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经常听别人跟你讲心灵鸡汤,特别是高中那会!班主任一天都能给我们灌输好几个!那时好像还不反感,而且好像还蛮有用!觉得吧!人要有上进心!而如今呢?来到了一个更大的小社会,总感觉这些以前听过的鸡汤变味了,没用了,真的让人疑惑。


抛开高低水平不同的鸡汤文学,谈谈为什么我们要心灵鸡汤吧。

我们无论做任何事,产生任何样的行为,都需要建立的前提是有目的!而这种目的(心理预期),便是我们在行为结束后对自己的评价。满足目的(达到心理预期),我就会获得积极的反馈,这种反馈会让我跟努力做下一次的类似行为。比如,小朋友考了个100分被表扬,他以后也会好好学习。反之亦然,如果行为结果没有达到目的(心理预期),人往往会收获挫折感或者是挫败感,同样不会有利于我之后行为的产生和出现。

详情可参考:「维纳的归因理论」「斯金纳的强化理论」。这样,我们能理解自己的行为,接下来就能去讨论鸡汤本身。人是主体和客体的统一,成熟的个体出现了自我意识,于是,古往今来的人们往往会思考:「我们什么活?」「活著有什么意义?」「人生为什么苦?」「为什么众生皆苦」等等问题,会使用互联网也会在知乎等等平台提问,等一个满意的答案。

那么问题来了,什么的答案是令人满意的呢?

例1:我已经很胖了,但是今天经过了一天锻炼,晚上非常想吃一块蛋糕。但是,小王出现在我身边说:「胖子,晚上不要吃蛋糕!吃了会让你今天的锻炼努力付出东流!」

例2:我已经很胖了,但是今天经过了一天锻炼,晚上非常想吃一块蛋糕。但是,小李出现在我身边说:「你已经这么努力锻炼了,吃一块蛋糕也无可厚非!以后少吃点也可以吧?」

对于我来说,例2中的对话是符合我们预期答案的。我会选择小李做我的好朋友而不会选择小王。虽然,我明明知道小王对我说的对我最好,但是的对话有对我来说十分敏感的词「胖子」、「不要吃。」这些词的出现,会令我十分不舒服,这样是不会满足我的预期的。小李的回答却能让我的主观感受更加积极,说白了就是会拍马屁。当我反省过来后,小李的回答也能减少我的挫败感。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好的答案不一定是令人满意的答案。心理鸡汤的出现恰恰就是为了满足人们的预期「我既想要好的答案也想要令人满意的答案。」受欢迎的不是真理,而恰恰是能满足大众娱乐消遣需要的内容。我们总会在客观世界里追求令自己主观满意的一切。

我还在努力读书上学求学历,它们会用「悲伤文学」迷惑我:《夏至未至》、《悲伤逆流成河》

我开始工作变成打工人了,它们会说《我喜欢这个功利的世界》

我连房都买不起,它们会发文《孩子 我宁愿欠你一个快乐的少年 也不愿看到你卑微的成年》

总结起来:

1.鸡汤文学是不需要深入思考甚至不用动脑子;

2.鸡汤文学通常以标题党居多,调动感性认知;

3.鸡汤文学通常以单方面宣传作者自己价值观;

4.鸡汤文学自认为是阳春白雪;

于是,就像郭敬明文学一样;TX马老板早年也上女号陪人聊天;

韭菜不好割了,鸡汤文学自然荒诞可笑了。


本来是大师为了混口饭吃随便说说的玩意儿,有人却当真了,并且中毒了。


劣币驱逐良币

1.所有作者或所有读者之间鉴赏能力不同。(信息不对称,无法准确判断鸡汤的价值)

2.毒鸡汤的写作更方便。(成本更低)


按照现在的话说,叫不接地气。最开始的时候,心灵鸡汤确实起到了激励大家的作用,但是逐渐的,很多这种文章变味了,变成了浮夸的,不切实际的东西。那就成了空谈了。

如果只是空调还好,有些人为了文章更加「感人至深」,更加「意义重大」,不惜胡编乱造,牵强附会。看了不但无意义,还浪费时间和感情。

于是这些东西也就逐渐变成毒鸡汤了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大概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