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就有類似的問題,但我沒能得到滿意的答案。不知從何時起,老師會說:「我叫你們怎麼拿高分。」「這種題拿高分的技巧是什麼」「你太不會做題了」「看看別人怎麼樣得滿分的。「在我固執的認知中,我覺得能把學習與用到生活中運用到現實生活中,能舉一反三,能助於你思考問題方式,能讓你更好表達你所想,能充實你的生活,讓你更加清楚自己所想要的。做題的確助於你理解這個知識點,更加準確地把握。但何時這種掌握知識能力也被拿去競爭了?讀了十幾年的書而大部分的能力卻被幾個阿拉伯數字決定?這到底是為了什麼?


在中國,大多數的人經歷是這樣的:

上小學,為了考初中;

上初中,為了考高中;

上高中,為了考大學;

上大學,為了找工作;

找工作,為了好生活(哥目前處於這個階段);

所以,在中國基本上,學習就為了考試!,但是,也不全是,學習的確重新塑造了我!

不過,我相信隨著國家越來越發達,肯定會越來越多的資源投入到教育中去,教育資源的豐富會解決學習為了考試的問題,使得每個小孩都能有機會上高中,上大學!
我們生物老師說,是為了學習再學習的能力
前期學習是為了考進好大學裡學習,不假。


牢騷可以發,講道理,題還是要刷,書還是要看,實驗還是做。好,題主還不去自習,還刷知乎?
學習也是挺有用的豐富知識
中考高考研究生考試公務員考試各種入職考試的目的都是為了篩選出相對合適的人選,所以大致上說學習就是為了考試,為了社會地位的上升。其實我也很想說學習是為了求知,為了精神充實,但是為了提高身價為了入職找工作才是大多數家庭教育投資的根本目的。如果沒有考試,篩選的過程無法相對公平的完成,沒有考試,平民子弟的社會地位也很難獲得提升。這一目的太過現實,未來也太過遙遠,所以樓主會有懷疑,到底學習是為了什麼,難道就是那麼一兩天的考試,那麼冷冰冰的分數?這些懷疑有道理,但是請不要太過於迷茫,考試只是手段,謀生找工作這些才是目的,至於另外的由多年教育獲得的教養啊精神提升啊這些是副產品。這十多年的教育,不僅教給我們一些常識和某個領域的知識,也鍛煉了我們的思維,教給了我們學習的方法,培養了我們良好的習慣,促成了我們三觀的成熟。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