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是无心之过,他也的确在自私自大的伤害朋友,而那些陌生人欺负他,他却没办法,所以为什么全都是歌颂他的问答,他明明很讨厌


因为这些都是发生在别人的身上

回答里喜欢谢尔顿的人身边没有这样的人,看剧里的事情发生在莱纳德身上,看著莱纳德焦头烂额的样子,他们可以哈哈大笑,可是一旦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绝对会比莱纳德还要抓狂

半夜把你吵醒要你参加灾难逃生演习,每天固定你上厕所的时间,刷牙洗脸距离镜子要多远,每天得上下班接送路上不能听歌播音得接受他的游戏,想去哪里就要开车载他过去,每天吃饭吃什么吃哪家店都给你固定好,分家的时候千方百计的找理由把东西留在自己这里等等

这些事情发生在别人的身上会觉得哈哈大笑,等到发生在自己身上,第一次还能接受第二次就要炸了

很多人说谢尔顿单纯,他是真的傻而不是坏,但就算单纯也只能是活在剧里的人物,还得舍友是莱纳德这样的nerd,舍友换成正常人,那就是莱纳德住进去时的「Sheldon,Die"

看到最近几季渐渐像正常人的谢尔顿还能接受,回过去再去看前几季会觉得难以接受,就想想第一季,现实生活中当你早上醒来,发现邻居半夜跑进你家帮你收拾了屋子,你还能接受他们和他们做邻居吗?又或者你受邀参加演讲,你的好朋友跑到演讲现场来拆你的台,你还能接受吗?


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叫作审美隔离!

首先我们要知道从作品形象的角度讲,文学形象是假定与真实的统一。在真实层面将谢耳朵还原到现实生活中他及其讨厌,且记仇!无论观众在剧外说他本质如何善良在社会生活中没有任何人会真的接受他!(记仇、睚眦必报、半夜三四点在你睡觉时敲腰鼓、连你上厕所都要规定时间、更别提在经济利益和事业上出卖朋友)而且谢耳朵绝对是个白眼狼 ?童年唯一的朋友他说记仇就记仇,十几年不说话...谁都不会和他做朋友的!

但同时人物形象还是假定的!而且这种假定在观众的或显性或隐性的意识中是根深蒂固的!无论你如何喜欢这个人物你都无法将剧中的人物视作百分百的真实(分不清虚拟现实的妄想症患者另算),因为谢耳朵从来不是真人!

可是偏偏想像的理想性让观众觉得只要这个人颜值高、聪明且本质的出发点不坏就能接受!但这一切都是以非现实为考量!(不只是谢耳朵在各种叙事性作品中:漫画、美剧、文学都有人喜欢反派,究其根本都是自我脑海中模拟)

而且...虽然会有粉丝为自己喜欢的反派角色辩言...但在很大程度上他们并非真的是为反派角色辩言...只是不能接受自己的观点被反驳。(很多接受者都混淆了「我的观点」和「我的本体」的关系...观点错就错了呗又不是你这个本体真的丢人)

说白了,观众在潜意识中很清楚....这不是现实,没有利益考量!当然可以只关注人物形象的优点而无限忽略其缺点!


他就是很讨厌,刻薄、自私、自大这些缺点他全部都有。

但是作为成功编剧塑造主要人物的手法肯定不会让大家都觉得「这个角色好讨厌啊怎么他还没死,赶紧下线吧。」

尤其在Sheldon身上,编剧惯常使用欲扬先抑的手法。以Sheldon生病这一集为例,Sheldon由于生病不舒服,脾气也比平常更坏。先后得罪了Penny、Lenny、Howie、Bernie、Raj、Emily(红)和Stuart,而且说的话都相当mean。要知道生病的Sheldon是一个什么形象?是平常最能忍的Lenny都忍不下去赶紧呼朋引伴去避难这么一个烦人鬼的形象。现在别人不嫌弃你还来关心你你却如此尖酸刻薄,正常人都不会喜欢这种人物,马上反感的情绪就起来了。

然而经过Amy的谆谆教诲,Sheldon似乎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去挨个跟大家道歉。这个道歉的过程就还是带有他个人那种直冲冲的、不解人意的特点。观众心里的气大多都还没怎么消。

这时候Emily站出来了表示拒绝Sheldon的道歉,观众看见Emily把Sheldon这一顿怼那个爽啊。你看平常你们其他角色都纵容他吧?终于有人治他了。火就消下去一大半了。当然这个角色一般不是主角充当,不然每天大家都怼他他不跑才奇怪,这剧逻辑上就奇怪了。而且容易招来Sheldon个人粉的厌烦,对收视不利。所以一般怼他比较狠的都是边缘角色,什么Emily啊Leslie啊Periya啊这么些角色。

这个观众的火消下去了,下来开始扬了。Sheldon带著Stuart混上了他们开往Vegas的派对巴士,再次向Emily道歉。即使受到邀请依然说「还是不了吧,我不去你们玩的更开心。」马上这么一个自私刻薄的人的善良真诚面就立起来了。编剧借Emily的嘴说出来观众想说的话:「他看起来好可怜啊,我们带著他吧。」

你看,从刚开始的刻薄到后面的真诚,前后一反转体现出来的就是这个孩儿其实就是不会沟通,心地还是很善良的。这就跟大家喜欢猫是一样的,又爱抓东西又高傲嘚瑟,平常还不咋理人,贱是贱的嘞。但是它往你身上一蹭,厌恶情绪自然就转化成了喜欢。在某种程度上也算是一种轻度的斯德哥尔摩吧。加上Sheldon这个人的人设还有天才这部分,大多数人都是慕强的。自然而然的观众在一季又一季的灌输下就觉得这个人物还是挺可爱的。当然了每个人的阈值不同,喜欢的点也不一样,不可能使得所有人都喜欢这个人物,比如题主就不喜欢。但是编剧只要能赚得大多数人的喜爱就OK了。


如果让下图这个人演谢尔顿,保证你会讨厌谢尔顿。下图是《小希尔顿》里的弦论家,这才是现实中的弦论家的样子。而演员自身的气质会影响人们的印象。

因为演员Jim Parsons有天然的亲和感,三次获得艾美奖不是浪得虚名。如果让严顺开眼谢尔顿,恐怕观众早就反感了。两位演员演的都很好。《生活大爆炸》这种剧不是把讨厌代入剧中完成人物的塑造,重点在讽刺。观众笑过之后有一个再发现的过程。《生活大爆炸》有一集谢尔顿现场观看 艾伦脱口秀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78861208/。Ellen本人出演自己。Ellen说笑使人聪明,即使婴儿也笑,但是依然很笨,紧接著就给谢尔顿一个特写。谢尔顿的其中一个人设就是婴儿。嘲笑也不能使弦论家醒悟,所以说婴儿依然很笨。

谢尔顿与阿Q的相同点:意念爆头,「精神胜利法」

自欺欺人来逃避现实,总是能制造出一些现实中不存在的理论。

我们看看四大名著:

阿Q正传、堂吉诃德、大独裁者、生活大爆炸中的人物。

对堂吉诃德也反感不起来,而是笑掉大牙。这就是Ellen说的笑的作用。

卓别林的《大独裁者》,把希特勒刻画得惟妙惟肖,不是诉诸表层的讨厌的情绪,卓别林也很讨喜。但是情志正常的人都知道在讽刺希特勒。

《生活大爆炸》中有一集谢尔顿用消毒纸巾擦手,就是引用这个典故。

《生活大爆炸》有一集Raj从爆炸的办公室里出来,手里提著鸟笼子,也是引用这个典故。


你这个问题没有意义。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