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入水狀態

二,三分之二入水狀態

三,半入水狀態

四,三分之一入水狀態

如果需要確切的形狀,就用法棍形狀的圓頭長柱體為模型,類似潛艇。

另問,模型本身質量對速度的影響大嗎


船體阻力主要有兩部分,一個水的流體阻力,一個興波阻力。前者取決於水下部分形狀和迎水面積,後者由水線面形狀和大小決定。

形狀題主不care,暫且不管。

單就題主的問題,唯速度的話,在你能接受的「船」的定義下,水下部分越小,總體而言速度就越快。追求速度到極致,就是飛機——完全離開水面。

然而阿基米德告訴我們,你想要得到多少浮力,就得排開多少水。所以呢,要實現以上目的,我們不得不藉助流體力學來替代浮力來對抗重力。

初級選手是水翼船,靠水下的「翼」抬升船體,無論水下部分還是水線面,都可以做到很小。當然這玩意設計和控制的技術含量都挺高。

還有「大力出奇蹟」的氣墊船,速度可以更進一步……缺點是不少功率都消耗在托起船體上了。

如果你不那麼糾結定義的話,還有更快的——地效飛行器。這玩意算海軍,一般都是在水上跑,但是形態上,已經跟飛機差別不太大了。這東西是快,但是也只有快了……

打住,再往上抬就真是飛機了……


當然是阻力最低的速度最快。

水下有兩種阻力:粘滯阻力和壓差阻力

要降低粘滯阻力,就要求濕表面積最小,如果是全入水,同等體積下表面積最小的就是球體。

要降低壓差阻力,球形就不行了,因為會在前部形成高壓區,在後部形成低壓區。最好的是尖頭尖尾的梭型。但是梭型又增加了濕表面積,權衡之下,還是圓頭尖尾的拉長水滴形為最優解。

對,就是現代潛艇!

部分入水的話,又會增加一個興波阻力。物體前進時會推起波浪,物體使前後產生了水位差,也就產生了水壓差。要降低這種阻力就要避免把水向前推動,應該把水向兩側推開。那麼前部最好的形狀就是尖利的刀鋒形狀。

對,就是軍艦。

但是刀鋒形狀船首的水下部分濕表面積又大了,阻力增加,那麼就把水線以下的部位做成球形過度,然後向前突出,提前向兩側排水。

對,就是球鼻艏!

高速船型的話,就可以利用速度讓船體抬升,盡量減小船體在水中的正面投影,同時減少濕表面積,這時候帶有仰角的平板型最好,但平板壓差阻力大,指向性差難以駕馭,於是就採用了帶有仰角的淺V型。

對,就是快艇!

你看,所有的最優解都已經廣泛普及成熟利用了,直接借鑒就好了要啥自行車?現成的東西不香嗎?


據我所知,不是標準的流線體。水下如果單純比速度,和空氣中是不一樣的。空氣的主要阻力源是風阻,正比與截面積的風阻。所以,流線型是唯一選擇。而水中,相當大的一部分阻力源是粘滯力。特別是速度高了以後的渦流阻力。所以,目前,人類知道的最好的在水中降低阻力的方法是空氣泡。速度能提高很多,但唯一的缺點就是雜訊大,所以你在潛艇上看不到。哈哈。

漂浮態的物體,最好的方式是飛翼,常見的就是雙體船結構,下面有飛翼,高速啟動後,飛翼升力最大程度的把船抬離水面,這個我記得前幾年香港那邊還有這樣的渡輪。速度挺快的,比衝鋒艇塊。

質量影響的是加速度,跟速度沒有必然聯繫,只是達到最大速度的早晚問題。

再有,人類早前研究水下提速,在沒有空氣泡之前,有兩種,一種是保持流線體,外表面塗潤滑劑,比如魚油,但是不經濟。後來根據鯊魚的皮膚髮明了溝槽板,但最快的還得是空氣泡。


這個東西,可以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物體受力:4種。

浮力:鉛直向上,與入水體積成正比;

重力:鉛直向下,恆定。

推力:按題主說是固定的。如果題主想要某一個方向的運動速度,考慮將推力分解,分解出一個鉛直力,一個沿運動方向的力。由於完全沉水前,浮力在變化,該分立應該是一個關於入水體積的函數。

前三種力,可以簡單計算算出來。

那麼,第四種力,就很坑人了,題主可知想一下,自己提出了多麼難的問題。

首先看流體是什麼流體。題主說了,是水。水是牛頓流體。

第四種力叫摩擦阻力。低速狀態下,非管道流動。那麼,流體阻力:

當合力為0時,物體在水中運動速率最大;

如果指定運動方向,完全入水後需要阻止鉛直運動。如有鉛直運動的加減速不同,結果也不同,這裡就有些扯淡。

運動方向分力也為0時,運動速度最大。

按作用時間,求積分,這道題很坑


要麼入水越少越好, 要麼全入水.

部分入水的時候會有興波阻力, 所以同樣推力的潛艇在完全下潛時反而速度更快.

但是同樣在部分浮起的時候, 因為水的粘滯力遠大於空氣(幾乎沒有). 所以有些高速艇還會有一個前翼讓艇身在高速的時候吃水更淺.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