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拍vlog,虽然挺有意思的,但是又觉得没什么但是除了分享记录自己的生活再没什么意义了。而且给我的感觉总是分享大于记录,为什么人们如此热衷分享自己的生活,而且也总有很多人来围观?


关于想拍VLOG的一些想法

1像爱拍照片一样拍视频 记录生活 会动的日常

(生活中的开心有趣 伤心难过无聊 家人朋友另一半 自己 出去玩去吃饭去旅游等等等 )

2可以保存回看 喜欢翻以前的照片 念旧 剪好的视频也喜欢看好几遍 只要不删就一直留在那

毕竟人生匆匆 时光飞速流逝 很多事当下那一刻你还没有好好感受 但照片视频是可以反复永存的 想想 即使以后的以后你不在了 你后代或许也可以通过这些了解到你

3可能视频不是说拍的有多好 只是过几个月再去看 总能发现自己的变化 即使微小的 接受所有不完美 才能获得更大的自信心

4(不同于有记录感的其他 很重要的原因)

想突破自我 发现即使是单独一个人对著视频都不敢大声说话 一直觉得自己声音不好听 希望通过拍Vlog练练胆子 练口语能力表达能力和逻辑能力 (就好像之前看了很多开箱 测评相机的视频 看起来好像很容易 自己拍的话 一定是结结巴巴 毫无语言组织能力 都不知道说什么还会紧张)

记录生活 可能无趣 但是希望通过拍摄发现捕捉有趣的一切 保存的是自己独一无二的回忆

其实!!!最主要的!!!

可能就是因为现阶段 有时间 有闲情 想去记录生活 发现生活的美好 这样子 就不会那么丧啦 毕竟要去观察偶遇生活中的一切美好和欣喜吧

而且…

剪视频!!!费时间!!!

会感觉有好多事要忙啊 还是挺充实的

也是自己的乐趣所在 所以不会觉得是负担

而且制作一些教程 有帮到大家也很开心

制作 Vlog 时,有哪些让视频加分的技巧??

www.zhihu.com图标

拍vlog记录生活片段 回头看看真挺好的


可能是因为太闲,所以找点事做,刚好发现花大量时间做视频可以让自己不再闲,于是开始做视频,又没有其他人让拍,所以拍自己好了,于是便有了VLOG


普通的记录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每个人都在生活之中,为什么要看别人的?要么获得知识、要么得到一些安慰。如果什么都没有,自己看即可不用拿出来了。我个人喜欢帮我发现生活的不同细微之处,真实、真诚的。


因为多数人都有一定的表现欲,希望通过分享得到更多的关注与肯定,从而得到满足感和成就感。

除了像多数人说的记录生活以为,一个好的vlog在于能够通过身边的一件事情传达出一个好的观点,带给观众某些感受或者思考。

否则除了你是明星或者大牛,每天的生活都很多样化,不然流水账式的vlog是真的很无聊。

有人围观是因为猎奇心理嘛,但是如果天天都是一样的轨迹,观众也会闷的。


「VLOG」的英文全拼是「Video Log」或「Video Blog」,翻译为视频日记,简单来说就是用视频方式记录博主生活的一种形式。

这种形式最早在 YouTube 开始流行,知名的博主有:拍「911」事件出名的 Casey Neistat ;科技博主 Marques Brownlee 等等。他们通过用视频的方式展示自己的生活或者记录自己的生活中的事情。

2018 年底,VLOG 的风声开始吹到国内,留学生网红 Susan 等博主的视频,更让网友了解到了 VLOG,越来越多的博主开始制作这类视频。

目前 VLOG 领域中,围绕生活记录分享的视频较多,这些视频内容大多围绕博主的生活展开,涉及美食、旅游等等,内容并不固定,也并非垂直于某一领域。

目前包括 VLOG 领域的 KOL 在内,拍摄的初衷往往都是「分享生活」,内容大部分也围绕「生活」而来。这种新的「分享生活」的方式,正在成为新的风口,而「新的风口」也将会带来新的影响。

有花果 MCN 余寅认为,新的风口的出现,带给视频平台「超车」的机会;同时,新的内容形式出现给了图文博主或者自媒体新的商业化机会。在 2019 年随著随著拍摄设备性能提升(含手机),VLOG 剪辑/后期 App 完善,以及视频平台的推广,除明星和博主外,会有更多的「素人」参与进来,生产更多的 UGC 内容。

欧阳娜娜的 VLOG 在今日头条和西瓜视频上共获得超过 7700 万的播放量,每条 1 分钟版本在抖音上拥有百万级的点赞。同时,社交网路关于 VLOG 的讨论也多了起来,目前,抖音上「VLOG 日常」的话题也已经有 31.8 亿的观看量。

在明星和网红的带动下,跃跃欲试参与拍摄 VLOG 的视频博主也多了起来。B 站中「VLOG」相关视频内容目前已经有 1000 余个,相关专栏超过 99 个……参与这个领域的视频博主也逐渐多了。

近期IT 桔子采访了几位 Vlogger,听听他们对 VLOG 的看法。

  • 冬瓜孙东山:「中国 VLOG 第一人」,海外华人,至今已经拍过超过 400+个视频。
  • 飞哥:VLOG 爱好者,即影平台忠实用户
  • 小乐乐:VLOG 爱好者
  • Tingrina:VLOG 爱好者,尝试拍摄 ing

查看原文,看看这些践行者的想法


我刚刚开始记录我的家庭vlog,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最初,我是一个爱拍照的人,说摄影感觉都配不上,只是随手一拍,然后在店内里面按照年份和月份吧照片保存下来,比如某一次一家人外出某地郊游,还单独列个文件夹,把这一次外出的所有照片都放进去,这个习惯从2012年一直保持到了2020年,不知不觉中,文件夹越来越多,每次闲来无事就会翻以前的老照片看,发在家庭群里,发在朋友的群里,一段段曾经的往事就都浮现了上来。但是我发现,这么多年的记录,照片很多,视频寥寥无几,于是有一次再我又发了七八年前和朋友一起烧烤的照片后,朋友们都在说,要是有当时的视频就好了。我也后悔当时没能多拍些视频。

2020年初,我的宝宝降生了,这一次我汲取了曾经的教训,除了拍很多的照片,也拍了很多视频,都全部放在了我的硬碟里面,到了2020年底,我发现给宝宝拍了太多视频,每个视频都想点开看,但是视频太多了,有的很长,有的很短,很多都是日常,视频都翻看一遍其实要比照片花更多的时间,于是,我想把这些视频整理一下,浓缩一下,有个主题,也有一些家庭故事。所以,前两个月就开始做vlog了,这就是我的初衷。

关于分享,我自己是想把这些故事分享给朋友看,但是微信发的时间和大小都有限制,长视频的分享并不是很方便,再了解目前各种视频网站发布之后,除了满足了我的视频要求,分享便捷之外,还能赚取一定的收益,而且可以和网友互动,交到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于是我们决定把我的vlog分享到互联网上。

以上,就是我对记录vlog和分享vlog的真实想法,仅供参考。


的确除了记录生活,人们也热衷于分享,可分享不见得是一件坏事。

我去年在澳大利亚待了一年没拍vlog,现在被问起打工度假的事情甚至都想不起很多细节。如果当时拍了vlog,哪怕是问答式的,都可以帮到很多人。因此今年在英国上学,就想要记录下来。很多你自己都不曾在意的细节,可能无意中就可以帮到别人或者鼓舞到别人。

比如我论文写不下去,就去看比我学业压力更大的人的vlog(^ ^)

还有个小功能就是让远隔重洋的爸妈知道我天天在干什么。

链接附上,万一有人想看我这个新人的vlog呢

哔哩哔哩 ( ゜- ゜)つロ 干杯~ Bilibili?

space.bilibili.com


某种包装在精良制作和剪辑配乐下的快手视频,确实是分享大于记录,只不过这种分享形式相比刻意的安排更加能展示真实的生活状态。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