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對文學很感興趣,也很想嘗試一下這種寫法,希望能有乾貨,謝謝!


你去看一下三毛和鬱達夫的文章就知道了,意識流的文章其實很少有人看,這種文章通常比較小眾,我上學的時候學了一篇鬱達夫的《秋》,被老師生動的講解忽悠了,看了鬱達夫的文集,然後就真香了,可能是由於學生的生活都是比較枯燥勞累的,所以鬱達夫的書對我來說很治癒,或許我無法理解身邊的人通過看動漫達到治癒的行為,但我一定知道他們獲得治癒的感覺,我就是這麼跟著鬱達夫沒有錢,到處浪,漂泊異鄉,才真正認識到還是《秋》能看看,其他的都太真實。

三毛的愛情故事感人,幸福是一種陪伴,一種安全感,她也一直在外面玩,還去了沙漠烤土豆喫,幾個朋友一起聊天。

所以這就是綜藝,為什麼這麼多人愛看,在沙漠上搭帳篷,炒CP,去山野上幹苦力,故事書有起因高潮結局圍繞主題,綜藝就是走到哪,拍到哪,走到哪,喫到哪。看完之後你知道他們幹什麼了,但這又構不成故事,你只能說XXX和XXX喫了個飯等流水信息,然後告訴你,歲月靜好,或者人生需要挑戰和堅持的字幕,讓你突然醍醐灌頂,但其實你只是在看個綜藝。

所以綜藝為什麼好看,剪輯為什麼厲害,這就是意識流。從意識層面改變你的觀點。

許多人喜歡看運動綜藝,但真正運動的人很少,許多人喜歡收藏點贊,但真正深入學習的人很少。因為這些東西已經從意識層面改變了你的觀點。它們不是和你講道理,它們只是不停的影響你,讓你產生這種意識,能夠get到它們的點。

舉個例子:

小區保安深夜進入女業主家中做這事!!【圖片】【馬賽克】

如果你閑著沒事你是不是就點擊進去看一眼了,看一眼喫不了虧,眼見為實啊,你這麼想著。可是你都這麼想了,別人也會這麼想啊,結果都點進去了,又沒有評論功能,被忽悠之後,還只能受著,點擊瀏覽量就是這麼上去的。

又如:

我爬上山頂,張開嘴,喫了一口雲,沒想到,雲裏竟然還藏了一隻小鯤鵬。鯤之大,一口裝不下,小鯤鵬剛好裝一口。要喫就喫小鯤鵬雲朵小麵包,你值得擁有!

如果你想喫點東西了,看到了這個無聊的廣告,還是能激發你的食慾,它講了什麼不重要,重要的是你餓了。你的腦子告訴你餓了,它分心了。

又如:

人皆言:落花有意,流水無情。但我看到的是:落花無意,流水多情。

引發人常識的思考:如問:螃蟹能喫嗎?你一定想螃蟹一定能喫,所以為什麼還要問呢,所以你就點進去了,告訴你生螃蟹不能喫,有可怕的寄生蟲,所以你知道的不是問題螃蟹能不能喫的問題,而是瞭解了螃蟹身上的寄生蟲,奇怪的知識又+1了。所以打破常識,就能引導意識,這個是意識流的手段。

掌握了以上乾貨,你就能讓讀者一直跟著你的意識走了。


把握好思考的尺度。

在沒有針對性刺激時,你的意識應當是極為散亂但稍偏向某一方面,這是貫穿全文的線索,保持不斷應該是首要的。

在描述過程中盡量少的描寫思考過程,因為大多時候的意識流動並不會刻意。但有些則應該表達出來,多是小事。

例如:當朋友要你還錢時,可以有「什麼時候借的來著?上週日,當時喫酒的錢,他為什麼要我還這麼多?」好吧~_~我懶不想寫。

語言描述只是一方面,必要時可以進行畫面的刻畫,我忘了誰說的了。

如果想要不帶標點,那就注意把握好人物情緒波動。

如果是練筆的話,建議第一人稱起筆。


要寫得細緻、別緻。


感謝邀請,經典的意識流文章,我聽到最多的是《尤利西斯》,然後我將這部書買回來了,至今沒有讀明白,或許是我的文學素養還不夠。

寫文章這件事情,是依靠輸入,輸入有兩種,現實生活的體會輸入,與閱讀的輸入。

你想寫意識流的文章,你該瞭解什麼是意識流,瞭解意識流的發展史,然後去讀幾本意識流小說,你甚至可以去幾部意識電影,去看看這些,進行分析,我認為意識流只是一種文章的結構,它看似天馬行空,沒有什麼結構,但是它一定是在圍繞著一個主題進行的,你在觀看這些意識流小說和電影的時候,先要學習的是他們的技巧,因為技巧是很容易掌控的,然後再進行深層次的其他學習


一丶心理放鬆體驗訓練。徹底放鬆自我、放任自我,排除一切既有思想束縛,排除一切後到的外部幹擾,排除一切急於分析判斷的習慣,讓意識、情緒肆無忌憚地泛濫,魚龍混雜地湧動,泥沙俱下地流淌,發現自我,發現真我,認識真我,把握真我。

二丶適時定格,真實記錄。抓取瞬間截面"拍照″,回憶一段時間內的意識、心緒流動的真實。不做任何人為改變,不做任何取捨分析,不做任何邏輯梳理和順序調整,只記錄下當時最自然的真我真相。

三丶如此反覆放鬆體驗訓練,方可理解意識流,寫好意識流。


意識流的技術性難度極大,隨之而來的卻是可讀性極差

意識流得主要特點一般有 過度描繪的細節 縱深的心理描寫和不按邏輯進行的劇情,感覺彷彿是筆在隨著作者的思維四處跳躍。用的好的話可以高度提升文章逼格,用不好的話只會勸退讀者。其首要的是作品的實驗性 如果感興趣可以看看伍爾夫 喬伊斯 普魯斯特的作品

伍爾夫的海浪我看了三次還是不大懂。意識流的作品大部分極其晦澀,有的甚至根本沒打算讓你看懂

有相當一部分動漫等作品也採用了大量意識流手法(如《新世紀福音戰士》和《玲音》)

順便夾帶個私貨 我自己也嘗試過意識流的作品 在我的專欄裏 《臻鏡》說實話寫的不大行。。。有興趣的話可以看看,避免以後寫成那樣


寫好意識流文章最首要的一點就是你不能有寫意識流文章的意識。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