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一下這個問題是什麼意思呢?現在有這麼一個說法,如今在上海排外的上海人都是新上海人。因為他們奮鬥了很多年後纔在上海落戶或者是買房,覺得自己邁入了一個更高的層級,所以比較高傲,但內心也害怕那些後來上海的外地人,奪走、擠壓他們現有的這個資源,所以比較打壓。以上這些呢都是我聽來的,我生活中有接觸過土生土長的上海人,但沒接觸新上海人,所以就很好奇真實情況到底怎樣。說明一下,我這個問題沒有敵意,就是嘮嘮嗑,如果有接觸過的,就在下面講講你們自己的看法。


先說結論,這批「新上海人」中的部分人真的不行啊。

上海的上一批移民是開埠後至民國的1920,30年代,由於戰亂等原因來到上海的。而這些移民融入了上海,說上海話,成為了上海人。解放後,1950年至1990年期間,正是上海本地人和這批人的共同努力,才能在人均居住面積4.5平方米的艱苦條件下,平均每年為國家上交87%的GDP(約等於40年內複製了33個上海)。他們的辛苦付出為國家度過困難時期,為改革開放後上海的復興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而部分「新上海人」抱著撈金的思想來,在激烈的內卷中變得扭曲。一方面自己不願意融入,對江南文化一無所知,對江南飲食,氣候大加指責。另一方面在保持自己原有的身份和將自己視為上海人中反覆橫跳,對著後來的外地人歧視+秀優越。

經典語錄:

對著上海人:

1.「往上三代數數你自己也不是上海人啊」

但我出生在上海,從小就是說上海話的上海人

2.「麻煩請說普通話。說上海話是歧視行為」

原來在自己的城市說自己的母語也是歧視行為

3.「我是來建設上海的,哪像你們上海人這麼好喫懶做」

嗯,上海人才領工資,外地人都是白乾的

對著後來的外地人:

1.「我們上海啊,各種好,小地方不能比的」

這時候開始歧視外地人來自「小地方」了

2.「你想在上海買房嗎?你現在想買可就難了呢,現在的落戶政策也不如當年好」

關你P事

3.「我這套房租給你們,你們可要珍惜。按理說上海是不能羣租的,我就網開一面好了」

明知道羣租房不合規但還是出租,還讓人感覺欠了他/她人情似的

這些人的眼裡往往只有利益,沒有公平和規則。好處輪到他們的時候覺得都是靠自身的努力,和上海這個平臺沒有關係。輪不到自己的時候又憤憤不平說被排外了。這種又當又立的行為令人不齒,既不願融入又不願意「獨善其身」的定位讓人感到迷惑。


不論是哪裡來的新上海人,凡是具有先進的工商文明素養的人,比如契約精神,公共意識,到了上海都是很容易融入的 !如果同時還具備江南的精明細膩的性格,就更容易融入上海了!反之,無論學歷多高,骨子裡仍然是漁獵遊牧農耕小市民意識,則必然不受歡迎!


據我觀察,新上海人裏有少部分奇葩是非常不討喜的,只是隱藏很深,很多想法做派令人厭惡。

這類人一般在本地是城市幹部家庭出身,落了上海戶口就開始洋洋得意,以一線大城市居民自居,先把城市等級分出個一二三來,似乎因此有了極強的鯉魚跳龍門的優越感。

這類人號稱是上海人,但理解上海文化僅僅侷限於市區,對上海文化的江南鄉土底色沒有一點概念,也沒興趣瞭解。在他們的概念裏,江南城市,周邊鄉村都是孤立的存在。他們理解的上海就只有上海市區本身。

這類人往往不理解江南地域的城鄉關係,始終拿內陸家鄉的城鄉關係來生搬硬套,並因此產生莫名其妙的城裡人優越感(即使在內陸也惹人討厭),認為農村是低劣和貧窮的存在,城市則是文明和發達的象徵。

這類人基本上拒絕理解江南的歷史變遷,最感興趣的是討論前三十年的上海國有工業化多麼成功,在工人新村尋找到了和家鄉大院一樣的記憶和氣味。他們幾乎天然拒絕一切「前共和國敘事」。

這類人,表面看是維護上海,實際上是上海乃至整個江南文化的敵人,因為他們實際上要強化的,是那個想像的,去地域化的,全國統一的單位體制內的那個上海的「上海人」的身份。

這類人,往往最喜歡說「上海是全國人民的上海」,來搗漿糊,以消解和遮蔽本土文化;有時候又以貌似左翼的面目出現,把「全國人民的上海」進一步偷換成「人民的上海」,把一切49年前的上海乃至江南歷史,全盤否定成「魚肉鄉賢的歷史」「買辦資本家的歷史」,將江南鄉土文化污名化。

這類人,往往特別集中於前三十年的重點工業城市,曾經的榮光讓他們特別有「城市大院子弟」的特權感和優越感,為了在上海接續這種優越,他們就會將那種單位體制的敘事直接移植到上海。

這類人,也往往樂於把上海的發達文明,全部歸於前三十年的國有工業化,你要他承認江南文化的薰陶是萬萬不能的,承認明清江南繁榮發達的商品經濟,近代上海艱難草創的民族工業孕育了某種現代性的萌芽是絕對不可能的,因為那是「封建落後殖民買辦剝削壓迫的罪惡史」。

這類人,我在知乎就剛遇到,所謂的 @棄乎思變 (雖然也許您不是我說的這類出身但做派極為相近),滿口「人民」,滿口「國家」,認為並不存在所謂的上海地方文化,只存在統一的國家體制下的地方色彩的外殼,就是這種夾帶私貨的雞賊思想的典型。真真令人厭惡。


六師附小的事情大家知道了吧,一幫子外地人變成上海人,隔手就開始歧視菜小,因為什麼?因為菜小裏外地孩子多啊,現實魔幻主義吧


這就是一個偽概念。——在下外地人。

多新算是新?我瞎編一個來拋磚引玉:自取得上海戶口、習得上海市區話、適應上海氣候飲食人文風俗之日起滿五年且不滿二十年的為新上海人?

新上海人這個概念帶著奇怪的自我認知否定、帶著要和過去割裂的忘本感。我甚至見過「新上海人,祖籍xx省」的自我介紹。要命唻,您是xx省土生土長他處讀完大學剛來上海落戶不滿1個月的同志,您跟我說您「祖籍xx省」?

與之對比強烈的是我某蘇北同學,該君穿著體面,談吐得體,為人謙和,但是!但是!但是!這貨最愛乾的事就是附和別人、特別是上海人、尤其是「新上海人」吐槽蘇北之後,在別人問他「小夥子,你看著蠻有腔調的,你哪裡人」的時候,靜靜地說,我蘇北人。

總之,不是自小在上海長大的,大大方方說自己是哪兒人有那麼難嗎?愛上海這座城市,不一定要通過自我身份混同的方式來實現。


就我在上海讀大學四年的經驗,在大學裡的上海土著、新上海人後代、外地人三個羣體中,新上海人後代是平均而言相對最好相處的。


1949年以前就住在上海的居民及其後代、1949-1978年之間進入上海的居民及其後代、1978年以後進入上海的太湖片地區居民及其後代、1978年以後進入上海非太湖片居民及其後代,是四個人羣。一般說的所謂新,大概是指後二者。而後二者中,前者和後者又有區別。前者相對來說和前二者的區別不算很大。在最後一種人羣中,存在相當數量具有各種形式「皈依者狂熱」的人,這大概就是題主所描述的這種情況。


不存在什麼新上海人排外吧。。。我感覺就是有小部分老上海人排外,你不會說上海話他們就有點陰陽怪氣的


用眼睛看唄~

開玩笑哈哈,我倒是接觸過這類所謂的新上海人,並沒有你說的這種情況,大部分都是素質很高,為人很和善的這類人,可能是接觸的不夠多吧


不是很懂啥叫「新上海人」,但聽起來挺。。。我還新河南人呢,不管是新上海人還是老上海人,歧視外地人都是不對的。還文化上的上海人,逼事也太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哪個地區,哪個階層,哪個民族都是平等的,不是因為會了方言或是不會方言就是人上人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