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這個問題就很難,難到幾乎沒有一個人能回答得專業,幾乎都是業餘水平。因為沒有一個人這三個方面全部都專業!

第二要看什麼條件下。

1、如果拋開專利的壁壘的話,葯最容易,晶元次之,航發最難;

2、如果有專利的壁壘:晶元最容易,如華為就聲稱解決了進口替代問題,英特爾禁超算晶元,馬上就解決了問題,當然有些領域還需要時間,而有些弱是因為生態問題,而不是不先進。航發次之,軍用的已基本解決,民用考慮成本等問題,還在解決的路上。葯最難,前不久的老年痴呆葯,該病前一種新葯全世界範圍內還是十多年前申請的,而且效果還不理想,另外還有很多病全世界現在都沒有特效藥;

3、如果是一國對一國話的,航發最弱,但至少都能排第四,而葯和晶元應能第二;如果只有中國和外國兩個對比的話,那就沒有辦法,落後就是落後;


晶元。

指的是先進位程。

航空發動機和新葯,整個產業鏈是一個國家能吃下來的。

晶元不是,它是全世界智慧的結晶。沒有一個國家能把它的完整產業鏈吃下來。


晶元是最簡單的,但是搞高端晶元是難的

你集成倆門電路,就可以組成一個基本的晶元。對於本科相關專業畢業的學生來說這很顯然不難。

這是很經典的ne555,結構很簡單吧


這個問題提的有水平,因為舉的三個例子可以說包含了技術難度的三個不同方向:航空發動機對應試錯的成本,晶元對應製造的難度,新葯對應複雜後果的評估。這三個方向都難,而且難的形式和表現完全不一樣,簡單對比沒法比較難度。個人意見,比較中國與世界頂級水平在這幾個領域中的落後程度,晶元落後最少,發動機次之,新葯差距最大。晶元和發動機都是工業產品,其發展程度的差距是基於應用範圍差導致的試錯機會差,試錯機會少當然發展慢。新葯如此落後最不應該,完全是認識問題導致,舉個例子,醫學就是醫學,強分什麼中醫西醫就是弱智,是形而上學思維阻滯社會進步。反觀西方工業現代化大發展就是從醫學革新開始的,在生命面前一切空談都要讓步。而我們直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卻沒有經歷侏儒成長為巨人時的綜合提升,這也是在高級技術提升和基礎原理創新上我們與先進集團差距縮小緩慢的原因


首先認同其他答主關於這個問題比較難以回答的推斷:對這三個行業中任何一個具有相當了解已經很難了。對三個行業同時有較多了解,幾乎不可能。

我正好在這個問題上可以勉強答一個,我自認為對航空發動機的了解,是標準的專家級別。對於半導體設備和製程,是半個專家級別。對於藥物研發,是半吊子不入門級別。對於這個關於我個人能力的子問題,其實還是難以量化和實證。先說我根據分布、大學專業累計培養人數、國內外業界人數和職業分工進行統計意義的推算,我對航發的了解可以排前1000名;對於半導體大概可以排5000~10000名這個程度;對於藥物,只了解商業、供應鏈、少量設備和分析儀器及科普類的大概東西,估計得算到10萬~100萬名之間吧。

如果陶瓷合金類複合材料的高溫強韌綜合性能無法超過錸合金,那麼資源就先限制了航發最高限的高度,越是逼近這個限度,進展越是慢並且成本越高,總體上是上升趨勢不斷變緩到接近水平的曲線。然後航發的複雜程度要求必然有一個高水平高素質的團隊才可以保持水平不掉,要幾個天才級的才能偶爾推動進步一點點。一旦保持不住足夠的體量和迭代,技術水平不但不會上升,還會自動往下掉,這是材料、製造工藝、設計、試驗等因素會相互制約難以自拔。導致一個困境:一個單一因素即使突然提高了,整體水平不會跟著提高;一個單一因素如果下降,整體會跟著下降的木桶理論形式。這是最難的!!!其中的專利和專有技術難以突破,就是別人等你20年,你也可能完全追不上。全世界能進行大發正向設計的團隊屈指可數。

晶元是其次難的!!關鍵就是不考慮設備中的專利和專有技術,以及製造中的工藝特點及秘密製程的話,至少對於已經達到的高度,不大會自己往下掉。其中的幾個關鍵技術點雖然都非常難,全世界掌握的團隊數量甚至比大發更少,但好在一旦一點突破,就對其他要素能形成幫帶的正向拉動作用,或者風險覆蓋效應。有時候甚至會帶動其他關鍵技術點跨代突破!雖然市場規模大,技術保密程度高,主要是因為行業的發展特點決定的:一直還在發展技術進步,而且改進-跨代-改進-跨代的節奏沒有亂。為了保密的原因技術保持在大的寡頭公司小團隊手裡,但只要肯花錢,有供應鏈支持,敢於試錯,還是有希望逐點突破的。

藥品難,我覺得還沒有難到前兩個行業那個份上。而且藥品和藥品之間,差異太大,開發方式和基礎技術之間差異也太大。把神話傳說中的神丹妙藥當作開發目標是不妥當的!對於特定技術及特定針對性的藥品開發,我覺得比起晶元來還是容易多了。舉個例子,小米打算自研晶元投入10億後發現運氣不好,放棄了。英國某個電機方面有技術積累的吹風機公司花費20億歐元研發電動汽車後發現追不上前行者放棄了,還是晶元技術難度更高!不是花的錢越多就越能說明技術水平高。印度人靠政策因素仿製一些歐美大公司的專利葯,玩得風生水起貌似有個電影就有這個段子,本身從複製的難度講,更像是本身就是一個秘密配方。那麼,在技術指導理論不會出大錯的情況下,找一點新主意,逐步試錯本身就是個可靠且有效的方法。

以上只是我個人的主觀觀點,對於任何一種技術,我認為並無高下之別,只有是否適合的區分。同時,我認為技術是偏物性的,對於社會而言,本身甚至比藝術、文化品等精神載體要容易掌握。對於任何技術的發展,或者大型市場的技術路線紛爭,都有足夠多的平衡解決方式,不值得上綱上線,把人品問題也帶進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