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期刊要求不一樣,你可以去該期刊網站查詢,或以關鍵詞「minor revision + 期刊出版社」進行google搜索。

比如IOSPress官網對小修(minor revision)的要求是這樣的:

Minor revisions required: The authors are required to make moderate changes to their manuscript. The manuscript becomes acceptable for publication if the changes proposed by the reviewers and editors are successfully addressed. The revised manuscript will be sent back to all (or a selection of) reviewers for a second round of reviews. 也就是說,小修是要返給審稿人的。

而我之前的投的Springer一篇論文,編輯這樣說:I chose to require minor revisions because Id like to review these changes before final acceptance. The paper will not go through another review cycle and instead I will accept it directly as soon as the remaining minor issues are addressed. 也就是說,小修之後,不用送還審稿人了


我中過三次愛斯維爾的期刊。

兩次編輯給了兩個審稿人+revision,一次三個審稿人+major revision。

都是返修直接接收,沒有再給審稿人了。

——更——

最近一次稿件,兩個審稿人,一共問了約35個問題,編輯給了revision

前後花了約一個半月

回復letter接近7000詞,比原文還長(文章6400詞)

提交後,進入二審,用時約一個月

審完直接accept


之前答過相關的問題,挪過來解釋一下。

以前讀書的時候幫導師管理過幾個審稿的賬號,小修後被拒的極罕見,但不是沒有。小修轉大修的就更多了,有一次還遇到責編很不客氣,說因為XXX原因轉成大修,然後如果下一輪還是大修就要拒稿了,云云。遇到這種情況,顯然是送外審了。

同一篇文章,不同期刊甚至不同編輯,結果可能都不一樣。期刊的情況比較好猜,有過相關經驗的問問就好,但分到什麼樣的編輯就完全是隨機事件了。有些編輯可能會認真一點,自己過一遍,如果上一輪提的意見比較簡單,或者沒什麼必要修改,就直接錄取了。有些編輯就比較懶,收到文章不管三七二十一送外審再說,反正點兩下就行不用自己看。

這裡送外審又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只送給上次給分最低的那一個,說服了他/她其他人都好辦,所以有時你最後一輪收到的意見只有一兩個審稿意見,就是這種情況;另一種是無差別送審,大家都全部再來一遍唄。這種情況就會導致有些審稿人要連續寫上兩次甚至多次「I agree to accept this paper」,保不住會不會有人覺得煩了,錄用改小修也說不準(事實上我也干過,手動滑稽)。

除此之外,還有一種小概率事件,就是送審之後上一輪的審稿人拒審。這種情況下,除非先前意見比較有把握,否則編輯(尤其是懶的編輯)會傾向於再找幾個新審稿人。至於新分來的審稿人會不會參考之前的審稿意見就是隨機事件了,給了個低分結果推倒重來也不是沒可能。

總結起來,不確定因素太多。在小修變錄用之前,最好還是低調一些。


除非很小的一點修改,幾個標點符號什麼的這類不會再送了,其他的就是很簡單的修改也會再送一次


不一定,有的會直接給編輯,有的給審稿人,有時候會告訴你會送回審稿人,看是什麼期刊了


看期刊和編輯了。送不送都有可能


看編輯的要求以及你改動的程度


看期刊和編輯,修改的內容,還有審稿人在提交審稿意見的時候有個選項,懶得打開審稿鏈接了,大致是「修改後錄用」「修改後再審,再給是否建議錄用的意見」。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