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息的問題無非兩點

要麼氣息控制有問題

要麼聲帶閉合有問題

所以你的訓練也可以從這兩方面,對症下藥

你可以看看我的公眾號或者b站教學視頻


唱歌難聽其實很正常,一方面唱歌跑調,節奏不對,音質不好。

這些都可以通過系統的訓練來改善的,屬於後天因素。

氣息不足的話,你可以系統訓練下氣息。

腹部肌肉,橫膈肌都可以訓練下,再調整下呼吸。

把自己的肺活量提高下,就好了。這是個需要長期堅持的事情。


無能為力那就放手去學學看 畢竟也是自己的愛好 我隨時歡迎你


健身


瀉藥,

建議不唱。


多練一些氣息和聲帶閉合練習,每天堅持一小會,養成好的習慣


唱歌,實際上並不是需要大量的氣息,而是看你是否把氣息高效用到點子上。使你「顯得」氣息不夠的原因有多方面可能,我列舉幾條給你對照參考。

1.腰腹部肌肉是否有緊繃感?如果沒有,你要稍微收一下小腹肌肉,注意只是「稍微」感覺有點抓力,不是使勁刻意往裡吸肚皮。

2.做好腰腹部有緊繃感的同時,再看你的肩膀和胸廓是否舒展,身姿是否挺拔。如果你發覺自己肩膀沒有舒展開,肋骨沒有撐開,那此時氣息運動起來,就是只開發了腰圍空間,沒開闢胸腔,你會感覺唱得費勁又音色僵硬。

3.如果你已經能夠按照1和2的要求準備好,再輕輕收一下腹肌,如果能吹出氣,氣息就流動起來了,如果收了腹肌,沒有空氣吹出,那還是沒用上氣。唱歌時腹肌運動,它不是為了自己獨立運動而運動,而是為了給「體內的氣流衝出體外」當發動機。

4.要想把氣息很好地服務於聲音,還要再檢查你的喉頭位置是高的還是低的。高,就是你感覺發聲時力量更靠近脖子和下巴,低就是你感覺發聲時力量更靠近胸口,甚至在你意識里,它和腰部、腳底通過某根弦拉扯上固定住了。具體怎麼做,你要重視你的換氣和起音那一瞬間的動作,唱的過程中依然要在吐字中不斷去找感覺,才能更好地放低喉位,穩定它。你做得好不好,如果自己沒法判斷,聲樂老師可以方面給聽著告訴你。

5.聲帶恰到好處地閉合,能夠非常節省氣息。這點非常關鍵,非常關鍵!所以發音時,還有一件特別重要的事:感受一下你的聲帶是否閉合良好。

聲帶沒拉緊,氣息即使經過喉管,聲帶振動微弱,或者根本振不起來,所以會出現虛弱無力、不響、不集中的現象,那絕不是你的音色條件,而是你還沒把你的音色開發出來。許多聲樂學習者都深受「打開喉嚨」這個要求的誤導,盡全力舒展了通道後,把聲帶也一塊兒鬆弛了,長期習慣下去,都不會用「真聲」了,程度嚴重的,會出現高音發虛,低音完全低不下去的現象。如此,很多人會誤以為氣息不夠用,繼續加強體能訓練,但是儘力了聲音卻依然沒啥改善。這個時候,有的人就灰心了,心想,估計是我條件太差了,儘力只能唱到這個程度。如果是老師判斷不出來,也會以為這個學生太沒悟性,教不了了。這個現象在聲樂界是廣泛存在,包括我曾經也是被困其中。

但是別急,我已經從這個暈圈裡走出來了。要不要聽聽我的經驗?你試試發「ei」這個音,想像脖子里有把剪刀??正在輕輕關閉,變成兩個尖併攏「¥」的形狀,效果以清晰響亮乾淨為好。如果用力過輕,不夠響,不夠清晰集中,彷彿沒有骨架;用力過猛,又會弄出雜音,聽著不舒服。知道「氣泡音」是啥的歌友,還可以多練練「氣泡音」,氣泡音能讓你同時達到許多發音項目的要求。這個跟拉小提琴的弓觸弦一個道理,弦太松,弓觸之不響,弓用力過猛,或者不均,音色就不那麼純凈。高音弦細,低音弦粗,弓則靈活均勻觸之即可,演奏時,你的弦需要拉多緊,你觸弦力量輕或重,需要長期規範練習,才能形成「手感」,手感這種東西,言傳不了,只能意會。所以學聲樂一定要很專註,專註地感受你的發聲動作和音色之間的關係。

6.做好以上5步後,如果你的聲音還是擠的、壓的、卡的,請檢驗你的頭腔,鼻腔、口腔是否舒展開,只有把五官也舒展開了,聲音才真正能夠從下到上互通,用上全身的共鳴,而不是只使用局部。

7.補充說明:如果你一開口就怎麼也放不低喉位,或者你第一句做得蠻好,後邊唱著唱著又不對了。很可能是因為你換氣時吸氣吸高了,向上抬了肩膀。真正好的呼吸,不聳肩,氣流聲不大,甚至可以無聲,看上去只是人變虎背熊腰了點。唱完第一句,末尾記得放鬆一下,把體內殘留的空氣吐光,再重新張嘴收腰,進入下一輪循環,這樣才不會讓你由於前一口氣沒吐光而不由自主地提氣。

光用文字表達,需要耐心看。

總結一個理念,氣息不是獨立對聲音產生作用的,它只是一陣風,一陣由體內被擠壓出來的風。在吹風這個過程中,它在身體這個「山洞」里經過,會撞到牆壁、走廊、窗戶等地方。風速、風力,它所碰觸衝擊過得部位和它運行的方向,任何變動都效果不同,所以,它需要身體多個部位的配合來實現理想的發聲過程。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