,可以用75%酒精或高溫消毒;

3.不要口對口喂飯,如將食物嚼碎餵給小孩;

4.不要和幽門螺桿菌感染者接吻、共用餐具;

5.飯前便後及時洗手。

6.不要喫生食或者太燙的食物,少喫辛辣刺激食物;

7.定期更換牙具,修復口腔問題;

8.高危人羣定期檢測幽門螺桿菌。

哪些情況下需根除幽門螺桿菌?

不是感染了幽門螺桿菌就必須要進行根除治療,有以下情況之一需根據醫生方案根除幽門螺桿菌。

1.患有消化性潰瘍、慢性胃炎性消化不良、慢性萎縮性胃炎、胃黏膜相關淋巴樣組織淋巴癌等胃部疾病;

2.胃癌家族史;

3.長期服用質子泵抑製劑或計劃長期服用阿司匹林等非甾體消炎藥等;

4.不明原因缺鐵性貧血或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最後,小南提醒,根除幽門螺桿菌後需要根據醫生建議進行複查。而根除幽門螺桿菌後也不意味著你之後不會在感染幽門螺桿菌,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做好預防!


幽門螺桿菌,簡稱Hp,是一種革蘭氏陰性桿菌,該細菌生存能力極強,能夠在強酸性環境中生存,是目前發現的唯一能夠在胃裡面生存的細菌。由於我國的共餐習慣,大家都是通喫一碗菜,也很少使用公筷,所以感染率高,約有56%的人羣感染。幽門螺桿菌感染者,多數感染者並無癥狀和併發症,但幾乎均存在慢性活動性胃炎,亦即幽門螺桿菌胃炎,感染者中約15%-20%發生消化性潰瘍,5%-10%發生消化不良,約1%發生胃惡性腫瘤[胃癌、黏膜相關淋巴樣組織( MALT)瘤]。


幽門螺旋桿菌(Helicobacter pylori):幽門螺桿菌病是一種革蘭氏陰性、螺旋形、微厭氧、對生長條件要求十分苛刻的細菌。?20世紀80年代,澳大利亞兩名學者Warren和Marshall發現人類胃內感染一種細菌,根據其特性命名為幽門螺旋桿菌。

一、基本信息

1.形態:幽門螺旋桿菌呈螺旋形,一端伸出2~6根鞭毛,為它的運動提供動力。讓他寄宿在合適的部位。

圖片來源網路,侵權聯繫我刪除。

2.傳播途徑:幽門螺旋桿菌可以通過口-口、糞-口途徑進行傳播。

3.與疾病的關係:經過研究,現已確認幽門螺旋桿菌是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消化性潰瘍的重要致病因素、胃癌的高危因素、胃黏膜相關淋巴組織淋巴瘤的重要病因。

4.流行現狀:我國幽門螺旋桿菌平均感染率已經達到56%,研究表明:我國不同的地區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情況存在明顯的差異,華西地區&>華東地區&>華南地區&>華北地區。其中廣東省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率最低,西藏地區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率最高。

二、致病機制

1.尿素酶分解尿素產生的氨以及其產生的空泡細胞毒素、細胞毒素相關蛋白等、酶等直接損傷胃黏膜上皮細胞。

2.誘導上皮細胞釋放IL-8誘發的炎症反應損傷胃黏膜。

3.可通過抗原模擬或者交叉抗原機制誘發免疫反應損傷胃黏膜上皮細胞。

4.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可增加胃泌素釋放和胃酸、胃蛋白酶原分泌。對胃和十二指腸黏膜進行損害。

三、感染臨牀表現

1、早期表現:大多數人在感染早期沒有任何癥狀,部分人可出現胃炎癥狀,包括上腹疼痛、腹脹、噁心、嘔吐、食慾減退等。

2、典型癥狀:

(1)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引起的功能性消化不良、胃食管返流病、Barrett食管、增生性息肉等可有輕微的消化道不適。

(2)慢性胃炎:可有上腹疼痛、不適、飽脹感、反酸、噁心等消化道癥狀。

(3)胃十二指腸潰瘍:部分患者主要臨牀表現為週期性上腹部節律性、慢性疼痛。

(4)幽門螺旋桿菌感染還與不明缺鐵性貧血、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COPD、支氣管哮喘、糖尿病等疾病密切相關。還可能出出現臉色蒼白、乏力等貧血癥狀,身上有出血點、淤斑、腎功能損害的紫癜癥狀,咳嗽、胸悶、喘息、呼吸困難等臨牀表現。

四、診斷

1、侵襲性方法:胃鏡活檢、快速尿素酶實驗RUT、胃黏膜直接塗片染色鏡檢、細菌培養、基因檢測、免疫檢測尿素酶。

2、非侵襲性方法:C13/C14尿素呼氣試驗UBT、N15尿氨排泄試驗、糞便HP抗原檢測、血清及分泌物抗體檢測、基因晶元及蛋白晶元檢測。

HP感染的檢測:治療前:三項之一陽性,確診感染(1)胃黏膜組織快速尿素酶試驗、組織切片染色或培養三項中任意一項為陽性:(2)C13/C14尿素呼氣試驗陽性(3)糞便Hp抗原檢測陽性,血清Hp抗體檢測陽性。

治療後,三項之一陰性,確定排除:(1)尿素呼氣試驗(2)糞便Hp抗原檢測(3)快速尿酶素實驗。

五、治療

根除幽門螺旋桿菌:因多數抗生素在胃低pH環境下活性降低和不能穿透黏液層到達細菌定植部位。迄今為止沒有單種藥物可以有效根除Hp。為此發展了將抗生素、抗酸分泌劑和鉍劑聯合應用的的治療方案。隨著Hp對抗生素耐葯率的上升,經典的三聯療法根除旅明顯下降。我國主要推薦PPI+鉍劑+兩種抗生素的四聯療法。四聯療法方案中抗生素組合和劑量、PPI劑量見下表。鉍劑推薦膠體次枸櫞酸鉍220mg bid。

圖片來源:自己拍的

@知識庫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