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葉作為一種傳統食品和農產品,喝茶作為一件生活中的常見事情,為什麼茶行業水這麼深,充斥著騙子和大師?既不講行業規範,又不講道德誠信。

作為消費者,買個茶這麼難。


@一縷陽光 回答挺好,本無意多嘴,但還是謝謝 @青州飛虎彭無望 的邀請,我來說兩句?算是補充下 @一縷陽光 的回答。

可能會有不適,謹慎閱讀......

首先,過於高看茶行業了,2018茶行業一年全國的產值勉強突破2000億元,雖然中國茶葉流通協會的年終報告說明產值的實際數字合計為2157.3億元,但按照一貫而之的水分來看,我估計2000億比較懸。

2000億產值乍聽很多,但在我國的行業羣或者產業羣裏是個什麼水準呢?找個參照對象吧,我前十年為之奮鬥的事業所在地,南通疊石橋國際家紡城,家紡在紡織行業只能算是小弟弟。

2018年的全鎮2500家企業的總產值已經超過了2000億元!

不瞭解的可以參考這個視頻:

一個小鎮擁有2500家家紡企業,家紡年產值超2000億元_騰訊視頻?

v.qq.com圖標

茶行業全國年產值和江蘇蘇中的一個小鎮(實際上是三個鎮)的年產值相當,茶行業的人覺得茶葉很高大上很了不起,其實在我看來未免坐井觀天,比茶行業產值高的行業在國內多的是,沒有1000也有800,翻翻各行各業的領頭羊上市公司名單就是了。

國內的茶企應該還在新三板掙扎的吧,主板都上不去,各行各業早就玩爛的連鎖加盟模式或者直營模式除了天福茗茶和小罐茶,其它茶企有哪家真正佈局開來了嗎?

作為小弟弟的家紡行業的水都比茶行業深多了,騙子和大師更多!騙術更高!何況其它產值更多,利潤更高、食肉主義者更眾的行業?

所以茶行業的水並不深,一點都不深,甚至可以說有點淺,假如自己有一定的主見和判斷力的話.....

比如說知乎上好些人都在說包括我自己都在講零售價200元以下的茶盡量別買,還是有人在不斷的推薦和提出選購200元以下茶葉的問題和回答。

這叫做頭鐵!「一分價錢一分貨」「賣的沒有賣的精」這些話應該都知道吧?

對於這些茶友來說,茶行業的水太深了!

200元現在能做什麼,3斤豬肉?週末全家一天的伙食費?幾斤的水果錢?上世紀90年代理個髮只要5毛,現在理個頭最少10塊,人工成本增長了20倍,那200元能買到什麼能喝得下去的茶?

垃圾食品的典型代表——奶茶

奶茶天天捧在手上,一杯最少十塊,500元一斤的茶葉,5g投放量最少三杯最多五塊錢,是的!茶行業的水深而且茶葉又貴......

因為有眾多追求所謂的「性價比」「小眾茶」「冷門茶」的茶消費者,佔比還很多,所以纔有了茶行業目前看起來混亂、水渾的亂象。有時候想想挺好笑的,這和古董界的「撿漏」有什麼區別,那到底有沒有撿到呢?

消費者和茶行業從業者兩者都有責任!力學上還有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不是?

不能光站在消費者的立場上指責茶行業從業者!

作為茶行業的從業者,誰不想安安穩穩踏踏實實做生意,誰不想講誠信遵守茶行業規範?誰不想有個小目標?每個人心裏面都想!

但現實是,茶行業的國內年產值比不上江蘇的一個產業集羣鎮!行業利潤微薄,附加值之低可見一般!(只談宏觀,微觀比如某些高價茶亂象就不提了)

.......

中國有句古話叫做「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

可茶行業的現實允許嗎?都在勉強過日子,還和你講規矩?還和你講標準?

作為企業來說,請看這些在新三板和港板上市茶企的報表:

自身的經營性凈利潤率大都在10%左右,假如拋開各種政府補貼、項目扶持資金的話,基本過不了10%,甚至還有虧本。

做過企業或正在自己幹事業的朋友應該知道,企業沒有至少30%的凈利潤,無法實現企業的良性循環和自身造血,在這種情況下只能藉助個各種銀行貸款和金融工具。

那茶企還能怎麼辦?企業要生存啊

其中一種辦法就是以次充好,方法有很多,我統稱為「以次充好」。品牌企業家家都有,別和我說沒有,說沒有的在評論裏留個言,我有的是時間打假。

我仔細研究過這個問題,按照我的推算和現在的物價水平,以綠茶規模化企業來說(員工50人以上),雨前春茶的零售價格在300-500元之間,明前茶在1000-1500元之間,企業會有足夠的利潤安心生產製造良品。

假如需要提高工人的待遇,不斷的吸引優秀人才進入,雨前稍微等級高些的茶葉零售價格不能低於500,也就是說在500-1000之間,明前茶可以上探到2500元,沒有這個銷售價格,企業無法提供足夠的待遇引進傑出人才自身進化升級。

所有品類的茶葉超過2500元/斤零售價的差不多全是營銷費用,也可以稱之為「智商稅」。(在目前的物價形勢下,2500就是分水嶺)

目前國內只有幾家在2500元的水準之上,比如知名如「小罐茶」和「竹葉青」,廣告費用太厲害,其實也不是十分適宜的商業模式,就好像室內造浪池一樣,葯(廣告)一停,立馬歇菜,因為零售價格遠遠遠遠超出了產品的實際價值,特別是「小罐茶」!不過「大罐茶」的推出也說明該公司認識到了茶葉的潛在價值曲線的規律,呈現出來的零售價格在我的預估範圍之內,差不多一斤1500元左右。

大罐茶

因為小罐茶的待遇差不多是行業平均水平的兩倍,月薪9000左右,目前大罐茶的價格以小罐茶品牌的體量來說在譜子上,茶葉未必多好,但作為一個規模化以廣告為第一驅動力的茶企必須茶葉要這個銷售價格!我想,小罐茶應該還沒有盈利,費用太高了!也不是完全正確的方向。

「竹葉青」則是另外一個方向,在此不多說了,涉及到茶行業目前的三種主要商業模式。

何況我國99%規模茶企並不能做到,所以,「以次充好」現象會在持續一段時間內長期存在,想想也是,有多少茶企能把價格賣到1500元一斤,別說1500了,雨前茶500元大部分消費者都不能接受!

那還能怎麼辦,繼續把水攪渾了繼續混唄。

作為零售商來說:

不銷售「仿製茶」或「以次充好」的茶無法生存!

上圖是我在城裡的門市,這兩間店面房都是我自己的,也就是說我不用考慮房租,那像我這樣不用交房租的有幾個?佔比應該極少。

我有個朋友,開茶莊的,租金一年15萬,店裡還請了位茶藝師,工資差不多6萬一年,再算上多如牛毛的費用,20萬一年是最基本的。

按500一斤茶葉的均價計算,400斤茶葉已經無形中沒有了(其實到茶莊來買500一斤茶葉的都很少,超過300元已經要好好考慮下了,這還是經濟發達的江蘇地區),按照300的均價來計算,666斤茶葉已經交了費用。

而我對一個茶莊一年能賣多少斤茶葉是有數的,做得極好的茶莊算上批發過不了2000斤(不算十大名茶所在地),一年能銷售1000斤茶葉臉上都可能已經笑開了花,500-1000斤是常態(夫妻店)。

那還是按一年1000斤的銷量,300元一斤的均價算,去掉600斤,還有12萬在當下的社會能幹嘛?別忘了,還有庫存茶葉沒算在裡面。

朋友第一年老老實實做好茶和本地茶,虧得底朝天,夫妻差點離婚,第二年想明白了,大部分換成仿製茶,正宗的雨前金壇雀舌線下零售價不會低於500元,而四川湖北的雀舌只要300以內,利潤還高些,生意逐步上了正軌.......

怎麼可能不「以次充好。」生活所逼,沒得辦法!

有人可能會說線上茶葉,我只能說一句線上的成本目前來看已經超過了線下,不接受反駁,因為我也有網店,線上茶店的成本我清清楚楚(價格看上去還合適只是因為以次充好的更厲害而已)。

只要做茶葉生意的都知道,「認真做好茶」等於「自尋死路」!不管線上還是線下,當然,有能力把茶葉銷售到我上述的價格區間的除外,或者不靠賣茶喫飯的人也除外。

還是以綠茶舉例,

假如茶葉消費者都能夠形成買雨前茶的心理預算成本在300-500之間(對於線上線下個體茶莊),假如購買明前茶的預算成本在1000左右的話,你再回頭來看看茶葉的水深不深?

茶商賺到了足夠養家的錢和足夠擴大規模經營發展的錢,誰還想著以次充好,或者去銷售仿製茶?就算還有奸商,也會少很多,而且會形成「良幣驅逐劣幣」的趨勢,而不是「劣幣驅逐良幣」!

綜上所述:

我承認監管、國標、農殘這些也是一方面,但這些不是主要矛盾,茶葉批發價格、零售價格提不上去,不讓從業者活得體面些,永遠是死循環!

企業或茶商抓好質量,適當提高出廠價或零售價,消費者適當調整和提高購茶預算方為正道,有了利潤,一切問題迎刃而解。我就納悶了,春茶300-500一斤貴嗎?人均一年4斤茶足矣,大部分人一年最多2000元茶消費預算,平均到每月167元,平均到每天6塊錢不到。

按照現在的物價,6元只能買半碗麪,三分之一的小籠包吧......

茶葉的價格上漲幅度沒有跟上物價的上漲幅度......農業產品就該是那個不漲價的玩意……


因為傻子多了~

有的人一進門就要買金駿眉,低於10000他都不敢買~就要20年的普洱,你沒貨他都看不起你,就要古樹的紅茶,葉子不大都看不上。

我承認利潤很大,但是這種大利潤都是這些人帶給我們的。

你自己沒有判斷能力,就不說行業不行。也有業界良心,你碰不上而已,也許裝修不怎麼樣的小店賣給你50/袋的綠茶就是行價,你卻嫌棄包裝,裝修不好。


中國茶行業標準化程度低,魚龍混雜,沒有一個很好的規範條例嚴加管制,去約束各個茶廠、茶商。農殘超標,工廠衛生環境不合格,造假,虛假宣傳等問題不斷出現,這對於我們喜歡喝茶的茶友們是十分難過的。喜愛喝茶,但想喝到一口放心又好喝的茶卻是有了難度。

按照生產標準,每一件產品都需要送去權威的檢測機構送檢,所有產品都必須符合國家標準,有的還拿到日本、歐盟、美國多地資質。嚴選產地,細選原料,精選工藝,把控安全,是茶葉應該有的標準。

近幾年我們國家的相關文件規定,建設無公害、綠色茶葉生產基地等,茶葉中的農藥殘留水平已明顯下降,茶園中禁用的一些農藥如六六六、DDT、甲胺磷已經很少有檢出。面對國家農藥殘留貿易壁壘,茶行業也開展了一系列應對工作,比如建立茶葉出口質量可追溯體系,提高出口茶葉產品的質量,加強對茶葉檢測技術的研究等等。

《GB 2673-2016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量》中之所以規定的茶葉農藥殘留物項目少,是因為一些農藥或殺蟲劑在茶園中並沒有使用,而歐盟茶葉農藥殘留物限量中對食品中涉及的污染物都在茶葉中進行限定。客觀來說,歐標茶和符合國家食品安全標準的茶葉都是安全的。

其實我們看到茶葉農藥殘留要求的項目這麼多,並不是茶葉中都會有,很多是茶園中不會使用的,在質檢中也是檢測不到的,另外多數是脂溶性的,也就是說我們喝茶是用水沖泡的,而殘留物質是不溶於水的,就不會危害人體。大家平時購買茶葉時,要選擇正規廠家,有茶葉農殘安全檢驗報告的。

總之我們期待著茶行業食品安全越來越標準化,廠家也能做到真正的放心、良心的茶品。我們買茶喝茶時至少不會擔心安全的問題。如今我們買茶時,需要有相關品質檢驗報告,確定安全達標後,再去選一款自己喜愛的茶來喝。


微信公眾號:懂茶帝(ID:hcyd321)

對茶知識有疑問的,也可直接加小懂微信:hyn3611


謝邀,其實不只是茶行業水這麼深的,所有行業都是這樣,只是你在關注茶行業的時候回有這個感慨,如果你關注日用品發現日用品也是這樣的,這個要從幾個方面來講

1、茶葉作為一個非標的農產品,很難有大型的頭部品牌企業,我們在買電視買冰箱洗衣機的時候有很難有這樣的困惑,因為已經形成的幾個大型的品牌,一般也就是這幾個品牌去篩選,但茶業,目前為止還沒有一個統一的茶葉品牌,多半是區域性的品牌,或者是品類性的品牌。我們說到天福會想到鐵觀音,武夷星會想到大紅袍,正山堂想到正山小種,或者是黃山毛峯,西湖龍井等,目前把品類做的比較齊全的相對用標準化來做的比較好的還是我們茶行業大家詬病很多的小罐茶。從我個人的角度出發,我還是希望未來有越來越多的小罐茶,這纔是茶產業的方向。

2、是茶葉消費者不成熟,我們的傳統價值觀就是物美價廉,至於物美不美就很難知道,尤其是茶葉,你看大紅袍,如果沒有喝個大半年專喝大紅袍,認真系統的喝,是很難會有一定的品鑒水平的。所以更多的評價就是價廉,這也是很多不良商家打著精品茶葉的貼標,拿不知名不知出處的茶葉遠超出成本的價格銷售,你說心動不心動,所以對C端市場做好茶葉是不容易賣的出去的。

3、市場監管問題,我曾經在質量監督局工作過,負責的就是農業標準化,說實在的目前的單位監管體系,不可能會監管到各個行業和各個領域。哪怕能監管到部分,也因為處罰力度、生產商的犯罪成本太低讓劣質茶充斥市場,也就是有朋友說的劣幣驅逐良幣。

當市場上滿地是100到500之間的金駿眉,500元的馬頭巖肉桂,就擠佔了真的金駿眉的生存空間,比如我們對於金駿眉的態度就是,提前一年預約,我們就生產,不預約,不生產。不然庫存壓力太大。

小妖19.11.8

於武夷山三秋墅美學館

發佈於 2019-11-08繼續瀏覽內容知乎發現更大的世界打開Chrome繼續噹噹噹噹

第一,劣幣驅除良幣。

賣茶得先養家餬口,才能好好賣茶。

尤其當那麼多千年的狐狸唱聊齋的時候。

第二,市場體量大,假的太多也有好的

市場上多數都是不懂茶的賣茶。

然後就是各種玩理念,大師等等背後有精準營銷策略的。

當然也有好好賣茶的,這得益於互聯網打破了信息不對稱,讓喝茶人能連接做好茶的人。

總體來說,現在進來開始喝茶的人,總體上比十幾年前開始喝茶的人少走太多彎路,因為信息越來越對稱。這是曾經在某個平臺回答過的問題。

說說茶葉的。因為大家都知道茶葉水深,害怕茶葉方面被騙。

以前在這裡回答過這個問題。現在心態比較平和。願意分享,不為鬥誰。

下面我會說下我的背景,茶葉裡面的坑,以及推薦哪裡買茶。絕無廣告。

背景,本人不靠茶葉為生。自學茶葉大學教材,跑過很多市場,拜過很多師傅。要說以茶盈利,也是炒茶,與經銷商玩的擊鼓傳花遊戲。後來網上某位大神開懟,慢慢有挺多人來找我,一直願意幫人,但是精力也不夠的那種。有時間了來看看,說說。後來開通了公眾號,也是想一勞永逸,讓學茶的人有門可入。僅此。其實想想,有時候挺沒勁的。

茶葉的坑

中國的茶葉分為六大茶類,綠茶,白茶,黃茶,烏龍茶,紅茶,黑茶。

先說一個小知識,一般來說同地區,高山茶比低山或者平地茶品質要好,耐泡度更高,苦澀更少,鮮甜更多。只是大概,畢竟地大物博。

1.綠茶。

綠茶,真的是核心產區就是好。

芽頭很漂亮,看起來好看的不要不要的那種綠茶,未必好。

因為高山茶發育的最好喝的時候,芽頭那麼一點點,根本沒辦法鐵鍋裏炒,必須加葉子。而那種芽頭好看的,大概率就是平地茶,或者其他地方的綠茶,比如出的最早的某盆地產區茶。而這種茶,芽頭很好看。一根一根的。配上高檔包裝。很貴很貴。

綠茶,尤其散茶,是利潤很大的。賣價全看買家懂不懂和賣家心多重。有人說過,散茶賣3到5倍是合理利潤,畢竟人家房租水電人工存貨成本十分的大。但是如果散茶賣到10倍,或者20倍就是宰客。

2.福鼎白茶。

最好的產區,未必是太姥山。

個人認為是磻溪。今年我注意到很多茶企已經在磻溪收茶,說不定是以後的冰島,老班章。而磻溪因為名氣沒有太姥山大,實際上知道的人相對來說很少。

但是,在磻溪底下的十幾個自然村中,是有四個產區是很不錯的。所以不是所有磻溪的就一定好。

點頭,白琳產量最大,但是低山茶多,茶企業最多。在今年去白琳鎮的路上,注意到海邊會有種植白茶,品質可以想像。

壓餅,最好去山上壓,不要在低海拔的地區壓。當地人說,有些低海拔的水和海水差不多。

太姥山,因為有母樹,名氣大,產量小,品質好。同時也是當地人都會去的景區,看過朋友圈小視頻,上山路上,人山人海。

幾十塊錢別想買好白茶。要不然別夢想買一大堆白茶升值,不好的怎麼存都不好。

最好要潘溪,太姥山,管陽。

白茶做舊茶真的很多,很多,很多。

月光白其實就是白茶,只是用雲南鮮葉。

浙江,四川雅安,陝西漢中都有用當地鮮葉做成白茶。

關於便宜的白茶,有些是外地的茶,有些事本地的夏茶拼配在春茶或者秋茶裏。成本自然低。

2006年有人從雲南拿石磨到了福鼎壓餅,所以2006年以前的老白茶不會有餅茶

3.黃茶。

黃茶比較稀有,所知有限。

4.青茶。也就是烏龍茶。

烏龍茶分為 閩北烏龍 (巖茶 ),閩南烏龍 (鐵觀音 為主),廣東烏龍 (鳳凰單樅),臺灣烏龍 。

先說說名的巖茶吧

其中的牛肉,馬肉應該耳熟能詳了 。一斤上萬。

市面很多品牌的牛肉,馬肉等一些上萬的巖茶,都是調配出來的味道,兩千塊錢就可以做到。

這些企業,宣稱在牛欄坑有生產基地,其實產地非常之小,而每年有那麼多茶企都推出牛肉,馬肉。央視曝光過,這些企業掏錢,幾萬塊錢,放一塊小木牌子在茶園裡。

再說說鐵觀音。

市面很多的鐵觀音都是拖酸。

拖酸的鐵觀音,很綠,香氣好高,看著漂亮,聞著真香,還便宜。其實傷胃的很厲害。好的鐵觀音是正味,幹茶看起來是暗綠的甚至有點黃。聞起來沒那麼香。好茶講究韻。

有個方法可以試試,泡茶的蓋完倒過來,茶葉都在蓋完蓋子上倒立。聞一聞,聞起來有酸的味道的可能就是拖酸。聞起來上下一個味道就是好的。同時,正味的鐵觀音在這個時候是立起來的。

5.紅茶

金駿眉是紅茶裏的高端茶,一斤得好幾千。市面上的多數金駿眉都是假的。金駿眉是幾個人跑去桐木關開發的高端紅茶。

6.小青柑

其實多數都不一般化。見過一家四代人,在路邊你裝茶葉到桿裏,爺爺控制機器開關,小孩旁邊貼標籤。用的都是很便宜的東西,賣的概念,賣的量,根本不會考慮回頭客。做的比較好的是瀾滄古茶的。

7.茯茶

這個茶近幾年比較火。降三高 ,金花都是賣點。個別企業已經有把茶做成期貨的苗頭。

陝西做的比較好的是涇渭茯茶,產品體系豐富,層次清晰,已經成為炒茶客的一個新的關注點。因為企業操作手法學習某茶企,正在向著期貨的道路前進。畢竟企業需要發展,就需要資金引入。

陝西的茯茶現在有很多家企業,小作坊。

有的是供應紙箱的轉做茯茶。

有的是用湖南鮮葉在鹹陽做茯茶,因為便宜。

有的做好了茯茶只賣給想貼牌的企業或者個人。

聽說湖南的茯茶湘益做的比較好 。

8.普洱

想到哪裡說到哪裡吧。

喝普洱最好先喝完大廠貨,分的清氣津甘甜香這些基礎品飲概念再喝小廠茶和山頭,畢竟大廠茶是這麼些年來市場激烈競爭下生存下來的,是消費者的選擇。沒有建立認知標準,真是隨意被騙。

普洱茶現在已經成了期貨,搶購到手,不拆,等著轉賣,和買房一樣。因為背後站著一些大莊家,大家投錢進去大量收購市場的某一款普洱茶,剩下的人跟風而動一起買啊,存啊。價格想不炒起來都難。等價格炒起來了,大莊家再把低價收回來的茶拋向市場。賺取差價。

追求山頭的人,拜託好好想想工藝的重要性。一個山頭一千個人做茶,做出來一千種感覺。

還有,淘寶賣茶的,都喜歡賣一百以下的茶,因為多數人喜歡這個價格。其實多數這種茶,都是利潤很大的。

任何茶的價格都不可能低於茶的價值。

不要買那種淘寶的一百塊以下的茶,多數都不行,主要指的是克數多的茶。

不要相信茶農那裡能買到好茶,人家不會賣給你,有的是大戶會去買。量上你根本沒優勢,不要幻想渠道好,就能買到好茶。那些渠道,人家也要看量,看關係。

要學茶,踏踏實實淘寶買一些大學教材,製茶學,茶葉生物化學。

多數茶葉的書都是互相抄的。

買茶,一定要試喝,或者喝茶樣。

不要為了炒作的價格而買單,有錢隨意。

對於一些名山頭的茶,自己上山去收茶,有個小建議。如果自己去收,一定從鮮葉採摘,晚上睡覺都要抱著鮮葉睡覺,做茶過程不要去廁所,要盯著。

不要貪便宜,淘寶的班章,冰島。好多都是幾十塊,幾百塊。告訴你不可能。但是這種茶賣的最快。

現在抖音也有這種廣告,賣幾百塊錢的名山茶農古樹茶。

有一次在一個直播平臺,看到店家一分鐘內賣一片班章或者冰島,成交價格二三十塊一片。我進去大喊,不要買,都是假的。真的冰島怎麼也得上千的。店家說茶和衣服一樣,有人穿幾千的,有人穿幾十的,你能說衣服是假的嗎?接著我被踢出拉黑。

不要迷信普洱一定喝老茶,白茶一定喝老茶。新茶有新茶的好喝和魅力。但是很多茶商會講茶說老茶好 ,老茶是有獨特的好,但是老茶差價很高,利潤更大。

關於存茶,茶如果不好 ,怎麼存都不會有太大起色。一定要存好茶,體會時間之下茶的轉化魅力。

存茶,要存好茶,當你能確信是好茶的情況下,存一些是好事。但是不要在沒有甄別能力的情況下隨意存茶。因為隨著喝茶的時間增長,水平和認知是提升的。以前覺得是好茶的多數會被你的味蕾推翻。

熟普,必須喝大廠,只有大廠纔有條件可能會做出好茶。

9.幾點意見

不要淘寶買那幾十一百塊的綠茶紅茶鐵觀音。巖茶,花茶。有好茶,但是克數很少。克數多點的,呵呵。不要覺得淘寶茶就是便宜,玩淘寶的成功的多數都有團隊,成本哪裡能下的來。

茶農有好東西。好東西不會給你。你沒有量 ,好東西怎麼可能讓你撿漏。

好好學一學茶的基本知識,各個大廠代表茶嘗一嘗,搞清楚中等,入門,高端的口感,建立認知。要不然誰說好你都覺得人家說的有道理。一知半解,似是而非的茶人多了去了。說著說著就沒邊了,說著說著就心虛了,說著說著就手機查答案了。

不要想通過賣茶掙錢。茶是茶,想賺錢你得賣商品。把茶當商品,你就贏了。懂茶的人永遠賣不過隔壁老王。

好茶都是價格高的,價格高的未必是好茶,但是價格低的多數不是好茶。不要貪便宜,不要貪便宜,不要貪便宜,因為最終你會發現被坑的還是自己。

買茶一定要試喝了再買。

說說茶藝師,很多茶藝師已經成為服務員的角色。但是我的理解中,茶藝師應該是茶葉文化推廣的溫暖的大手。茶藝師不是會華而不實的泡茶技巧,不能只會自家的教材,不能不懂茶。茶藝師是稀缺資源,是值得尊重的職業。

最後,替好好做茶的茶商說一句話。當利潤不能滿足茶商家人想去看一場演唱會的想法時候,不做也罷。劣幣驅逐良幣,最後沒人會用心做茶。

希望喝茶的人好好喝茶,賣茶的人用心賣茶。


第一,劣幣驅除良幣。

賣茶得先養家餬口,才能好好賣茶。

尤其當那麼多千年的狐狸唱聊齋的時候。

第二,市場體量大,假的太多也有好的

市場上多數都是不懂茶的賣茶。

然後就是各種玩理念,大師等等背後有精準營銷策略的。

當然也有好好賣茶的,這得益於互聯網打破了信息不對稱,讓喝茶人能連接做好茶的人。

總體來說,現在進來開始喝茶的人,總體上比十幾年前開始喝茶的人少走太多彎路,因為信息越來越對稱。這是曾經在某個平臺回答過的問題。

說說茶葉的。因為大家都知道茶葉水深,害怕茶葉方面被騙。

以前在這裡回答過這個問題。現在心態比較平和。願意分享,不為鬥誰。

下面我會說下我的背景,茶葉裡面的坑,以及推薦哪裡買茶。絕無廣告。

背景,本人不靠茶葉為生。自學茶葉大學教材,跑過很多市場,拜過很多師傅。要說以茶盈利,也是炒茶,與經銷商玩的擊鼓傳花遊戲。後來網上某位大神開懟,慢慢有挺多人來找我,一直願意幫人,但是精力也不夠的那種。有時間了來看看,說說。後來開通了公眾號,也是想一勞永逸,讓學茶的人有門可入。僅此。其實想想,有時候挺沒勁的。

茶葉的坑

中國的茶葉分為六大茶類,綠茶,白茶,黃茶,烏龍茶,紅茶,黑茶。

先說一個小知識,一般來說同地區,高山茶比低山或者平地茶品質要好,耐泡度更高,苦澀更少,鮮甜更多。只是大概,畢竟地大物博。

1.綠茶。

綠茶,真的是核心產區就是好。

芽頭很漂亮,看起來好看的不要不要的那種綠茶,未必好。

因為高山茶發育的最好喝的時候,芽頭那麼一點點,根本沒辦法鐵鍋裏炒,必須加葉子。而那種芽頭好看的,大概率就是平地茶,或者其他地方的綠茶,比如出的最早的某盆地產區茶。而這種茶,芽頭很好看。一根一根的。配上高檔包裝。很貴很貴。

綠茶,尤其散茶,是利潤很大的。賣價全看買家懂不懂和賣家心多重。有人說過,散茶賣3到5倍是合理利潤,畢竟人家房租水電人工存貨成本十分的大。但是如果散茶賣到10倍,或者20倍就是宰客。

2.福鼎白茶。

最好的產區,未必是太姥山。

個人認為是磻溪。今年我注意到很多茶企已經在磻溪收茶,說不定是以後的冰島,老班章。而磻溪因為名氣沒有太姥山大,實際上知道的人相對來說很少。

但是,在磻溪底下的十幾個自然村中,是有四個產區是很不錯的。所以不是所有磻溪的就一定好。

點頭,白琳產量最大,但是低山茶多,茶企業最多。在今年去白琳鎮的路上,注意到海邊會有種植白茶,品質可以想像。

壓餅,最好去山上壓,不要在低海拔的地區壓。當地人說,有些低海拔的水和海水差不多。

太姥山,因為有母樹,名氣大,產量小,品質好。同時也是當地人都會去的景區,看過朋友圈小視頻,上山路上,人山人海。

幾十塊錢別想買好白茶。要不然別夢想買一大堆白茶升值,不好的怎麼存都不好。

最好要潘溪,太姥山,管陽。

白茶做舊茶真的很多,很多,很多。

月光白其實就是白茶,只是用雲南鮮葉。

浙江,四川雅安,陝西漢中都有用當地鮮葉做成白茶。

關於便宜的白茶,有些是外地的茶,有些事本地的夏茶拼配在春茶或者秋茶裏。成本自然低。

2006年有人從雲南拿石磨到了福鼎壓餅,所以2006年以前的老白茶不會有餅茶

3.黃茶。

黃茶比較稀有,所知有限。

4.青茶。也就是烏龍茶。

烏龍茶分為 閩北烏龍 (巖茶 ),閩南烏龍 (鐵觀音 為主),廣東烏龍 (鳳凰單樅),臺灣烏龍 。

先說說名的巖茶吧

其中的牛肉,馬肉應該耳熟能詳了 。一斤上萬。

市面很多品牌的牛肉,馬肉等一些上萬的巖茶,都是調配出來的味道,兩千塊錢就可以做到。

這些企業,宣稱在牛欄坑有生產基地,其實產地非常之小,而每年有那麼多茶企都推出牛肉,馬肉。央視曝光過,這些企業掏錢,幾萬塊錢,放一塊小木牌子在茶園裡。

再說說鐵觀音。

市面很多的鐵觀音都是拖酸。

拖酸的鐵觀音,很綠,香氣好高,看著漂亮,聞著真香,還便宜。其實傷胃的很厲害。好的鐵觀音是正味,幹茶看起來是暗綠的甚至有點黃。聞起來沒那麼香。好茶講究韻。

有個方法可以試試,泡茶的蓋完倒過來,茶葉都在蓋完蓋子上倒立。聞一聞,聞起來有酸的味道的可能就是拖酸。聞起來上下一個味道就是好的。同時,正味的鐵觀音在這個時候是立起來的。

5.紅茶

金駿眉是紅茶裏的高端茶,一斤得好幾千。市面上的多數金駿眉都是假的。金駿眉是幾個人跑去桐木關開發的高端紅茶。

6.小青柑

其實多數都不一般化。見過一家四代人,在路邊你裝茶葉到桿裏,爺爺控制機器開關,小孩旁邊貼標籤。用的都是很便宜的東西,賣的概念,賣的量,根本不會考慮回頭客。做的比較好的是瀾滄古茶的。

7.茯茶

這個茶近幾年比較火。降三高 ,金花都是賣點。個別企業已經有把茶做成期貨的苗頭。

陝西做的比較好的是涇渭茯茶,產品體系豐富,層次清晰,已經成為炒茶客的一個新的關注點。因為企業操作手法學習某茶企,正在向著期貨的道路前進。畢竟企業需要發展,就需要資金引入。

陝西的茯茶現在有很多家企業,小作坊。

有的是供應紙箱的轉做茯茶。

有的是用湖南鮮葉在鹹陽做茯茶,因為便宜。

有的做好了茯茶只賣給想貼牌的企業或者個人。

聽說湖南的茯茶湘益做的比較好 。

8.普洱

想到哪裡說到哪裡吧。

喝普洱最好先喝完大廠貨,分的清氣津甘甜香這些基礎品飲概念再喝小廠茶和山頭,畢竟大廠茶是這麼些年來市場激烈競爭下生存下來的,是消費者的選擇。沒有建立認知標準,真是隨意被騙。

普洱茶現在已經成了期貨,搶購到手,不拆,等著轉賣,和買房一樣。因為背後站著一些大莊家,大家投錢進去大量收購市場的某一款普洱茶,剩下的人跟風而動一起買啊,存啊。價格想不炒起來都難。等價格炒起來了,大莊家再把低價收回來的茶拋向市場。賺取差價。

追求山頭的人,拜託好好想想工藝的重要性。一個山頭一千個人做茶,做出來一千種感覺。

還有,淘寶賣茶的,都喜歡賣一百以下的茶,因為多數人喜歡這個價格。其實多數這種茶,都是利潤很大的。

任何茶的價格都不可能低於茶的價值。

不要買那種淘寶的一百塊以下的茶,多數都不行,主要指的是克數多的茶。

不要相信茶農那裡能買到好茶,人家不會賣給你,有的是大戶會去買。量上你根本沒優勢,不要幻想渠道好,就能買到好茶。那些渠道,人家也要看量,看關係。

要學茶,踏踏實實淘寶買一些大學教材,製茶學,茶葉生物化學。

多數茶葉的書都是互相抄的。

買茶,一定要試喝,或者喝茶樣。

不要為了炒作的價格而買單,有錢隨意。

對於一些名山頭的茶,自己上山去收茶,有個小建議。如果自己去收,一定從鮮葉採摘,晚上睡覺都要抱著鮮葉睡覺,做茶過程不要去廁所,要盯著。

不要貪便宜,淘寶的班章,冰島。好多都是幾十塊,幾百塊。告訴你不可能。但是這種茶賣的最快。

現在抖音也有這種廣告,賣幾百塊錢的名山茶農古樹茶。

有一次在一個直播平臺,看到店家一分鐘內賣一片班章或者冰島,成交價格二三十塊一片。我進去大喊,不要買,都是假的。真的冰島怎麼也得上千的。店家說茶和衣服一樣,有人穿幾千的,有人穿幾十的,你能說衣服是假的嗎?接著我被踢出拉黑。

不要迷信普洱一定喝老茶,白茶一定喝老茶。新茶有新茶的好喝和魅力。但是很多茶商會講茶說老茶好 ,老茶是有獨特的好,但是老茶差價很高,利潤更大。

關於存茶,茶如果不好 ,怎麼存都不會有太大起色。一定要存好茶,體會時間之下茶的轉化魅力。

存茶,要存好茶,當你能確信是好茶的情況下,存一些是好事。但是不要在沒有甄別能力的情況下隨意存茶。因為隨著喝茶的時間增長,水平和認知是提升的。以前覺得是好茶的多數會被你的味蕾推翻。

熟普,必須喝大廠,只有大廠纔有條件可能會做出好茶。

9.幾點意見

不要淘寶買那幾十一百塊的綠茶紅茶鐵觀音。巖茶,花茶。有好茶,但是克數很少。克數多點的,呵呵。不要覺得淘寶茶就是便宜,玩淘寶的成功的多數都有團隊,成本哪裡能下的來。

茶農有好東西。好東西不會給你。你沒有量 ,好東西怎麼可能讓你撿漏。

好好學一學茶的基本知識,各個大廠代表茶嘗一嘗,搞清楚中等,入門,高端的口感,建立認知。要不然誰說好你都覺得人家說的有道理。一知半解,似是而非的茶人多了去了。說著說著就沒邊了,說著說著就心虛了,說著說著就手機查答案了。

不要想通過賣茶掙錢。茶是茶,想賺錢你得賣商品。把茶當商品,你就贏了。懂茶的人永遠賣不過隔壁老王。

好茶都是價格高的,價格高的未必是好茶,但是價格低的多數不是好茶。不要貪便宜,不要貪便宜,不要貪便宜,因為最終你會發現被坑的還是自己。

買茶一定要試喝了再買。

說說茶藝師,很多茶藝師已經成為服務員的角色。但是我的理解中,茶藝師應該是茶葉文化推廣的溫暖的大手。茶藝師不是會華而不實的泡茶技巧,不能只會自家的教材,不能不懂茶。茶藝師是稀缺資源,是值得尊重的職業。

最後,替好好做茶的茶商說一句話。當利潤不能滿足茶商家人想去看一場演唱會的想法時候,不做也罷。劣幣驅逐良幣,最後沒人會用心做茶。

希望喝茶的人好好喝茶,賣茶的人用心賣茶。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