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特別標明是因為有個蒙古國,但之前蒙古

是一體的,為什麼還有內外之分?


清代有「內屬蒙古」和「外藩蒙古」之分,不是按分佈地域區別的,是按照統治方式區別的。

內屬蒙古最顯著特徵是沒有蒙古世襲貴族,由清朝直接設置將軍、都統和總管管理,只有流官、沒有土官,內部也進行比較徹底的八旗化改造。

內屬蒙古當中,很多是從清朝建立之初起,就和清朝長期對抗,最終被清軍擊敗的部落;或政治聲望身份地位比較高、其貴族曾今有叛逆言行,被清朝廢黜的部落

最典型就是察哈爾,察哈爾部經歷了從「外藩蒙古」轉變成「內屬蒙古」的完整過程

清朝皇太極時期,察哈爾林丹汗和清朝為首的滿蒙同盟長期對抗,最後清軍通過發動數次西征,擊敗察哈爾,林丹汗病死青海。

在皇太極崇德年間和入關初期的順治年間,林丹汗的兒子額哲向清朝投降後,清朝封他親王爵位,有世襲蒙古貴族、土官,歸理藩院管轄。所以這時期察哈爾屬於外藩蒙古。

額哲死後,他的弟弟和兒子對清朝耿耿於懷,三藩之亂之初,當時察哈爾親王布爾尼發動叛亂。清朝鎮壓叛亂,把包括布爾尼在內的察哈爾貴族都殺了,打散察哈爾原屬各旗,用八旗制度將俘降的人口從新編製新的牛錄,設置察哈爾八旗。每個旗安排一名總管,到清朝中葉,又增設一名統管全旗的察哈爾都統。都統都是滿蒙八旗旗人,流官,察哈爾八旗內沒有世襲蒙古貴族,就成了內屬八旗。

類型,象歸化城土黙特(綏遠將軍管轄)、唐努烏梁海五旗(烏裏雅蘇臺將軍管轄)、阿爾泰烏梁海七旗(科布多參贊大臣管轄)、伊犁察哈爾與伊犁額魯特旗(伊犁將軍管轄),都是內屬八旗。

總之,只要一聽這盟旗有親王郡王這種世襲貴族,就是清代的」外蒙古「。沒有貴族,歸將軍和都統管轄,就是」內蒙古「


只有成吉思汗在世的時候,蒙古纔是一體的。成吉思汗之前,沒有蒙古這個概念。當成吉思汗統一了蒙古高原各個遊牧部落,曾經各自為戰的一個個部落都團結在成吉思汗身邊的時候,他們第一次自己稱呼自己為「蒙古人」。成吉思汗之後蒙古帝國分裂為四大汗國和元朝。到後世更是一盤散沙,相互攻伐。再不是一體。

回答這個問題,我們要把日曆翻回明亡清興的那四十年。

明,萬曆四十四年,公元1616年,努爾哈赤統一女真各部,建立後金政權。此時,在東北亞的版圖形成了三股主要勢力,三足鼎立。

  1. 明朝——東起山海關,西到哈密衛,長城一線以南的中央王朝。
  2. 後金——山海關以東
  3. 蒙古——長城以北

直到崇禎帝煤山上吊,努爾哈赤和皇太極的後金和清朝也沒能突破山海關。為了南下中原,只得借道蒙古地區。明朝在宣府(張家口宣化)至大同一線的防禦相對薄弱,也就是今天山西河北與內蒙交界的一帶作為突破口。

明,天啟四年,公元1624年,蒙古科爾沁部(大致位於遼寧省朝陽市、內蒙古通遼市、興安盟)與後金正式結盟。開啟了後金向西擴張的節奏,也由此奠定了後來內蒙古的版圖。

清朝手繪內蒙古地圖,圖上繪有山川河流,長城主要關口,東北柳條邊。標註各旗主名字,爵位。朝覲路線上駐地距離長城各關口的距離。

清朝時,內蒙古,由兩部分組成:

  1. 內札薩克蒙古,由理藩院管轄。「札薩克」蒙古語:執政官。內札薩克蒙古25部,51旗。乾隆間,改歸化城土默特入山西,仍有24部,49旗。49旗又分為6個盟,曰:錫林郭勒盟;曰:烏蘭察布盟;曰:昭烏達盟(今赤峯市);曰:哲理木盟(今吉林松原市、內蒙古通遼市各一部分);曰:索卓圖盟(今遼寧阜新、北票、朝陽、河北承德各一部分);曰:伊克昭盟(今鄂爾多斯)。
  2. 內八旗(察哈爾八旗),由察哈爾都統管轄。今錫林郭勒盟東南,張家口赤城、崇禮、張北、康寶一部分。當地仍保留正藍旗、正鑲白旗、多倫等地名。

清康熙時,準格爾蒙古在沙俄支持下大舉東侵,外蒙古喀爾喀三部內附清朝。經過烏蘭布統之戰和科步多之戰(今蒙古國科步多省),清軍給予噶爾丹決定性打擊。從此確立在外蒙古的統治。乾隆時,土爾扈特部渥巴錫帥眾東歸,乾隆給予牧地安置。

外蒙古由以下幾部分組成:

  1. 喀爾喀四部,曰:車臣汗部、土謝圖汗部、札薩克圖汗部、賽音諾顏部,統稱外札薩克。
  2. 杜爾伯特部十六旗
  3. 明阿特部一旗
  4. 阿爾泰烏梁海七旗
  5. 阿爾泰諾爾烏梁海部二旗
  6. 博東齊旗、步圖庫旗(同牧於呼倫貝爾,由黑龍江將軍管轄)
  7. 新土爾扈特部二旗
  8. 新和碩特部一旗
  9. 扎哈沁部一旗
  10. 科步多厄魯特部一旗
  11. 阿拉善厄魯特部一旗
  12. 額濟納舊土爾扈特部一旗
  13. 南路舊土爾扈特部四旗
  14. 中路和碩特部三旗
  15. 北路舊土爾扈特部三旗
  16. 東路舊土爾扈特部二旗
  17. 西路舊土爾扈特部一旗
  18. 唐努烏梁海部

外蒙古,除去呼倫貝爾的一部分,大部由烏裏雅蘇臺將軍和伊犁將軍分別管轄。

內外蒙古之分,既有歷史原因,蒙古王公內附時間上有先後。也有清朝統治者出於政治的考量。清朝版圖之大,從紫禁城發出的政令到的科步多(今天的新疆阿勒泰、喀納斯)已經是極限了。在沒有現代化通訊工具的清朝,廣大的漠北蒙古做不到政令暢通。性價比最高的管理方式是類似於香港特別行政區似的「內外札薩克」盟旗制度。最高行政長官是世襲的,但是要效忠中央政府,自己任命官員,按時交稅,打仗時派兵從徵,定期會盟。中央派駐紮庫倫、烏裏雅蘇臺、伊犁等地的將軍、都統、辦事大臣、參贊大臣等實行監督工作,確保蒙古王公遵紀守法,別無二心。

以上如有不實之處,還請各位知友不吝賜教。


@Daniel 已經寫得很好了,我只能稍微補充一下了。

蒙古現在的格局其實在明中期已經大致定型。也先伐明失敗後,漠西蒙古的霸權逐漸瓦解,到了明中期,達延汗基本統一了漠南和漠北。(如果大家看地圖,就會發現內蒙古自治區北部和蒙古國南部有一條沙漠和戈壁的連線,這條線將中國北方的遊牧地區劃分成了漠南和漠北)達延汗在位期間,將屬地劃分成了左翼三萬戶和右翼三萬戶,也就是下面這張圖上的察哈爾和土默特。達延汗自駐察哈爾。(以下圖片都引用自史圖館的第九版中國歷史地圖)

在這張圖裡,漠北的喀爾喀萬戶其實是左翼三萬戶(察哈爾)之一。但是達延汗死後,兩個三萬戶逐漸分裂,喀爾喀萬戶十二部的內五部向南遷徙,後來很早就附後金,成為內扎薩克蒙古的一部分;外七部留在漠北,與漠南左右翼的聯繫逐漸疏遠,成為今天的外蒙古的雛形。換言之,漠南有五個半萬戶,而漠北只有半個萬戶,這可能也是今日蒙古國人口尚不及中國蒙古族的一個原因。

之後就是大家很熟悉的歷史了。原屬東道諸王的之後的科爾沁部附後金後,後金日益期望在蒙古建立威信,這與當時察哈爾的蒙古大汗林丹汗起了衝突。蒙古右翼三萬戶在俺答汗期間就和明朝建立了貢賜關係,與察哈爾處於敵對狀態。1628年林丹汗在被後金數次進攻後轉而向西,擊潰右翼三萬戶,漠南再度統一。

不過林丹汗很快就被後金汗皇太極擊敗,後金在這裡建立了外藩蒙古的內扎薩克部分,也是清朝第一種蒙古地區的管制措施。

這裡可以看到,現在的內蒙古西部(阿拉善地區)出現了些情況。這裡後來成為了和碩特部和一部分早先投清的土爾扈特部的遊牧地,也即「西套蒙古」。不過這已經是後來的事了。由此也可以知道,內蒙古和內扎薩克蒙古並不重合。

清朝建立後,以科布多(外蒙和新疆交界)和伊裏為核心的漠西蒙古和漠北喀爾喀部都向清朝入貢,清朝建立了權威,因此不求進行直接統治。但是三藩之亂時,察哈爾部首領布爾尼(林丹汗之後)叛亂,清朝將之擊潰後即「撤藩」,察哈爾改由理藩院與察哈爾都統直接管理。這就是內屬蒙古的起源。原本右翼三萬戶的核心歸化城土默特後來也經歷了內屬化的過程。

而進一步的管轄就是擊敗準噶爾的事情了。噶爾丹被擊敗後,康熙帝和喀爾喀各部汗進行了多倫會盟,北京政府開始設立喀爾喀各部的制度,由此開始確立外藩蒙古的外札薩剋制度。

這裡發生的爭端主要在科布多地區。

大家可以發現這時候的外蒙古西部邊界和現在是不重合的,那一部分就是科布多地區的東部。這片地方以前是漠西蒙古的遊牧地,不屬於喀爾喀各部。清朝最終征服漠西後,科布多地區和今日的唐努烏梁海地區部分由當地的派駐官員直屬,成為內屬蒙古,也有一部分由遷去的蒙古部落自治,成為外札薩克,但是和喀爾喀的管理沒有關係。再往後清朝征服的漠西蒙古部落基本都採取外札薩剋制度,所以外札薩克蒙古和今日所稱的外蒙古還有很大區別。

辛亥革命期間,外蒙古借清朝開放邊疆導致漢人湧入,稅負增加,蒙古牧民生活困難等等理由分離,這直接導致唐努烏梁海和科布多地區孤懸境外。隨後新疆地區的地方軍閥和外蒙古多次搶奪科布多地區,最後形成了今天的邊界,科布多地區被分成了兩部分。至於唐努烏梁海,大家都知道結局了。


並不是一體的,看清朝時期的歷史地圖就會發現,內蒙古地區的行政區劃,是內蒙古盟旗,而外蒙古地區的行政區劃是烏利雅蘇臺將軍轄區,施行不同的行政管理方式。

即使再往前推,明朝時候,蒙古就已經分裂成韃靼、瓦剌兩大部分,以及其他小的部落了。

另外如今的蒙古國不是因為分裂出去了才被叫做外蒙古,是民國時期,就有這個區劃名字了,當時的內蒙古被熱河,綏遠,寧夏,察哈爾四個省份分掉了,外蒙古是中華民國的一個行政區。可以認為這個外字,跟河北,江西里的北,西類似,只是表方位。

外蒙古分裂出去之後,中國人民感情上還是有點不能接受的,所以常常用之前的名字來稱呼,並不是因為分裂出去了,成外國了,才叫外蒙古。更不是蒙古本身分裂了,分裂成了內外蒙古。這個立場你要站好,是外蒙古這個行政區從中國分裂出去了。


清朝人的區分,離得近的就是內蒙,離得遠的就是外蒙。反正在明朝是不會區分內外蒙的。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