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與我諮詢的上百個家庭裏,幾乎無一避免的都揍過孩子。

看過這麼多家庭,即使那些問題很大的父母,他們也能讓我感受到對孩子的愛,沒人存心傷害自己的孩子。所以,很多家長前幾次揍孩子後,都會自責、愧疚。

但是有少部分父母,嘗到揍孩子的癮頭之後,就會形成慣性,合理化自己的行為,認為打孩子纔是教育孩子,但這根本就是錯誤的理解。是成人為了不承認自己的錯誤而找到的藉口。並且長期打孩子幾乎會毀了一個孩子。

前不久有個小女孩找我諮詢,她三歲大我們就很熟悉,那個時候能感覺到她內心有很多的小機靈,不太容易管教,比一般孩子更費心力。

但當時畢竟還是小孩,很多小心思一眼就能被看出來。所以家長對她也比較粗暴,命令威脅是輕的,打一頓也時常發生。

現在她15歲,和父母的衝突已經升級為在家裡打架。

知道爸爸打她會比較狠,她心情不好的時候就避開爸爸,偷偷掐媽媽。

有時候挨過爸爸打之後,她就把媽媽叫到衛生間裏關起門來,狠狠的踹。

媽媽也會狠狠的踹回去,但是因為爸爸如果知道了就會更狠的揍孩子,所以媽媽儘力不出聲音。

當家人間沒有溝通,只剩下暴力相向的時候,問題只會越來越難以處理

在極端案例裏,這是常見的。

這類孩子在心裡會產生很強的保護罩

他們不敢和人對視,不敢與人交往,不敢在班上不說話。

就算知道諮詢師是來幫忙的,他們也往往會保持沉默,需要更長的時間來與我建立信賴關係。

我也要付出格外多的努力和真心去獲取他們的信任。

而前面提到的這位女生,連身體也變得不健康,大夏天的穿得很厚,手腳依然冰涼。

每次見到這類孩子,都特別讓人心疼。

當一個孩子,心都涼了,她的未來會如何?

所以我非常建議父母在孩子的幼兒期,積極努力的理解孩子

讓孩子有一個舒服安全自在的成長空間。任何問題,在孩子小的時候,溝通處理都容易,等大了問題只會更棘手。

如果當你很想要伸手打孩子的時候,一定要問問,此刻打下去的代價,你能承受嗎:

現在打,那孩子大了要怎麼辦?

現在還小,不會還手,等他大了,有一天一定會還手的。

那你希望家庭裏最後呈現出家暴氛圍嗎?

打,解決不了真正問題。


如果已經打了孩子,很自責,該怎麼辦?

在我看來,打孩子的動作已經是過去的事

有時候孩子看到父母自責,反而會忽視自己的錯誤,把矛盾的焦點一味的轉嫁到父母身上。那這頓『打』更徹底的失效。

你可以選擇,就這一次忍無可忍的失手,向孩子道歉,從頭回顧衝突的根本來源,找到那些問題的核心點:

溝通習慣

面子

耐心……

問題出在哪裡?

照出來,並解決問題纔是重點。

真誠的向孩子認錯,求得原諒

媽媽錯了,剛才著急了,失控了,不該打你。我生氣的原因是。。。下次我會和你好好溝通。你可以原諒媽媽嗎?

當然,下一次必須守住承諾,無論如何都不會再動手。這樣孩子不僅不會責怪父母,還會與父母建立起更深厚的感情。

所以,打了孩子,不用自責。趕緊解決和孩子的矛盾比較重要哦


有些家長會說,打一頓孩子就聽話了,幹嘛要這麼麻煩。

誰不想省事呢?!但是要知道,

孩子只有開心愉悅的狀態下,學習效果纔是最佳的。

不論是學習禮貌、學習知識、修正行為習慣,與社會建立關係,幾乎孩子成長的方方面面,都可以籠統的被看作是學習。

具體原理以後寫到與腦神經相關的文章再來解釋。

那麼,孩子在哪個階段最容易捱揍呢?

答案很清晰,2-8歲。

嬰兒期孩子喫了睡,只要身體健康,就會與父母相處得很和諧。

但是從麻煩的2歲開始,孩子誕生了自我意識,便開始會有很強烈的主意,這個時候一旦與大人意見相反,比如你想讓他穿衣服,她就是不穿,大人便會企圖用權威來控制孩子。

等到上了小學高年級,孩子的表達反抗能力越來越強,家長發現,孩子越來越成熟,像個大人了,有思想了,記仇了,這時候才會停下來,不敢繼續打。

其實,就算孩子頭腦不記得,他們的身體會記得的。很多情緒發育不良、行為有困擾的孩子,都有過被父母暴揍的經驗哦

孩子與父母衝突的原因

往往是孩子的能力不足、需求沒被滿足,而父母又不懂得觀察,沒有耐心:

1.孩子懵懂,交流表達能力差,而父母的耐心又不足,就非常容易動手

2.父母覺得孩子還小,揍一下不會怎麼樣,甚至有些父母認為小孩子打不壞

3.有時候孩子也確實是難帶,父母也不夠靈活,沒有辦法,只能胖揍一頓

父母總覺得孩子小,揍一下你又不記得,沒關係。

這個想法其實是點不負責任了。

不過現在很多父母並不是準備好了生出孩子,自己也多少有些無奈。

有時候我也挺為父母感到委屈,要是生孩子之前就上一個『父母培訓班』大概瞭解一下這背後的辛苦,也許要孩子的時候就會多加考慮一下。

不過,怎麼說,孩子都已經出生了,作為父母就好好負責任吧。

幼兒園的孩子捱揍,多是因為說了也不聽,最後把父母的耐心磨沒了。

該出門了,媽媽讓孩子收拾東西。

孩子們聽不見一樣的,把積木越堆越高。

於是媽媽很著急過來給孩子穿衣服。

結果這個時候孩子急了,開始哭。

媽媽壓抑的脾氣也爆了,你磨蹭什麼,磨蹭半天都出不了門,遲到了!

如果父母知道,孩子在幼兒期還沒有時間觀念,聽不懂什麼是遲到,更不理解遲到的嚴重後果,那麼就比較能夠冷靜下來等一會兒,給孩子更多的時間,慢慢的穿衣服穿鞋,等孩子慢慢的轉換空間與情緒,這樣的衝突自然就沒有了。

所以科學的觀察孩子,等待與耐心纔是解決親子衝突的根本方法。

那如果你的孩子處於6歲到9歲,依然還是經常會捱揍

首先,我們要知道,孩子可能是幼兒期的習慣沒有建立,導致他大了也還沒有與父母形成好的溝通模式。這時,就更需要抓緊去學習如何與孩子相處。

其次,因為孩子的年齡大了,智力發育更好了,會開始掩蓋真正的問題。

也就是說,即使他現在不想要陪著你出門,他們會假裝開始收拾,但是以很合理但是很慢的速度來進行。

或者謊稱自己還有別的任務,開始找藉口不合作。

通常當孩子更大了,就更加需要家長的觀察等待與耐心。逐漸理解孩子的一些習慣和特點,並且慢慢幫助他一點一點改善與父母的關係。

好好的理解孩子,學會與孩子合作,那麼這些所謂的衝突都是可以消失的。

上週我帶兩個小朋友出去玩空中軟梯

小娃7歲懵懂,聽不懂規則,到處亂跑。

大娃8歲膽小的在樓梯上不敢動,哇哇直哭。

大娃一直在喊你不要跑,嚇死人了。

可是小娃興奮得根本聽不見大娃的話,來回跑,把軟梯晃得更厲害。

大娃嚇得癱軟,氣得狠狠的推了小娃一把。

小娃還以為大娃和他玩,笑呵呵的也推了一把。

這時大娃急了,哇哇哭起來,小娃才愣住。

大娃氣急敗壞的責怪小娃,小娃一臉懵。這時,我就扮演潤滑劑的作用,冷靜的先安慰大娃,我知道你害怕了,沒關係,我會一直陪著你走過去。弟弟不是故意的,他只是玩得太興奮了。

這時,小娃也被我的情緒感染,停下來,不再跑。

等我陪著大娃走到休息區,小娃又沖了起來。

這就是孩子,最普通又最單純的孩子。

看懂了他們各自的需求,就不會急著出手揍孩子了。


偶爾一次的壞脾氣,不必自責,你依然是好媽媽

憤怒和快樂一樣,都是人之常情,再心平氣和的父母,也會有一時衝動的時刻

如果一時沒忍住你打了孩子,怎麼辦?

和自己一個和解:長期的打罵會給孩子造成不好的影響,但是不是一次的傷害就會改變命運的。我們小時候也遭受過父母的打罵,我們現在也依然過得好好的,不是嗎?

真誠地道歉:等到自己心態平和的時候,真誠地和孩子解釋一下你剛才的表現,鄭重地說一聲對不起,孩子會諒解你的。

和孩子重新建立聯結:和孩子討論一下為什麼會發脾氣,以後應該做才會比較好,避免之後犯下同樣的錯誤。

我們都在說要做成長型媽媽。世上本就沒有完美的父母,如果你不小心做錯了,不必內疚,在錯誤中成長,逃離惡性循環,纔是最重要的,不是嗎?


至今沒揍過

但是肯定會難過

畢竟武力是最無能的解決方案


看了您的主頁,應該是位二寶媽咪?

我的答案是會!理智上我們家不主張打孩子,實際上也不多。我觀察在我們個人狀態非常不好的時候會發生這樣的事,也就是情緒腦控制了理智腦的時候。

這樣的時候我們更多是吼吧,其本質就是大人和孩子不平等的對話,這樣的時候我們也會有點難過會反省。

難過是人的本能反應,如果我們的認知是:應該和孩子平等相處,擁有獨立人格是成長最重要的事。

如果是這樣的養育認知,是一定難過的,難過之後,一定會反省同樣的事情還可以怎麼處理。

存在主義心理學稱之為:我們主動放棄本能的自由,獲得本質的自由?

我們對自己發脾氣的過程進行了反思,就保持了我們所感覺到的生命的尊嚴和邊界——沒有允許自己像動物一樣僅僅使用本能。

關於發脾氣,昨天寫了一篇記錄上週二沖我6歲兒子發脾氣的日記:

孩子的Big day我卻在沮喪焦慮:爸爸常常高血壓,媽媽定期大姨媽?

mp.weixin.qq.com圖標

人作為從動物進化而來的生物,完全避免發脾氣大概只有高僧大德可以了

所以這不是關鍵,關鍵是反省和善後。


要看你怎麼揍拉,他如果犯錯,你打他幾下屁股,肯定不會難過。

要是他沒有錯,你亂打他,而且是打耳光這種,肯定是難過的,所以一般我不打孩子,罰站訓話講道理為主。

講道理多了,孩子也容易接受。但是講道理的同時不能只有錯和批評,如果孩子做的對了,也要給一個愛的抱抱喲。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