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我就是覺得當我們越成熟就越不可能與他人結成要好朋友。


最好的朋友?最就只能是一個,每個人的好還不一樣,所以我想你是指不同範疇裏的最好吧。

我的幾個最好朋友都是工作之後結識並發展友誼的。有男有女,有老有少,還有不同種族的,花色品種衆多。因爲和他們的思想,人生觀,價值觀有大量重合,所以可以穩步走到今天。而且我們互相之間沒有利益關係,金錢來往,只因志趣相投而相互吸引,因品格匹配才互相信任。


在人生低谷的時候。意氣風發時並不缺朋友,可笑人生軌跡潮漲潮落之時,身邊的那羣“朋友”也都是幻影一般,虛實難辨,主動來聯繫的也越來越少。不過幸運的是在我最低谷的時候,還是有一個人願意在我身邊,時常來找我,問我的近況,給我排解心憂。


謝邀,小學有一些,小學寄宿在別人家裏,家教很嚴格,平時活動幾乎只有學習,那個時候別的小孩子都很不喜歡學校,我恰恰相反,因爲學校有休息時間,有很多同學可以一起玩,就在那段時間裏認識了非常重要的幾位朋友,能在一起打乒乓球、聊那個時間流行的賽爾號、摩爾莊園這樣的遊戲,能張口就許出長大後完全不好意思說出的“友誼地久天長”的承諾,少年時代的友誼是很難忘的。

然後就是高中,高中學習壓力大,但是總會有我們這種“不良少年”,我和幾位朋友晚自習時間以夜跑爲藉口,經常去操場上散步聊天甚至大聲唱歌,彼此交換心裏的小祕密,對班裏班外的一對對可能成爲情侶的人猜測評論等等。這可能是那些埋頭苦讀的同學不會有的青春記憶。有了他們我的高中生活纔不那麼枯燥乏味甚至可以說是目前爲止生命中最好的時光。


小學,初中,高中,大學。每個階段都會有那麼幾個,然後一直保持到現在


高中,認識他是我高中三年做的最對的一件事了,兩個人一起上課,一起喫晚飯,一起壓馬路,一起逛操場,一起旅行,一起分享心事。可能很難再碰到這樣一個兄弟了。但後來因爲一些事,有了隔閡,發現其實對方的性格跟自己完全不合。高考後兩個人分開了,再次見面時,有了各自的生活,他也有了跟他鐵的人。各自安好便好了,只希望他好好照顧自己,每天開開心心。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