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讓跟為什麼博士要叫Doctor of Philosophy(字面意思應為哲學博士,但現在廣泛指代博士)還有相通之處呢。我在一個linguistics的課程中恰好聽老師提起過。

故事要從中世紀時期說起。

中世紀時期,科學家,那時候被稱作哲學家。探尋萬物的祕密是當時哲學家的使命。那時候科學家們為了論證一件事情,需要有聲望的人的信譽來保證他們的觀點。所以他們的實驗都是在某一個很有聲望的人眼前現場做,然後將實驗結果報告給期刊,而那個有聲望的人也必須認可。當時,他們做完了實驗就會寫「Letter」給期刊發表。他們寫的letter,一般都是用非常主動的語氣。比如「We did ... We put xxx on ... and then we observed ...」. 我們現在看回那時候的文章就會留意到跟現在的寫法是非常不同的。由於沿用letter形式的緣故,我們也可以發現很多老牌期刊雜誌叫做什麼什麼letter. 比如我經常讀的地學方向,就有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 , 有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可是後來出現了一個問題。比如一個人在法國國王面前做一個實驗得到的一個結論,但是另一個人在德國國王面前做同一個實驗,卻得到了另一個結論。總不能說法國國王可信,德國國王不可信吧?於是科學家們把這種不可重複性認定為——方法不一樣。在之後的幾百年裏,科學家致力於盡量客觀中立的描述方法以保證實驗的可重複性——於是,後來的文章大量的使用被動語態,而「實驗者」在其中扮演的角色被儘力的抹去。那個時候的文章多數寫「A sample was treated in ...... 」. 這種儘可能隱匿作者的行文方法在很多領域還沿用至今。

到現在情況又有了些許改變。由於論文大量發表,科學家需要更多的為自己支持。於是,在某一些領域,科學家開始更多的使用主動的語氣,更正面的辭彙。比如這樣:

Here, we use the unique geochemical time-series data encoded in the skeletons of extraordinarily long-lived, deep-sea corals to reconstruct the first detailed biogeochemical proxy records of the NPSG. The Hawaiian gold coral Kulamanamana haumeaae Sinniger et al., 2013 (previously known as Gerardia sp.), secretes a proteinaceous skeleton synthesized from its primary food source: recently exported sinking particles.

摘自 Sherwood et al. 2014 Nature封面故事

你品品加粗部分,是不是用詞很正面?

所以論文,本身這個東西的發展也挺有意思的。


論文是為了檢驗在學校幾年的學習成果,不管是走形式也好,還是真正創新寫作也好,現在基本沒有學校不需要交論文的。除了在校,之後參加工作想評職稱、獲獎,都是需要寫的,每個領域的劃分太多,現在就是以這個為評分機制,沒辦法。


對你的考覈,對你的負責。

第一,各學期期末考試是對你知識體系的小範圍、分支性的考察。

第二,論文是對你全方位的,關於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考察。

第三,有助於你的自我認識,讓你認識到自己大學四年學到了什麼,還有什麼是沒有掌握的

但是如果您問的是論文起源,那抱歉,不是很瞭解。


最開始的時候,應該是報紙,當人類掌握知識增長越來越多,慢慢開始進行分類,按照用途劃分,按照行業劃分,就出現了論文了。


百度的定義是:

論文常用來指進行各個學術領域的研究和描述學術研究成果的文章,簡稱之為論文。

它既是探討問題進行學術研究的一種手段,又是描述學術研究成果進行學術交流的一種工具。它包括學年論文、畢業論文、學位論文、科技論文、成果論文等。

所以這個是記錄了學術研究成果的文章,這是一份寶貴的財富,讓後來人可以在前人的基礎上繼續開疆拓土。科技得以進步,社會得以發展全都有耐於前人們的貢獻,而這些貢獻都能以論文的形式記錄在冊,不至於讓後來人重頭摸索,這就是論文重要的意義。當然我們還要感謝這些前輩們的奉獻,纔能有我們今天這麼美好的生活。


我是工科女,我覺得這個估計要追溯到很久之前那些偉大的科學家吧,他們要展示自己的科學成果,就需要寫出來讓大家看到,於是就根據一定的模式去寫闡述,就有了現在的論文吧。哈哈


這個問題真的是引人深思


評價機制不同,還是應試教育惹的禍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