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人好不容易纔重新在一起,為什麼瑪麗安不和康奈爾一起去紐約,一起在另一個城市進行新的開始呢?兩個人去紐約的話,康奈爾可以有更好的發展,瑪麗安也可以遠離她的家人,這樣子不是更好嗎?


「I』ll go.」 「And I』ll stay」

Connell沒有足夠的勇氣去紐約,這時候的Marianne一直在鼓勵他。

「最近每件事都很難或者要費很大勁,很多事情很困難很痛苦.」---這實實在在就是一個抑鬱患者的內心獨白吧…

「雖然難但是很棒「—Marianne一直在嘗試治癒他。

「只是有可能「—Connell真的是個悲觀主義者。

「寫作啊「—Marianne希望Connell找到並能一直堅持自己的生活方向。

講到這裡已經不能俗氣的說他倆是真愛,也不能說愛是為了對方成為更好的自己了…這一段已經是超越愛情的,兩個靈魂對人生方向,人生取捨的交流了,也是彼此最深刻的互助了,我陪你度過抑鬱的狀態,你告訴我「你值得被愛,有很多人愛你」。

I』ll go. And I』ll stay. And we』ll be OK.


從瑪麗安的經歷,不難推測出她會選擇stay。瑪麗安一直是自己一個人,沒有可以依賴的家人,沒有很多交心的朋友。於瑪麗安而言,她很努力地在都柏林找到了一絲歸屬感,有了朋友,有了自己的圈子和生活。但是康奈爾,一直無法適應離開了Sligo在都柏林的生活。這一點瑪麗安變成了從前的康奈爾,而康奈爾變成了以前的瑪麗安。

瑪麗安和康奈爾的關係是複雜的。這部劇中呈現的主線是他們的愛從一開始的幼稚,不平等(康奈爾下課就去找瑪麗安,但不願意在公共場合與她說話並同時與其他女孩子曖昧)到最後的相對成熟(他們在高中同學聚會第一次公開並接吻)。這是對過去的不成熟的彌補,也是一種自我成長。或許也正是因為他們經歷了這些起起落落,各自成長,他們各自更知道自己想要的東西。

我很喜歡劇的後面幾集,尤其是瑪麗安去瑞典過交換年的時候。喜歡導演拍出的那種對從前的生活,現在的自己的抽離和反思。在瑞典,瑪麗安通過和康奈爾,一個不喜歡的攝影師的接觸來找尋一個答案。為什麼家人會對她如此冷漠?為什麼曾經相處的男朋友到最後沒能讓她感到愛?(她曾經說過,她覺得自己不是那麼容易得到愛的一個人。)或者,更抽象一些,尋找自己。

其實Normal People 很真實,真實到有很多場景,彷彿感覺自己就是劇中人。看完以後恍惚了好久,那種情緒一直揮之不去。我覺得很多觀者都是這個感受,所以這部劇才叫普通人/正常人。有傷害有成長,有迷惑也有不解。愛情從來都是奢侈品,所以明確的選擇自己,是年輕人無法逃脫的,很難也很痛苦的選擇。

但是,我們從不會後悔選擇的自己。


她對他的瞭解比他對她的瞭解更深,所以,她知道的更多,而她,也一直在說在做她原因為他做任何事情。

她知道出身清貧的他,事業上的成功對於他是多麼的重要,而他本身是個男人,尊嚴和成功對於男人太重要了,更何況是她的愛人。而她不想成為他的約束,因為她知道的更多。所謂成功的男人背後一定有一個偉大的女人,對於他倆來說應該非常適用吧。女人對於男人的理解和支持,在一定程度上來說,那種力量是不能量化的,可以被無限放大的。而她又是一個獨立聰明的女孩,她也不想就此放棄她的一切而從此就這麼跟隨他,那種不是她。

可以說,兩人當時的決定是正確的,主要歸功於她,畢竟,對於一個出身清貧的大男孩來說,外面的世界始終對於他是個巨大的挑戰,他的適應能力不同於那些有錢人的孩子們,這在劇中已經表現出來了,而實際生活中我們也會發現確實是這樣的。但是她知道的更多,她鼓勵他走出去,因為作為出身富裕的她來說,她知道怎樣能成功。


我感覺他們真正獨立的戀愛關係就是一方不會因為另一方的變動就一定要改變自己目前的生活軌跡,不受時間和地域的約束,你有你的生活,我也有我的,心還是在一起。


我的感覺是:她的生活才剛剛恢復正常,她可能想穩定住現在的生活,不想換環境,畢竟去紐約她不是去讀書的話,那麼她面對的生活就很未知。另一方面吧,可能想讓康奈爾去嘗試新的生活,嘗試努力生活,也許她的自卑讓她覺得康奈爾在紐約會過更好的生活越到更好的人,而他們只是最好的朋友。還有她的母親,也許想用愛感化母親溫暖母親吧。


給下一季攢觀眾


看了好多遍,我的解讀是康奈爾從自卑到現在大方的與朋友介紹女友瑪麗安,他經歷了改變。這是成長,是非常好的。但在康奈爾的成長中瑪麗安一直都在陪伴他,作為他的真心朋友和女友,瑪麗安可能覺得是時候放手了,該讓康奈爾選擇自己的路,她覺得不和康奈爾去紐約,他也能過得很好。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