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動獨裁的國民黨政權連「修前朝史書」這樣一項所有中國合法政府的基本政治任務都沒有完成


—你敢罵大明皇帝不?

—當然敢,為臣者當冒死以諫

—你不怕他們殺了你?

—不怕,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那你敢罵大清皇帝不?

—......不敢

—為什麼?

—因為他們真殺


明武宗朱厚照在中國民間的知名度比較高,這應當歸功於著名京劇《游龍戲鳳》,也就是《梅龍鎮》。


他是我老早就想寫一寫的一個人物,也讓我糾結了很久。


一開始,我接觸到的朱厚照是一個反面人物中的極品,荒淫無道,任用姦邪,貪酒好色,荒唐無賴,不務正業,遊手好閒……和他相關的一些詞語往往是少兒不宜的豹房、權閹、收義子、搶女人……


總之,誰要是和朱厚照的性格沾了邊,就廢了。所以,清朝的老師們也是拿他給皇子們說事兒。


可是後來我慢慢發現,朱厚照並非像傳說中的那麼一無是處,甚至,越來越覺得朱厚照很——可愛。


當讀到一些相關史料時,有時真忍不住要拍手叫絕!

不論朱厚照有多麼反面多麼廢柴,我們得承認,他是一個吸引人的人,彷彿渾身充滿了神秘的力量,把你不由自主地拉到他身邊。


這種神秘的力量我們今天稱之為魅力。


朱厚照無疑是一個很有魅力的人。


朱厚照是明孝宗(弘治帝)朱佑樘的長子,朱佑樘是一位好皇帝,《明史》對他評價很高,說:「明有天下,傳世十六,太祖、成祖而外,可稱者仁宗、宣宗、孝宗而已……孝宗獨能恭儉有制,勤政愛民,兢兢於保泰持盈之道,用使朝序清寧,民物康阜。


《易》曰:『無平不陂,無往不復,艱貞無咎。』知此道者,其惟孝宗乎!」也就是說整個明朝除了朱元璋、朱棣,值得稱道的也就仁宗朱高熾、宣宗朱瞻基和孝宗朱佑樘三個人而已,而朱佑樘尤為優秀。


一位晚明學者朱國楨更是對朱佑樘讚譽有加,說:「三代以下,稱賢主者,漢文帝、宋仁宗與我明之孝宗皇帝。」雖言辭間有點溢美,但也可以反映出朱佑樘確實是位好皇帝。


可惜朱厚照是朱佑樘的不肖之子,和他父親完全是兩路人。想一想李文忠和李景隆,我們完全可以理解,有其父,未必就有其子。


朱厚照生於弘治四年(1491)九月二十四日,按照今天的說法,朱厚照屬於 90 後,屬豬的,後來因為這個屬相還發生了一場全國性的鬧劇,這個我們後面說。


朱厚照的生母據說是張皇后,生在帝王之家也真夠可憐的,竟然往往鬧不清自己的親娘到底是哪個。


張皇后後來還有一個兒子,可惜不幸夭折,所以朱厚照就成了朱佑樘的獨子,寵愛自不必說,朱厚照兩歲就被立為皇太子,大赦天下。說兩歲,其實這時朱厚照來到人世只有五個月罷了。

看來,只要朱厚照不半路夭折,將來的帝位就是他的了。有的東西你未必想要,可是你不得不接受,這也算是人生的一種悲哀吧!


小時候的朱厚照長得特招人喜歡,「粹質比冰玉,神采煥發」,說人見人愛並非誇張。


朱厚照敏捷好動,貪玩騎射,可性情很溫厚。這一點我們會在他後來的故事中得到驗證。


朱厚照很聰明,八歲時開始出閣讀書,講官講授的內容,朱厚照次日就能流暢背誦。幾個月的工夫,朱厚照就將皇宮中煩瑣的禮節全部記下了,當父親朱佑樘來考察學業時,朱厚照領著宮中僚屬按照禮節迎送,朱佑樘很高興,他相信自己這個兒子將來一定會成為一代明君的。


對於朱厚照的貪玩騎射,朱佑樘沒有過分干涉,尚武精神是老朱家的寶貴財富。


品學兼優的朱厚照自由地成長著,雖然貪玩騎射,但不失是一個溫厚善良的好孩子。


朱厚照命運的轉變是在弘治十八年(1505)。這一年的五月份,「恭儉有制、勤政愛民」的朱佑樘英年早逝,年僅三十六歲,「弘治中興」的局面隨著他的去世,也畫上了句號。


朱佑樘去世時,朱厚照才十五歲,當他正沉浸於失去父親的悲哀中,他很快就發現,他連悲哀的時間都沒有了,因為有個工作正等著他上任,一刻也耽誤不得,這份工作是:當皇帝。


朱佑樘只有這麼一個寶貝兒子,並早早地立他做了皇太子,大明的江山只能由他來接掌了。


所以十五歲的孩子朱厚照很快就變成了大明皇帝朱厚照,以第二年為正德元年,我們又稱他正德帝。

知子莫若父,朱佑樘很清楚自己兒子的品性,所以臨終前一天他叫了幾個人到他的病榻前,囑託後事,這幾個人是大學士劉健、謝遷、李東陽。


能得到皇帝如此信任,自然是非同一般的厲害人物,我們先來認識一下這幾個人,因為我們後面還要和他們打交道。


劉健,《明史》評價:「其事業光明俊偉,明世輔臣鮮有比者」,這是一個很高的評價。


劉健是河南洛陽人,英宗天順四年(1460)進士,任庶吉士,被授為翰林編修。憲宗成化初年劉健升為翰林修撰,不久再升遷至少詹事,並擔任東宮(太子朱祐樘)講官,這是一份前途無比光明的工作。


弘治元年(1488),朱祐樘繼承大統後,劉健升為禮部右侍郎兼翰林學士,進入內閣,參預國家大事。弘治四年(1491),再升為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加太子太保,改武英殿大學士。弘治十一年(1498)春,成為首輔,加少傅兼太子太傅。弘治十四年(1501),劉健加少師兼太子太師,任吏部尚書、華蓋殿大學士。


這位三朝元老學識淵博,為人正直,心胸開闊,對於政務勤謹不懈,相當勞模,在朝中威信極高。


謝遷,浙江餘姚人,他有一個比較特殊的身份:狀元,考了成化十一年(1475)乙未科進士第一,這個猛。歷任修撰、左庶子。弘治八年(1495)進入內閣參預機務,累官太子少保、兵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


李東陽,熟悉中國文學史的人沒有不知道他的,著名詩人,「茶陵派」的領袖。英宗天順八年(1464)中進士,這個時候李東陽才十八歲,並且考了二甲第一名,也就是全國第四名。授編修,累遷侍講學士、東宮講官。弘治八年(1495)以禮部右侍郎兼文淵閣大學士,和謝遷一起進入內閣,參預機務。幹了幾年禮部尚書,弘治十六年(1503)升至太子太保、戶部尚書、謹身殿大學士。


對他們三人,弘治帝朱佑樘稱之「先生」而不呼其名。


當時,流傳著這樣一句話:「李公謀,劉公斷,謝公尤侃侃」,就是說李東陽足智多謀,劉健善於決斷,謝遷則能言善辯。

朱佑樘臨終的前一天喊來他們三人主要是託孤。是啊,朱厚照才是個十五歲的孩子,對於治理國家這種高難度的工作可謂一竅不通,沒有幾個老臣輔佐一下,這個皇位是沒法坐的。


朱佑樘說:「太子很聰明,但是現在還年幼,貪圖安樂,先生們要常勸他好好讀書,輔佐他做一位賢明之主啊!」


這應當是當時最強大、最優秀的輔佐班子了,朱佑樘相信,他們會完成自己交代的任務,讓朱厚照能像自己一樣勵精圖治,打理好大明的美好江山。


朱佑樘安靜地走了,還在悲傷之中的朱厚照被拉上了龍椅,開始了他的帝王生涯。


當朱厚照投入到他這第一份工作中之後,他才發現,這是一份並不適合他的工作:當皇帝原來非常辛苦,非常麻煩,非常不好玩。


坐在龍椅上,聽著大殿中的大臣們不溫不火或氣急敗壞地奏事,很多名詞他都鬧不清是啥意思,實在是無聊。想想還是以前的日子開心!


剛工作了沒幾天,找茬兒的來了,來找茬兒的叫小王子,這是當時明朝人給他的稱呼,是北元分裂後韃靼部落的首領。


小王子率兵侵犯宣府,結果總兵官張俊打了敗仗,只好讓太監苗逵監督軍務,保國公朱暉為征虜將軍,充總兵官,右都御史史琳提督軍務,才頂住了。十月,小王子又來侵犯甘肅。總之,他不是一個消停的主兒,有空就來騷擾。


我們暫時不干涉小王子的日常工作,先來看看朱厚照是怎麼當皇帝的。


朱厚照當上了皇帝,就更加墮落了。再也不用裝樣子給別人看了,我就是至高無上、大權獨攬的皇上啊!

於是朱厚照本性畢露,在幾個朋友的攛掇下,義無反顧地往玩樂之路上走去。


這幾個朋友早在朱厚照當太子時,就在東宮中形成了一個小團伙,人員組成都是太監,包括劉瑾、馬永成、高鳳、羅祥、魏彬、丘聚、谷大用、張永,老大是劉瑾。八個太監組成的這個團伙有個響亮的稱號:「八虎」。


在東宮時,「八虎」就想方設法巴結朱厚照這個未來的皇帝,有什麼新鮮玩意兒就往朱厚照那裡送不說,還組織各種演出及體育活動投朱厚照所好,哄得他開心完事,他們逐漸受寵的同時,東宮也被戲稱為「百戲場」。我們可以想像,朱厚照的東宮生活是多麼豐富多彩。


朱厚照繼承大統之後,「八虎」更是變本加厲地引導朱厚照玩樂。


「八虎」中除了高鳳之外,都不是什麼好東西,尤其老大劉瑾更是人渣中的精華,敗類中的極品。


劉瑾,本姓談,陝西興平人。六歲時,被鎮守太監劉順收養為義子,後凈身入宮當了太監,改姓劉。


小人,尤其是得勢的小人,都有一個「長處」:八面玲瓏,善於鑽營。劉瑾無疑就是這樣一個角色。在他的苦心鑽營下,終於得到孝宗朱佑樘的賞識,朱厚照被立為太子時,劉瑾就奉命侍奉太子。


而當太子朱厚照變成了皇帝朱厚照,劉瑾更是積極發揮其善於鑽營的長處,更加得到了朱厚照的寵信,得以在內宮監任職,而且掌管著京城的精銳守衛部隊,軍政大權集於一身,可謂小人得志。


想盡辦法繼續忽悠朱厚照去玩樂,那更成了劉瑾的必修課,今天送個獵鷹獵犬,明天再進幾個歌妓,無所不用其極。朱厚照就好這一口,一拍即合,把劉瑾當了哥們兒。


朱厚照玩得也越來越新奇,在宮中模仿街市的樣子,開了多家店鋪,讓太監們扮成攤主,在宮中練攤;朱厚照和隨從則扮成富商,開始了討價還價的購物活動,很富有生活氣息與市井風味。

後來朱厚照覺得這麼玩還不夠過癮,於是又模仿妓院,讓許多宮女扮成粉頭(妓女),朱厚照挨家進去聽曲、淫樂。在哪家喝醉了,就直接住在哪家。


朱厚照還喜歡玩一個遊戲,就是在奉天殿他常常讓猴騎在狗身上,然後點燃鞭炮,嚇得猴跳狗跑。朱厚照看到這一幕,樂得不得了,皇宮大殿儼然成了馬戲場,莊嚴蕩然無存。


真是創意無極限,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


朱厚照在忙著玩樂,劉瑾在忙著攬權。而得勢的劉瑾,想不腐敗那都很難,逐漸掌握了大權後,劉瑾就開始搶奪民田,廣建豪宅,據說房產達到了三百多所;還逼人進貢,貪贓枉法,排斥異己,稍有不順心的就往死里整。


善於鑽營的小人劉宇、焦芳等人則奔走其門,成了劉瑾的走狗。當然,他們都得到了變為走狗的好處。


整個朝廷被搞得烏煙瘴氣,劉瑾也被暗地裡稱作「立地皇帝」,朱厚照成了龍椅上的擺設。可是只要朱厚照不介意,你能怎樣?


朝臣多次進諫誅殺「八虎」,可是朱厚照不聽。正德元年(1506)十月,戶部尚書韓文再次向「八虎」發難,率九卿請求幹掉擾亂朝政的這八個太監,大學士劉健、李東陽、謝遷極力支持。


這次,他們拉足了架勢,還施展了一個絕招:天象有變。這是上天在警告皇帝啊!(「遂使天道失序,地氣靡寧,雷異星變,桃李秋華,考厥攸占,恐非吉兆。」——《明通鑒》卷四十一)


在「天」的威脅下,朱厚照終於慌了,哭,吃不下飯,接連派司禮監太監李榮、王岳等人到內閣會議,打算把劉瑾等人貶到南京意思一下,以平息平息官怒。


可是這遠沒有達到韓文等人的期望,他們的要求很明確:把劉瑾等人徹底幹掉,要他們的命。

為了達到這一目的,韓文等人聯合了當時京城的主要官員,準備第二天一起勸諫朱厚照殺掉劉瑾。


可是當天晚上,吏部尚書焦芳就向劉瑾漏了風。劉瑾驚慌過後抓緊行動,叫齊了他的同黨,八人一起到朱厚照那裡,拿出了他們最厲害的武器:眼淚,哭訴求情,為自己辯解。


那個場面大家可以想像,八個人跪在地上,把朱厚照圍著,七嘴八舌地辯解,加上哭號不止,好一幅太監「申冤」圖。


朱厚照畢竟還是個孩子,說他不分好歹也不冤枉他,終於被哭得心軟了,就答應赦免他們。


韓文等人的進攻再次失效,劉瑾等人不僅沒有被幹掉,反而因禍得福,朱厚照竟提拔了他們!讓劉瑾掌司禮監,丘聚、谷大用提督東廠、西廠,張永督十二團營兼神機營(槍炮隊,這個厲害),魏彬督三千營,各據要津。


這叫什麼事兒啊!


劉健、謝遷、李東陽三個人看朱厚照這麼辦事,極為氣憤,一致打算撂挑子不幹了,回家去,隨你朱厚照和「八虎」折騰吧!


當天,劉健、謝遷就捲鋪蓋走人了。李東陽最終還是留了下來。


焦芳也因「功」兼文淵閣大學士,入閣參預機務。


從這件事中,朱厚照看到了自己的力量,只要我要做的,就一定能做成,他產生這樣的想法是可以想像的。

好,接下來連課(日講)也停了吧!於是,貪玩但並非家貧交不起學費的朱厚照主動輟學了。


輟學之後的朱厚照得找事干,他是一個閑不住的人。


正德二年(1507)八月,在錢寧的建議下,一個偉大的發明問世了——豹房。


豹房的修建是一個長期工程,到正德七年(1512)時共添造房屋 200 余間,耗銀 24 萬餘兩,這是一個大型的豪宅群,今天的別墅跟它比起來那簡直太小兒科了。


在修建豹房的過程中,很多大臣上書建議停建,可是,朱厚照怎麼會聽,他鐵了心要建個真正好玩的地方。


豹房修建在了皇城的西苑太液池西南岸,臨近西華門的地方,也就是今天的北海公園西面。


開始的時候,朱厚照只是白天到豹房去,可到了正德三年(1508),朱厚照徹底拋棄了皇宮,尤其是乾清宮,喬遷新居,住進了豹房新宅。


豹房配套設施齊全,有宮殿,有密室,有寺觀,甚至還有船塢和供軍事操演的教場。豹房名不副實,並非單純養豹子的地方,而是個多功能的場所,這既是朱厚照居住和辦公的場所,又是朱厚照休閑玩樂的場所。


豹房裡養了很多動物。朱厚照開始買來各種猛獸養在豹房裡做試驗,看哪一種動物更加兇猛,最後,朱厚照發現豹子最為兇猛,因此開始養豹子。據沈德符《萬曆野獲編》及朱國楨《涌幢小品》載,朱厚照的豹房裡只養了一隻土豹,而且這隻豹子的待遇非常好,好到一支 240 人的腰懸豹牌的專職隊伍伺候它。


除了飼養猛獸,朱厚照還讓人廣選女人充實其中,這些女人的成分比較複雜,有教坊司之女、寡婦、孕婦、妓女、舞女、高麗女、色目女、西域女,專供朱厚照室內娛樂之用。看來朱厚照是個重口味的人,新鮮、刺激的事物是他不懈的追求。


由於搞來的女人太多,以至於大型豪宅群豹房都無法安排,只好將部分女子暫時安排到浣衣局。


除了女人,在豹房朱厚照還招來各色人等,有回族人、番僧、伶官、市井無賴、邊帥等,凡是朝廷不喜歡的人,都得到了朱厚照的青睞,成了他的座上客。當然,豹房裡還有朱厚照的眾多義子。


朱厚照年紀不大,卻喜歡收義子,據說終其一生,朱厚照收了近 200 個義子,光正德七年(1512)九月朱厚照就一次性地賜義子 127 人國姓。


可是朱厚照自己忙著玩樂、收義子,卻連一個親兒子都沒留下。正德元年(1506)八月立的小夏皇后,那只是朱厚照的一個擺設。


當然,朱厚照在豹房也辦公,畢竟他是大明皇帝,很多事情都等著他最終拍板。不上朝時,朱厚照就在豹房傳達自己的聖旨讓內閣執行。


所以,豹房被稱為豹房公廨。公廨就是行政辦公場所,而豹房除了辦公之用,還有上述多種功能,我們只能說,這是一個朱厚照型另類公廨,豹房政治,是明代的獨特景觀,用陳子昂的名句來說就是: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


豹房大致就是這麼個玩意兒。


從正德三年(1508)起,朱厚照在豹房中開始了他的幸福生活。


劉瑾等人也一直沒閑著,加緊攬權,於是,一個新的特務機構——內廠誕生了,劉瑾自然成了內廠一把手。


內廠全稱大內行廠,又叫內辦事廠,與東廠、西廠、錦衣衛合稱「廠衛」。可內廠凌駕於東西兩廠之上,以監視、控制兩廠。雖然東廠、西廠一把手也是「八虎」中的人,可是劉瑾和他們有矛盾,成立內廠,這也是其中一個原因。


不管怎麼說,此時的特務機構廠衛算是全被「八虎」包攬了。


內廠剛成立,早在正德元年(1506)十一月,就將已被罷免的韓文下了錦衣衛獄,還罰他輸米千石到大同。「八虎」誠心拿他來敲山震虎,讓異己分子看看他們的能耐。


緊接著又有幾個人倒了霉,這幾個人是雍泰、馬文升、許進、劉大夏等。


雍泰在正德三年(1508)七月升為南京戶部尚書,他和劉瑾是同鄉,可劉瑾惱火他不主動來巴結自己,就在雍泰上任四天後,讓他下課了。而提拔雍泰的許進也被牽連,一併被削官籍。


而年老致仕的馬文升也由於與雍泰「同黨」,被削籍為民。


劉大夏則是為人處事不入劉瑾等人的法眼,在劉宇、焦芳等人的慫恿下,劉大夏被下詔獄。劉瑾本打算置他於死地,可在都御史屠滽、李東陽的求情下,被發配到肅州充軍。此時,劉大夏已七十三歲高齡。


正德四年(1509)二月,劉健、謝遷官籍被削。六月,吏部尚書劉宇兼文淵閣大學士,參預機務。


就是這樣一種局面,順我者昌,逆我者亡,朝廷幾乎成了劉瑾的私人會所。


可是,我們不會忘了那句名言:別看今天鬧得歡,小心今後拉清單。


正德二年(1507)十月,有一個人進入內閣參預機務,使得局面開始發生變化。

最低 0.3 元/天開通會員,查看完整內容

購買該電子書查看完整內容

電子書

大明帝王的三張面孔

王坤

閱文出版社

¥8.00 會員免費

發佈於 2020-11-02繼續瀏覽內容知乎發現更大的世界打開Chrome繼續兔兔他爸兔兔他爸多寫段子少抬杠,晚睡早起身體棒

1566年2月1日戶部雲南清吏司主事海瑞寫篇內參,指著嘉靖鼻子罵:嘉靖者言家家皆凈而無財用也。

嘉靖被氣的鼻孔冒煙,把內參拿起來看了又看,又不能殺海瑞,只能先把海瑞關在牢里。

嘉靖在看完海瑞的內參後3個月就生病了,10個月後的12月14日就駕崩了。

放在現在,你如果在街上找個和嘉靖同齡的60歲老人家,指著鼻子把他罵了一頓。事後如果老人家有個三長兩短,他家人都能把你給告上法庭。

可1566年12月14日嘉靖前腳剛死,後腳看管海瑞的獄卒就把慶祝出獄的酒席給擺好了,可見吐槽皇帝這件事在明朝群眾基礎是真的好。

用現在的眼光看,這TMD是標準的墳頭蹦迪啊!紫禁城裡嘉靖皇帝的喪事辦的越隆重,我這邊明朝公務員和海瑞的獄中小酒就喝的越歡樂。

堂堂的明朝皇帝,憋屈到這種程度也是空前絕後了,還不如2020年的中國普通老人有尊嚴。

但明朝皇帝就是這麼拉胯,從生前一直拉胯到死後。1566年12月15日隆慶帝剛繼位,後腳就拿著嘉靖的遺詔就把海瑞放了。

看來墳頭蹦迪不僅是對的,而且還得到嘉靖本人的默許。

海瑞罵死了嘉靖皇帝,事後不僅官復原職,過了兩年竟然還陞官了。


雍正八年(1730年),翰林院庶吉士徐駿被發現在詩集里寫了「清風不識字,何故亂翻書」,斬立決!


清朝皇帝都是明君!野豬皮萬歲!


好看的漢服妹子京東¥ 40.00去購買?

海瑞奏摺全文

戶部雲南清吏司主事臣海瑞謹奏;為直言天下第一事,以正君道、明臣職,求萬世治安事:  君者,天下臣民萬物之主也。惟其為天下臣民萬物之主,責任至重。凡民生利病,一有所不宜,將有所不稱其任。是故事君之道宜無不備,而以其責寄臣工,使之盡言焉。臣工盡言,而君道斯稱矣。昔之務為容悅,阿諛曲從,致使災禍隔絕、主上不聞者,無足言矣。  過為計者則又曰:「君子危明主,憂治世。」夫世則治矣,以不治憂之;主則明矣,以不明危之:無乃使之反求眩瞀,莫知趨舍矣乎!非通論也。  臣受國厚恩矣,請執有犯無隱之義,美曰美,不一毫虛美;過曰過,不一毫諱過。不為悅諛,不暇過計,謹披瀝肝膽為陛下言之。  漢賈誼陳政事於文帝曰:「進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獨以為未也。曰安且治者,非愚則諛。」夫文帝,漢賢君也,賈誼非苛責備也。文帝性頗仁柔,慈恕恭儉,雖有愛民之美,優遊退遜、尚多怠廢之政。不究其弊所不免,概以安且治當之,愚也。不究其才所不能,概以政之安且治頌之,諛也。  陛下自視,於漢文帝何如?陛下天資英斷,睿識絕人,可為堯、舜,可為禹、湯、文、武,下之如漢宣之厲精,光武之大度,唐太宗之英武無敵,憲宗之志平僭亂,宋仁宋之仁恕舉一節可取者,陛下優為之。即位初年,剷除積弊,煥然與天下更始。舉其大概:箴敬一以養心,定冠履以定分,除聖賢土木之象,奪宦官內外之權,元世祖毀不與祀,祀孔子推及所生。天下忻忻,以大有作為仰之。識者謂輔相得人,太平指日可期,非虛語也,高漢文帝遠甚。然文帝能充其仁恕之性,節用愛人,呂祖謙稱其能盡人之才力,誠是也。一時天下雖未可盡以治安予之,然貫朽粟陳,民物康阜,三代後稱賢君焉。  陛下則銳精未久,妄念牽之而去矣。反剛明而錯用之,謂長生可得,而一意玄修。富有四海不曰民之脂膏在是也,而侈興土木。二十餘年不視朝,綱紀馳矣。數行推廣事例,名爵濫矣。二王不相見,人以為薄於父子。以猜疑誹謗戮辱臣下,人以為薄於君臣。樂西苑而不返宮,人以為薄於夫婦。天下吏貪將弱,民不聊生,水旱靡時,盜賊滋熾。自陛下登極初年亦有這,而未甚也。今賦役增常,萬方則效。陛下破產禮佛日甚,室如縣罄,十餘年來極矣。天下因即陛下改元之號而臆之曰:「嘉靖者言家家皆凈而無財用也。」  邇者,嚴嵩罷相,世蕃極刑,差快人意一時稱清時焉。然嚴嵩罷相之後,猶之嚴嵩未相之先而已,非大清明世界也。不及漢文帝遠甚。天下之人不直陛下久矣,內外臣工之所知也。知之,不可謂愚。〈詩〉去:「衰職有闕,惟仲山甫補之。」今日所賴以弼棐匡救,格非而歸之正,諸臣責也。夫聖人豈絕無過舉哉?古者設官,亮采惠疇足矣,不必責之以諫。保氏掌諫王惡,不必設也。木繩金礪,聖賢不必言之也,乃修齋建醮,相率進香,天桃天葯,相率表賀。建興宮室,工部極力經營;取香覓寶,戶部差求四齣。陛下誤舉,諸臣誤順,無一人為陛下正言焉。都俞吁咈之風,陳善閉邪之義,邈無聞矣;諛之甚也。然愧心餒氣,退有後言,以從陛下;昧沒本心,以歌頌陛下,欺君之罪何如?  夫天下者,陛下之家也,人未有不顧其家者。內外臣工有官守、有言責皆所以奠陛下之家而磐石之也。一意玄修,是陛下心之惑也。過於苛斷,是陛下情之偽也而謂陛下不顧其家,人情乎諸臣顧身家以保一官,多以欺敗,以贓敗,不事事敗,有不足以當陛下之心者其不然者,君心臣心偶不相值也,遂謂陛下為賤薄臣工諸臣正心之學微所言或不免己私,或失詳審,誠如胡寅擾亂政事之說,有不足以當陛下之心者。其不然者,君意臣意偶不相值也,遂謂陛下為是己拒諫。執陛下一二事不當之形跡,億陛下千百事之盡然,陷陛下誤終不復,諸臣欺君之罪大矣。〈記〉曰:「上人疑則百姓惑,下難知 則君長勞。」今日之謂也。  為身家心與懼心合,臣職不明,臣以一二事形跡既為諸臣解之矣。求長生心與惑心合,有辭於臣,君道不正,臣請再為陛下開之  陛下之誤多矣,大端在修醮。修醮所以求長生也。自古聖賢止說修身立命,止說順受其正。蓋天地賦予於人而為性命者,此盡之矣。堯、舜、禹、湯、文、武之君,聖之盛也,未能久世不終。下之,亦未見方外士自漢、唐、宋存至今日。使陛下得以訪其術者陶仲文,陛下以師呼之,仲文則既死矣。仲文尚不能長生,而陛下獨何求之?至謂天賜仙桃藥丸,怪妄尤甚。伏羲氏王天下,龍馬出河,因則其文以畫八卦。禹治水時,神龜負文而列其背,因而第之,以成必疇。河圖洛書實有此瑞物,以泄萬古不傳之秘。天不愛道而顯之聖人,借聖人以開示天下,猶之日月星辰之布列,而曆數成焉,非虛妄也。宋真宗獲天書於乾佑山,孫奭(諫曰:「天何言哉?豈有書也?」桃必采而後得,葯由人工搗以成者也。茲無因而至,桃葯是有足而行耶?天賜之者,有手執而付之耶?陛下玄修多年矣,一無所得。至今日,左右奸人逆陛下玄修妄念,區區桃葯之長生,理之所無,而玄修之無益可知矣。


1566年2月1日戶部雲南清吏司主事海瑞寫篇內參,指著嘉靖鼻子罵:嘉靖者言家家皆凈而無財用也。

嘉靖被氣的鼻孔冒煙,把內參拿起來看了又看,又不能殺海瑞,只能先把海瑞關在牢里。

嘉靖在看完海瑞的內參後3個月就生病了,10個月後的12月14日就駕崩了。

放在現在,你如果在街上找個和嘉靖同齡的60歲老人家,指著鼻子把他罵了一頓。事後如果老人家有個三長兩短,他家人都能把你給告上法庭。

可1566年12月14日嘉靖前腳剛死,後腳看管海瑞的獄卒就把慶祝出獄的酒席給擺好了,可見吐槽皇帝這件事在明朝群眾基礎是真的好。

用現在的眼光看,這TMD是標準的墳頭蹦迪啊!紫禁城裡嘉靖皇帝的喪事辦的越隆重,我這邊明朝公務員和海瑞的獄中小酒就喝的越歡樂。

堂堂的明朝皇帝,憋屈到這種程度也是空前絕後了,還不如2020年的中國普通老人有尊嚴。

但明朝皇帝就是這麼拉胯,從生前一直拉胯到死後。1566年12月15日隆慶帝剛繼位,後腳就拿著嘉靖的遺詔就把海瑞放了。

看來墳頭蹦迪不僅是對的,而且還得到嘉靖本人的默許。

海瑞罵死了嘉靖皇帝,事後不僅官復原職,過了兩年竟然還陞官了。


雍正八年(1730年),翰林院庶吉士徐駿被發現在詩集里寫了「清風不識字,何故亂翻書」,斬立決!


清朝皇帝都是明君!野豬皮萬歲!


好看的漢服妹子京東¥ 40.00去購買?

海瑞奏摺全文

戶部雲南清吏司主事臣海瑞謹奏;為直言天下第一事,以正君道、明臣職,求萬世治安事:  君者,天下臣民萬物之主也。惟其為天下臣民萬物之主,責任至重。凡民生利病,一有所不宜,將有所不稱其任。是故事君之道宜無不備,而以其責寄臣工,使之盡言焉。臣工盡言,而君道斯稱矣。昔之務為容悅,阿諛曲從,致使災禍隔絕、主上不聞者,無足言矣。  過為計者則又曰:「君子危明主,憂治世。」夫世則治矣,以不治憂之;主則明矣,以不明危之:無乃使之反求眩瞀,莫知趨舍矣乎!非通論也。  臣受國厚恩矣,請執有犯無隱之義,美曰美,不一毫虛美;過曰過,不一毫諱過。不為悅諛,不暇過計,謹披瀝肝膽為陛下言之。  漢賈誼陳政事於文帝曰:「進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獨以為未也。曰安且治者,非愚則諛。」夫文帝,漢賢君也,賈誼非苛責備也。文帝性頗仁柔,慈恕恭儉,雖有愛民之美,優遊退遜、尚多怠廢之政。不究其弊所不免,概以安且治當之,愚也。不究其才所不能,概以政之安且治頌之,諛也。  陛下自視,於漢文帝何如?陛下天資英斷,睿識絕人,可為堯、舜,可為禹、湯、文、武,下之如漢宣之厲精,光武之大度,唐太宗之英武無敵,憲宗之志平僭亂,宋仁宋之仁恕舉一節可取者,陛下優為之。即位初年,剷除積弊,煥然與天下更始。舉其大概:箴敬一以養心,定冠履以定分,除聖賢土木之象,奪宦官內外之權,元世祖毀不與祀,祀孔子推及所生。天下忻忻,以大有作為仰之。識者謂輔相得人,太平指日可期,非虛語也,高漢文帝遠甚。然文帝能充其仁恕之性,節用愛人,呂祖謙稱其能盡人之才力,誠是也。一時天下雖未可盡以治安予之,然貫朽粟陳,民物康阜,三代後稱賢君焉。  陛下則銳精未久,妄念牽之而去矣。反剛明而錯用之,謂長生可得,而一意玄修。富有四海不曰民之脂膏在是也,而侈興土木。二十餘年不視朝,綱紀馳矣。數行推廣事例,名爵濫矣。二王不相見,人以為薄於父子。以猜疑誹謗戮辱臣下,人以為薄於君臣。樂西苑而不返宮,人以為薄於夫婦。天下吏貪將弱,民不聊生,水旱靡時,盜賊滋熾。自陛下登極初年亦有這,而未甚也。今賦役增常,萬方則效。陛下破產禮佛日甚,室如縣罄,十餘年來極矣。天下因即陛下改元之號而臆之曰:「嘉靖者言家家皆凈而無財用也。」  邇者,嚴嵩罷相,世蕃極刑,差快人意一時稱清時焉。然嚴嵩罷相之後,猶之嚴嵩未相之先而已,非大清明世界也。不及漢文帝遠甚。天下之人不直陛下久矣,內外臣工之所知也。知之,不可謂愚。〈詩〉去:「衰職有闕,惟仲山甫補之。」今日所賴以弼棐匡救,格非而歸之正,諸臣責也。夫聖人豈絕無過舉哉?古者設官,亮采惠疇足矣,不必責之以諫。保氏掌諫王惡,不必設也。木繩金礪,聖賢不必言之也,乃修齋建醮,相率進香,天桃天葯,相率表賀。建興宮室,工部極力經營;取香覓寶,戶部差求四齣。陛下誤舉,諸臣誤順,無一人為陛下正言焉。都俞吁咈之風,陳善閉邪之義,邈無聞矣;諛之甚也。然愧心餒氣,退有後言,以從陛下;昧沒本心,以歌頌陛下,欺君之罪何如?  夫天下者,陛下之家也,人未有不顧其家者。內外臣工有官守、有言責皆所以奠陛下之家而磐石之也。一意玄修,是陛下心之惑也。過於苛斷,是陛下情之偽也而謂陛下不顧其家,人情乎諸臣顧身家以保一官,多以欺敗,以贓敗,不事事敗,有不足以當陛下之心者其不然者,君心臣心偶不相值也,遂謂陛下為賤薄臣工諸臣正心之學微所言或不免己私,或失詳審,誠如胡寅擾亂政事之說,有不足以當陛下之心者。其不然者,君意臣意偶不相值也,遂謂陛下為是己拒諫。執陛下一二事不當之形跡,億陛下千百事之盡然,陷陛下誤終不復,諸臣欺君之罪大矣。〈記〉曰:「上人疑則百姓惑,下難知 則君長勞。」今日之謂也。  為身家心與懼心合,臣職不明,臣以一二事形跡既為諸臣解之矣。求長生心與惑心合,有辭於臣,君道不正,臣請再為陛下開之  陛下之誤多矣,大端在修醮。修醮所以求長生也。自古聖賢止說修身立命,止說順受其正。蓋天地賦予於人而為性命者,此盡之矣。堯、舜、禹、湯、文、武之君,聖之盛也,未能久世不終。下之,亦未見方外士自漢、唐、宋存至今日。使陛下得以訪其術者陶仲文,陛下以師呼之,仲文則既死矣。仲文尚不能長生,而陛下獨何求之?至謂天賜仙桃藥丸,怪妄尤甚。伏羲氏王天下,龍馬出河,因則其文以畫八卦。禹治水時,神龜負文而列其背,因而第之,以成必疇。河圖洛書實有此瑞物,以泄萬古不傳之秘。天不愛道而顯之聖人,借聖人以開示天下,猶之日月星辰之布列,而曆數成焉,非虛妄也。宋真宗獲天書於乾佑山,孫奭(諫曰:「天何言哉?豈有書也?」桃必采而後得,葯由人工搗以成者也。茲無因而至,桃葯是有足而行耶?天賜之者,有手執而付之耶?陛下玄修多年矣,一無所得。至今日,左右奸人逆陛下玄修妄念,區區桃葯之長生,理之所無,而玄修之無益可知矣。


題主想表達的意思可能是明朝皇帝大多不理朝政,而清朝皇帝大多日夜處理政事,由此得出明朝皇帝有著各自的喜好而不理朝政故而「放飛自我」,其實深層次的含義還是說明朝皇帝大多昏庸;而清朝皇帝日夜處理朝政,勤於政事,因此是明君。其實這是不對的,英明的君主必然勤政,但是勤政的君主並不一定是明君,這個關係要明確。

我拿清朝道光帝做例子,看看勤政、節約的庸君到底是個什麼樣子。

道光帝6歲進入上書房讀書,此後只有年節、皇帝和皇后的生日才能休息,其他時間裡4點起床讀書,6點老師前來教大家知識,下午2點老師離開,隨後道光帝進行滿語,騎射功夫的學習。皇子生涯的訓練確實把道光帝鍛煉的十分棒,在1813年的林清之變中,道光帝用鳥槍打落兩名天理教徒,隨後帶著禁軍平定天理教之亂,逮捕天理教首領林清,可以說道光帝臨危不懼,表現的十分出色,膽氣十足。

道光帝39歲時繼承皇位,一生勤勤勉勉,勞心於政事,正如道光帝自詡所言:

「自御極至今,凡批覽章奏,引對臣工,旰食宵衣,三十年如一日,不敢自暇自逸。」

道光帝也十分節儉。在道光元年(1821)道光帝就寫了《御制聲色貨利諭》的施政宣言,立志反腐倡儉,大幹特干。此後又寫《御制慎德堂記》勸告子孫後代節儉,他本人的節儉甚至在野史也很出名,《清稗類鈔》載:

宣宗所服套褲,當膝處已穿,輒令所司綴一圓綢其上,俗所云打掌是也。於是大臣效之,亦綴一圓綢於膝間。一日,召見軍機大臣,時曹文正跪近御座,宣宗見其綴痕,問曰:汝套褲亦打掌乎?對曰:改制甚費,故補綴。宣宗問曰:汝打掌須銀幾何?曹愕眙久之,曰:須銀三錢。宣宗曰:汝外間作物大便宜,吾內府乃須銀五兩。

道光帝治理國家同樣嚴格辦事。豫親王裕興因為在嘉慶帝葬禮期間強姦使喚丫頭寅格被道光帝下令賜死,最後是太后求情才保留一命,但還是被革去王爵,交宗人府圈禁三年。道光帝同窗的三弟惇親王綿愷因為包攬詞訟、欺壓百姓、玩弄太監等事情被道光帝降為郡王,革去一切職務,憂懼之下綿愷在半年內病逝。

但道光帝治理下的大清王朝真的好嗎?答案是否定。

第一點,道光帝的勤政是典型的假勤政,屬於自己騙自己。

道光帝最欣賞的官員是曹振鏞,此人仕途堪稱一馬平川,一路升官發財,到了80歲才退休,官僚生涯長達52年。這樣的官員當然自有自己的特殊本事,他的官場原則是:多磕頭,少說話。這就是典型的官僚作風,通過曹振鏞我們也能清楚道光帝是一個什麼樣子的人,畢竟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曹振鏞在擔任軍機大臣的時候,道光帝苦於天天看奏摺,曹振鏞就給道光帝獻上一個策略,他說現在的官員都是靠著師爺寫奏章,十分輕鬆,但皇帝卻要天天看這些無用的奏摺,不如找幾篇奏摺專挑細節上的錯誤,這樣就可以讓上奏的大臣害怕從而減少奏摺量。道光帝一聽,讚歎曹振鏞的主意好呀,於是道光帝專門在語法、筆畫、格式上找奏摺的錯誤,一旦發現錯誤,就處罰寫奏摺的官員,畢竟按照道光帝的邏輯:文字都寫不好,工作態度能好嗎?還能勝任重要的官職嗎?所以官員擔心仕途,索性就減少奏摺量。奏摺量減少是好,但就是此後對於國家的變化一無所知。

而且道光帝到了晚年,他本人越來越不願聽那些地方變亂的消息。在1847年廣西天地會起義前夕,廣西巡撫鄭祖琛向朝廷報告,廣西民生艱難,流民遍地,加上天地會會黨屢次發生起義,依靠廣西本省的力量無法控制局勢,希望朝廷能夠實施措施救援廣西。這個時候大學士潘世恩就寫信給鄭祖琛,希望他不要老是上奏這些民變的消息給朝廷,也不要總是寫哪裡有大批百姓要造反的事件,因為道光帝不想也不願意聽到這些四處造反地消息,他認為自己治理下的中國四方無事,鄭祖琛的奏摺不是故意讓道光帝難受嗎?

廣西的龍啟瑞上梅伯言書中也提到了道光帝苟且偷安給朝廷造成的巨大影響:

又上之,則有宰相風示意旨,謂水旱盜賊,不當以時入告,上煩聖慮;國家經費有常,不許以毫髮細故,輒請動用。

廣西巡撫鄭祖琛只好念佛消災,希望大規模民變不要在自己任期內出現。但是道光帝治理下的中國卻是民變四起:

  • 1841年,湖北崇陽縣人鍾人傑,聚眾三千人,設立都督大元帥府,自稱鐘王,攻佔崇陽、通城二縣,到次年始平定。
  • 1843年,湖南武岡人曾如炷、曾以得,因阻米出境,聚眾戕官,據守洪崖洞,謀起事,旋被捕。
  • 1844年,台灣嘉義縣人洪協,與武生員郭崇高聚眾二千餘人謀起事,旋被捕;又湖南耒陽縣段、陽二姓因抗糧起釁聚眾千餘人,由陽大鵬統率進攻縣城,經月始平。
  • 1845年,山東捻匪滋事,聚眾拒捕,與官兵接仗。
  • 1846年,山東嶧縣蘭山等處,盜劫頻行,並有擄人勒贖之案,諭令剿捕;又因廣東盜劫頻行,諭令認真清查保甲。
  • 1847年,湖南新寧縣與廣西全州交界之黃坡崗瑤人雷再浩,與人民李輝、陳名機結黨糾眾,諭湘桂兩省合力剿辦,經年未平。
  • 1849年,廣東陽山、英德等縣匪徒滋事,命徐廣縉等剿辦。

這些民變多如牛毛,如此多的民變預告一場大規模的起義即將到來,可惜道光帝沒有等到這一天,否則他本人會更加痛苦,他駕崩後兩年,太平天國運動打響,席捲東南,捻軍橫行華北,清朝的統治危如累卵。而這一切後果道光帝是要負責任的。

第二點,皇帝本人的節儉並不能有效改善國家的財政狀況

道光帝本人是很節儉,他甚至把自己的節約看做挽救財政危機的一種手段,要知道道光帝在皇后千秋節(皇后生日)時候有一次破例的結果才是給赴宴的人一人一碗打滷麵,另外道光帝縫製一個補丁在內務府貪污的情況下也要花費幾兩銀子,但是道光帝節約這些銀子能夠挽救大清朝的財政危機嗎?答案是不能。

清朝中期的白蓮教大起義大約花費了2億白銀,這股財政負擔一直延續到道光帝年間。而清朝各地官員的貪污陋規,各省各級政府財政的虧空,耗費百萬白銀養活的3萬多宗親,黃河以及天災的治理,這些事情就像血盤大口吞噬一筆又一筆財富。此外,外患的侵擾和鎮壓內亂也加劇財政危機,第一次鴉片戰爭賠款摺合白銀1960萬兩,軍費高達4000萬兩,此後鴉片的大量輸入在1846年已經造成了1300萬元的貿易逆差,第一次新疆作戰1100多萬兩白銀,第二次新疆作戰耗費730萬兩白銀。這就是道光帝面對的朝廷財政情況。

最為重要的是清朝戶部的紙面上的銀子數據都是假的,道光二十三年(公曆1843年),戶部銀庫表面上的賬目是1000萬多兩白銀,但是接下來發生了銀庫庫兵因為分贓不均而導致的相互告密事件,最後捅到道光帝的耳中,道光帝下令刑部尚書前去查驗,結果查出戶部銀庫的虧空約有925.2萬多兩銀子的虧空,也就是925.2萬兩銀子不翼而飛,賬面上1000萬白銀,實際上只有100萬白銀。經過刑部的調查發現是銀庫官兵長時間監守自盜,這主要是在某些大人物的安排下「以穀道藏銀」,靠著這種手段把戶部銀庫的銀子大部分弄出來分贓。

道光帝痛心疾首,怒不可遏。下令要庫官、查庫御史任期中每月賠1200兩;管庫王大臣每月賠500兩;查庫王大臣每查庫一次賠6000兩。那些已故官員的賠償標準減半,由子孫代賠。還把一些交不出賠款的官員下放到監獄,不賠全額的贓款就不放人。即使是這樣還是叫不出足夠的白銀抵債。此外還有幾個庫兵在逃,道光帝嚴厲查辦,但是這幾個庫兵始終杳無音訊。最後在官僚體系面前,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可以說大清帝國到了這個樣子不是道光帝這樣的人能夠改變的。

也許歷史就是這樣微妙,道光帝在力行勤政和節儉之後,大清帝國卻出現了末日景象。這使得此後道光帝一直困惑一個問題:為什麼祖父乾隆揮金如土而國庫充盈,如今自己日日節儉卻民生罕裕?不過這個問題道光帝也沒有想通,一輩子都沒有想通。因為69歲的道光帝在去世的時候在遺詔中還是那句話:仰維列聖家法,一以敬天法祖勤政愛民為本。自維薄德,敢不朝乾夕惕,惟日孜孜? 在道光帝自己看來,奉守祖宗家法的他,在位30年,無時無刻不戰戰兢兢地履行皇帝的任務,結果是自己把大清帝國帶入了崩潰的邊緣,康熙、雍正、乾隆、嘉慶皇帝都是這麼乾的,自己循著祖先的辦法治國,為什麼越辦越差?道光帝的一生都在這樣的憂慮和痛苦之中生活。

勤政、節儉不是明君的品質嗎?難道一個好皇帝不該是這樣嗎?的確一個明君確實需要勤政和節儉,但是勤政是一個政治家必須的品質,到底如何勤政才是政治家該思考的問題,也是一個明君該做的事情。節儉是個人品質,皇帝的節儉是應該的,但是最應該是國家制度組織的節儉,道光帝只是做到了其中一個,而沒有做到另一個。困守於家法,希望藉助祖先的經驗幫助自己解決問題,是不應該的,因為道光帝的時代世界正處於大變革時代,20世紀的強國德國、日本、美國、義大利此時才剛剛興起,這是一個需要變革的時代,清朝這個船已經爛得不成形了,再英明的舵手駕駛它也只會沉入海底,這不是個人力量所能改變的。

我希望讀者能夠明白古代帝國體制下的明君是一個什麼樣子的含義?判定古代帝國體制下的明君究竟應該採用什麼的標準和含義?而不是簡單通過勤政愛民之類的單薄話語來推斷,如果只是通過膚淺的理解去解釋古代帝國體制下的明君,那麼你只會永遠困在思維誤區,因為有很多問題解釋不通。我們更應該從國家制度和歷史環境以及人物對比來看待一個人,用一個不恰當的比方:好比你每天坐在書桌上勤奮練字,別人都會說你很練字努力,但是這並不能提高你寫作文的能力。學習途徑都是錯的,結果怎麼可能對呢?

碼字不容易呀,如果讀者覺得對,希望點贊,關注走一波,你的支持是我碼字的動力呀,也歡迎大家討論,不足也請指點。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