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我是研究書法的。嚴格來說,不論什麼書體,跟高矮風格完全沒有關係。

跟什麼有關?跟審美流行風潮有關。把流行時間拉長到千年,其實就是不停的輪迴。

瘦長的重心高,會顯得苗條俊雅。

矮胖的重心低,會顯得樸實憨厚。

一種看多了就會換另一種。不論是一人還是一群人,一代人,都是這樣換來換去。

帖派楷書寫瘦長,碑派楷書寫矮扁,與好壞無關。篆書裡面弧線多,斜線多,更適合延伸修長,寫出來會裝飾感強,婀娜多姿。後來為了快寫文字簡便化,橫線排布變多,橫線的延長自然就成了「寬扁」格局。橫線多了,豎線就不能大量加長,不然字就太大了。

後代隸書很多人寫扁,吳昌碩寫高,也很厲害。其實即便漢隸,也有寫的拉高的,簡書里拉高的寫法更多。後代人寫隸書大都愛扁,大概率是為了「撿便宜」——寫扁了可以立刻跟楷書拉開距離,畢竟高古難尋,一弄不好就四不像。而這種現象在崇古思想的加持下會強化古代隸書「扁」的感覺。忘了高矮只是風格,跟書格高下並無關係。


甲骨文篆書時期的文字不是寫出來的,而是刻出來的,所以沒有筆畫,只有線條。而毛筆誕生後熟練書寫的情況下自然就有了筆畫。

同時期還沒有廉價的紙張和絹帛,竹簡雖然不算貴,但它很重,要是寫長條字一篇文章得用多少竹簡?


大膽猜測一下。

甲骨文的造字法主要為象形。從人的自我意覺醒開始,大量與人有關的象形字首先被造出。這些原始的文字或是形容人的動作,或者形容人的姿態。而這些動作姿態都以活動著的人為主,這就離不開站立著的人這一基本形態。那麼形成一套以人為主的枝幹文字之後,再創造的字都效仿之前的文字以瘦長直立的形象出現。乃至於卜辭選用的獸骨,都以豎直形態布局為主。後來受工藝影響,多用長直線進行表達。因而大篆小篆基本延續了甲骨文的謀篇布局。實際上在小篆成熟之前,即春秋戰國時期。由於書寫載體多為竹篾、木片等狹長物質材料(方便成卷保存),為了節約空間,出現了豎畫縮短甚至簡省的草寫。這個時期也屬於隸變,當然隸變是一個很長的過程。雖然很多書法相關書籍中用程邈造隸一筆帶過,但隸書的萌芽在程邈之前許久就已經發生。


我就知道隸書一開始是民間非官方字體,為了快捷,方便,寫扁可能是因為節省空間可以多寫幾個字?


甲骨文篆書橫豎都是一樣粗的,大多數字和現在的印刷體楷書字形長寬比例差不多,有點偏長方形,但也不算瘦長。隸書更多是比較重視突出橫捺的筆法,而不突出豎的筆畫。這樣就導致橫比較細而顯得比較寬,蠶頭燕尾則拉的更寬。而豎自然變成比較短比較粗。以筆畫間同等間距的構成看,自然就隸書比較顯得矮胖了,更具備代表性的是西漢早期隸書。到後面也不能算矮胖了,只是橫撇捺更誇張,而豎還是沒怎麼變,反而字形又偏方了。


篆書是硬筆書法,書寫時要有「書案」——比如大腿膝蓋。書寫時縱向更容易發力。

隸書是軟筆書法,左手持簡,右手持筆,懸空書寫——此時還沒發明桌子。竹簡不是平面的,剖面看是弧形的。因此,懸空在弧面上書寫,豎向發力比較難,橫向發力比較容易,所以隸書是扁的。另外,隸書的筆畫特點——波挑或蠶頭燕尾,也跟懸空弧面書寫有關。


等我再讀幾年書,再來回答吧


甲骨文,金文是源於刻字,小篆是金文發展,開始用毛筆寫的,隸書是小篆快寫的草變發展的毛筆書法,然後衍生了隸書碑刻的


人在忙開題,暫時不多說。這個問題很好,想蹲個好答案。

有一點,可以看一下漢代簡帛上的隸書,並非全是「矮胖」的。另外,根據出土的竹簡來看,字間距都很大,楚簡基本也是偏矮的。應該不存在因爲節省載體篇幅而有意將字寫矮的可能。

甲骨文字形也不是穩定的。

金文中樂器、兵器會有瘦長且整齊的文字,大概是藝術追求,並不能代表日常書寫。

小篆的確是瘦長。李陽冰的稍矮一些。


因為書寫材質的改變,由刀刻龜板改為毛筆在竹木簡上書寫,且矮扁的形態更能在有限的竹木片上多寫幾個字。


當時大都寫在竹木簡上,每片寫一列,一卷書又重又大,為了多寫點字少用點木頭竹簡,壓扁字形橫向展開就成了必然的選擇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