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能靠文藝復興 富國強民

我們為何就不能靠百家爭鳴進步呢?


當時百家爭鳴的出現要與華夏大地上出現的君侯爭霸有關,周王室闇弱,而諸侯割據,大有互相吞併的趨勢,而且最初諸侯何止七家,這就極其的激起競爭,激起諸侯之間的競賽。當諸侯有富國強兵的強烈慾望,而民間懷揣著各種理想,目的,見解的人自然會提出自己的想法,因為此時沒有出現哪家獨大,傾軋的現象,所以百家爭鳴,一較高下。而後秦一統六國,後面的故事自然可想而知。所以百家爭鳴的出現是富國強兵嗎?

百家爭鳴的出現不意味著富國強兵,現在我還沒有通讀中國古代歷史,但是可知的是秦國統一前,百家爭鳴,而社會動亂。新中國成立前,西方文化盛行,國內思想無不思考,此時社會也是動亂。從這兩點看出,當百家爭鳴的出現,也就是思想上開始思考的時候,是當下社會的不穩定。所以是因為百家爭鳴的出現而讓國家富強,還是因為國家動亂而讓百家出現。我認為是後者,而後者的出現正是在向下一個穩定階段過渡,至於這下一個階段是否社會進步,科技發展,實際上也是有待考究的。

曾經讀龍應臺的《野火集》發現幾十年前的臺灣與我國某個時期如此相像,我也一度鬱悶不已,是什麼讓一個國家,不準許他的國人發出自己的聲音?而我讀完《資治通鑒》周紀和秦紀部分,才發現,思想的不統一是多麼的可怕,秦商鞅變法中,更是嚴厲的規定議論法令的人都要換到邊境居住,甚至是殺頭,在這樣的一種嚴厲整頓下,才使秦國走上富強的正軌,而後世不過是沿著這條道路,選用人才。

而現在,目視前方,挺起胸,向前走,因為我看見中國這幾十年來在向好的方向變化,而那些至今看到,聽到都讓人感到心痛的事,我相信未來一定能解決,只不過現在有更重要的事等著在做。

所以我認為,現在不應該復興百家,而應踏踏實實的走中國自己的路,打好基本功,抓經濟讓更過多的人喫飽穿暖用好,抓民生讓更多的人不會因為遇到不公而感到無力,而後抓國防讓人民不會因為外在的威脅而踹踹不安。

簡單一句,哪來那麼多事,每個人各司其事,做好手頭的事,國家,正在向前踢正步呢,提給小日本,提給西方人看呢。


文藝復興時期,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過渡。

百家爭鳴,奴隸制向封建制過渡。

馬克思說什麼來著?重要地不是如何解釋世界而是如何改變世界。

至於中國嗎,數一數鴉片戰爭以後的思想流派,也算百家爭鳴吧。


「百家爭鳴」的同義詞叫作「天下大亂」。

經典是常理,是飯;諸子是歧出,是藥。太平之世,道出於一,就好好喫飯,過安生日子。天下有變,道術將裂,才會求救於藥。若是「百家爭鳴」,那是文明已經病入膏肓,天下大亂,民不聊生的時代。


現在還不夠百家爭鳴嗎?各路五毛,公知,果粉,毛粉,民粹,黃漢,滿遺,綠綠,女拳,歷史發明家,鍵政局,戰忽局……鳴得不要太熱鬧哦!

鑒於建國以來的種種政治、文化政策,某種程度上的「文藝復興」是可以預期的,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中國文化從傳承的角度來說,在當代是存在斷層的,這有點類似於西漢初年的情況,但要說上升到歐洲中世紀的「文藝復興」及戰國時候的「百家爭鳴」還不至於,因為這只是文化傳承上的短時間的斷層,而不是文明傳承的近乎斷絕.

個人淺見!


因為爭論不一定能實現,理論有太多種,但能走的路只有一條,沒有那麼多試錯成本,錯了可能就萬劫不復亡國滅種,所以執政者必須慎重
本答案因涉及敏感問題已被刪除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