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些朋友,在網上查了一些資料,然後對號入座,把自己「診斷」為抑鬱症、焦慮症或強迫症,甚至還擔心自己會精神分裂,每天焦慮著自己的焦慮。也有一些朋友,去醫院找醫生做了評估,被診斷為某某症,就開始擔心自己好不起來,心理問題的標籤甚至比心理問題本身給人造成的負面影響更大。這都是因為對心理問題的不理解和排斥。

所以我們首先要清楚心理問題是什麼。一開始往往是生活中的人際關係、情感、學習或工作的困擾,長期得不到解決,鬱結在心,產生了難過、生氣、不滿、擔心和害怕等負面情緒,並引發相應的軀體癥狀,如情緒低落、興趣減退、胸悶氣短、頭暈腦脹、身體僵硬、腸胃紊亂……根據癥狀表現被診斷為抑鬱症、焦慮症、恐懼症或強迫症。

在這個過程中,因為缺乏心理健康知識,不停的做出一些錯誤的解釋和歸因,以及災難性的推理和設想,採取了無效甚至有害的應對方式,引發了更大的心理困擾。比如由緊張引起的腸胃功能紊亂,當事人解釋和歸因為自己得了腸胃炎,甚至是癌症,於是跑去醫院做檢查,醫生說沒什麼問題,當事人當時感到心安,可是回去以後,腸胃還是不舒服,就又開始懷疑醫生檢查的不夠仔細,或者只是在安慰自己,自此就經常跑醫院,反覆的求證和確認。時間長了就對腸胃不適非常敏感,一有不舒服就會焦慮、恐懼,越這樣就越不舒服,陷入了迴避的惡性循環。

焦慮症的背後就是擔憂,擔心未來會有什麼不好的事情發生,而且往往都是脫離現實的預期焦慮。抑鬱症是因為長期的挫敗和情感壓抑而導致對自己和生活喪失了信心。恐懼症是因為受到了驚嚇或折磨,對某一人事物或情境產生了心理陰影或創傷並感到恐懼。而強迫症是不能理解和接納自己負面情緒和癥狀,而形成的自我控制和對抗。

基於對心理問題客觀、合理的認識與歸因,採取有效的態度和行為面對和解決問題,·才能逐步的恢復心理健康。


寫下來。腦子裡空的幻想就是焦慮,寫在紙上就知道明天你不能預測,一切取決於今天的行為,一天天過就行了,什麼都不會發生。


放下那個所謂的你,一點點都不要再為自己思考,只為別人著想,做正能量的事,只去努力不求回報,這樣去做你一定會好起來的。我就是這樣走出來的,這是唯一的路,不信可去實踐,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無線循環的死焦慮,其實就是出現了令你焦慮的問題,而且你還沒有有效的行動去解決,這樣就會形成一個惡性循環,你越是拖,問題就越來越迫切。如果你想要跳出這個死循環,你就要跳出你自己的舒適圈,行動起來解決問題,哪怕暫時沒有實際效果,但是你行動起來可以減輕你的焦慮感,當問題解決了讓你會覺得行動是好的,形成良性循環。


焦慮是有根源的

把ta挖出來

寫下來

正視ta


做,現在馬上立即開始,做起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