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之間的衝突,沒有一刀切的解決方法。需要根據孩子的氣質、性格特點和當下的情況做調整。具體怎麼做?我花了5個小時6千多字寫了這個回答,希望可以給你一些參考。

先列一下大綱:

  1. 孩子們為什麼容易爆發「社交衝突」?
  2. 瞭解孩子衝突的三種類型
  3. 引導孩子之間的衝突,父母的四個基本原則
  4. 如何防範於未然,多渠道培養有社會能力的孩子

一、低齡孩子為什麼容易爆發「社交衝突」?

  • 原因一:孩子是「自我中心主義」,他並不理解對方的行為動機

著名的教育學家皮亞傑曾經做過一個三山實驗:[1]

桌子上放了三個顏色和山頂都不同的模擬小山丘,桌子的對面放著一個布娃娃。

實驗發現,孩子不能說出從布娃娃的角度看到的離布娃娃最近的那座山,而認為離自己最近的山就是離布娃娃最近的山。

皮亞傑的「三山實驗」

「三山」問題指出:2-7歲的孩子的孩子,屬於「前運算階段」,此時他是以自我為中心的,他並不能很好的理解對方的行為和動機。

這個階段的孩子眼裡只看到自己,不能同理他人。「小明是我的好朋友,但是他玩了我想要玩的小車,那麼他就不再是我的好朋友了」。

這句話可以說是孩子「自我中心主義」的最好詮釋了,也是許多社交衝突的根源。

如果我們叫外賣,外賣員把食物的湯汁倒出來了一些。我們可能心裡會有些不快,但是有些人並不會去平臺投訴。這類人一是覺得外賣員工作辛苦,不去追究,算了。

還有一個原因是潛意識裡我們也希望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煩,比如說前段時間新聞報道頻發的投訴後平臺扣除獎金導致外賣員報復行為(沒有任何歧視的意思)。

每一個人都是一樣的,生活不易、壓力特別大的時候,一個突發的事件可能會成為最後一根稻草。

我們之所以可以做出更加理智、深思熟慮後的決定,是因為我們是個思想成熟的成年人,我們可以預知事情的後果,並且提前做出預判,避免陷入衝突。

而低齡的孩子,認知還達不到,行為上做不到這一點,這也是他們經常出現社交衝突的一個客觀原因。

  • 原因二:教養方式在經歷改變,孩子缺乏一定的社交經驗

隨著時代和文化的變化,現在越來越多的家庭是獨生子女。

我們生活在商品房裡,相比起以前生活在大院子裏成長起來的80後小孩,現在的學齡前兒童或多或少都缺乏一定和同齡孩子玩耍的社交經驗。

以前是一個家長管幾個孩子,現在是幾個家長照看一個小孩。現在的孩子更容易得到滿足,他們不需要經歷自主爭取和社交的過程,就可以輕易獲取自己想要的東西。

當去到幼兒園的時候,沒有了「親友團」的幫助,他們需要更多的機會去鍛煉獲取社交的能力,才幫助他們具備更好的生活下去的技能。

  • 原因三:大腦發展尚未成熟,自控力和解決能力不足

孩子的行為和大腦的發育是息息相關,大腦情緒發展當中的「杏仁核」發展比較早,「杏仁核」支配著孩子對外界情緒的本能反應。

比如說孩子想要一個玩具,他可能會直接搶過來,而被搶的孩子可能會直接呼一巴掌過去,他們是本能地發出情緒反應,做出帶有「攻擊性」的行為。

孩子們甚至都還沒有來得及經過大腦的思考,我們就看到孩子們動手了,衝突升級了。

孩子思考、計劃、思維、執行力、自我控制這些「解決衝突」所需要的能力,是由大腦「前額葉」控制的,這一區域的發展相當晚熟。孩子從2~3歲的時候開始發展,6歲達到頂峯,直到25歲才全部發展完成。

這也解釋了為什麼我們和孩子講了千百遍道理,但是經常打人的孩子仍然做不到「不動手」,而經常被打的孩子做不到「快閃」或者「反擊」的原因。

道理我都懂,但是孩子大腦還沒發育好,「臣妾就是做不到啊!」

二、孩子社交衝突的三種類型

孩子之間的交往,多多少少總會有一些磕碰。但是孩子的氣質類型不同,在衝突過程中優勢、劣勢各不相同,他們對待衝突和反應的模式是不同的,因此我們的處理方式也沒有辦法做到一刀切,而是要根據不同的場景不同氣質的孩子,做出不同的引導。

總體來說衝突分為三種類型:

  • 第1種:身體攻擊

身體的直接攻擊在孩子身上是最常見的,比如推、踢、抓、打別人或者摔其他孩子的玩具。

  • 第2種:語言攻擊

--「照我說的做,不然就不跟你做朋友了!」

--「你真是個小氣鬼!」

威脅、辱罵等這些都是屬於語言攻擊的表現的方式,語言的攻擊也會伴隨著身體的攻擊。

當孩子的智能發展的越來越好,他們可能會只用語言,所謂的動口不動手,這其實是孩子自制能力再增強。

  • 第3種:關係攻擊

--「別跟他玩,他是個笨蛋!」

--「這是我們的領地,你不能進來!」

這種比較容易出現在幼兒園大班和小學低年齡段,他們喜歡扎堆,可能會用排擠的方式破壞同步的關係。

三、引導孩子之間的衝突,父母的四個基本原則

無論是哪一種類型的衝突,都沒有一刀切的標準答案,因為每個孩子的情況是不一樣的 。我總結了4個原則方法,可以根據當下的情況做參考:

  • 鼓勵孩子說出自己的想法,明確問題所在

當孩子被打了(身體攻擊),或者感覺被侵犯了(語言攻擊和關係關係攻擊),首先一定要鼓勵給孩子大聲說出自己的想法:不要打我!這樣是不對的!你再欺負我,我會打回去的!

語言是有力量的,一個勇於表達自己的孩子,可以讓別人感受到一種氣場和震懾。「柿子挑軟的捏」,氣場會成為保護自己的一個有力武器。

同時,我們需要搞清楚孩子對問題的看法所在。

比如說我曾經觀課時看過一個孩子,在上體適能課程的時候一個遊戲沒有做成功,他想再嘗試卻又擔心自己做不好。就在猶豫的時候其他孩子來玩了,他就推了其他來玩的孩子。

推人、打人是不對的,是需要被制止的。但是僅僅制止攻擊性的行為,是不能深層解決問題的。其實孩子的問題所在是「我還沒準備好,我想再挑戰一次」,而老師認為孩子在打人。

成人不先弄明白孩子認為的問題是什麼,就會出現權力之爭,孩子的問題就永遠得不到真正的解決。

同樣的,在二胎家庭中,孩子認為他已經分享他的玩具足夠長的時間了,現在只是想把玩具要回來。

而我們卻認為問題的核心是搶玩具,依然想一門心思的給孩子上「分享是美德,大的要讓小的」思想品德課。

那麼大家對問題所在的看法是南轅北轍的,自然也不會取得好的效果,孩子也會抗拒尋找解決問題的方式方法。

  • 讓孩子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感受、處境

在我孩子1歲半的時候,他特別喜歡在小區裏玩滑滑梯。有一個高高的螺旋形的滑梯,孩子很喜歡,但是每次在高處滑下來之前又有點害怕,總是要在上面猶豫很久,纔敢自己滑下來。

有一個週末,玩滑梯的孩子有點多。孩子又站在滑梯的頂端猶豫,他的身後有一個3、4歲左右的大哥哥在排隊,有點不耐煩了,就推了孩子一把:「快點!我等不及啦!」

孩子一個踉蹌,一把抓住了扶手,沒有摔倒但是被嚇了一跳,馬上眼淚在眼眶裡打轉。因為滑梯有點高,為了避免出現安全事故,我趕緊過去。「寶寶,這個滑梯高,你有點不敢滑下去是嗎?」 (理解孩子的感受)

孩子點點頭,「嗯嗯,媽媽知道你有點怕。你看後面的哥哥也很想玩滑滑梯,他等了很久了。如果他往前沖,你可能會摔倒的。」(幫助孩子理解別人的感受和自己現在面臨的處境)

「你是想媽媽扶著你滑下來,還是先讓哥哥滑呢?」(給予一個選擇)

孩子說:媽媽扶,媽媽扶。於是我就牽著孩子的手,滑下來了。

這樣類型的衝突有很多,其實孩子之間的社交衝突也不是一件壞事。

在孩子和別人社交的過程中,適當的衝突會讓他們逐漸明白:世界並不是隻有他自己,而是有很多人,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想法。

解決和適應衝突的過程,就是孩子逐漸去「自我中心化」的過程。

他會瞭解到如果我們要和別人交朋友,在這個社羣裏愉快的生活,那麼我們就要控制自己的言行,同時適當的接納別人的想法和意見。

正如皮亞傑所說:

一般的同伴交往和具體的同伴衝突,是兒童發展社會視角轉換能力的必要條件,是使兒童擺脫自我中心的前提。

去「自我中心化」的過程,可能會需要經歷一個漫長的過程,就是孩子需要慢慢才懂得如何共情和同理他人。

在這個過程中,如果父母可以在陪伴在孩子的身邊,說出他人的感受、以及現在自己可能面臨的處境,都會幫助孩子作出更理智的判斷,而不是隻想著自己。

就像當孩子站在高高的滑梯上時,他心裡只想的是「高,我不敢滑」,但是卻沒有看到自己的行為會給他人帶來的影響,以及自己可能會處於被推倒的一種處境裏。

我們用語言表達出來,就可以幫助孩子更好的意識到這一點,幫助他做出更好的運動計劃。

  • 需要的是孩子去解決問題,而不是大人

曾經我看過知乎上一個關於孩子之間的衝突的問題,其中一個高贊的回答是描述了「孩子被別的孩子打了,家長勸孩子打回去,後來演變成兩個家長大打出手」的故事。

在自己的孩子被欺負的時候,每個家長都是按耐不住的。自己大打出手,幫孩子出氣,自己是覺得爽快了,但是並不能幫助孩子思考下次如何解決衝突,甚至一些低齡的孩子可能會產生害怕、恐懼的心理。

成人的大打出手,還可能會出現對方家長轉過來打自己孩子的問題,這些都是細思極恐的,所以本人並不建議這麼做。那麼我們可以怎麼辦?

a.打回去?

教孩子打回去,「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這聽起來很公平,也沒什麼毛病,但是仍然會存在幾個問題:

1.容易變成煽風點火,把問題擴大化。

如果不是成人在旁教孩子「打回去」,就不會演變成大人之間的戰爭。這種戰爭得不償失,成人情緒的失控,帶來的風險是難以預估的,就像一團火,燒起來了就控制不了。

2.「打回去」容易讓孩子誤認為這是解決衝突的正確方式。

如果鼓勵孩子被打了之後就打回去,孩子也可能會覺得打人是解決衝突的最好的方式。但對孩子來說,他很難分辨什麼情況下用打回去的方式,什麼情況下不該用。

如果孩子未來遇到比自己強大的對手,孩子如何處理?還是「打回去」嗎?就像 @Eleven豐收媽媽 說的,「小白兔遇上大老虎,乖乖避開纔是聰明的做法。」

多子女的家庭,面對自己的兄弟姐妹的發生衝突時,被教育「打回去」的孩子,也可能會用這樣的方式解決兄弟姐妹的衝突。

b.不還手?

如果孩子不懂得反抗,那他是不是會越來越自卑,越來越不知道保護自己呢?

我在一線做了快10年的老師,接觸過很多各種各樣0~6歲的孩子,發現一件有意思的事情。

經常是A孩子打了B孩子,但是B孩子並沒有覺得委屈、難過和憤怒,而且還是會主動的去找A玩(低齡孩子找比自己年長的孩子玩,這種現象更常見)。

如果孩子並沒有感覺自己被欺負了,沒有任何負面消極的情緒,那麼我們就更沒有必要去引導孩子,讓他們覺得自己被欺負了。

孩子和孩子之間有他們相處的模式,他們友誼的發展是很自然天真的。社交也是在這個過程當中自自然然被建立起來,如果我們過度地干涉,就會影響孩子,也成為他們社交的阻礙。

c.如果孩子真的被欺負了

如果孩子真的被欺負了,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讓孩子感覺到我們在背後是永遠支持他的。

適當的閃躲、義正言辭的指出對方不對、尋找父母和老師的幫助....這些都是可以教給孩子的方法。

無論任何時候,我們要做孩子背後的強大力量和精神堡壘。很多小學和初中的孩子,在學校被欺負了不敢回來告訴父母,很大的原因是因為小的時候,孩子回來「告狀」,得到的是父母的責備。

  • 開放性的思維,重點在過程而非具體結論

在孩子們的衝突結束之後,我們可以和孩子回溯衝突的過程,引導孩子下次遇到這樣的衝突時應該如何解決。

我們應該讓孩子們去思考,而不是給予孩子一個方案,告訴孩子應該做什麼,或者不應該做什麼。

我們可以問問孩子,引出孩子對這件事情的看法。讓孩子思考,是什麼導致了衝突的發生?孩子的感覺是什麼?其他人對這種情況有什麼樣的感覺?

對於下次遇到這樣的問題,他又會怎麼想?有什麼方法可以讓想法可以更好地落地?

我們用一種開放性的一種思維去引導孩子,把重點放在了過程而不是討論某一個具體的結論。

用這樣開放性的思維,你會發現:孩子真的可以想出非常多的解決辦法!他們會有超乎我們想像的解決方案。

如此,我們教給孩子的是一種幫助他們處理人際關係的思考方式。他們也會對自己更有信心,明白自己的決定,清楚自己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

防範於未然,多渠道培養有社會能力的孩子

  • 培養孩子說「不」的能力,讓孩子堅定做自己。

懦弱的孩子,更容易被欺負。如果我們想讓孩子成為一個獨立、有想法、不容易被欺負的人,在和孩子相處的過程中,我們就應當支持孩子做自己,讓他們成為一個有意志力的人。

我們要時刻注意:不要讓自己的意志力取代孩子的意志力。

比如,當我們和孩子說:寶寶,你今天想穿褲子還是裙子呢?孩子說:穿裙子吧!然後你又說:今天好像起風了,我們還是穿褲子吧!

當孩子在喫蘋果,他喫了幾口,說:我不喫了,我飽了。然後你又說:啊,這個蘋果看起來多好喫啊!聞起來多香啊!不信你再喫幾口看看......

久而久之,孩子就不會再堅持,慢慢的他的意志力就被磨滅了。我為什麼要有自己的意見呢?說了也沒用,你來決定就好了。

教育的悲哀是我們在平時生活中,就剪去了孩子意志力的翅膀,卻說孩子不會飛翔。

我們希望孩子成人,卻又不許他們成長。

一個不懂得說「不」的孩子,在未來成長的道路上,他會活的很辛苦。這種社會能力如果在小的時候就失去了,未來需要花很多的能量才能重新獲取。

  • 良好的親子關係是基石

親子之間良好的依戀關係,是孩子向外探索、勇敢解決社交衝突的內在堡壘。

親子關係是我們每個人來到世間的第一個人際關係,它對我們每個人的心身健康都是十分重要的。

只有親子關係處理的好,孩子以後朋友間的關係、師生關係、職場關係、親密關係才能處理得更好。

這些社會的關係都與原生家庭的關係息息相關、密不可分。

親子關係是孩子品格的養成、與人交往模式的建立,都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想要有良好的親子關係,就需要有良好的親子溝通和陪伴。

陪孩子閱讀一本書、放下我們的繁忙的手機、多多傾聽孩子內心的想法、給予及時的幫助、不錯過孩子成長重要的里程碑事件......這些都是良好的親子溝通和陪伴我們可以做的。

  • 角色扮演,提前演練

對於一些孩子難以克服的問題,我們需要看到孩子的焦慮,陪伴孩子一起循序漸進地渡過。角色扮演是一個很好的方法。

比如,我的孩子每次滑滑梯有點怕高,站在滑梯的最高處會猶豫不決。每次後面有人排隊時,總有一些孩子會推他,容易爆發衝突。

後來我們就在家反覆玩了好幾次「佩奇滑滑梯」的樂高遊戲。我們用樂高搭建了一個「遊樂場」,扮演佩奇不敢滑,後面許多的樂高小玩偶在排隊的遊戲。孩子每次都玩得不亦樂乎,慢慢的他會滑梯也不再害怕了。

而對於會被經常搶玩具的孩子,我們也可以通過角色扮演的方式,和孩子示範如果東西被搶了,應該如何義正言辭的發出自己的聲音。

「這是我的!還給我!」

孩子會在一次一次的扮演中學習如何用正確的方式捍衛自己的權利,並且他們會在扮演中,療愈那個曾經受傷的自己。

  • 氣質教育,是培養社交能力的一把鑰匙

氣質,是一種無形的力量,它道不清說不明,但是它確實會影響孩子的行為模式。

在19世紀70年代,美國心理學家和精神病學家託馬斯(A. Thomas)和兒童心理學家切斯(S.Chese)總結提出了九個維度來判斷孩子不同的氣質類型。面對不同孩子的氣質類型,我們鼓勵他們社交的方式也會有所不同。

比如說,活動水平高的孩子,經常坐不住,性子也比較急,和人相處時就容易「動手」,這時我們就要看到孩子的能量,安排可以發泄孩子精力的一些遊戲活動滿足他的需求。

我們也要多鼓勵孩子觀察別人,成人說出其他人的想法,可以讓孩子瞭解到他人與自己的不同,思考自己的行為對他人造成的影響。

對於趨避性低,容易害羞退縮的孩子,我們則需要敏銳的觀察孩子的需求和內心的想法,鼓勵孩子多多表達,並且要多陪伴在孩子的身邊,循序漸進的幫助孩子自主解決問題。

如果想了解氣質類型的分類,也可以查看這篇文章,有更詳細的說明解釋:

幼兒園小孩子要不要參加各種興趣班??

www.zhihu.com圖標

總之,學會保護自己,是我們一生當中都需要學習的課題

其實孩子之間的衝突,玩著玩著突然之間翻臉了,都屬於人之常情,家長沒有必要過分焦慮。

一味的焦慮或者指責,給孩子做錯誤的引導,其實並不能夠幫助孩子,只會讓事情越來越糟。作為家長和教育工作者,我們應該要有成長型的開放思維,引導孩子自主思考,而不是給予孩子一個固定的答案。

每一個階段,我們都會遇見與他人的衝突,而對與孩子來說,解決衝突其實就是了解自己、瞭解他人、瞭解社會是如何運轉的過程。

廣告區放幾本我喜歡的書吧:

【包郵】蒙臺梭利早教全書 5冊 孩子童年的祕密京東¥ 108.00去購買?

如何說孩子才會聽,怎麼聽孩子才肯說(全新修訂版)¥ 22.70起2

包郵現貨 蒙臺梭利早教系列全書 精裝全6冊蒙氏教育書京東¥ 72.40去購買?

歡迎關注我 @玫瑤老師

如果覺得回答對你有幫助,點個贊可以鼓勵我多多輸出呀~~

@知乎親子

參考

  1. ^伯克利離生髮展心理學(第4版)


無論哪種選擇,核心要把握的是:

不能慫,不是我怕你、我逃跑;而是你不對,我理直氣壯,是我拒絕你、放棄你。

大豐收5歲,中班

我兒子屬於比較大條的,活潑好動,但不太會察言觀色。

如果遇到比他高、比他大的孩子打他,他可能瞬間有點懵,不一定會還手,憋屈著,那我就會更多安慰,抱緊,擦眼淚,直到平靜一點,我再問他來龍去脈。不會責怪。

小白兔遇到大獅子,不還手是聰明的表現。

  • 但我會讓他下次,注意這樣的小朋友可以提前避開點,提高社交中的「敏銳度」。
  • 有些時候,一些愛衝撞、霸道、有攻擊傾向的孩子,其實可以提前預防。
  • 有些小孩就很機靈,嗅到危險的味道,就會提前離遠點。
  • 我會教孩子辨識這樣的「信號」,提前「拒絕」這樣的危險性,是我們離開,而不是逃跑,這一點很重要。

但大部分時候,幼兒園階段,孩子遇到的都不是「大獅子」,而是「危險的同類」。

工作關係,接觸很多父母也會和我討論老生常談的話題:

「要不要教孩子打回去?「

我發現,一直在糾結這個問題的父母,一定不是「會教還手「的父母,否則,就不會問這個問題了。會問這個問題的父母,內心很糾結啊:

  • 好想憤怒反擊VS又覺得反擊不對;
  • 好生氣VS又怕打不過;
  • 好委屈VS又怕受更大報復;
  • 好想文明溝通 VS 又發現總被不文明對待……

到底我們要如何應對「被傷害」?

每次面臨這個問題,包括在我兒子身上應用,發現了終極答案其實是:

不向「受害者身份「認同,而去找到更舒適的「心理社交地位」。

什麼是「受害者身份」?就是無論你是否還手,你都覺得自己「無法拒絕傷害」。

  • 覺得自己處在且總是處在「被傷害「的地位。
  • 唯一能讓你「免於傷害」的辦法就是對方不再傷害你。
  • 「受害者」的情緒遙控器,是放在別人手裡的,除非你們不再對我「施害」,我才能好。
  • 對於「我是否受傷害、受了多大傷害、什麼時候能好」這件事,完全是由你們決定的。
  • 我個人沒有評估傷害、否定傷害、拒絕傷害的能力。
  • 因為,和你們相比,我太弱小了,我的反抗太弱小了,他們都不聽我的,不跟我道歉。
  • 我告訴老師,老師有時幫我,有時連我一起訓。
  • 更何況,他們還是不道歉,或者不由衷道歉,還會欺負我。
  • 我總要求他們改變對我的態度和方式,但他們卻總不改。好生氣!好委屈!

那什麼是「心理社交地位」?它不是一種現實地位,「你是班長我就怕你那種「,而是一種「心理上的地位」,總能站在「主動方「尋求權利,能夠拒絕和放棄「不尊重自己的人」。

  • 不容易被欺負的兒童,感到憤怒就大聲反擊,但很快恢復平靜。
  • 不會覺得耿耿於懷,不會覺得自己是受害者,因為已經用某種力量反擊過了。
  • 感到對方打不過,恐懼時,也不會愣頭青還擊,自然是哭泣離他遠一點。
  • 但內心是可以佔在主導地位的,就是:「是你不對,我不跟你玩!」
  • 而不是「你好恐怖,我太弱小,只能我逃跑。」

———是拒絕、放棄別人?還是委屈、逃跑?決定了一個孩子的心理社交地位。


我一般對大豐收和給其他父母的建議,常規的引導是:

1) 大聲表達自己的立場——「你幹嘛?!你打到我了!你要跟我道歉。」

2) 如果對方不主動道歉,且還這樣,我們就要加大氣勢預告自己會反擊——「你已經第二次弄到我了,如果有第三次,我會還手的!還會告訴老師!「

3) 如果對方還是不道歉,甚至變本加厲,我們就可以告訴孩子,「這時候,如果你太生氣了想還擊,哪怕這時候你動手了,媽媽也不會怪你。如果你不想還擊,或者你有點怕,你覺得你打不過他,你不還手,媽媽也不會怪你,你可以去告訴老師,或者可以選擇「離他遠一點」,不跟他玩;默默的離遠一點,或者表達你的拒絕。「

  • 可以要求對方道歉,但不強求,因為要求道歉是我的事,道不道歉是你的事。
  • 我可以決定的是大聲反擊,要求你道歉,如果你不道歉,我就知道,是你不對,我改變不了你,我可以改變我自己的態度,就是離遠一點,表達「拒絕和放棄」,建立讓自己舒適的「心理社交地位」。

4) 是否還手,由孩子自己決定。因為我們充分相信孩子知道「動手是不好的行為「,我們的責任當然是:引導孩子用語言溝通,但再三溝通無用的時候、必要的時候,允許孩子作為一個孩子的本能的還手衝動。因為,

  1. 孩子畢竟是孩子。控制自己的言行固然是教育的方向;
  2. 但孩子的世界,不能因為「氣急了還手「,就被上綱上線;
  3. 否則孩子就會過早成為一個剋制的小大人;
  4. 更可怕的是他用「只能動口,絕不動手」去要求別的孩子;
  5. 那勢必會和「只喜歡動手」的孩子槓上。

這種「欺負與被欺負」的互動模式,纔是我們要警惕的「被欺負」的根源。

其實,通過我的觀察和很多爸爸媽媽告訴我類似的情況,來看,每個孩子都會根據自己的個性、對方是誰,有本能的反應。大人要做無非是:

  • 根據孩子當下的反應,優化他的處理方式。
  • 柔弱一點的,心理上給點力量;
  • 強悍一點的,行為上明確界限,言語上加強引導。

最後,希望我們的孩子都被大人尊重對待,

  • 只有「沒被大人欺負過的孩子「,纔不會被孩子欺負;
  • 只有「沒被大人欺負過的孩子」,纔不會去欺負別的孩子。

祝好,以上,謝謝!

@知乎親子


1

有個我認識的幼兒園的保育阿姨,她說起來班上有一個小男孩是個外國人。

剛來,時間不算太長,大家對他還是比較有距離的,和小朋友的相處也很正常。

有一天孩子午睡,這個小男孩的牀突然就塌了。

小男孩睡得正香,這樣一下他就從牀上睡到地上,整個人都懵了。

他跳起來,下一句話說的是:再有一次,我會殺了你們。

當時保育阿姨和所有小朋友都被他吼懵了。

後來小男孩也沒有哭鬧,但是老師們不停跟他解釋這是意外,沒有人碰他,牀是不小心塌的,他才放棄了追究。

這件事我想了很久,印象極其深刻,畢竟在國內的教育環境,很難遇到有人發出死亡威脅。

我也在想,怎麼教育孩子保護自己這個分寸其實不太容易把握。

畢竟多數時候,孩子不會一來就被打,而是其他孩子用小事不停試探,到已經出手打人了,那扭轉起來就已經很難了。

我小妞昨天晚上又開始講,她被同學玩一個很無奈的遊戲。

小朋友們跑到她身後,拍拍她,她回頭以後,小朋友說:不是我,不是我。

這個遊戲很早就聽到她在玩,且不喜歡,只是這次換了個對我投訴的對象,過去是一個小朋友和她這樣玩,現在又換了一個。

小妞說,她不喜歡這個遊戲,可是小朋友們就是要和她這麼玩,她很苦惱。

我跟她說如果覺得不喜歡,那麼就嚴肅地告訴小朋友們別這樣玩,不要發脾氣,也不要哭鬧,走開就行。

然後讓她自己也別再玩這個遊戲傷害別的小朋友的感情。

假如大家玩這個遊戲玩到讓她受傷了,可以告訴我,我會幫她出面。

孩子現在遇到不喜歡的遊戲會說:對不起,不可以玩這個遊戲,不然我就不和你玩了。

2

孩子們起衝突是常有,重點看大人怎麼應對。

我朋友在把自己女兒放到遊樂場以前,說:不要和任何人動手,就算別人打你,你也不要還手,有事情來和我說。

我當時不太理解,問她,她說,她很擔心自己小孩和別的小孩玩的時候,出手打傷別的小孩,大人在外面看不見的話,孩子被別的家長收拾就不好了。

確實也是這樣,在遊樂場裏,熊小孩有,但不致命,只保護自己孩子的熊家長,纔是真正讓人頭疼的。

被這類熊家長打傷踢傷的孩子時有報道,且都傷勢不輕。

很多時候,小孩都還沒有招惹對方,就已經被打了。

家長指導孩子的時候,先告訴孩子,有任何事情,不要著急著自己解決問題,要找更多的大人來幫自己。

家長在旁邊,可以找家長。

自己在學校,可以找老師。

身處遊樂場等等的場合,盡量找管理的阿姨。

沒有什麼氣是不能忍一時的,記住事情怎麼發生的,是誰欺負自己的,把情景描述清楚,爭取儘可能多的幫助。

對成年人也是如此,能以一己之力抗擊整個不公平的人太少,既然成年人都做不到,那就不要要求孩子這麼做。

讓孩子等父母或老師來解決,對小孩子而言也是一種事實上的保護。

孩子不至於要自己一個人去做選擇,去面對麻煩和險惡。

有一個緩衝期,雙方都平靜下來了,也就不用在激烈的情緒裏處理問題。

重點也是告訴孩子,你只要請父母幫助,父母一定在你身後支持你,絕對能儘力幫你。

3

教會孩子避開衝突,可以說是更一勞永逸的方法。

第一,用換玩具替代搶玩具。

搶和被搶都是傷害孩子心理健康的,那就教會孩子換玩具。

第二,學會識別欺負行為。

多數時候,孩子是識別不了自己被欺負的。

遊樂場裏,一個孩子被別的孩子用海洋球打,父母認為是欺負,但孩子覺得是好玩。

我聽過一次是有個小女孩用夜光棒指著一個小男孩的臉玩,大人覺得這是危險的欺負,萬一戳到眼睛怎麼辦,但孩子覺得這是好玩。

所以要不停告訴孩子,只要自己覺得有一絲疑惑,就一定要提出來,拒絕對方這樣玩。

更重要的是,平時就對孩子溫柔以待,不要讓孩子去忍受父母不公平、父母的怨氣和父母的欺負。

第三,告訴孩子天涯何處無芳草。

每個孩子有不一樣的原生家庭,教養方式不一樣。

我們不要告訴孩子要有很多朋友纔是好孩子,成年人的交流圈也是非常有限的。

要是覺得一個朋友不好玩,不妨多換點朋友試試。

第四,帶孩子讀更多的書。

有時候我們的認知還不足以支撐孩子獨立處理自己的人生。

帶孩子去看書中的主角怎麼處理人際關係,是我常用的方式。

紅房子 性格習慣養成兒童繪本3-6歲京東¥ 24.30去購買?

抄組圖,侵刪哦。

抄的圖,侵刪

我非常喜歡這樣把矛盾直白放在書裏的故事,正視矛盾,給孩子更多的啟發,也是讓孩子明白人際的方式之一。

還有一本。

我不是小紅帽 兒童文學童話故事兒童成長繪本書3-6歲京東¥ 24.30去購買?

繼續抄圖,侵刪啊。

我最擔心的是,孩子不知道什麼是正確的矛盾,什麼是以愛為名的傷害。

這個故事就是告訴孩子,和人發生矛盾衝突,如果結果是好的,那麼這就是正確且應該發生的矛盾。

而所有建立在愛上的傷害,都是伴隨著控制的,那些,全都該拒絕。

4

要在可能發生孩子被打的事情前,提前預警孩子危險。

要是孩子被打,告訴他,快速遠離,記好是誰傷害的他,讓父母出面。

告訴孩子,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做好準備再出手總是更好的選擇。


我之前寫過一篇文章

程序員奶爸:孩子被同學打了心疼!打了同學心煩!怎麼辦是好??

zhuanlan.zhihu.com圖標

轉過來,供題主參考!


孩子從上幼兒園開始,恐怕100%都會遇到和同學發生肢體衝突的情況。我們自己小時候多少也有類似的成長經歷。怎麼處理各種情況,是生活中的一個難題!

我兩年前寫過一篇文章——孩子被打要不要打回去?你教孩子之前要先問自己一個問題。這裡面有我本人對於這個問題從各個角度的分析。簡單總結的話,我個人的觀點是要教會孩子在不同情況下,使用不同的應對方式。

我兒子從2歲多上幼兒園到現在6歲多上一年級,在幼兒園和學校,有被打的時候,也有打人的時候。上面列的那篇文章寫的是宏觀分析,本文就寫一下微觀上,我們家對孩子遇到各種具體情況時的應對方法。

特別說明——這個問題怎麼處理,不存在最好的方式,而是因人而異,因地而異。所以,我的處理方式,僅僅針對我的孩子和他所處的環境,並不適用於所有情況。供大家參考!

2歲天天被打

我兒子是兩歲一個月上的幼兒園,班上全是3歲以下的孩子,師生比1:2。

沒過幾天,他晚上回家給我說,他被同學打了。我問事情經過,大致是有個女同學要搶他玩具,他不給,女同學就打了他一拳,然後就被老師分開了。

後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我兒子被那位女同學打的頻率非常高,幾乎天天都有發生。有時候,我去接他,發現他甚至臉上會掛彩。老師會給我說,今天又被打了。我哈哈一笑,說沒事沒事。我也不問是誰打的。儘管我心裡知道90%又是那位小姑娘。

我接送孩子的時候,常見到那位小姑娘。我可以負責任地說,她絕對是一位攻擊性很強的孩子,稍不如意就會打人,而且並非只打我兒子一個,見誰打誰。但奇怪的是,我兒子在班上卻和她玩得最好!

小姑娘常常拉著我兒子到處玩,倆人玩得高興時,笑聲可以傳到一百米外,但一言不合她就可能給我兒子來一下。

我從來沒有為這位小姑娘打我兒子的事情,主動找老師聊過天。倒是老師主動找我聊過幾回,說他倆平時好的時候特好,不好的時候就會打起來,初期我兒子總被打,後期偶爾也還手,但十幾分鐘之後就又和好了。

兒子被打,我這個當爹的肯定心疼!但為什麼我不把這事當個事兒呢?有以下幾點原因:

  1. 我兒子當時上的幼兒園師生比非常高,達到1:2。所以,老師看得很緊,教室裏也沒有什麼危險物品。再加上兩歲多的孩子,戰鬥力實在有限,最多就是抓破點皮,大傷的概率很低。
  2. 我兒子屬於沒啥攻擊性的孩子,我覺得他應該學習如何跟攻擊性強的孩子共處。現在沒遇到,以後也會遇到的。
  3. 我多次跟他交流過,他對於自己被打,並沒有什麼太多的感覺,多數情況也不疼,並且他還選了這位小姑娘做他在班上最好的朋友。所以,既然他自己都無所謂,我也沒必要大動干戈。

總的來說,我認為這個階段,孩子剛進入集體,應該學習跟各種不同性格的同齡人的社交技能,衝突的原因更多是不成熟的社交手段。我相信老師們能正確引導,孩子們也能逐漸完善對此的認知。

4歲「被打傷」

我兒子4歲時轉入了另外一家幼兒園,這家幼兒園的師生比大約是1:5。

他第一天回來就說,班上有個同學打了他。

我們注意到那位同學體格非常強壯,超過班上其他孩子很多很多。我們雖然認為這個年齡的孩子之間的衝突絕大多數情況仍然處於社交範疇,但這位同學實在過於強壯,客觀上可能已具備打傷人的能力,所以我們第二天找老師反映了一下情況。

老師說,這位同學雖然有一定的攻擊性,但並不屬於那種特別愛打人的孩子,只是常常比較莽撞,比如走路的時候橫衝直撞的,有時會撞到同學,又由於體格過大,所以被撞的同學常會認為自己被欺負了。

我們覺得老師的解釋是OK的,並表示請老師以後關照一點就好。

在後面的時間裡,我兒子時常會說被這位同學打了。客觀地說,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很難準確描述自己的遭遇。所以,我也分不清他究竟是真被打了,還是誤會,或者是他的想像。

我跟他說,面對如此強壯的同學,你要跟他對打是不現實的,建議平時離他遠點,避免和他發生衝突,真被打了,及時找老師來處理。

直到有一天,我發現兒子的頭頂有傷,創口大約1釐米乘4釐米。

我問他是怎麼造成的?他說,是那位同學用木棍敲的。經我詢問,他清楚地說了時間、地點、如何發生的。從創口形狀來看,確實和他描述的木棍粗細吻合。他還說,那位同學說,以後每天都要用木棍敲他的頭3下。

如果這一切屬實,那麼這就不是孩子們之間的小衝突了,說是霸凌也可以。

麻煩的是,他說這事班主任老師給他們處理了,但我問班主任老師,老師說並不知情。

作為家長來說,現在就有三種可能了:

  1. 孩子記錯了,沒有被打,但描述了一個想像的故事;
  2. 孩子記錯了一部分,被打了,但並未告訴老師;
  3. 孩子沒有記錯,老師為了息事寧人,故意說不知情。

由於幼兒園也沒有監控,所以客觀地說,我們無法搞清楚事情的真相了。

但無論如何,我們家長這時不能當做什麼也沒發生。我們第二天去幼兒園找了班主任和園長交涉此事。我並沒有鬧事罵人之類的,但我的態度是嚴肅的。

我非常清楚地表達了,現在這事不能說一定發生了,也不能說一定沒發生,不管怎樣,都希望老師們今後多留意一下我兒子和那位同學之間的交互。

園方表示同意。我們也就作罷。

因為不能確定是不是被同學打傷的,所以我們並未聯絡對方家長。本小節的標題中「被打傷」三個字也打了引號。

後來我兒子在這家幼兒園又呆了半年。再沒有出現過類似情況。回家說被那位同學打了的頻率明顯降低。我覺得應該是老師們的功勞。雖然他偶爾也會說和別的孩子起了衝突,被打了兩下,但經我詢問,我都覺得屬於孩子們交往的正常範疇,沒有再找老師交涉過。

綜上,平時要和孩子多交流,關注孩子有沒有在學校發生不愉快。孩子自己未必會主動說。如果是小衝突,我是覺得無所謂,沒必要小題大做。但若真被打嚴重了,家長還是要趕緊聯繫老師,商議應對方案。

5歲擔心打人

我兒子5歲多的時候上了學前班,師生比大約1:8。

我以前的文章寫過,他因為運動能力很差,所以我一直在帶他去各種體育項目試。進入學前班沒多久,試了柔術和泰拳,他都很喜歡,於是我們決定讓他長期練這兩個項目。

雖然我們的出發點是強身健體,但客觀地說,這兩個項目會大大提升他的「戰鬥力」。儘管他天性並不屬於那種攻擊性很強的孩子,我們仍然很擔心他在學校出手傷人。

在他練了半年之後,我可以非常肯定地說,同齡的、沒有搏擊經驗的、體重不超過他10kg的孩子,若和他真打起來90%堅持不了30秒。我真的是非常擔心他在學校惹是生非,或者僅僅是出於自衛的目的但給人打成大傷!

於是我從他開始學柔術和泰拳時,就非常鄭重地給他強調:

第一,絕對不允許使用泰拳和柔術在學校主動招惹任何人;

第二,如果有人打他,首選是請老師出面處理,如果老師不在,要自衛,一定注意分寸,用泰拳的話,最好只踢對方大腿,不要打臉,用柔術的話,摔倒對方,騎乘上去控制住就可以了,絕對禁止使用降服技。

這兩條,我是隔三差五就跟他囑咐一次,一直到現在也如此。

突然有一天,老師在羣裏說,班上有一些小朋友,主要是男孩子,平時總愛互相打來打去,有的時候會打得比較嚴重,希望家長們在家裡跟孩子強調不能打架,規範孩子們的行為。

老師並沒有說是哪些孩子,這下可把我給嚇壞了,怕老師說的包括我兒子。

於是,我趕緊找老師私聊了一下。幸運的是,老師非常肯定地對我說,我兒子在學校不屬於他說的那批孩子。我心裡一塊石頭才落了地。但我還是跟老師又強調了一下,說我兒子在學泰拳和柔術,我們非常重視約束他不要濫用搏擊技能,如果他在學校打了人,請一定通知我們。

綜上,如果孩子學了搏擊或者孩子本身相對強壯,父母一定要約束孩子的行為,不要惹是生非。

6歲第一次明確的反擊

我兒子6歲多上小學一年級了,師生比超過了1:10。老師不再能夠一直盯著所有的孩子了。每天都會出現教室裏沒有老師,只有孩子們的情況。

男孩子們到了這個年齡真的是很煩人,精力過剩,攻擊性變強,相當一部分變得特別愛打鬧。班上有幾個男孩子,天天都讓老師頭疼。

有一段時間,我發現我兒子幾乎每天都會丟橡皮,就算不丟的時候,橡皮也特別臟。我問他是怎麼回事?他說,班上有個男同學,每天都拿他的橡皮當足球踢,經常踢丟,而且只拿他的。

我說,你沒有說不同意嗎?他說,說了,但那位同學也不聽,就是要拿。

我說,你明天去學校,明確地告訴他,要踢橡皮就踢自己的。如果他還是要拿你的,你就告訴老師,請老師幫忙處理。他說好。

第二天,我兒子放學回家,橡皮還是丟了。

他說,他明確地說了,但那位同學根本不管,硬拿了。當時,老師不在教室,他去找老師,老師來了讓那位男同學歸還橡皮,那位男同學就說找不到了,並未歸還。

我說,那這樣子,明天你去學校,如果他還來,你就堅決保護好你的東西,如果他硬搶,你就也硬搶回來。

不料他面露難色,說道,那位男同學比他高壯,而且是學跆拳道的,恐怕搶不過。萬一打起來,恐怕也打不過。

我說,你這有啥好怕的,你是學柔術的,會摔會地面,沒學過摔法和地面的孩子連第一下都防不了。你明天去直接把他摔倒在地上,壓制他,直到他認輸,別使用降服技即可。

他又說,可是教室的地面是硬的,不像拳館地面是墊子,我把他摔倒,他會不會太疼?

我說,你把他摔下去的時候,手抓著點衣服,讓他輕點落地。

他說好,他去試試。

第三天,我兒子放學回家,我問今天發生了什麼沒有?

他非常興奮地對我說,今天他去到學校,還是被那位同學搶橡皮。他對同學說,我會柔術,你再不還我,我就要硬搶了。

那位同學說,好啊,我用跆拳道,你用柔術,咱倆比試一下。

我兒子上去一個大外刈(一種摔法的名稱)就把對方摔倒了,然後騎乘在他身上,把他壓在地面。對方反抗了一下,見根本無望起身,就放棄了抵抗。

過了一會兒,我兒子見他被壓得難受,就放他起來了。那位男同學起來後說了一句,你真厲害啊!

那天過後,再沒有人來搶過我兒子橡皮。

這是我兒子第一次使用自己學的格鬥技術進行反擊。

綜上,孩子們的世界在極少數時候,道理是講不通的。咱們也是先禮後兵,文明的辦法你不接受,你非要來野蠻的辦法,咱也不怕。

注意,要反擊必須有反擊的實力。具體到我兒子來說,我非常清楚他在拳館打實戰的激烈程度遠遠勝過尋常孩子的打架。倘若他沒有這個實力,我斷然不敢讓他反擊一位體格超過自己的同學。

所以說啊,沒有實力的憤怒毫無意義!

主動打了同學

如上一節所述,男孩子到了6、7歲這個年齡,往往攻擊性逐漸變強,客觀地說,對旁人有一定危險。我兒子雖然不是班上最淘氣那幾位男孩,但相比他小的時候來說,也淘氣了一些。

有一天晚上,我還沒有回家,收到了班上一位女同學的媽媽的微信,說我兒子在學校打了她女兒,雖然老師沒有看見,但是有別的同學目睹了全過程。

我當時腦子裡真的嗡嗡作響!就怕他惹是生非啊,這還惹了一位女同學,而且這位女同學是他在班上最好的朋友,倆人幾乎天天課間休息時都在一起玩。我怎麼也沒想到他會打這位女同學。

我趕緊問了一下細節,尤其問了一下是怎麼打的?我就怕他使用泰拳或者柔術,上去給人臉上一拳,或者踢人一腿,摔人一跤之類的。同學媽媽說,是用衣服抽的。

我那天晚上到家的時候,我兒子已經睡了。我和我媳婦商議了一下,決定第二天早上提前把他叫起來,好好跟他交流一下。我媳婦鄭重囑咐我,千萬不能發火,一定要好好說。

第二天一早,我倆把他叫起來。

我問他,昨天是不是和女同學發生了衝突?

他說,是。

我說,昨天人家媽媽已經聯繫我了,說你打人,你要知道這是很嚴重的問題,所以你現在必須努力回憶,把整件事情的來龍去脈盡量詳細地告訴我。我才能幫你,看怎麼去處理此事。

他顯然被我們這種嚴肅的氣氛嚇到了,後面看起來完全是說的實話。

他說,他和那位女同學在教室裏追著跑(這是他倆常玩的一個玩法),女同學可能跑累了,就跑回自己座位上坐著,說,我不和你鬧了。然後,他跑到女同學旁邊,就用衣服抽了女同學一下。抽完就回了自己座位。

我問,你當時為啥要抽人家啊?他說不出個所以然來。我感覺,他當時可能是還想再和同學玩會兒,但同學不玩了,他一瞬間有點不悅,未經大腦,就動了手。

我問,最近還有和別的同學動手的情況嗎?

他想了想說,前幾天早上到學校,另一位女同學看見他,就對他說了一句——你來打我啊?於是,他上去把那位女同學摔倒在地,但是是特別慢特別輕地摔的。這時,又來了位男同學,說這位女同學太弱了,叫我兒子去打他。於是,他又上去把那位男同學也摔倒在地,摔男同學時沒太保護對方。

我問,你和他倆前面沒發生任何事情,他倆上來就讓你打他們啊?他說,是,早上才剛到學校,啥都還沒發生。

我說,好的,我瞭解了。我給你分析一下:

『你這幾次行為,首先肯定是非常錯誤的!我再三叮囑過你,不可在學校主動招惹同學,尤其是不可使用搏擊技術主動招惹同學。而你這摔了兩次人,用衣服打了同學,這是不符合我們告誡你的注意事項的。』

『第二,你這類行為,如果被學校定性為打架,你知道會是什麼結果嗎?我手裡這一本書是你們學校的校規,我翻給你看,校規上這一頁有明確規定——在學校打架,最輕是請家長,嚴重點會停課,最重是開除。所以,你要清楚,在學校打人是非常嚴重的事情,很可能給我們家庭帶來嚴重的後果。』

『第三,你這次的行為,算是非常幸運,沒有給同學打成大傷。你要明白你的同學們不像你,他們沒學過搏擊,他們不知道被摔倒時怎麼保護自己不受傷。所以,我一再跟你說,除了個別自衛的情況,不要使用搏擊技術。你要知道,一旦真給同學打成大傷,你幾乎肯定會被開除。』

我兒子聽完我說這些,面色十分凝重。

我接著說,『我給你幾個建議:』

『第一,你今天去學校,鄭重地向這幾位同學道歉。表示這都是你的錯!希望得到他們的原諒。』

『第二,以後跟同學們相處,有不同想法可以說,說不通可以換一種說法,但絕對不能動手。絕大多數情況,動手是不必要的。』

『第三,和女同學相處要特別注意。只要是男的和女的發生肢體衝突,幾乎100%是男的的錯。所以,千萬不能跟女同學動手。』

他問,那女同學叫我打她,我怎麼辦呢?

我說,你應該說,我不打女的,然後掉頭便走。

他又問,如果女同學先打了我,我能還手嗎?

我說,不能。男的就不能打女的。如果有女同學打你,一來我估計很難把你打痛,你不如算了,二來如果真把你打痛打傷了,你可以找老師來處理。

……

那天早上,我們的談話持續了約一小時,就日常他會碰到的各種情況都進行了分析。他對於如何在學校應對此類情形有了更清晰的認識。

當天,他跟同學誠懇道歉,我跟同學家長誠懇道歉!此事算是告一段落。

綜上,我兒子可能是進入了男孩子淘氣的階段,也可能是想在學校顯擺一下自己會搏擊技術,所以在學校主動對別的孩子動了手。

主動對別的孩子動手,這在我們家是絕對不允許的。

我們一來要加強他對此事的認識,讓他自己控制好自己;二來,我們加強了日常和他在這方面的溝通,經常詢問他在學校有沒有遇到類似情形,有沒有不知道該如何應對的情況;三來,如果真的犯了錯誤,我們絕不姑息,他去承擔他應承擔的責任,我們去承擔我們應承擔的責任。

總結

日常生活中,我經常聽到有父母教育孩子,被打了要堅決打回去。我個人並不贊成這樣做。同時,我也不贊成什麼事情都忍氣吞聲。我覺得應該分情況處理。

比如我在本文中,將我兒子經歷過的每個幼兒園和學校的師生比都寫了下來。師生比高的時候,老師監控緊密,我們家長自然應該把心放寬點;師生比低的時候,老師不可能都照顧到,我們家長就應該多承擔一些關心和約束孩子的責任。所以,不同的環境自然應該採取不同的應對方法。

一個孩子從出生到成年,實際上絕大部分時間生活在同齡人的集體中,總會遇到發生衝突的情況,總會遇到被打和打人的情況。

我們父母需要做的,是根據孩子的自身特點和孩子的生長環境,明確自家在這一點上的處事方式,並將其教給孩子。

最後,再次強調,本文只是我們家根據我兒子的特點和他的生長環境,做出的我家的選擇,並不適合所有家庭。供大家參考!

=====================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奶爸de自我修養

微信號:DaddyGrowUp

不愛雞湯,只有乾貨!


等待一個孩子長大,我們要做一個麥田裡的守望者,需要偉大的耐心和偉大的信任。用「偉大」這個詞一點都不誇張,做到耐心等待的背後,是父母對自己、對世界、對愛、對人性的無比的相信

比如孩子的社交練習,他初次接觸他人,他會去嘗試各種溝通方式。孩子們語言跟不上的時候,最方便的表達就是動手。

一次他出手打了別人,別人也回手打了他,他們都體會到了對打的滋味;

又一次他沒有還手,體會了被打的滋味;再一次他出手別人沒有還手,他又體會到不同的感覺……在各種嘗試中,孩子學到了如何與人相處,打得過就打,打不過就慫,最好是不打,合作溝通,大家都舒服。這就是自然而然的成長。

可生活中,我們往往打斷和打亂了孩子這樣自然的成長節奏,在第一時間就摻入了成年人的意志

你不能打人!你不能捱打!你必須打回去!你一定不要惹事!等等。

孩子正常的社交試錯學習過程,被家長貼上了各種標籤:我的孩子有攻擊性,我的孩子膽小怯懦,我的孩子沒主意,我的孩子不會交往,我的孩子總是受欺負……

於是,我們看到了各種「問題」孩子:

  • 有的只會打人,甚至莫名奇妙就突然動手;
  • 有的只會被打,被打了也不會叫不會跑,表情木然;
  • 有的真成了受氣包,處處受人排擠;
  • 而有的真成了小霸王,誰也管不了。

這樣的孩子已經忘記了自己的聲音,忘記了自己的感受,忘記了自己到底想幹什麼。「我是個受害者」、「別人都會傷害我」、「世界很危險」、「我很不好很弱小」等等,這樣的信念已經深植在孩子心中。這是誰的聲音?這又是誰的信念呢?

究其原因,就是爸爸媽媽在一開始,在孩子的生命之初,就忘了信任,就忘了等待,忘了孩子生而圓滿,忘了信任孩子會發展出他自己的經驗和策略,靈活應對,過早地幹預和貼標籤。貼標籤的時候就在給孩子下定義、灌輸信念了。

而更深層的原因,是爸爸媽媽自己的心裡,住著一個被斥責為怯懦、卑微、軟弱、無力、沒用、受欺負的小孩,沒有人聽見那個小孩的聲音,沒有人等那個孩子慢慢長大。在看到自己孩子被"打"的那個當下,(注意哦,這個"被打"也是我們給那個行為貼的一個標籤,孩子並不一定這麼認為)爸爸媽媽瞬間被自己的感受和定義帶走,瞬間回到自己內心小孩的感受裏,於是對面的孩子已不再是他自己,而是童年的爸爸媽媽,我們奮力爭取或反抗的,都是我們自己內心小孩的需求,與孩子無關,而孩子自己的情緒感受,想法,訴求始終是孤獨著的……

所以,教育根本上是父母的修行,父母內心有傷,就難免掉入自己的"坑",而看不見孩子;不保持細微的覺察,就難免一葉障目,把自己有限的經歷認知和體驗,不曾審查傳遞給孩子,告訴孩子"這世界就是如我所說的樣子"。

@知乎親子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