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好像是一個挺自私的問題


可以去看一下《活著的意義》這本書。

最近我特別欣賞畢淑敏的一段話:「人在年輕的時候就思索死亡,知道有個結尾在等待我們,對生命的愛惜,對光明的求索,對人間溫情的珍愛,對醜惡的揚棄和鞭撻,對虛偽的憎惡和鄙夷,都堅定很多。

曾經我反覆思考,人活著總是會死,這個過程有啥意義呢?尤其在遇到困難沒辦法解決的時候,我甚至想到活著這麼痛苦,為什麼不去死呢?後來我才知道,我抑鬱了。

曾經我反覆思考,百度一下故事梗概就知道的東西,為什麼要通過看一本一本書來獲得知識?後來我才知道,我信奉學習無用論。

曾經我反覆思考,為何我不挑戰做自己喜歡的事,家人一定要覺得我適合做這個我適合做那個並且要強迫性地把我關到「人生保險箱」裏?後來我才知道,我叛逆了。

當我靜下心來回看這許多個曾經,我恍然大悟:曾經的我是個速食主義者,效率當頭,不求甚解,只是想把所有的事情都趕快處理完,想著快點結束麻煩,就能一直一直享受安逸了。

殊不知,生命就是升級打怪的過程,快,只能讓想要「投機取巧」、「揠苗助長」、「急於求成」的我們,在力量還不成熟的時候遇到更大更大的boss,欲速則不達。

辭職的一年多時間裡,我不斷試錯不斷思索,終於在疫情期間,努力將自己塑造成為一個長期主義者,活著,去嘗試讓今天的自己跟昨天不同,讀書,在一字一句的積累中,代替腳步,更全面、更多元的瞭解這個世界,運動,增加自己的肺活量,讓自己在新的挑戰面前變得更勇敢、更坦然。

人活著,總會死的。那不如我們就讓生到死的這段距離,變得更精彩,更充實,更充滿希望!

長期主義,這就是我所理解的意義。


謝邀

答案很顯然,是可以的。

這涉及到一個三觀的問題,打個比方來說,對於一名將軍,戰死沙場,馬革裹屍,保家衛國,這對於他來說就是有意義的。但你如果說讓他死在宮廷內鬥中,那顯然對於他自己來說是很憋屈,很沒有意義的。所以說,死的是否有意義就是對自己,對國家,對社會,來說的。(調子可能有點高??)

總之,題主不用多擔心什麼,活的有意義,那麼死也是會有意義的。


有的人為了小家,為了小情小愛,為了自滿足自己的慾望而活著,死了也就是寥寥幾個人掛念,甚至是孤家寡人!

有的人為了責任和擔當而活著,很多人深受其益,蓋棺定論的時候,很多人緬懷感恩他,這樣的人精神觸動/感動了很多人,肉身雖死,但是精神卻活在別人心裡,活著有了意義,死了自然也有意義!

還有人,為了救別人犧牲了自己,其實都是有意義的!真正有沒有意義,一個是自己的評價,一個是別人的評價!


不然你以為現在美好的社會。是誰換來的?還不是那些犧牲的革命先烈。


我的研究證明,生命是永恆存在的,身體死亡了生命體(不是靈魂)和意識立即進入了下一個生命週期而輪迴不止。

所以說,身體死亡不是生命的死亡。

如果從生命本質真理的角度看身體死亡的意義,那不是真正的生命死亡,就如同換了件衣服,身體死亡後,生命體(不是靈魂)和意識立即進入了下一個生命週期而輪迴不止。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