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以理解這種感受,並且很想安慰一下我們從小內向的人,說一說我自己的經歷,希望你可以看到並且心裡可以好受一點。

我生長在一個家庭非常幸福的環境中,爸爸媽媽都是三觀很正的人,但是可能上天賦予了我一個自卑敏感多疑的個性,從小到大一直都是一個人去做任何事情,我有朋友,但是我不能在任何一個朋友面前放飛自我,因為每當我很信任一個人的時候或者朋友做了我很感動的事情(其實就是一句話或者一個動作)我就會覺得:哇原來我是有朋友的!但是下一秒又會陷入到孤獨中,因為朋友的某些話,感覺自己又和別人隔的好遠。所以內向和生性多疑讓我從來不去聯繫任何一個朋友,因為不想體會到那種從幸福又陷入到孤獨的感覺。就這樣我度過了小學初中高中大學,沒有談過戀愛,沒有一個知心朋友,甚至逛街也沒有人陪,所有的吃飯看電影都是一個人,現在也一直不敢和異性說話。

上面嘞是我的悲觀發言,下面就是我的建議啦,還是比較樂觀的。因為我是一個比較現實的人,所以內向和孤獨並不能讓我選擇墮落,在大學我是班長,很多情況下我覺得什麼都很尷尬,和同學說話尷尬,一個人去食堂去教室尷尬,但是我知道生活並不會因為我內向和尷尬而停止,所以我表面上會表現的非常自然,自然的抬起頭一個人走在路上,自然的和別人交流(但內心是非常多活動的)。教會你一個不尷尬的好方法,當你在一個人很多但是你一個人的時候,嘗試一下放下你當作尷尬擋箭牌的手機,認真抬起頭環顧一下四周的人,你會發現真的真的真的沒有一個人在看你,也沒有任何一個人會記住今天碰到了我或者和我說了話。從這個辦法讓我知道了自己是一個非常普通的人以後,我可以獨自做任何事情了,在講台上發言、一個人坐在食堂吃飯、一個人去圖書館學習,一個人找工作……

所以,盡量讓自己的內向不要影響正常生活,接收自己內向的性格也是一件好事情,內向和外向都只是人的一種性格,沒有對錯之分,所以千萬不要因為內向而懷疑自己鴨!讓自己的生活過的更好才是我們的目標,內向也是可以被我們藏在心裡的哦


多嘗試社交


每個人的性格都不一樣,內向只是其中的一種性格,沒有什麼不好,也不需要改變,但內向不代表自我封閉,你要學會變得樂觀開朗自信大方。我就是一個內向的人,從小到大認識了很多朋友,她們讓我感受到了友情的溫暖和相處的快樂,是朋友讓我可以敞開心扉的和他們聊天,很舒服和他們相處,潛移默化的改變了我,讓我變開朗了很多,雖然我現在依然喜歡一個人獨處,一個人做事,一個人思考,但是我也不會排斥和朋友聚餐,偶爾一起瘋鬧,有時一起出去逛街等等,多交點朋友,樂觀自信一點,你會變得越來越好。


一般面對一個問題,我一般都是搞清楚背景,再問問題是什麼,最後是怎麼做。

那麼如果你要清楚當下遇到狀況的背景,那麼你就必須對自己有一個充分的了解。而了解當下的自己其實就意味著了解自己的過去,你的過去塑造了現在的你,然而無論是我們記憶的偏差,還是我們主觀的干擾,或者是我們根本不曾想過在這之前你腳下的土地發生了什麼,你的身上發生了什麼,它甚至可能是幾代人的記憶。

性格內向可能有天生的氣質因素有關,可能跟家庭環境有關,你在這樣的環境中跟父母之間的互動,你從父母的言語和行為上得到的反饋,成為了你認識世界的一個橋樑,而令人傷心的是,很多父母本事帶著他們自己的物質心理因素,因此這倒橋樑常常是不穩定的,而這種不穩定環境和源自我們心中本能的安全感的需要產生矛盾的時候問題就產生了。

但很多時候人沒有選擇,上天給你的你只能被動接受,所以人生問題的解決就在於問題的消除,當不再為自己的性格而困擾的時候就是問題不再成為問題的時候,而恰恰就在這時你才能真正接納上天給予你的一切,才開始漸漸變得自信,漸漸開始愛自己,不再羞於和人交流,並且由於你的敏感細膩和藝術性更加懂得包容,真誠對人,感受美而能擁有美。

最後一定要勇敢呀,雖然內向的人可能缺少主動性,但何必由別人定義什麼是對什麼是錯,找到自己喜歡的東西,勇敢去追求就好了。相信未來的你一定會星光璀璨,眼中有美,心中有光。


內向有錯嗎?作自己,為什麼要強求自己外向呢?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