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简单,因为阿加莎克里斯蒂是真正的热爱推理小说,她除了波洛系列,还有马普尔小姐系列和名垂青史的《无人生还》(而且阿婆的推理小说几乎囊括了所有的手法,还创造了很多风格)

相比之下柯南道尔就逊色很多,柯南道尔本人并不是很喜欢推理小说是其中一个很重要原因。柯南道尔一生推崇正统文学,《血字的研究》可以说只是他的业务爱好所创作的「杂文」,可惜事与愿违,无心插柳柳成荫(所以在《最后一案》中写死福尔摩斯,甚至被福尔摩斯迷寄刀片,当然最后柯南道尔选择了「真香」)柯南道尔本人可能都没有意料到福尔摩斯的走红,而且之后成为推理小说乃至侦探的标志性人物。

这应该就是阿加莎比波洛出名,福尔摩斯比柯南道尔出名的原因吧。一个是热爱,一个是爱好


因为波洛是推理小说中的侦探,福尔摩斯是侦探小说中的侦探


《福尔摩斯探案集》所展现的是柯南道尔高超的角色刻画技巧,在情节和案件本身上的著墨都是为了塑造好福尔摩斯这一个侦探角色。

当你回想起《福尔摩斯探案集》的时候,你可能对案件,诡计,情节没啥深刻印象,因为柯南道尔并没有用心让这一部分成为主体。但是你会记得那个高傲智慧的侦探,以至于叼著烟斗,戴著猎鹿帽的福尔摩斯剪影已经化为了侦探的符号在世界上广为流传,深入人心。

而对于波洛的系列小说而言,我们从中看到的除了那个聪明和蔼的胖子绅士(没有黑菠萝的意思嗷),还有曲折的情节,富有情感而立场分明的案件参与者,耐人寻味的动机,巧妙的作案手法等等。这些作者别出心裁的设计和写法并非只服务于赫尔克里波洛,而是为了让每一部小说都成为一个完整生动的故事。

阿婆在侦探小说创作上对于完成度的高度追求使得她的故事的成功大于波洛的成功。

两位作家在写小说的时候就是按照不同的笔法来创作的,因此自然会有如题所述的现象。

其实还可能因为阿婆还创作了马普尔小姐系列和像《无人生还》《捕鼠器》这样的故事,而对于柯南道尔,除了《福尔摩斯探案集》人们很难再想到其他的作品了。

题外话,如果在阿加莎克里斯蒂和波洛中加入《东方快车谋杀案》的话,名气排名应该是:

《东方快车谋杀案》≥阿加莎克里斯蒂>波洛

而在柯南道尔和福尔摩斯中加入《四签名》的话,那排名应该是:

福尔摩斯>柯南道尔>《四签名》


因为阿加莎克里斯蒂笔下还有个简·马普尔啊。

这是玩笑话。因为写作风格。我先问一个问题。你和朋友聊一个你不认识的人(比如某个明星)的八卦的时候记住的是谁?据我的感觉。绝大多数人记住的是你的朋友。而不是被八卦的对象

我读《福尔摩斯探案集》我两天从头看到尾。我看《ABC杀人案》是硬逼著自己啃下去的。我不知道是不是女性作家的通病。我看过五个女性推理小说家的长篇作品。只有午晔的感觉还不错。阿加莎·克里斯蒂(《ABC杀人案》)、女爵(《九曲丧钟》)、水天一色、JK罗琳(《布谷鸟的呼唤》)这些中外至少叫得上号的作家都喜欢扯闲篇。当你在思考案件的时候他们开始说八卦。嫌疑人动辄上两位数。但其中75%连决赛圈都进不去早早被排除嫌疑了。仔细想想你记得住这些人的内容全是八卦。女性作家就喜欢把笔墨放在人情世故上。她们笔下的侦探比较喜欢跟你分析动机。那你记住的会是谁?就是一开始那个问题。你记住的是和你聊八卦的人,也就是阿婆等作家,而不是八卦的内容。

而以柯南道尔、埃勒里·奎因为代表的男性作家的作品,他们会不停地跟你强调当下的案子。这个案子犯案有什么难点?这个案子从哪个角度分析是怎么样的。那你记住的就是故事的主角。


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


看过克里斯蒂女士的书么?

看过一定明白

她写的是推理小说

福尔摩斯系列,是超级英雄文学


福尔摩斯的形象比较贴近中二。你看有人写歌唱波罗和老处女的么?


可能性别占了一定因素,其次就是两者写作风格不同。柯南道尔笔下的福尔摩斯是个天才,他刻画的是一个神探。阿加莎对人物的洞察更一针见血,是在描摹活生生的人。在我心中,没有高下之分。


东方初露曙色,有的人已经在路上了,为了踏遍青山,为了心中的的理想。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每一个为梦想奋斗的日子,都值得醒来。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