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霸?學習+霸道

首先,找到自己最擅長的事情

(就是以前自己獲得成就感的地方,比如跑步,打籃球,畫畫,或者哪個學科學的特別突出)就是找到自己的優勢高地

第二步,在這個高地上瘋狂深耕

(不是滿足同齡人那種程度,是超越自己年齡層,比如小學?你超前初中?高中?大學?碩士?博士?專家)

這樣你就可以在自己的到底成就霸道了!

另外,學霸≠所有事情都擅長

真正的霸道是在自己擅長的領域登峰造極

拳法宗師肯定不是鐵頭無敵,最終的是第一步?找到自己的長處

在我們國家的通識教育中,雖然更多的提倡綜合成績?語數外 文綜 理綜

但是,真正讓你一生受用的,是你的長處,而不是短板。


學霸分很多種。如果你是想成為那種真有學術熱情的……抱歉我也不會,熱情這種東西學不來。

但是我自詡是非常會考試的學霸:成績好,GPA高,上名校,需要考什麼都能過。

成為這種學霸的核心要義在於——你必須非常善於考試。不是指狹義的中考高考這種考試,而是一切需要交給外界標準來考核、評價的東西,比如GPA,比如寫論文,比如面試。不管你實際會不會,也不管別人覺得你會不會,你只需要通過客觀設定的那個評判標準的考核,就成功了。

換言之,你要轉化思路。你的任務不是讓自己變強,而是要通過一個接一個的硬性考核,讓這個社會相信你強。

我從小到大都是考試高手,隨便舉幾個例子吧。

我高中時候英語不好,根本就讀不了英文原版書,把我扔到國外去我啥也說不出來。但是,我的目標不是出國,是高考;而高考卷子實際上聽力口語都不難,完全沒必要練太多;核心得分題在於完型填空、閱讀和作文。於是我買了我們省近幾年所有高考真題和模擬題集,對著答案一道一道地看:完型喜歡考哪種用法,出題位置有沒有規律,易錯題的邏輯是什麼,有什麼分布趨勢……反正我真實英語水平一點沒提高,但是我能拿分。

同理,我在完全沒有詩歌積累和古典底蘊的情況下語文詩歌鑒賞能拿滿分,因為我太熟悉那些真題的標準答案都是什麼路數了。我連答題要點順序都能大概猜出來。

應對高考這種標化考試,真去提高素養和底蘊實在效率太低。

另一個例子。我高二去參加模聯比賽。我賽前分析好,我這個學術水平和英語表達能力在會場里是墊底的,BD和OD根本別想。但全場一百多個人,BD和OD加起來也就五個;我如果拿個Best Position Holder這類的獎,足夠回學校交差了。因此我的關注範圍一下子就從「把握整個議題」縮小為「把握我國立場」,這個任務量突擊一下還是能準備好的。然後,我在會場里所有的發言,甚至包括場間休息的時候向嘉賓提問,都是我精心設計的,用以向主席團傳達「我非常了解我的國家」的知識儲備,以及「即使已經離題萬里,我也要為我們這種弱勢國家發聲」的堅定立場。結果當然是順利拿下BPH。

我對這個議題有更深認識了嗎?真沒有。但是我在一個競爭萬分激烈的會場上拿了個小獎,我們學校的人覺得我至少不差。

我寫課程作業論文,第一步不是選題,而是去聽這門課。不為學知識,就為觀察老師:他說話語氣怎麼樣,喜歡哪種修辭,表揚什麼樣的學生,課間答學生問題時什麼態度。我知道文科論文分數就是老師一念之間的事。沒有任何貓膩,這些全是公開信息,可惜太多同學不會觀察。

我去考托福,第一次純裸考100分出頭。但是我回來後詳細記下當時自己的感受,我以為的難點考點在哪裡,然後對著OG看差異;分數出來之後跟其他同學打聽打聽,琢磨評分到底是怎麼評的。糾正好了思路之後,我自己制定了一套精準定位的備考方案,兩個星期準備時間,拿下115大關。我一套TPO都完整沒做過。

就算是申請國外大學,人家看所謂「綜合素質」,他也得有個評價標準吧。使勁研究成功案例,總能有點規律。

總結一下:我們年輕人,真正展示自我的機會,太少了。真實情況是我們要不斷通過別人為我們設下的考驗,決定權在他,不在我

如果你有十分的資質,自以為平均分布於五個方面,綜合素質很優秀,沒啥短板;可是人家考試只能考到一個方面,你的成績就是只有兩分。你拚命努力把實力翻了一倍,還這麼平均分配,你也就得四分。可是,如果我提前弄清楚他要考什麼,全部的精力精準投放,我的成績就是十分。那些其實資質有十一分,十五分的人,大概率考不過我。

我就是這樣成為學霸的。


你問這個問題的時候就沒救了


謝邀

我覺得樓上的答案,比我的好,哈哈哈。


聰明人多努力,本人拚命努力,熟能生巧。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